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助学献爱心
    9月16日,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开展了助学献爱心活动。干休所官兵来到共建单位育鹏小学,走访看望了10名帮扶学生,向他们赠送了图书及学习用品。记者吴琼摄
    09/17
  • 稳岗扩岗政策 助力复工复产
    丹东新闻网讯实习生栾欣宁记者唐莉9月16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为进一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出台《丹东市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给予企业优惠扶持政策。拓宽以工代训范围。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补贴范围扩展到大型企业。对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各类企业按照规定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610元。其中农村户籍和符合困难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932元。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每人每月1610元补贴。支持困难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按月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优化经办服务。进一步精简申领证明材料,对同一企业同时申请多项政策的推行“打包”办理,无须重复提交材料;稳岗返还金额可依据征缴机构提供的上年度缴费记录按规定确定,不再要求提供企业职工花名册、工资表等;“生产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审核可采用企业承诺方式。提高审核发放效率,做到随报随审,不得设定集中申报期。强化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监管机制,向社会公示享受政策的单位、额度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对违规使用、骗取、套取资金的依法依规严惩,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确保基金运行平稳、安全、可持续。
    09/17
  • 丹东2020年“农民丰收节”启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共庆丰收,分享喜悦。9月16日,“丹东市2020年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东港举行。本次活动本着“节约,务实”的原则,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现场集中展出了东港粮油、果蔬、畜牧、水产等四大特色农产品。自2018年起,国家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旨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汇聚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力量。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发展农业、支援农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启动仪式后,各县(市)区将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把我市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办实、办好,充分宣传、展示我市农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并以此为契机,引导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共同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09/17
  • 构建“红色商业圈”
    一直以来,振兴区锦绣社区党委积极探索自治、共治、法治“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在党建共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区域化社区治理模式。整合临街商户资源,加强锦绣家居市场商圈党建工作,引领商业户诚信经营、繁荣发展,切实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城市商圈党建工作路径。9月15日,社区党委对锦绣家居商圈的商户进行“诚信遴选”,对无投诉记录、服务规范、积极参与党建活动的商户进行“党组织推荐党员示范商户”授牌,形成了示范商户核心引领,党员示范岗、先锋服务标兵频出的“红色商业圈”①。社区还积极落实辖区商圈商户网格化管理,定期邀请商户参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生产讲座,定期组织开展消防逃生演练②。号召商户对街道两侧的违规占道、自行车乱停乱放等情况进行劝导和整治③。将网格化管理与协商民主相结合,增强商户参与度和获得感,真正做到居商融合、社区共治。记者张尧摄
    09/16
  • 初秋时节的大梨树水乡
    进入9月中旬,凤城市大梨树村迎来丰收季。多年来,大梨树村发扬“干”字精神,如今已发展成总资产16亿元的美丽乡村。图为初秋时节俯瞰大梨树村水乡,宛若欣赏画中美景。记者刘海东摄
    09/16
  • 城区摆放66万盆鲜花迎国庆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连日来,市住建局所属园林、绿化部门全体职工加班加点在城区各广场、公园、街路等处栽植摆放花卉66万盆。9月15日,运输车辆满载着各色花卉,运送至锦江山公园。园艺工人精心搭起了大气的“中国梦”主题立体花架。和平广场、文化广场摆放了三组以“奔放”为主题的立体花架;断桥至五道河段更换栽植花卉15万株;城区各面山公园栽植摆放花卉11万株,其中元宝山公园、帽盔山公园等处摆放以“百花齐放”“迎国庆”为主题的立体花架;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丹东宾馆内,摆放栽植各种花卉20.5万盆,设置以“和平”为主题的大型立体花坛。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部门还在山上街、表厂路、十纬路、九纬路等街路栽植摆放各种花卉10.5万盆。市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城市公园部还组织人手,对公园绿篱、草坪进行修剪造型,做好公园道路卫生保洁、基础设施重新粉饰等工作,全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现一个美丽、温馨的城市。
    09/16
  • “三美”标识亮相丹东十大旅游打卡地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9月14日8点,在虎山长城景区门口,工人们正在安装“丹东三美”十大旅游打卡地标识。市民靳先生与自行车骑友们停下来观看,“这个标识真漂亮。”靳先生和骑友们议论。2019年9月,经过职能部门推荐、网络评选、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综合考虑公众形象、品牌影响力、地域和民族特色等因素,我市评选出“中朝边境十大旅游打卡地”。经过多次征集和修改,以“丹东三美”边境文化品牌为主题,围绕“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的标识与市民和游客正式见面。“中朝边境十大旅游打卡地”分别为: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抗美援朝纪念馆、大梨树景区、绿江景区、大鹿岛、天桥沟景区、河口景区、蒲石河景区、宗裕温泉度假区,“打卡地”标识将陆续安装。
    09/15
  • 渔船返港 海鲜“登陆”
    9月11日中午,一艘艘渔船驶进东港市菩萨庙镇海洋红村渔港,忙着从渔船上搬下海货的渔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①。运到岸上的梭子蟹、海螺、各种鱼类等海鲜经过分拣和包装,再及时运送到各大市场②。连日来,我市海岸线各渔港返港渔船日渐增多,大量海鲜纷纷“登陆”,前往各地市场③。记者刘海东摄
    09/15
  • 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在丹东举办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包芙蓉9月14日,从市体育局获悉,辽宁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于9月15日至9月28日举行,主会场设在我市。辽宁省老运会是全省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老年人运动会,共设门球、网球、乒乓球、台球、中国象棋、桥牌、气排球、钓鱼、太极拳、柔力球10个大项。第八届老运会主会场设在我市,举办网球、门球、柔力球、太极拳、中国象棋、桥牌6项比赛,比赛时间为9月19日至9月28日;4个分会场分别设在鞍山、朝阳、兴城和桓仁,比赛在9月15日至9月18日进行。据了解,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以“抗疫防疫有你有我,运动健康你我同行”为主题,旨在推广普及老年人健身运动,以赛事引领运动,以运动促进健康,推动我省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本着疫情期间一切从简的原则,取消原定大型开幕式和闭幕式,代之以首个赛事网球比赛开幕式为赛会开幕式,闭幕式以最后一个赛事柔力球比赛的发奖仪式为赛会闭幕式;各项比赛不设观众席,均为无观众比赛,各市不设代表团,只以参赛代表队赴赛区参赛。
    09/15
  • 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广场舞展演在丹东举行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梦露9月11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广场舞展演活动,在元宝区宗裕·金汤水世界启幕。包括我市在内的全省14个市、26支代表队共计800多人参加展演。丹东市群星舞蹈团以一曲拉丁舞版本的《朋友请到丹东来》率先亮相,清爽的服装、飒爽的舞姿让人眼前一亮;大连朝鲜族文化艺术馆带来的《欢庆鼓》、沈阳工人文工团的《草原之恋》等舞蹈,在展现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加入了当地元素,每一支演出队伍的舞蹈风格都与众不同。为了备战此次展演,我市3支演出队伍下了苦功。群星舞蹈团的演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因为并不熟悉拉丁舞,整套舞蹈几乎是从头学起,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丹东的好山好水也吸引着众多外市演员。来自朝阳市雅旭吉特巴舞蹈俱乐部的舞蹈演员们说,之前就知道丹东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城市,一直希望有机会来看看,9月10日到丹东一下车,清新的空气、热情的丹东人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今后还能到丹东演出、观光。此次展演活动是丹东地区举办广场舞展演活动以来,参演人数和队伍最多、种类最全、涵盖最广的一次。评选出的优秀广场舞作品作为巡演项目,又在社区进行了演出。现场除传统录播采集方式外,又增加了网络直播,推介丹东、宣传丹东,吸引更多省内观众参与其中。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