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一镇两村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丹东市一镇两村榜上有名。东港椅圈镇(草莓)不仅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同时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名单;东港椅圈镇李家店村、宽甸长甸镇河口村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11/23
  • 辽宁丹东:13位志愿者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大力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和捐献理念,11月18日,丹东市红十字志愿者们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活动,走进学校和企业鼓励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挽救血液病患者。活动宣传普及人数200余人,13位志愿者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讲述捐献经历。红十字志愿者讲解捐献流程。志愿者填写入库资料及血样采集。
    11/22
  • 辽宁丹东公交集团:打造文明风景线
    近日,丹东公交集团的志愿者分别在丹东市区20个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流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统一佩戴红帽子,穿着红马甲,举着印有“文明交通畅行丹东”的小红旗,协助驾驶员引导乘客遵守疫情期间乘车规定,佩戴口罩,排队乘车,维护站点卫生。在日常工作中,丹东公交集团开展常态化运营服务检查,各基层单位严格部署,安排专人全时段对各线路公交车规范运营和车辆卫生进行检查。要求驾驶员规范进出站,安全行车、文明服务,发现驾驶员有违纪或不文明行为,当天就通过工作群通报批评,以促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目前,公交集团候车亭已发布公益广告210块,三角式灯箱站牌发布公益广告300块。101、102、103、106、221、303路6条主要公交线路有6台公交车发布车体创城公益广告,公交车厢内每车发布1至2块公益广告,共发布车内文明城创建公益广告626块。
    11/22
  • 辽宁丹东:以“苗”护苗 守护健康校园
    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丹东市振兴区于11月12日正式启动了3-11周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区教育部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了预案,卫健部门抽调所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了移动接种队伍,入校入园实施接种,两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11月18日,振兴区永昌街小学,师生们一大早就在操场上排好了队,按照顺序走进疫苗接种室。学校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扎实做好现场管理、志愿服务,保障学生排队测温、健康询问、信息录入、接种留观等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当天,全校共有六个学年的1296名学生接种了疫苗。
    11/22
  • 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干沟子村
    时下,正值中草药苍术收获季节,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干沟子村的苍术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干部群众正忙着采收苍术。干沟子村位于步达远镇东北部,浑江岸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1.4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09万亩,耕地面积1140亩,辖有8个村民组,总户数261户,总人口777人。近几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步达远镇因地制宜,以“特色制胜”的发展思路,将人工种植中药材项目引入各村。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百余万元,在干沟子村建设了苍术种植基地。在复光村、新生村、干沟子村建设百亩黄精中药材基地,预计两年后开始受益。此外,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雇用当地村民到基地工作,以增加百姓收入。“我们不仅可以把土地租给村里种植中药材,而且还能到基地打工,每年能多挣五六千块钱呢。”村民刘雪芬边干活边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中草药产业已然成为步达远镇的又一优质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剂“良药”。今后,该镇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断完善中药材采收、清理和集装等各个环节,加快销售进度,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中药材产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产业。
    11/22
  • 辽宁丹东:开展专项检查 “把脉”消防产品安全
    日前,辽宁省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入华润万家、天舟消防器材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消防器材销售单位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把脉”消防产品安全。为进一步规范消防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丹东市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按照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对各单位场所认真核查消火栓、应急照明灯、水枪水带、灭火器、防火门等消防产品是否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是否具备消防产品检测报告等,并对消防产品的外观、材料、生产日期、性能参数、生产厂家等逐一核对登记。据丹东市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刘杰介绍,近期该大队检查了20余家单位,对不合格单位予以相应的整改和处罚,有力地打击了消防产品销售领域的质量问题和违法行为,消除了因消防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火灾隐患,规范和净化了消防产品市场环境。检查与教育并行,在某消防器材经销处,检查组还就如何识别不合格消防产品、如何维护保养消防器材等问题,向经营单位人员进行了讲解,让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确保群众使用上安全放心的消防产品,同时要求各单位场所负责人,在保证自己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同时,严格把好安全关。
    11/22
  • 辽宁丹东: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恢复线上缴费
    11月17日,记者在丹东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现已恢复居民医保线上缴费,在微信中搜索并关注“丹东医保”公众号,可操作缴费。此次缴费时间为2021年11月18日—12月20日,每天8:30—16:30。2021年12月21日—12月31日,因税务系统停机切换,将暂停城乡居民线上、线下缴费,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因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困难群体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资助政策发生变化,暂缓办理原建档立卡人员2022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业务,待有关部门资助政策明确后,再恢复办理(预计11月底前可以恢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咨询电话:3105770。
    11/22
  • 辽宁丹东:“双十一”快递业务忙
    “双十一”过后,快递业迎来了物流高峰期。据丹东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双十一”快递高峰期将持续两周,丹东日均处理包裹达70余万件,是平时日工作量的三至四倍。邮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情况下,加强服务与安全并重,确保快递不积压不爆仓。在顺丰速运丹东中转场,院子里停着十多辆邮运车辆,自动快递分拣线运转不停,工作人员正忙着卸载邮件,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为了使包裹尽快投递到顾客手中,丹东各个快递公司备足了人手,加班加点应对快递派送高峰。同时,丹东的草莓、服装、海鲜等特色产品,也备受外地消费者青睐,一件件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如今,各快递公司营业网点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使得邮件投递渠道更加安全畅通,一车的邮件只用十几分钟,就能分配给各区域快递员。快递小哥每天早上不到四点就上班,一天下来要派送200余件包裹,有时还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及时将包裹送往千家万户。
    11/22
  • 辽宁丹东东港:虾圈“拾荒者”
    在丹东东港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海边做了几十年清理工作,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他们是东港虾圈的“拾荒者”。62岁的张庆山是“拾荒者”中的一员。11月7日8时左右,他和附近村民一起骑摩托车赶到虾圈。张庆山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去一些废弃的虾圈清理残余道具。当天,他们去的是一家弃用的海参养殖虾圈,很多网具和竹竿搭建的架子都被遗弃在那里,他们需要将网具和架子搬运上岸。由于这些工具在水里泡了很久,重量增加很多,被拉上岸的网具和架子要在岸边晾晒干后送到固定地方处理。虾圈“拾荒者”工作量大,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每天的工资在100-200元。由于不是天天有活儿,一年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
    11/19
  • 丹东出新规规范临时救助工作
    近日,丹东市民政局和丹东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丹东市临时救助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审核确认工作。临时救助是指政府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人员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应坚持救急解难、应救尽救,适度救助、量力而行等原则,同时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程序规范,合法合规,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丹东市临时救助操作规范明确,临时救助对象分为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和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实行依申请受理。临时救助可采取发放救助金、发放实物等方式实施,救助金给付标准应与城市低保标准挂钩。对遭遇特别重大临时生活困难的急难型和支出型救助对象,临时救助金给付标准可通过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根据具体情形分类分档设定,适当提高救助额度。规范进一步细化了急难型、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困难情形调整系数和救助金额计算方式。规定急难型和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原则上每年度以同一事由分别只能救助一次,两种类型可以叠加救助。特殊情况下,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可采取跟进救助或一次确认、分阶段发放救助金的方式进行救助。此规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