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生产“拉满弓” 建设“春潮涌”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振兴经济开发区,各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干劲十足,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在振兴经济开发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办理业务。他们表示,新的一年,将以更充足的干劲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发展。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员工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自动化流水线有序运转。企业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企业秉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精神,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生产。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面料开发、印染的环保创新型企业。企业负责人表示,将在新的一年做大做强科研团队,向高难度生产任务发起挑战,力争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在市场中大展拳脚。在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塔吊挥舞“长臂”,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一期工程主体施工已进入关键阶段。为确保按时完工,春节期间部分工人自愿坚守岗位,节后全员迅速归位。该项目总投资2.74亿元,规划面积7.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年产值增加9亿元。记者:王俊02/13
-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辽宁14市“年报”出炉,都谁跑赢了全国?从经济总量看,沈阳、大连继续发挥着有力的“双核”牵引作用,两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约占全省56.8%,均以5.2%增速跑赢全省(5.1%)、全国(5.0%),另外,还有5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前三名分别为锦州(5.9%)、朝阳(5.8%)、本溪(5.5%)。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省已有11个市总量超千亿元,而沈阳、大连则正在逼近万亿元,特别是已达9516.9亿元的大连,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2024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最好成绩。而放眼各地,则有8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7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3%),其中3地甚至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为盘锦(39.6%)、葫芦岛(13.2%)、本溪(10%)。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去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我省有7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8%),其中,锦州实现两位数增长,为11.6%。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攻坚之年,我省的这驾“马车”不断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778.3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各地则有10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5%),有8地赶超全省平均水平(4%),其中营口、抚顺、锦州、葫芦岛、丹东、阜新均达到了“6”以上。2025年,是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辽宁能否如期实现目标任务,关键在于14个市。目前,各地都已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书”“作战图”,正铆足干劲儿向着胜利冲锋。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今天的耕耘,一定会成为明天的硕果。02/11
- 线上线下发力 搭建就业桥梁近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市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以“心系辽宁情注家乡”为主题的离校未就业暨2025年寒假返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促进我市离校未就业及寒假返乡高校毕业生就近就地就业。此次“心系辽宁情注家乡”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抖音直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下招聘会等形式,汇聚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多样化就业岗位,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活动现场设置招聘专区、政策咨询区、维权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惑,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线上招聘平台的同步开启,打破地域限制,让未能到现场的毕业生也能便捷地获取就业信息,参与互动。据统计,现场招聘会参会企业50家,提供就业岗位1021个。丹东市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同步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丹东就业抖音号直播在线观看人数5500余人次,提供在线对接服务近百次,直播间互动中有外省实习的高校毕业生表示,看到家乡的就业直播栏目倍感亲切,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家乡就业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下一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将着力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人才就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力度,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做实做细就业和人才工作,将高质量“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服务落到实处。记者:姜慕馨02/11
- 抓机遇练“内功” 提升发展牵引力“全区上下要有抢抓机遇的‘士气’、敢打硬仗的‘勇气’、苦练内功的‘骨气’、开拓创新的‘底气’,以合作区‘一隅之为’为全省、全市三年行动决战决胜贡献力量,力争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排名中进位突破。”2月8日,合作区2025年经济工作部署大会召开,动员和激励全区上下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勇于争先、率先突破。作为全省唯一的边合区,有利于合作区振兴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加快聚集,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2025年,合作区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开复工和固定资产投资,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和海洋经济,积极与大型央国企对接重大项目,构建合作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聚焦招商引资,积极构建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社会招商等多维招商体系,拓展招商渠道,提高招商质效,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聚焦产业升级,抓好“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抓好“两重两新”项目,持续推进全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仪器仪表园区、临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强区”,做强做优工业产业集群,巩固“抓园区就是抓工业、就是抓工业强市”理念,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聚焦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构改革,推进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充分释放开发活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聚焦营商环境,持续增强亲商安商扶商意识,推动“百名干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走深走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吸引力。聚焦完善要素,加大上级资金的争取力度,依法依规开展动迁,提高土地和标准厂房的利用率和收益率,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作风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记者:刁庆峰02/11
- 丹东市2025年重点境外展会计划来了!为积极促进全省外贸保稳提质,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争取更多海外优质资源,省商务厅制定了2025年度辽宁省重点境外展会名录,现予公布(详见附件)。本年度重点境外展会聚焦我省支柱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涵盖全省对外贸易的传统市场、新兴市场的主要国家及地区,突出深化我省与东北亚各国贸易合作,突出开拓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企业参加以下145个重点境外展会,均可获取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支持。为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丹东市商务局还将定期在各线上平台宣传展会计划及相关政策,让企业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并协助参展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同时深度摸排企业参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参展推荐,确保企业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拿订单、拓市场。企业如想进一步咨询了解展会信息及政策内容,可联系所在地区商务局,联系方式具体如下:附件:2025年重点境外展会名单记者│李美臻02/10
- 合作区新年首个新项目正式开工2月6日,随着旋挖钻机缓缓启动机械钻头,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拉开建设序幕。这是合作区蛇年春节后首个开工的新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总投资10590万元。其中,建设主体包括地上七层及地下一层,内设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应用、集成电路、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测控技术、创新创业、培训鉴定等实训基地及实训中心。建成后,将大大缓解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存在的实验、实训基础设施不足问题,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项目立项以来,合作区落实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实施方案,专人专班“保姆式”服务,全力协调解决项目评审、证照办理等各类问题,努力把项目落实好、实施好。项目开工后,合作区强化安全监管、压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控措施、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管控工作。主动联系企业纾困解难、靠前服务,当好“店小二”和“贴心人”,确保项目进展顺利。“按照计划,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于2026年8月前正式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介绍。02/08
- 假期不停工 生产干劲足春节期间,振兴经济开发区的多家制造业与外贸企业保持正常运转,广大员工坚守岗位,抢抓生产,奋力冲刺蛇年“开门红”。丹东航空仪表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确保升降机零部件等产品订单按时交付。丹东双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丹东拉波尼服饰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加班加点生产服装。辽宁嘉恒服装的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扩建厂房完工,智能化生产线设备到位,并进行了调试和试生产。该项目投产后,将促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丹东恒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加强了与海外客户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推介新产品,拓展市场。丹东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线不停工,确保开关和电位器等产品按时交付,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力争全年实现稳定增长。记者:王俊02/08
- 丹东吹响“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战斗号角”2月6日,丹东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工作部署,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在三年行动连战连胜基础上,乘势而上、更上层楼,以“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决心和姿态,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擂起出征鼓,吹响冲锋号。丹东市提出,要拿出勇往直前的拼劲、破釜沉舟的勇气、敢打必胜的信心,进一步站稳站牢“千亿台阶”,激发内部潜力和活力,提升发展动能,补齐民生领域、城乡建设短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向着决胜之年目标任务发起冲锋冲刺,奋力夺取全面胜利。锚定三年行动目标不动摇,扎实向“决胜”聚焦、向“决胜”发力,今年,丹东将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用活项目图谱。持续优化重大项目专班服务、管家服务、定制服务,形成项目建设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闭环推进机制,递进式开展集中开复工、季度年度拉练及项目工作“回头看”,跑出“丹东加速度”;用好招商图谱。按照既定安排实施招商春季会战,招商方向要再聚焦,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黑吉蒙等重点地区,突出招大引强、前沿高端、延链补链、优势领域,重点引进“链主”项目,聚企成链、聚链成势;用足政策图谱。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超前谋划、超前储备、超前对接,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综合效果“社会账”、节能环保“绿色账”。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以“新”求变、以“质”谋远,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一产”。扛牢粮食稳产保供责任,深入实施现代化设施农业提升行动、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粮食增产增收、畜牧业提质增效、海洋渔业做大做强、蔬菜水果保质稳供;做强“二产”。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紧紧围绕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进丹东市关键产业的培育、发展和细化、落实,优化“5454”重点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仪器仪表等5个50亿级和纺织服装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活跃“三产”。依托“会、展、节、赛”,推出更多具有丹东特色、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积极发展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电商直播等,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持续回暖。一以贯之抓改革、优环境。以改革开路,以关键落子,带动满盘皆活。围绕丹东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的14个方面、55项重点改革任务,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从小处着手、细处破题、关键处改起,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进一批具有丹东辨识度的改革举措。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加强制度供给,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提升“网上办”能力,优化“掌上办”、“就近办”服务,打造12345热线品牌,给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推动各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持续开展各级干部“双进双促”,建立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做大对外贸易规模,深度参与陆海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不遗余力惠民生、暖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委和政府的行动跑在企业、群众需求之前,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做大就业“蓄水池”,打造“家门口”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把市民的“愿望清单”作为“履职清单”,强化兜底保障,扎实推进10类39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可感可及,切实把群众期盼变成党委、政府想干和必须干好的事,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毫不放松保安全、守底线。树“假想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着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转作风、强保障。以过硬作风抓落实,坚持抓“一把手”保决策、抓一班人保执行、抓考察评价保落实。以拼抢姿态抓落实,拿出“丹东振兴、我要先行”的决心和勇气,敢想敢干、敢拼敢争,奋力实现各项工作起跑、跟跑、并跑、领跑的递进式赶超,一步一个脚印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再创丹东振兴的“加速度”。以闭环监督促落实,夯实三年行动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力量保障,为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提供坚强保证。记者:黄宝锋、王卢莎02/07
- 跑好“第一棒” 冲刺“开门红”2月5日,节后首个工作日,丹东港作业现场一派繁忙。2月5日,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1300余名员工准时到岗投入生产。2月5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到岗,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2月5日,正月初八,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市各部门各企业迅速收心归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节后首个工作日,丹东港作业现场便一片繁忙。杂货码头,多艘钢材、水渣船舶正在靠泊;矿石、煤炭码头,装载作业热火朝天。全港共完成矿石、煤炭疏港作业525节,完成火车集疏港集装箱作业1850标箱,呈现“开年即开跑、开局即争先”的精气神。据了解,春节期间,丹东港累计作业船舶14艘次,完成吞吐量56.4万吨,完成卸火车作业4775节,同比增长40%。其中,钢材船舶作业量9.99万吨,同比增长3.52%;玉米装船作业4.2万吨,同比增长200%。2月5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迎来“开门红”——当天共接待办事群众340余人,出具查询结果业务35份,受理各类登记120件,发证80本。上午10点,8号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了一项特殊业务:74岁的张大爷计划将房产过户给子女,由于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到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启动“绿色通道”服务,指导其子女填写表格、准备材料,确保老人无需亲自到现场就能办理过户手续。2月5日上午,记者在市发改委审批窗口看到,前往窗口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态度热情耐心,微笑着为咨询者答疑解惑。据悉,各审批窗口通过“市县一体化审批平台”受理企业备案项目,实现“不见面审批”,减少企业办事员跑腿次数,既方便又便捷。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全部开放,各窗口工作人员按时到岗,热情接待群众,答疑解惑。市民王先生因用工方一直找各种理由不给结清欠薪,想寻求法律援助。平台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帮助。在辽东公证处,前来咨询办证的当事人络绎不绝,公证人员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微笑,认真解答每一位群众咨询问题。当天,共接待群众咨询60余人次,受理各类公证事项20余件。节后上班第一天,振兴区政务服务中心18个业务部门、10个窗口、37名工作人员全部到岗,接待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81件,咨询132人次。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投入工作中,为临近退休的女年满49周岁、男满59周岁失业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帮助他们顺利申请享受相关补贴。2月5日,在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正热情耐心、有条不紊地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和指导。振安区珍珠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来到升龙海汇会所项目现场,上门辅导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同时就招聘员工事宜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元宝区各部门、各街镇迅速按下“复工键”。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优质服务。区数据局工作人员高效处理业务,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接待前来咨询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的群众,并对现役立功军人家属送来的立功喜报进行接收登记。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位于合作区金泉工业区的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5条生产线全面开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加紧完成一份200万元造纸磨片和密度板磨片订单,时间紧、产品质量要求高,为此260名员工紧锣密鼓地投入生产。在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1300余名员工准时到岗投入生产。该公司是中国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中国计时码表制造(丹东)中心,目前已与主要客户签订年度销售订单。2024年,孔雀表业总产值3.58亿元,预计2025年一季度产值1.1亿元。据了解,当天合作区共有60户企业开复工。华润燃气、华能电厂、海合谷3家企业春节期间保持生产。记者:邢漫刁庆峰张尧吴琼02/07
- 春节市场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瑞蛇贺岁,福满新春。己巳蛇年春节假期丹东消费市场年味十足,活力满满。1月28日至2月3日,26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零售额3466.7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0.99%,餐饮业同比增长3.32%。其中,日用品同比增长42.11%。市商务局新春佳节前夕,市商务局面向全市发放15万元新春年货大集促消费活动“惠民消费劵”;组织各县(市)区围绕“年货、年礼、年味”主题,精心策划51项精彩纷呈的春节促消费活动;指导和动员大型商超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加大物资储备,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确保市民“菜篮子”无忧;引导和支持大型商场、超市、餐饮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运营,满足市民节日消费需求。近期,市商务局将公布我市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手机数码产品将纳入以旧换新范围。目前,市商务局已制定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活动实施细则,初步征集审核了42家适用企业,待省端口开通后,将面向全市统一发布实施。振兴区振兴区组织万达广场、安东老街、天赐未来城,围绕非遗民俗主题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年味市集、非遗活动等23场促消费活动。同时,组织辖区内汽车、家电企业推出优惠折扣、满赠好礼、置换补贴等促消费活动。元宝区元宝区新玛特、华润万家、宝山批发城等7家大型商超春节期间不休息,开展打折让利、购物送好礼等活动,客流同比上升20%以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5%以上。餐饮企业推出家宴套餐、年货礼盒等吸引人气,进一步带动了节日消费热潮。合作区合作区重点餐饮企业推出不同价位的“阖家团圆”套餐、新春大礼包、满额送好礼等促消费活动,在传承传统年味的同时,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福瑞德大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8.57%,丹东新安东大饭店同比增长5%。东港市东港市千盛百货商场开展“年货大集”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15%。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展“海鲜年货节”主题促销活动,推出各种海鲜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10%。黄海超市推出“年货合家欢新年狂欢购”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5%。凤城市凤城市推出“福利狂欢购新春年货节”“新年开门红好礼贺新春”“凤舞新春云购名品”等促消费活动。截至2月4日上午10时,家家福日均客流量约5000余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16.7%;周大生珠宝日均客流量约2000余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9.8%。淘鲜果日均客流量约6500余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记者/刘响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