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揭牌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3月23日,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揭牌。市委书记裴伟东出席活动并调研指导学院建设工作。成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是丹东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奋力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以“传承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培养造就优秀干部队伍”为主要办学宗旨,成立后将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与实践,努力建设全国抗美援朝精神理论研究高地,打造富有丹东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裴伟东在认真听取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相关情况介绍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丹东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前沿,是一座英雄城市。要把丹东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与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学院建设成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裴伟东强调,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既是育人熔炉,又是研究平台、展示窗口。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姓党言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关键,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做到为党立言、为先烈树碑、为干部补钙、为党员铸魂。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从严治院。精心设计课程,积极开展研讨式、情景式、体验式等示范培训,精心组织承接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域外党组织学习培训的各项工作,把学习全部纳入到学院培训班次管理,统一课程研发、统一教学路线、统一师资力量、统一培训管理,确保学习教育质量。增加立体化场景,多方位、多角度体现抗美援朝精神元素,营造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学院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切实肩负起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时代重任,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丹东故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位于元宝区金山镇学院东街。主楼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接待大厅、多功能厅、教室、会议室、讨论室、学院宿舍等,配有文创产品展示区、书吧、文体活动区等配套服务保障设施,可一次性接待160人住宿,同期培训学员500人。市领导王海东、焦万伟、张睿出席活动。
    03/24
  • 消防演练进社区
    3月22日,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邀请省消防协会共同开展“消防演练进社区,安全网格我参与”活动。针对社区实际情况,活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防知识宣讲和消防器材现场操作,引导居民树立消防安全观念。记者张尧摄
    03/24
  • 丹东开展“世界结防日”主题宣传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今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疑似患者及时就诊、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疫情发生,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以“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3月21日,市结核病防治所组织职工到锦江山公园开展了宣传活动,通过定点宣传和组织徒步队伍的形式向群众发放宣传折页、手册、纸抽等宣传品,传播防治知识。3月23日,市结防所在市中医药学校开展了“终结结核病流行构建无结核校园”知识讲座,学校师生共计1000余人通过现场和同步视频方式参加了活动。市结防所还与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东港市结核病防治所联合,到乡镇集市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
    03/24
  •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宣传活动在我市启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3月22日,我市召开全市水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启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市水务局、市水务服务中心、市防汛办、水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和启动仪式。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的总体部署,我市要以规划为引领,围绕实现“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目标,高标准编制“十四五”丹东市水安全保障规划,把水资源条件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审批的重要前提,推动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我市各级水行政部门将紧紧围绕“依法治水”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各级水行政工作人员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宣传工作贯穿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力求以人为本,着力解答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为建设幸福宜居丹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3/23
  • 东港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19日下午,2021年丹东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东港市分会场启动仪式在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建设项目现场举行。同时,东港市还增设了前阳镇九鼎电缆项目、东港开发区黄海电机、东港开发区莲盛钛业项目开工现场3处分会场。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建设项目现场。据介绍,铭笙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约100亩。项目将建设高温高压生物质炉排锅炉和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计划于9月30日投产发电。项目投产后,可提供1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及40万吨/年的工业蒸汽;年发电量约2.1亿千瓦时。本项目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可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项目年消耗30万吨生物质燃料,可替代12万吨标准煤炭;实现净利润6435万元,新增税收约2000万元。新增电厂生产岗位150人,新增燃料收集、储存、运输等就业岗位1000余个。东港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全力谋划项目、储备项目、引进项目。今年,东港市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以上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174亿元,比去年增加17个,包括新建项目28个,续建项目49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比去年增加8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服务业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8亿元;房地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8亿元。4月开工月期间,东港市计划开复工5000万以上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61.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复工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38.3亿元。预计到4月底,东港市5000万以上项目开复工率将达到57%以上。记者张瑞
    03/23
  • 元宝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3月19日,元宝区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位于金山经济开发区的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现场举行。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现场。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建设用地16437.8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生活楼及纺织用经编机等相关设施。该公司是专注于家庭清洁用品的生产企业,其自主研发几大系列产品均通过国家质检体系认证,拥有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多个著名品牌设计、开发、加工产品,其产品远销国内外。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清洁坯布1000吨以上,可带动地方就业200余人,同时带动地方印染、刺绣、包装、物流等多个行业发展。今年以来,元宝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全面启动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擂响元宝“新五区”建设的冲锋战鼓。据悉,2021年,元宝区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24个,投资总额164亿元。一季度,全区预计开复工项目18个,总投资133亿元,项目开复工率7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5亿元,增速32.9%,实现“开门红”,用项目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用项目调优经济结构,用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元宝高质量发展。
    03/23
  • 应征新兵告别家乡开始军旅生涯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曲艺“青春只有一次,绿色军营就是我内心的向往。我们一定握紧手中的钢枪,为祖国、为人民站好岗,放好哨。”3月22日上午,在铁路丹东站举行的新兵欢送仪式上,整装待发的新兵在家乡父老面前立下誓言,分赴祖国各地服役,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在铁路丹东站候车室内,新兵们身着戎装、佩戴红花、腰杆挺得笔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作为一名新兵,即将奔赴祖国边疆成为戍边战士,我的内心非常激动。”22岁的李泓远是今年从振安区入伍的新兵。接受采访时,他的神情略显羞涩,但谈及当兵的初衷,李泓远的目光变得坚定。他说,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希望能把家乡赋予自己的“红色基因”带到部队去,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尽早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合格的军人。据介绍,在征兵工作中,我市把丹东过硬的青年、优秀的学子、专业的人才送到部队,让他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得到锻炼和成长,为建设一流军队贡献丹东力量。今年入伍的新兵中,大学生占比77.8%。
    03/23
  • 今天,他们为小鸟“安家”
    今天丹东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护绿筑巢,帮助小鸟安个家”在锦江山公园举行60余位小志愿者,90余位野保志愿者、摄影家参加活动。天气渐暖,林中的小鸟陆续开始筑巢繁殖。在野保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选择缺乏天然洞巢和需要招引森林食虫鸟的林区,安装人工鸟巢150多个。安装鸟巢可以有效地保护野生鸟类,同时定期对悬挂的鸟巢进行监测,以便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及生活习性的了解。另外,招引到的食虫鸟类,可以控制一些林业有害昆虫的暴发,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明办、市林草发展服务中心、市摄影家协会、时代丹东网联合组织。记者/刘海东视频/吕宝林
    03/22
  • 宽甸:多年攻坚 华丽“蝶变”
    截至2020年,宽甸106个贫困村全部销号,4528名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达到5000元以上,388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昔日的贫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华丽转身。“村里的贡菊种植基地共有60亩,是我们村和挂钟岭村搞的集体产业。去年十一,我们借着三道湾景区的光,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看菊花,花看完了我们又把花摘了,晒干后卖钱。2020年,我们村仅靠这个基地收入就增加了36000元。”作为村书记,眼见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张云士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宽甸始终以发展产业为基础,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蜕变”之路,截至2020年底,共统筹各类资金2.1亿元,在106个贫困村落实特色设施农业、旅游、光伏电站等集体产业项目281个,实施“飞地”项目44个,支持119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鸭绿江畔党旗红”工程,全面推行“党建+”扶贫,菜单式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扶贫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生产基地53个。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的同时,宽甸不忘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在10个乡镇设立电商中心服务站,179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服务网点,并通过“满乡印象”“品味宽甸”两个电商龙头企业与23家农村合作社、基地合作,覆盖贫困户6568户,实现年均销售额1780万元。打好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必先行。多年来,宽甸积极整合全县各方面资金和项目,优先向贫困村倾斜,按照“应改尽改、不漏一户”的目标,对确定的危房户采取新建、加固等方式实施危房改造。2016年至今,全县共改造完成C、D级危房5123户、修缮765户,有效改善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大力实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村组路面硬化904公里,绿化204公里,打饮水井516眼,新建和完善贫困村文化广场51个、标准化卫生室106个、文化室2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0618基,为76个贫困村配备了健身器材;争取资金1.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扶贫解困工程51处,惠及14个乡镇,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针对贫困户家庭子女上学难,宽甸出台了教育扶贫新政策、新标准,共投入资金531.15万元,完成9339名贫困户家庭子女资助工作。还通过实施“春风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扶贫车间等方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296人;通过健康扶贫,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5%;积极落实低保政策,脱贫攻坚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9889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5%……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个个喜人的战果,见证了宽甸5年脱贫攻坚的“蝶变”,也预示着宽甸正式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大门。接下来,宽甸将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记者王一淞
    03/22
  • 丹东与全省同步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3月19日,省政府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我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与全省同步进行。市委书记裴伟东,市长张淑萍出席2021年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市政协主席宋立跃等市“四个班子”领导分赴各县(市)区、经济区重点项目现场参加活动,推动我市“项目年”各项工作落实,掀起全市项目开复工建设热潮,确保完成全年项目建设任务。在汤池工业园区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现场,挖掘机、运输卡车等各种机械作业设备排列有序,施工人员整装待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始前,裴伟东、张淑萍等市领导参观展板,与项目单位负责人交谈,了解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该项目总规划用地6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140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促进东北亚区域农产品流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振兴区今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30个,投资总额146亿元。其中,市重点考核项目24个,投资总额130亿元。预计3月底实现开复工12个,4月底将达到15个,开复工率63%。预计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据悉,3月19日当天,全地区开复工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230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37.2亿元。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截至3月19日已实现开复工145个,预计3月底开复工项目将达到154个。其中包括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建设项目、辽丰食品肉鸡全产业链集群项目、相遇北欧啤酒艺术小镇建设项目、丹东兰光服装有限公司防护用品生产加工项目、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标准化智造工厂建设项目、辽宁锦裕服饰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丹东市鑫辉机械有限公司德国威乐水泵合作生产项目等。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