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3-22 10:14:58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截至2020年,宽甸106个贫困村全部销号,4528名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达到5000元以上,388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昔日的贫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华丽转身。
“村里的贡菊种植基地共有60亩,是我们村和挂钟岭村搞的集体产业。去年十一,我们借着三道湾景区的光,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看菊花,花看完了我们又把花摘了,晒干后卖钱。2020年,我们村仅靠这个基地收入就增加了36000元。”作为村书记,眼见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张云士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宽甸始终以发展产业为基础,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蜕变”之路,截至2020年底,共统筹各类资金2.1亿元,在106个贫困村落实特色设施农业、旅游、光伏电站等集体产业项目281个,实施“飞地”项目44个,支持119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鸭绿江畔党旗红”工程,全面推行 “党建+”扶贫,菜单式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扶贫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生产基地53个。
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的同时,宽甸不忘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在10个乡镇设立电商中心服务站,179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服务网点,并通过“满乡印象”“品味宽甸”两个电商龙头企业与23家农村合作社、基地合作,覆盖贫困户6568户,实现年均销售额1780万元。
打好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必先行。多年来,宽甸积极整合全县各方面资金和项目,优先向贫困村倾斜,按照“应改尽改、不漏一户”的目标,对确定的危房户采取新建、加固等方式实施危房改造。2016年至今,全县共改造完成C、D级危房5123户、修缮765户,有效改善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大力实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村组路面硬化904公里,绿化204公里,打饮水井516眼,新建和完善贫困村文化广场51个、标准化卫生室106个、文化室2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0618基,为76个贫困村配备了健身器材;争取资金1.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扶贫解困工程51处,惠及14个乡镇,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
针对贫困户家庭子女上学难,宽甸出台了教育扶贫新政策、新标准,共投入资金531.15万元,完成9339名贫困户家庭子女资助工作。还通过实施“春风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扶贫车间等方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296人;通过健康扶贫,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5%;积极落实低保政策,脱贫攻坚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9889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5%……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个个喜人的战果,见证了宽甸5年脱贫攻坚的“蝶变”,也预示着宽甸正式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大门。接下来,宽甸将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记者 王一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