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支援大连第三批人员领命出征
    11月12日,丹东卫健系统援大连消毒队领命出征。来自丹东市疾控中心及振兴、元宝、振安、凤城、宽甸等县(市)区疾控中心的10名队员,接到命令后仅用两小时便集结完毕,踏上逆行之旅。送他们出征的两辆商务车,也被防护用品、消毒药品、配药设备、喷雾器等相关物资塞得满满当当。丹东卫健系统援大连消毒队是大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丹东市派往援助的第三批人员。第一批是11月7日出发的检验人员,由来自丹东市中心医院、第一医院、中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所及凤城市中心医院、凤城市中医院、宽甸县中心医院、宽甸县中医院等单位的20名检验人员组成;11月11日,丹东市又派出一批检验人员前往增援,包括来自丹东市中心医院、丹东市第一医院、中心血站及东港市中心医院、东港市第二医院、东港市中医院、凤城凤凰医院、宽甸县中心医院等单位的10名检验人员。这三批人员均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包括各单位检验科主任、副主任、主管技师等。
    11/16
  • 辽宁丹东:开展“雷霆行动”保海上生产作业安全
    丹东海警局执法队登船检查捕鱼船舶。(蔡晓华摄)以雷霆之势严厉打击涉海渔业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海上生产作业秩序持续安全稳定。近日,辽宁省丹东市开展为期百天的打击涉海涉渔违法犯罪“雷霆行动”,全市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涉海涉渔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截至目前,共查扣各类违规船只193艘,拆解“三无”船只105艘,销毁“三无”冲锋舟、橡皮艇87艘,抓获犯罪嫌疑人90人。丹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从10月22日起至明年1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1海上“雷霆行动”,组成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市边海防委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3个参战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丹东市打击涉海涉渔违法犯罪“雷霆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他们以“打掉一批‘三无’船只、侦破和查处一批涉渔违法犯罪案件、依法追究一批海上安全事故中涉及的渎职失职责任、打掉一批利益链条和‘保护伞’”作为此次行动总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量,全力开展“雷霆行动”,形成了多部门和“海陆坞港”全域联管联动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局、海事局、海洋渔业局等单位采取“北斗+雷达”相结合的科技手段,以“管住船、控好港、盯住人”为工作重点;市公安局、海警局、边境管理支队等单位以打击海上违法犯罪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连日来,13个参战单位共抽调1200余人,常态化、全天候联合巡航、联合执法、联合打击,以雷霆之势、雷霆之速、雷霆之力,展开了丹东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打击涉海涉渔违法犯罪行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就已取得累累战果,有效保障了海上生产作业安全。
    11/16
  • 辽宁丹东振兴区:构筑“五道防线”和“四个闭环”
    丹东市“雷霆”行动启动以来,振兴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要求和市“雷霆”行动指挥部工作部署,扎实构筑“五道防线”和“四个闭环”。构筑“五道防线”。即在辖区岸线设立陆域13个管控专班,布设4个水域堵控工作站,建设9处北斗监控室,凝聚53个码头主,协同8个涉渔镇街。织密“四个闭环”。即报备与点调互应闭环、专班与工作站互动闭环、专班与码头主互通闭环、平台与包保人互联闭环。通过行之有效的管控“组合拳”,振兴区实现了“管控流程不落项、过程不空档、环节不脱扣”,达到实际管控不落人、不漏船、不留盲区。
    11/16
  • 丹东聚焦群众关切为民办实事5万余件
    “今年市里、区里、街道都带头给老百姓做好事,确实不一样,到处都有新变化。”在11月的党日活动中,丹东市振兴区标牌小区党支部书记张俊荣详细向结对共建的机关党员们介绍小区近来发生的喜人变化。“办实事要在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上见真章、求实效,绝不能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来就要做的常规工作纳入实事项目,也不能简单地把送钱送物当作一件实事。”年初以来,丹东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具体要求,结合地区实际,聚焦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大力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实际解难题、办实事、促振兴,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在实践活动中,丹东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确立实事项目,为全市党组织和党员打样。市委、市政府围绕服务“一老一小”、救助帮扶生活困难群众、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带头确立38件实事,并印发项目清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合分管领域带头确立实事1332件,其中,市级领导确立办实事项目71件,县处级领导干部确立1261件。各级党组织通过“党群一张网”入户摸排、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搜集民情民意,带头确立实事5901件。市县两级成立67个巡回指导组,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坚决防止实践活动成为“一阵风”,丹东市建立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长效机制,实时搜集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纳入实事项目,持续推动解决。目前,全市共确立实事52664件,办结45737件,办结率86.8%。市级层面38项实事项目已完成24项,占总数的63.1%;其余14项均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在年底前可以全部完成。包司南记者黄宝锋
    11/15
  • 辽宁丹东:环卫工人“战”落叶
    11月10日,丹东市区振八街,环卫工人在清扫落叶。连日来,环卫部门根据各路段实际,加大道路清扫次数,确保落叶日产日清,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保持市容市貌干净整洁。
    11/15
  • 辽宁丹东:多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近日,辽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与丹东海关、大东港海关统筹安排,对全市出口企业开展了两批次联合检查。这是丹东市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目前,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在丹东全面推开,涵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交警、住房建设等12个部门以及海关、海事等中直部门。此次联合检查,通过省“互联网+监管”系统随机抽取了23家企业作为检查对象,包括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注册生产加工存放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与海关部门建立检前会商、检中协同、检后共录工作机制,从检查对象、检查人员、检查事项到检查时间、地点、方式、结果进行无缝对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告知,明确整改内容、标准、时限,实施分类指导,既保证监管目的,又减轻企业负担。
    11/15
  • 辽宁丹东:争取资金建大棚 试种浆果“冰糖枣”
    11月10日,在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同兴村1组,三座长100米、宽13.5米的高标准大棚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村民崔忠文看着即将修建好的大棚十分欣慰,他和村民打算租用大棚种植新品种“冰糖枣”。当天,村民陈洪清正在与村里签订“租用大棚合同”。他说,冰糖枣是村里老技术员崔忠文多次考察,从大连瓦房店引进的新品种,目前已经进行小面积试验种植。从外观上看,这种枣子两头呈尖型,中间像“鼓起的肚子”,咬一口非常甜脆,而且营养丰富。陈洪清说,一个高标准大棚可以种植约2400棵冰糖枣,每一棵冰糖枣约结果1.5公斤。“在国内其他城市早就有这种浆果,而且售价很贵。”陈洪清表示,冰糖枣非常好管理,如果试种成功,扩大规模,将会带动村民致富。近年来,同兴镇同兴村和三股流村不断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乡村发展。与此同时,同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几年来,同兴镇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及水利移民资金380余万元,建设同兴村气调库二期项目、三股流村温室大棚项目及同兴村温室大棚项目。这几年,村里的大棚以每年三万元左右的价格进行外租,种植蓝莓等小浆果,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同兴镇小浆果产业蓬勃发展,引导村民致富。
    11/15
  • 辽宁丹东: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东岔村脱贫攻坚的5年多后,丹东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忙碌依旧。今年9月,该院新一批驻村干部上任,为东岔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25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与丹东市烟草专卖局、宽甸政法委、县检察院、县移民局、县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来到灌水镇东岔村开展调研,实地查看烤烟房、新建的文化广场和计划修建的田间排水项目等,共商下步发展方向,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东岔村已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每位驻村干部的付出,老百姓都记在心,他们所作的贡献,东岔村人人皆知。”村党委书记温艳清说,几年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全面改善。近年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在党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等工作中,为东岔村争取和自筹资金共计374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0公里、高架桥2座、太阳能路灯150盏,建设文化广场2处、文化长廊、看台、体育健身器材2套等公共硬件设施;协调购买拖拉机、覆膜机等农机具,帮助提高生产效率;捐赠电脑、投影仪、LED显示屏等办公设备;投入建设养猪场4400平方米,年育肥猪500余头;帮助成立烟草合作社,烟草种植指标达到500亩,年均可实现净利润10万余元,逐步帮助东岔村振兴发展。
    11/15
  • 辽宁丹东安民新村社区:手绘文化墙为创城添彩
    在初冬的暖阳下,丹东高新区安民镇扬州城小区围墙上的手绘宣传画显得鲜艳夺目,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赏。今年9月,安民新村社区对照创城标准,开始对扬州城小区的白色围墙进行粉刷。“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通俗易懂的漫画加上文明宣传语,将原本的白墙变成了色彩丰富的“文化墙”。焕然一新的文化墙,让回家的路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居民李秀华说,现在的墙体画不仅颜色亮丽,而且内容具有教育意义。还有居民表示,每次接送孩子上下学路过这里,孩子都会被“文明有礼墙”吸引,不仅看漫画,还主动诵读其中的宣传标语,读得多了就记住了,促进了孩子文明习惯的养成。安民镇工作人员介绍,文化墙在社区内的反响特别好。下一步还将针对辖区内其他老旧小区进行整修和美化,助力创建文明城市。
    11/12
  • 辽宁丹东:马市岛水果萝卜上市
    11月8日上午,在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岛,刚从冷棚里拔出来的新鲜水果萝卜被运往附近村的冷库保存。“水果萝卜需要经过冷藏,口感才更好。”村民告诉记者。在下尖村,冷藏了一两天的水果萝卜已经开始打包销往全国各地。在冷棚里忙碌了好几天的叆河尖水果萝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胡永宝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100多亩土地能够产水果萝卜30余万公斤,目前20%已经被预订。在冷库的包装区,形状美观、几乎同一大小的水果萝卜被摆放进印刷着统一标志的纸箱。胡永宝说,今年国内其他城市受天气影响,水果萝卜歉收。“咱们九连城的萝卜还是挺丰收的,而且水分足足的。”今年水果萝卜的批发价在5元每公斤,比往年同期每公斤贵1元钱,市场的零售价在10元每公斤,也比往年同期贵一些。“萝卜得过冷才好吃。”胡永宝介绍,九连城的水果萝卜从上周五开始收获,目前几乎收获完毕,收获的水果萝卜已经全部进入冷库“过冷”。冷藏了两天的水果萝卜于11月8日早晨在丹东市各大农贸市场出售。据介绍,马市岛四周环水,是鸭绿江与爱河冲积而成,岛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沙土含水量足,微量元素齐全,是有名的“油沙子”地,生长的水果萝卜汁多、爽口、不辣、微甜,深受消费者欢迎。这几年,九连城的水果萝卜年年销量倍增,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果蔬品种。2020年,马市岛水果萝卜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马市岛水果萝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产量达3600吨,上市的水果萝卜普遍个头不大,品质较好。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