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市妇联举办主题活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6日下午,由丹东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丹东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主题活动在市劳动宫举行。整场演出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生动演绎了新时代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丹东市各界妇女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记者:周广庆吕宝林03/11
- 丹东“火焰蓝”大演练3月5日至7日,我市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积极联动教育、民政、卫健、商务、住建等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大演练。东港市甲午大街消防救援站消防队员深入康凌华美小区,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实地演练和测试。凤城市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凤凰医院西院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活动,切实为医疗机构拧紧消防“平安阀”。宽甸满族自治县左子元街消防救援站组织开展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调查熟悉和测试工作。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大众路、中和路两个消防救援站人员,深入辖区开展演练,向居民讲解高层住宅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在五龙背镇毛绢新区小区组织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实战演练。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多家部门,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21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安全员现场观摩学习。边境经济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夜间无预案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记者:于国洪03/11
- “一院一品”打造检察品牌矩阵3月6日,丹东市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品牌项目推介会在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此次推介的检察品牌涵盖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检察队伍建设等多项检察工作,集中体现了全市检察工作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生关切、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展示了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丹东检察实践”。推介会上,7个检察品牌现场宣介展示。市检察院“丹检星光”检察品牌,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人才建设、先进典型培养经验和成果。东港市检察院“‘精·益’山海安”检察品牌,以“精品意识、益护民生、乡村振兴”为内涵,聚焦粮食、饮水、出行等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实现“4+N”公益检察保护全覆盖。凤城市检察院“向‘枫’而行”检察品牌,用20余年的传承和坚守,在能动司法中彰显检察温情,在扶危济困中传递检察温度。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检之‘绿’”检察品牌,立足宽甸山区特点,将空气、山林、水、生物等生态保护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相结合,在守护绿水青山中体现“检察担当”。振安区检察院“‘益’路星火”检察品牌,着眼丹东红色资源保护,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建立“检察+行政+志愿者”齐抓共管的跟进落实模式,与行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同向发力,铸就守护红色资源“同心圆”。振兴区检察院“兴驿站”检察品牌,将检察履职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探索建立“调解+和解+化解”三效合一的“三解”办案模式,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检察服务。元宝区检察院“润心工作室”检察品牌,立足专门办理丹东市内三区管辖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职能,构建专业化“精准施策”办案体系,打造立体化“未雨绸缪”防控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同频共振”关爱服务。记者:张丽娴03/11
- 丹东市:今年将54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计划日前,丹东市确定,2024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4个,涉及居民16095户、楼栋322栋、建筑面积115.96万平方米,预计4月份开工,年底前完工。2022年、2023年两个年度剩余的4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也将在今年内全部完工。丹东市部署了住房和房地产工作,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坚持精准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完善保交楼项目配套工程建设,加快综合验收工作,大力推进新增保交楼项目工程进度;规范完善公租房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各类制度规定推动住房保障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低于3875户。对群众比较关心的供热问题,丹东市确定今年要提前谋划供热“冬病夏治”专项整治项目,加强供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提升供热保障能力。记者:王卢莎03/11
- 丹东市女企业家共庆妇女节3月5日,丹东市工商联(总商会)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女企业家代表60余人参加。市工商联联合鸭绿江晚报开展“丹商故事”女企业家专访活动,对我市优秀女企业家进行专访。邀请丹东银行普惠金融部员工向大家介绍信贷产品,详细介绍了丹东银行贷款的相关政策等。当天下午,开展插花活动,在花艺师的讲解下,女企业家们凭借每个人对美的不同理解,将原本散乱的花草修剪、搭配成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感受插花艺术带来的快乐。记者:蔡萌萌孙坤霖赵辉03/11
- 有序推进“瓶改管” 筑牢燃气“防火墙“瓶改管”,是指将不具备安全使用瓶装液化气条件的非居民燃气用户改造为管道燃气的一项工程。3月6日,记者从丹东中燃了解到,该公司已成立“瓶改管”专项工作小组,优化“瓶改管”改造方案及实施流程,截至目前,已整体摸排600余户,其中重点改造110户。为保障百姓放心、安全用气,丹东中燃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生产预案,确保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丹东中燃安全监察部经理傅尧介绍,年初至今,丹东中燃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气源供应,运用智能巡检系统加强室外管网设施的巡检排查,同时稳步推动燃气智能表更换工作。“不少企业用户表示,自从改为燃气管道供气以后,确实带来很多方便,提高了安全性,也提升了效益。”傅尧介绍,去年开始,丹东中燃筹备人力、物力,督查老旧小区、餐饮场所等隐患问题整改,积极落实、加速推进餐饮企业和公共场所,将液化气钢瓶改为管道供气。同时,加强燃气安全设施推广落实,鼓励燃气报警器联网运行,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燃气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燃气使用的安全水平。在燃气管道重要节点安装智能化感知设备,实现燃气智慧运行,增强防范各类隐患事故的能力,筑牢燃气“防火墙”。作者:于洁王子宁03/11
- 丹东市开展“春风行动”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从市住建局获悉,为提升我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打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卫生形象,市环境卫生督导组决定,自3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风行动”,进行春季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整治,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出行环境。此次整治范围包括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城市入城口道路、铁路沿线、城区公园、广场、景区、农贸市场、停车场、客运码头等区域。市环卫督导组要求,各级环卫部门要抓住天气转暖的有利时机,对全市范围内的街路、庭院、广场、绿地、铁路沿线、城市出口路、城乡接合部、交通枢纽周边、农贸市场周边、旅游景点、内河堤坝、建筑工地周边及行道树池等区域,围绕越冬积存垃圾、鞭炮纸屑、卫生死角等方面开展一次彻底的集中整治行动。同时,采取街路水洗作业、人工刷洗等方式,对交通隔离带、道路附属设施等城市家具进行保洁作业,用“微更新”促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整治期间,环卫部门将开展多元化作业模式,适时启动机扫、冲洗、刷洗、洒水及人工“五位一体”作业模式,实行平面精细、立面一体的深度保洁作业,着力提升街巷路形象。同时,全面排查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环境卫生薄弱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对绿化带、树坑内垃圾污物进行清理,保证街路及两侧绿化带内无残留垃圾、污物,做到“全覆盖、无盲点、不留死角”。市环卫督导组将组织各区环境卫生考评专管员,开展日检日查工作,将发现的日常性环境卫生问题现场认定,落实责任,立行立改。对受理的各类市民投诉,市环卫督导组将在现场查实后向相关责任单位转办,并限期整改,跟踪督查,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市环卫督导组将予以通报批评。记者:戚文03/11
- 柞蚕种茧保护新标准在辽宁丹东发布日前,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主导制定的《柞蚕种茧保护技术规程》在丹东市正式发布。该方向的省级地方标准在我省属首次制定,填补了我省柞蚕种茧保护领域标准的空白。丹东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链较为完善,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柞蚕之乡”称号。随着多年的发展,柞蚕产业成为我省尤其是丹东市的特色产业之一,柞蚕种茧的保护对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省蚕科所积极发挥行业科研优势,主导制定了《柞蚕种茧保护技术规程》,涵盖种茧的选择、保存、运输等环节,且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通过规范柞蚕种茧保护的技术要求,提高种茧质量和保护效果,极大地提高柞蚕种茧的保护水平,进而提升柞蚕产业的整体效益。为推动柞蚕产业发展,凤城市依托省蚕科所联合全国相关产学研单位,积极引导柞蚕种生产企业改造升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柞蚕放养规范化、标准化柞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柞蚕高效生态放养迭代升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进而打造辐射全国的柞蚕种制备基地。此次,《柞蚕种茧保护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为我省柞蚕种茧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技术指导,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记者:王卢莎03/11
- “千亿送贷”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250户丹东市被省百亿送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先进单位,综合排名全省第三名。据悉,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邮储银行丹东分行在“百亿送贷行动”基础上,开展“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战略合作,全年实现放款金额22.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250户,为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王俊03/11
- 分享“她”故事 感动你和我3月5日,“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振兴区2024年“感动振兴砥砺奋进”故事分享会在市劳动宫举行。来自振兴区各条战线的妇女代表、“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代表等众多女性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振兴区妇联聚焦“家国文化”,选取创新创业砥砺奋斗、立足岗位践行宗旨、引领思想弘扬新风、涵养家风甘于奉献、志愿服务传承文明等五个方面的女性故事,在会场进行了分享。质朴的语言,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深受感动。记者:宋永昆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