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1至11月辽宁省丹东市经济持续向好今年以来,丹东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政策靶向发力,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丹东市经济持续向好。规上工业平稳运行,超七成行业实现增长。1至11月,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0%;私营企业增长11.5%。分行业看,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3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5.8%。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0.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8.8%,金属制品业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5%,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城镇增长快于农村。1至11月,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112.0亿元,增长8.3%。分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05.9亿元,同比增长9.2%;乡村实现零售额6.2亿元,下降4.6%。分消费类型看,全市实现限上商品零售额98.3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限上餐饮收入13.8亿元,增长8.3%。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12升6降”。在占比前十位的商品种类中,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汽车类商品增长3.7%,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15.7%,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2%。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上贸易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2.7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二产投资表现稳健。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持平。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3.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2%。财政收支持续增长,金融市场稳定运行。1至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税收收入40.9亿元,下降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7亿元,增长4.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96.2亿元,同比增长6.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06.0亿元,增长1.0%。国际贸易形势改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1至11月,进出口总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总额129.6亿元,下降1.2%;进口总额25.6亿元,增长16.2%。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八大类“五涨两降一持平”。1至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五涨两降一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持平,衣着类上涨0.9%,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5%。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11.4%,鲜菜上涨10.5%,水产品上涨1.3%,粮食下降1.0%,鲜果下降3.7%。记者:刘响12/25
- 活力匹克球 机关展风采12月20日,由丹东市直机关工委、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市直机关首届匹克球大赛在新区体育馆收官。来自市(中、省)直机关72个单位800余名运动员齐聚赛场,切磋球技,一展风采。经过4天444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各组别成绩出炉。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荣获团体赛冠军;45周岁以上组别由市政协机关荣获混合双打冠军、市公安局包揽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44周岁以下组别由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旅广电局、抗美援朝纪念馆分别荣获混合双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各获奖队伍和获奖选手将代表市直机关参加接下来的全市匹克球公开赛,与全市的匹克球爱好者同台竞技。比赛过程中,参赛球员奋勇拼搏,每球必争,用精湛的球技展现了匹克球这一新兴运动的魅力,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赛后,参赛选手纷纷表示,要将奋勇争先、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转化为志在必得完成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丹东实践贡献力量。记者:于国洪12/24
- “智慧公交”传递民生温度12月20日,丹东市迎来今冬第一场雪。伴随着飘摇的雪花,在213路公交车北桥洞站,记者见到了驾驶员刘俊。“休息一个多小时,还有一班车。”刘俊一边仔细地检查、收拾车厢,一边向记者诉说着213路公交车的变化。53岁的刘俊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工作了16年,今年被交通运输部评选为“全国最美驾驶员”。“过去车老旧,今年全换成了电车,不仅节能,驾驶感也特别好。”刘俊说,213路属于“郊线”,换车前车辆老化严重。现在不一样了,车厢里配置了橙色、蓝色座椅,搭配黄色扶手,整洁温馨。“你看这个响应式按钮……”刘俊指着车内6处按钮说,乘客即将下车时,可以按按钮提示司机靠站停车,如果没有上下车的乘客,驾驶员就不需要停车,既节约了行车时间,也能让驾驶员更集中精力驾驶。此外,新车还提供了许多智能化服务,如方便乘客扫码乘车等。截至12月12日,88台纯电动公交车全部上线运营,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原来69.5%提高至84%。10.5米纯电动公交车崭新亮相,218路、213路、205路三条公交线路全面焕新。88台纯电动公交车不仅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品位,更为英雄城市注入了新活力。新车安装了空调,设置了25个座位,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坐垫为皮革软垫,乘客乘车更舒适。公交车最后一排座位中间增设了安全挡杆,这一细节设计,体现了市公交集团对乘客安全的重视;低入口设计,让老年乘客也能轻松上车,感受来自城市的关怀;“响应式”停靠服务,更是将乘客的需求放在首位,让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人民公交服务人民。今年,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结合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规划及运力资源,市公交集团优化新区公交线网及306路、221路勾连401、402路原站点;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延长106路线路至玫瑰港湾站点,126路与128路、105路与124路合并运行。线路优化后,提高了运行效率,缩短了乘客候车时间,同时整合了运力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市公交集团还通过调研各线路公交站点情况,结合市民出行需求,在101路、102路、103路等19条公交线路上增设38个站点,目前中心城区公交300米覆盖率达到87.14%,极大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与满意度。市公交集团将持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环境,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舒适的出行服务。记者:姜慕馨12/24
- 分区管控让生态治理升级近日,在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丹东市完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2021年9月30日,市政府印发《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多部门联合持续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不仅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多维度做好服务指导,还节省了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编制中搜集各类生态环境基础资料的时间,大幅度压缩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不仅如此,企业项目在前期选址论证阶段,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能够精准预判项目选址与环境准入的适配性,对于涉及优先保护单元的尽量避让,不能避让的,为项目落地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多年来,丹东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服务450余家企业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查询,有效降低企业投资决策风险。记者:戚文12/24
- 丹东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开展应急演练近日,丹东市城环中心环卫部门组织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开展冬季融除雪应急演练。演练地点设在丹东市城环中心环卫部特种服务作业站场区,各类除运雪机械设备整装待命,参演人员列队整齐。随着指挥小组下达指令,融雪剂撒布机、除雪滚刷车、平板推雪车、装载机等各类除雪机械设备相继启动,按照预先制定的冬季除雪预案,快速到达国桢路、十纬路、沙河桥等集结点待命,进行编组作业,指挥人员密切关注作业车辆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作业方案;后勤维护人员及时跟进,现场模拟抢修维护。演练结束后,联动指挥小组及时复盘,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漏洞和不足,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了改进方案。通过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丹东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对降雪的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记者:戚文12/24
- 反诈宣传进集市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诈意识,12月18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长山子边境派出所利用“赶集日”,联合属地政府、司法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向赶集群众、商家宣传防范电诈、扒窃、入室盗窃等安全常识,推广国家反诈APP安装,并就财产安全、纠纷化解等各项法律法规,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同时,民警采取“警便结合”“警地联动”等方式,加大人员聚集区域的治安巡防力度,持续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记者:唐羽廷12/24
- 元宝区23家校外培训机构接受综合指导近日,丹东市元宝区教育局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对全区2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指导,重点从公示板设置、办学环境、资金监管、场地安全、消防设施等细处着手,查问题、补短板、找亮点,帮助机构找准办学发展方向,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记者:张尧12/24
- 亮相北京!丹东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太“吸睛”~连日来,以丹东“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启动为契机,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旅广电局、市政府驻京办、市融媒体中心、市城建文旅集团、东港市椅圈镇政府、相关旅游企业等多家单位,在北京开展系列推介活动。丹东推介团向北京市民和过往游客宣传丹东四季旅游线路、雪场景点、温泉、航线等特色资源和优惠政策,走机关、进高校、访商会、到企业、下社区、入商场,成为京城一道靓丽风景。在人民日报社、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推介团详细介绍了丹东区位特点、自然禀赋、产业特色、文旅资源等,重点介绍“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系列宠客优惠政策,邀请媒体工作者来丹采访采风。推介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大家表示加深了对丹东的认识,更激发了对丹东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宽合作途径,依托央媒及北京媒体的覆盖面和新媒体端优势,为丹东特色产品在京推介出谋划策,为丹东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围绕丹东冬季旅游,推介团与北京多家旅行社、携程旅行平台展开对话,探讨建立合作机制,针对不同人群精细化、差异化设计旅游线路,精准投放旅游产品,并加大学生寒假游和春节游的推广力度,定制特色线路,为丹东输送更多游客。同时,共同推动丹东旅游数字化赋能,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在北京大兴机场、北京朝阳站、西四南大街、西花市南里社区,丹东推介团走进交通枢纽、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密集场所,以“快闪”等方式向过往旅客和北京市民送上新鲜的丹东草莓供品尝,展示丹东冬季冰雪、温泉和美食等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推介“北京大兴至丹东浪头”航班旅客优惠政策、旅游路线等,邀请北京市民到丹东旅游。在清华大学,丹东籍学子得知家乡推介团到来,主动参与推介活动,让更多同学品尝丹东草莓、爱上丹东冰雪和温泉。清华大学PE产投汇的企业家们在听取推介团的精彩推介后,表示有机会一定到丹东考察投资。推介团还先后走访了农业农村部质量检验司、北京丹东商会、新发地市场等单位和企业,推介丹东文旅资源,探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记者/谷亮12/23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尽享雪趣!12月20日,丹东市区迎来了一场小雪,虽然雪量不大,却为城市增添了一抹冬日韵味。雪花纷纷扬扬,如同一群轻盈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引得不少市民驻足欣赏。一些年轻人特意放慢脚步,伸出手去接住雪花,看着它们在掌心迅速融化,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站前小学操场上,学生们兴奋不已。课间休息时,大家纷纷跑出教室,在雪地里嬉戏玩耍,笑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小雪虽然短暂,依然为市区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独属于冬日的欢乐。记者/周广庆12/23
- 多措并举助力渔业发展日前,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围绕刀鲚鱼全人工繁育技术攻关组成调研组,带领科研人员深入东港市长山镇渔业良种场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养鱼基地实地查看大棚养殖刀鲚鱼情况,鼓励良种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因地制宜改造不利因素,突破刀鲚鱼培养技术、运输技术难题,为产业化发展扫清障碍。据了解,刀鲚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企业、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发挥产学研的优势,在全省率先完成人工授精、人工育苗技术,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唯一实现苗种培育的单位。接下来,调研组梳理汇总养殖难点,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攻关,推动刀鲚鱼养殖产业化发展,为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记者:邢漫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