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石柱子村:柱参之乡 百年传承
    为充分展现新时代边疆地区建设成就,展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的生动画卷,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24年9月23日启动《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地处国道331沿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的原产地。这里的村民与人参有着不解的情缘,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世代以养参为生的村民,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10/14
  • 【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抗美援朝 英雄城市
    为充分展现新时代边疆地区建设成就,展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的生动画卷,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24年9月23日启动《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提起丹东市(原安东市),人们自然会想起抗美援朝那场伟大的战争。这座经历战火洗礼的城市,是抗美援朝坚强大后方的最前沿。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见证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志愿军将士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里有124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也是许多志愿军老兵魂牵梦萦的地方。
    10/14
  • 中华美食 丹东味道
    10月12日上午,由市政府主办,市商务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承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策划执行的“中华美食丹东味道”第二届丹东味道饮食文化促消费活动暨第五届丹东辣白菜节在虎山长城景区启动。来自省内各市商务部门和相关协会、全国各地朝鲜族协会等单位、团体的嘉宾参加启动仪式。现场嘉宾亲自制作辣白菜,体验民族传统美食特色。拌饭是朝鲜族传统饮食。在民俗互动体验环节,大家共同制作“千人拌饭”。承载千人拌饭的大锅长6米、宽3米,锅中摆放着五颜六色的56种食材,有米饭、肉丝、青菜、水果、鸡蛋、食用菌、虾、紫菜及各种调味料,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体现了融洽、健康、家庭繁荣与社会和谐的美好寓意,56种食材也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服装秀展示、精彩的民族文艺汇演,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大家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各民族特色文化,免费登虎山长城,体验边境文化、多民族文化的别样风采。近100家本地特色美食餐饮、非遗文化展位展销丹东特色产品百余种,还邀请外地客商50多家,现场客流量达万余人次。见习记者/刘响张怡媛记者/刘海东
    10/14
  • 【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河口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为充分展现新时代边疆地区建设成就,展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的生动画卷,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24年9月23日启动《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河口村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傍山的边境村。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引进了艳红桃种植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春赏花、秋摘果、一年四季吃江鱼的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致富之路。目前,河口村艳红桃种植面积达12000亩,年产值1.2亿元。
    10/14
  • 【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大鹿岛:铭记甲午海战历史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为充分展现新时代边疆地区建设成就,展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的生动画卷,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24年9月23日启动《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辽宁丹东大鹿岛是中国万里海疆北端的最大岛屿,有着北方海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130年前,岛屿附近的海域上,发生了中日甲午海战,当年岛上的许多村民见证了这段历史,并参与了战后救援。哪怕多年过去,村民仍然熟知这段历史,岛上诸多纪念场所,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鹿岛海边的邓世昌石像怒目向海,也一直激励着人们固我海防、向海图强。
    10/14
  • 2024辽宁美丽消费季正式启动啦!
    10月11日,2024辽宁美丽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富力万达嘉年华酒店正式举行。本次活动由辽宁省商务厅、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丹东市商务局、振兴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美发美容协会支持,《漂亮女人》杂志、辽宁美业服务有限公司和纪尧姆国际协办。活动以“美丽生活、时尚辽宁”为主题,通过美业经贸交流展会、美业互联网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享会、美丽时尚嘉年华盛典等主题活动,以“美”为引领,提品质、创品牌、赋动能、促消费,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来自中国美发美容协会、辽宁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的嘉宾,辽宁及其他省市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嘉宾齐聚开幕式现场。与会嘉宾、美业网红达人、行业精英热烈讨论洽谈,共同探寻新技术、新潮流、新发展趋势。现场精心设置了时尚体验专区,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和体验时尚潮流的场所。时尚主题秀演“龙腾山海”,向现场嘉宾展示了一场中国传统元素“龙”与时尚美业融合的视觉盛宴。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以消费为引擎,为美业与商旅文体的融合发展开辟新道路,为打造多元化美丽经济产业链,激发美业服务消费潜力注入新的活力。见习记者/刘响
    10/14
  • 暖胃更暖心 首批“江城小哥食堂”正式上线啦
    近日,丹东市委组织部、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发起倡议,广泛动员号召爱心餐饮企业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套餐、错峰就餐、特惠菜品等优惠服务,一批餐馆有了新身份——丹东市首批“江城小哥食堂”。面馆、快餐店、综合美食……种类繁多的“江城小哥食堂”既给昼夜奔波的快递小哥们提供了丰富的餐饮选择,也解决了快递小哥就近用餐的实际需求。除特惠套餐外,部分“江城小哥食堂”还专门设置了“小哥休息区”,提供饮水补给、歇脚休憩、手机充电、餐食加热等服务事项。在安东老街2号门,“幸福的炸鸡沙拉饭”老板杨世伟正忙着为快递小哥点单。“小哥套餐肯定要给最大幅度优惠,就收个本钱。”谈到建立“江城小哥食堂”的初衷,杨世伟说以前外卖配送没兴起时,都得靠自己跑来跑去给顾客送餐,“这份不易我感同身受,打心里愿意给‘小哥’们提供优惠。”有荤有素、量大管饱,让快递小哥们直呼“实惠”。“我来自外地,平时家里没人烧饭,最忙的时间又刚好在饭点,现在能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就像一家人,一点也不孤单了。”外卖配送员阮军一边吃饭,一边讲起了自己的感受。“小食堂解决了外卖员的大问题。以前大家都是路边凑合两口,现在有了食堂,价格还便宜。”丹东新区美团外卖负责人说。“成立首批‘江城小哥食堂’是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的务实举措和有力抓手。”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陆续出台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具体措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记者:赵硕
    10/12
  • “改”出宜居新生活
    新建基础设施、修复破损楼体、完善配套服务……多年来,丹东市振兴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4个,小区环境更加宜居,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振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至2018年,振兴区投入资金7200余万元,对12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2019年至2023年,投入资金3亿9000余万元,对81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及楼体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更换排水管网及供水、燃气、供暖管道,翻新道路,增加绿化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楼体外墙保温、粉刷,更换楼道门窗等。2023年10月,丹东市纤维街道纤维六社区福春六小区改造完毕,这是振兴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亮点。该小区建于1983年,共有19栋楼1526户居民,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改造前小区基础设施及楼体老化严重。振兴区投入资金2168万元,对小区实施了全方位改造。新建文化活动广场6000平方米,铺设步道,安装休闲座椅,完善绿化,为居民打造了休闲娱乐好去处。新建文化长廊130平方米,打造宣传阵地,传播社会正能量。施划机动车停车位80处、非机动车停车位30处,满足居民停车需求。新建社区食堂200平方米,解决部分居民就餐难题。改造后,小区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公共活动空间充足、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居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2024年,振兴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8个,分两批实施。其中,第一批改造项目包含10个小区,计划投入5066万元,改造面积约18.91万平方米,涉及38栋楼2149户居民;第二批改造项目包含8个小区,计划投入5210万元,改造面积约17.25万平方米,涉及39栋楼2212户居民。目前,第一批改造项目正在实施。记者:王俊
    10/12
  • 让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
    日前,丹东市林草中心野保站工作人员在锦江山举行“让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放飞活动。9月上旬,丹东市公安机关成功解救一居民私自藏匿的国家保护野生鸟类20只,经丹东市林草中心野保站救助后放飞。记者:于上茹
    10/12
  • 丹东市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亮相
    日前,由丹东市总工会、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共建的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正式亮相。该项目旨在解决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吃饭难、饮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是一项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关爱户外劳动者群体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丹东市总工会精心打造全周期服务的工会驿站工作品牌,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全天候”“智能化”24小时工会驿站建设,为广大职工群众解决“关键小事”。首座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旗舰店选址在王萍加油站。这里地处交通要道,户外劳动者较为集中,能最大限度服务大家。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舒适的休闲区、阅读区,便民角配备雨具、医疗包、工具箱、饮用水、智能血压计等物品。工会驿站承诺24小时开放,随时为户外劳动者敞开大门。工作人员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解决户外劳动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定期对便民用品适时更新、拾遗补阙,为大家营造安全放心的休息环境,把工会驿站打造为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温馨之家。记者:王卢莎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