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东港17个项目集中签约7月12日,东港经济开发区17个项目集中签约。当天,东港经济开发区与丹东上电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香港凯顺集团、东港市富祥水产有限公司、康凌集团、辽宁城合海洋牧场有限公司、辽宁泰富置业有限公司、中盛国泰(深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丹东万润水产有限公司、东港贝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程瑞砂轮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17个项目,涵盖工业、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是东港市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有力抓手,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上半年,东港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引进省域外内资和外贸进出口均完成“双过半”任务。实施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15.18亿元;新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4.75亿元。下一步,东港市将继续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深入实施“九大攻坚战”,以台账式管理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速,保持经济向上向好态势。记者/张瑞07/18
- 文体旅融合一路生花鸭绿江沿岸,山美水美,风景奇绝美如画。(摄影:房雪霖)志愿军公园紧邻碧波荡漾的鸭绿江,园中雕塑、景观无不在讲述着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历史故事。(摄影:刘海东)“5·19中国旅游日”鸭绿江水域摩托艇动力冲浪板展演。(摄影:刘海东)丹东市组织参加我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产业招商推介活动。资料图核心提示夏日炎炎,暑热难耐。在鸭绿江畔、黄海之滨的丹东,却有天赐“凉”机。大自然对丹东的特殊馈赠造就了这里凉爽的夏季,全年平均气温为22.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北国江南”的美誉。走进这座沿海沿江沿边的城市,感受夏日的凉爽,品味文化的厚重。锚定“将文旅产业打造为全市支柱产业”工作目标,奋力推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丹东市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以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提档升级为突破,以激活消费为抓手,不断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经营主体,推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迈向文化旅游强市。文旅资源穿珠成链江海环绕,风景奇绝,夏日的雨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旁的鸭绿江面上呈现出缥缈的意境。雨后,水雾升腾,聚集的雾气中,远处的山林若隐若现,水鸟翱翔,眼前的景象仿若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丹东的山水之美,在历史上曾引得文人墨客以山峦为砚、绿水为墨,挥毫赞叹。而今,丹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为桥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扎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在不久前结束的我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上,丹东市精彩亮相。围绕打好边境和抗美援朝红色文化“两张牌”,精心搭建“鸭绿江畔美丽丹东”主题展厅,通过文化非遗、旅游后备箱、体育、文旅景区四大展区,全方位展示丹东文体旅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载誉而归的丹东,被授予“中国旅游研究院东北亚旅游目的地观测站”荣誉称号。今年5月21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大美中国相约长城”辽宁虎山——甘肃嘉峪关长城东西两端旅游线路启动。辽宁、甘肃两省通过整合优质长城文化资源,以“长城东西两端对话”为主题,开展长城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联合推出长城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长城文化传播新高地,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更多创新路径。丹东旅游“热”起来。“丹东文旅局长赴哈尔滨送草莓”话题进入微博热搜榜第3位、百度热搜榜第4位;“丹东文旅局局长给小可爱们送草莓”进入抖音同城榜第1位……抢抓“流量”密码,丹东成为全省首个赴哈尔滨宣传推介的城市。以全国知名的丹东草莓为切入点,围绕“送”和“请”两个主题,吸引南方游客以及哈尔滨市民、高校大学生等群体到丹东旅游观光。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进展顺利,预计8月末完成土建施工任务;万隆体育场、桃源体育场、桃源体育馆维修改造工程已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提级论证,力争于年底前完工;组织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持续推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和艺术普及……丹东市以项目为抓手,蓄能激发文体旅经济活力。北依长白山脉,南临黄海的丹东,将江、海、河、湖、山、林、泉、岛、港、城十大要素集于一身,更把文旅资源穿珠成链。为适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丹东不断推动设施提质升级、创新旅游业态、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旅游新体验。城市魅力多元呈现打造东北及京津冀地区康养旅居目的地、全国优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特色自驾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内赴朝旅游集散地、东北亚国际文化旅游交流中心……丹东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进而带动旅游消费市场持续火爆。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共接待游客1934.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02%,旅游收入132.24亿元,同比增长283.42%。志愿军公园紧邻碧波荡漾的鸭绿江,园中雕塑、景观无不在讲述着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历史故事。公园在改建过程中,坚持不减少原有绿地面积、保持原生态和空间格局的原则,通过持续丰富主题雕塑、创新宣传形式、改善园区环境等,让公园不仅拥有了“绿色颜值”,而且增添了“红色气质”,把红色文化充分融入绿色美景中,赋予自然景色崭新的生命活力。近年来,丹东市弘扬和传承辽宁红色“六地”文化,开展“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活动;积极对接国家文物局,邀请国家级专家指导抗美援朝纪念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组织开展2024年度革命文物、历史文物保护和馆藏文物保护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上报各类项目计划12项;完成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安防工程、伪安东协和会馆旧址(丹东市劳动宫)消防工程与抢险修复工程、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加固展示工程等项目竣工初步验收工作;挖掘整理丹东市抗美援朝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材料……丹东下大力气,将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多元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借文体旅融合之势,丹东市将继续用好旅游景区、五好讲解员、旅游后备箱等载体,打造宣传丹东文化的重要窗口。利用明长城最东端、中国万里海疆最北端、G228最美滨海国道、G331最美边境国道四大起点资源优势,打造“网红打卡地”,丰富文化传播载体。今年下半年,丹东市将策划推出“长城东西两端对话”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长城旅游名片。不仅如此,丹东市还将大力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带动丹东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改造天桥沟滑雪场,推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立足区位优势,聚焦发展边境旅游、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围绕全省加快建设滨海文体旅产业带、辽东生态和鸭绿江边境文体旅产业带的要求,丹东市争创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整合边境、红色、冰雪、江海等特色资源,推动文体旅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融合发展质效倍增5月27日,2024“骑行中国”331国道最美边境线丹东起点出发仪式首次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227名骑友从丹东出发,开启331最美边境国道的旅程,为G331、G228国道“起点城市”造势,吸引更多游客来丹东旅游。7月6日,2024第一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丹东赛区)暨丹东市首届足球擂台赛,在丹东市第一中学体育场火热开赛。足球场上,双方球员展现了敢打敢拼的体育精神和娴熟的技战术,现场呐喊声、助威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足球场外,文体旅商融合集市十分火爆,特色后备箱产品、地域非遗美食、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户外露营展区清爽惬意。丹东市借助体育赛事,搭建丹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大展台,推动运动“流量”变为文化传播的“增量”、旅游观光的“留量”,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质效倍增。今年上半年,丹东市成功举办丹东鸭绿江健身万人徒步节,多元融合演艺、非遗、旅游商品等要素;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42项文体旅活动及系列惠民措施;开展“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暨“欢腾鸭绿江”2024年丹东市群众文化节,举办“2024中国·丹东体育舞蹈公开赛”,将文艺演出、体育运动、非遗展览、惠民措施、旅游商品展示等多项内容相融合,凝聚文体旅发展合力;依托鸭绿江资源优势,首次举办鸭绿江水上项目展演活动,开展水域摩托艇和动力冲浪板群众性巡游,现场充满时尚活力,观众流量过万,展现丹东水上潮玩新场景。为推动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发展,丹东市各相关部门从细处着手、实处发力,切实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今年“五一”“端午”期间,为解决外来游客停车难题,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协调丹东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对所有域外社会车辆免费开放。在此期间,他们组织召开全市旅行社旅游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印发《丹东市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规范“一日游”合同范本,对旅行社及导游进行业务培训。全市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全员上岗,在重点景区、点位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以优质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丹东市围绕打好边境和红色文化‘两张牌’,积极争创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围绕打造‘辽东生态和鸭绿江边境文体旅产业带’‘滨海文体旅产业带’区域品牌,全产业深耕文体旅资源,谋划落地‘1950’等沉浸式演艺项目,擦亮‘抗美援朝出征地’城市名片;叫响‘万里长城最东端起点、中国万里海疆最北端起点’等元素。”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如是说。抢抓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丹东市多措并举推动文体旅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行动越来越有力。记者:王卢莎07/16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攻势】辽宁省丹东市:以新场景新业态激活文体旅发展新动能盛夏丹东,青山叠翠,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志愿军公园等景区景点游人如织。这些代表丹东红色文化的旅游坐标深受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热捧,也见证着丹东文旅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锚定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目标,今年以来,丹东市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强力推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推动文体旅全业态、全产业链提质升级,一批彰显丹东元素的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陆续“新鲜出炉”。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特色鲜明的高品质文体旅融合产品接连推出。以丹东草莓为切入点赴哈尔滨宣传推介,全网浏览量超7亿人次;文体一线明星和流量“大V”为丹东旅游代言,城市文旅热度持续升温;依托万里长城东端起点、万里海疆北端起点、G228最美滨海国道起点、G331最美边境国道起点等推出丹东“起点”概念,打造“网红打卡地”……围绕打好边境和抗美援朝红色文化“两张牌”、念好“山海经”,打造多元化文体旅融合场景,做优融合文章。加快推进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深入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民宿和农家乐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冰雪经济,大力实施“文旅+”工程,将文艺演出、体育运动、非遗展览、惠民措施、旅游商品展示等多项内容相融合,放大文体旅发展合力。开展“赶海戏水凉爽丹东”“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骑行中国”等系列活动50多场;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预计8月末完成土建施工任务;万隆体育场、桃源体育场、桃源体育馆维修改造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持续推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县域文旅融合百强榜单,东港、宽甸两地上榜……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丹东市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体旅全面协调发展,旅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共接待游客1934.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02%;旅游收入132.24亿元,同比增长283.42%。记者:黄宝锋07/16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智创杯”职工创新成果大赛决赛成功举办7月11日,由市委人才办、市总工会和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2024丹东市“智创杯”职工创新成果大赛决赛暨优秀创新成果展,在市劳动宫举行。大赛紧紧围绕“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目标,设置了专业组和职工组两个赛项。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先后推荐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10多个行业、近70项职工创新成果报名参赛。经组委会考核选拔,最终30项优秀创新成果进入决赛。决赛通过现场路演答辩的方式进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专业组和职工组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0个,每个项目分别给予专项奖励。据统计,获奖的优秀创新成果共申请专利25项,全部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2.8亿元。决赛当天在市劳动宫同步举办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近年来,市总工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工作部署,以开展“四技”(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两比”(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抓手,举办创新成果大赛等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发挥职工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职工创新潜能,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创新、参与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记者/包芙蓉07/12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丹东市振兴区“双进双促”解难题促发展“对我们养老机构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振兴区民政局的营商专员来走访,了解到我们未安装最新式的商用工业燃气报警器,就积极帮助协调沟通,很快就安好了,现在大家觉得更安心了。”佰阳颐园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晓冉说。去年以来,丹东市振兴区锚定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广泛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选派160名干部对接服务市场主体。深耕助企服务,建立“1+6”服务体系,打造“千名营商专员联万企”活动,扩大服务范围,联系服务985个市场主体,实现重点个体工商户和社会组织、规模较大的商圈市场和农村经济合作社对接全覆盖,厚植营商环境“健康土壤”,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保驾护航。“政府给了大额消费券支持,老百姓买车的动力更足了,我们距离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又近了一大步!”丹东宇森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孑夫说。从“丹东年货节”到“丹东汽车节”,振兴区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做足文章。在选派干部收集的企业问题诉求中,50余条涉及拓宽市场、扩大销售,工作专班联系指导组坚持靶向施策,集中力量解决市场主体关心的共性问题,精心策划一系列促消费活动,不断增强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活动设计,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用工需求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振兴区人社局今年上半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8场,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近2万人。制度建设,是推动“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取得成效的有力抓手。振兴区建立“0415”工作机制,以“零”距离服务为宗旨,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作战,共同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强化问题闭环管理,发放营商专员服务卡,落实“首问责任制”,对企业问题诉求分类交办、跟踪推进、反馈回访,累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88件,已办结170件,企业满意率持续提升。记者:王俊07/1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振安区:紧抓项目促发展近年来,丹东市振安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健全的法治环境、诚信的人文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振安。2024年,全区计划安排实施重点项目60个,年度计划投资23.9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7个,为振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蓄积更强大的动能。盛夏时节,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庙岭村的丹东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新建隔离衣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工生产线新建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该项目计划新建厂房约5万平方米,购置先进的高速平缝机700台及实验室专用设备、特种设备等,约投入2500万元。投产后,企业日产防护服或隔离衣约5万套,日产口罩3万个,年新增产值9000万元,可安置1500人就业。今年以来,振安区持续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抢抓黄金季,全力推动项目开复工建设。截至5月底,全区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68个,开复工率达113.3%,提前半年完成项目开复工年度目标,其中复工项目42个,复工率120%;新开工项目26个,新建项目开工率104%,累计完成投资6.19亿元,同比增长0.82%。振安区专班专业谋划包装,项目储备取得新进展。该区围绕国家“五大安全”等重点领域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以及振兴东北若干政策措施,新谋划包装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等41个项目。目前,区里共梳理入库项目72个,项目总投资50.74亿元,拟争取各类资金8.77亿元。已先后完成振安经济开发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等6个项目专项债券、九连城镇套外小学异地新建等2个一般债券、振安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等13个中央预算内投资、振安区2024年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工程等6个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申报工作。这些项目总投资13.53亿元,拟争取各类资金共9.58亿元。振安区以五龙工业园为核心,将鸭绿江工业园、同兴工业园、九连城工业园一并纳入振安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同时,持续推进“办事不出园区”,为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和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备案服务。在全区的持续推进下,目前日邦纳米精细加工项目已部分投产;亿丰生物科技一期竣工,二期工程于3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正式投产;天皓净化项目正在积极推动土地摘牌前期工作;通达交通混凝土拌合站、制药机械二期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振安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截至5月底,该区累计引进国内资金项目32个,实际到位内资11.43亿元,同比增长7.33%,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42.7%。预计半年实现内资到位将超过13.64亿元,实现内资到位新突破。振安区全流程明确审批、落地、开工、运营等关键环节责任部门和推进时限,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落实项目“帮办代办”工作制度,不断压实全链条责任、全力做好全过程服务,破解限制项目落地开工难点堵点问题,全面落实鼓励政策,提振投资方信心,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开复工。在招商引资方面,振安区持续精准发力提升招引实效。该区聚焦打造防护纺织服装、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专用设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围绕东平大街南侧等成熟地块开发,谋划办好“辽商进振安”“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进振安”“服装纺织全产业链推介招商”等主题招商活动,加快推进绿碳循环产业园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取得新进展,并主动对接央企战略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此外,振安区还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紧盯中央预算内和专项债券投资取向,积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利机遇,在继续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并及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对上协调力度,持续做好已完成上报项目的跟踪落实,进一步完善项目可研、规划、土地等相关前期资料,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更多的项目投资计划早日下达、资金早日到位。振安区全方位打造振安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主战场”,加大破解土地征收瓶颈问题力度,强化园区水电路气暖基础设施和项目用地保障,推进鸭绿江工业园、五龙工业园和同兴工业园特色发展,实现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园区要素保障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下半年,振安区将继续抢抓工期,持续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专班专人专责系统推进,实施项目建设全流程监测和服务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精准服务推进项目建设再提速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东都木业有限公司木制品深加工项目现场,看到该镇“项目管家”与项目负责人在沟通交流项目施工进展情况,以精准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蹄疾步稳。“这个项目6月初开始施工建设,九连城镇政府安排专人跟进,并在项目立项、征地组卷等过程中给予很大帮助,对项目加快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负责人汪经理说。年初以来,九连城镇扎实落实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当前有利发展时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优质服务推进项目进程。镇里不断完善“项目管家”和镇领导包保制度,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一事一议”,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全镇纺织印染、木制品加工、水泥制造等10余个项目开复工。在招商引资方面,九连城镇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实施产业提质扩量工程,以盘活镇内闲置厂房资源等为契机开展精准招商。今年,该镇围绕电气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领域包装项目11个。镇里还进一步压实党委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的主体责任,在跟踪对接、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要素保障等环节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咬定目标、加压奋进,促成重大项目落地转化。他们先后引进了丹东育健宝生物科技、金展服饰制衣、凉电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水泥电杆制造改扩建、亭宇商务有限公司改扩建以及丹东弘泉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新建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等,盘活窑沟村、龙头村等闲置厂房和土地共5处,总投资额达1.9亿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九连城镇持续强化基础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该镇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推进工作制度,通过“一项目一方案”,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及时准确、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切实让经营主体感受到“办事容易、服务满意,宜业宜商、未来可期”。下一步,九连城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充分发挥九连城镇在工业、文旅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创新招商方式,吸引优质且有特色的产业项目落地,以高质量招商项目稳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跟得上项目进展快近日,位于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街道的丹东天艺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宁金华经理看着厂区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的场景备感喜悦。而年初时,宁经理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选址而发愁。该项目的顺利落地、推进,背后得益于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项目专班的不断支持帮助。“我们公司提产扩能项目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126万件服装,需要项目选址地块达到9700平方米才能满足生产需求,找个合适的地块太难了。”宁经理说。为了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项目选址,街道项目专班实地走访,加班加点挂图作战,成功在一个月内实现净地交付。“项目从4月份签约落地开始,太平湾街道专班一直积极与我们沟通,从项目立项审批、统筹选址,到拓宽销路等事项,有专人跟我沟通,帮我跑前跑后,5月份正式开工,预计8月底建设完成,在政府的帮助下,项目建设进度比原计划快了一个多月,预计7月底就能竣工达产,真的是极大增强了我们企业投资生产的信心。”宁经理说。太平湾街道为企业组建“店小二”团队,牵线搭桥、靠前服务,开展个性化帮扶,畅通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切实搭建起政府与企业间的“暖心桥”。今年以来,同兴镇以打造振安区“工业强镇”为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拼招商、优环境、促发展。该镇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的区位优势,加大项目的招引力度,积极推进丹东金山热电2024年技术改造、五龙金矿5G+工业互联网和三鑫矿业地下开采项目快落地、早见效;争取瑞兴服装厂房扩建、红升包装技术改造项目年内建成达产;全力以赴推动总投资9.66亿元的6个复工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该镇还建立领导包保和“项目管家”服务制度,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和专班保障。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积极深入企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现有企业良性运行。近日,位于汤山城镇的宏荙畜牧养殖场新建养殖基地项目正火热施工。该项目是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落户汤山城镇的重点项目之一,镇里超前服务,从项目选址、注册登记到前期进场等各项工作全程跟进式服务,并多方协调电管站等相关单位,全力解决项目建设用电难题,帮助企业成功解决基础设施配套设备问题。据统计,汤山城镇“项目管家”已先后5次为该企业提供指导和协助。通过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有效建立企业、政府、项目三方的顺畅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实现签约项目早投产、骨干企业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前方多个重点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后方汤山城镇政府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持续保驾护航。如今,这个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呈现出越发清晰的发展路径。今年以来,位于楼房镇的丹东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蜡烛配件厂房项目建设工地抓紧施工建设。楼房镇成立工作专班,按照“重服务、抓落实”的目标,全镇干部围着项目转,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进展。全镇今年重点推进项目10个,宏德蜡烛配件厂房、飞利达扩建项目于一季度开工建设,依璐服饰、通达电力、宏硕种业仓储项目已建成投产,丹丰农作物、天亿滤材、五龙山康养中心项目正在推进中。五龙背镇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近日,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康村的辽宁通达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异地搬迁建设项目正火热推进中。据了解,该项目将于2026年10月竣工、2027年4月投产。今年上半年,五龙背镇开复工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其中集中供热、道路亮化及河道护坡治理、小学异地新建、养老服务中心改建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五龙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4家,上半年预计实现总产值3.8亿元。今年以来,五龙背镇紧紧围绕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目标,全力推动镇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开复工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3.9亿元。五龙背镇依托本地区位优势,实施产业提质扩量工程,积极包装利用镇内闲置地块开展精准招商。该镇成立项目专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储备充分、梯次推进、接续有力。围绕温泉康养、纺织制造等重点领域,五龙背镇包装项目8个,全力推进日邦纳米、亿丰生物等项目早日开工达产。让“要素跟着项目走、政策围绕项目转”,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以台账管理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推进工作制度,不断完善“项目管家”和镇领导包保制度。通过“一项目一方案”,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发展。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一事一议”,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电力、人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为项目落地提供及时准确、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五龙背镇抢时间抓节点,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和工作专班机制,对重点项目逐一落实领导包保责任、“项目管家”制度,千方百计确保续建项目如期复工,新开工项目按计划落地开工。年内积极推进制药机械、通达交通易地搬迁、恒盛休闲度假康养、天皓净化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紧盯日邦纳米、亿丰生物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产;加强与区直部门衔接沟通,确保五龙背小学异地新建、振安区医院分院建设和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围绕该镇优势资源与成熟地块,谋划包装储备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五龙背镇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全链条服务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专项走访行动,强化企业金融、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抓好针对辖区企业的指导帮扶工作,全面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五龙背镇督促责任部门办结群众诉求32件,反馈满意率100%。该镇还持续发挥“项目管家”效能,上半年走访辖区重点工业企业39家,与26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政企互动,帮助解决问题诉求8件。该镇全力加强项目建设支撑,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定点“帮”“服”,积极破解项目建设瓶颈难题,推进现有项目落地开工、达产见效;积极开展项目招引行动,切实加大“一把手”“走”“请”力度,围绕现有优势资源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打造全镇经济发展“新引擎”。追“新”逐“质”日前,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五龙工业园的辽宁日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非金属矿产品精细加工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并部分投产。该项目是2023年丹东市重点项目,占地52.314亩,总投资5220万元。该公司现有工人40人,主要生产超精细滑石粉和表面处理滑石,达产后每月产值可达3500万元左右,年产超精细滑石粉7万吨,实现销售额1.2亿元、税收9000万元。截至目前,振安经济开发区五龙工业园入驻企业24家,上半年预计实现总产值3.8亿元。今年,丹东市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晋升为规模以上企业,全镇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8家。目前辖区内企业中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升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4家。今年以来,振安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一季度攻坚突破的“黄金期”,铆足干劲抓生产,全力以赴拼经济,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达16.07亿元,同比增长58.49%;固定资产投资0.84亿元,同比增长77.04%。同时,实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加速聚集。依璐服饰二期工程已竣工,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投资1.3亿元的辽宁通达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异地搬迁建设项目落户振安经济开发区,正在办理征地手续。振安经济开发区作为振安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开放创新的“主载体”,把握发展“风口”,聚焦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防护纺织制品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向“新”而行、向“质”而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振安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保障。一大批主导产业企业通过创新、技改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代表之一。该公司生产的空气过滤材料、过滤器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涂装、生物医药、食品、微电子精密设备、钢铁石化等领域。该公司不断追求创新、提质增效,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现拥有高新技术产品25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3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21项,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研发新产品,天皓公司筹备新建清除复合有害气体过滤芯材的研发与生产项目,占地60亩,投资15800万元,达产后可形成过滤芯材200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税收950万元,解决就业50人。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征地批复,预计年底前项目主体完工。记者:姜慕馨07/10
- 重点项目建设“满弓劲发”汽锤起落、吊臂舒展、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炎炎夏日,在位于鸭绿江畔的丹东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争相赛跑,抢抓施工黄金期。总投资5500万元的丹东科亮电子有限公司PTC热敏电阻智能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亿元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陶瓷基板与高精密贴片式微型可调电阻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丹东瑞银科技有限公司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项目等在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建设者们战高温、抢工期、赶进度,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忙碌的建设现场,映射出发展的澎湃活力。“从手续办理到审批,政府部门派专人来帮忙、全程服务,及时告知相关扶持政策,服务非常到位,保障了项目顺利落地与建设。”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为切实保障辖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采取“一企一策、一项目一专人”的服务方式,通过联系各审批部门与施工企业召开座谈会,建立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协调解决堵点、痛点问题,全力为施工单位纾困解难,确保各个项目“蓄满力”“拉满弓”。“项目为王”,战鼓催征。6月的丹东,一处处项目工地货车穿梭、塔吊林立,建设者在钢筋桁架间穿行,勾勒出项目拔地而起的线条,一个个快速推进的大项目激战正酣。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年初以来,丹东市立足“拼抢争实”,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现场办公,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分管副市长分别把口、靠前指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高效协同加快解决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专班办公室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周调度工作机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落细项目推进时序进度。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丹东各地区各部门逐个项目倒排工期、按月分解,实行清单化管理、跟踪式推进、销号式督办,抓项目、促复工、抢开局、稳增长。在项目建设领域扩大“网上通办”服务范畴,为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集中审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网上受理等方式,全程协助办理土地、立项、规划、建设等前期手续,限时予以办结,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眼下,宽甸兴边沿江公路等195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开复工。这些重大项目正用实干实效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为全年经济“满堂彩”打下坚实基础。截至6月30日,丹东市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95个,开复工率达94.1%,总投资1147.6亿元。记者:蔡晓华07/10
- 持续发力让“进”的底气更足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惟久久为功者进,惟持续发力者强,惟奋勇搏击者胜。攻坚必胜,连战连胜,拼的是干劲、是作风,靠的是责任、是担当,看的是实绩、是成效。大干奋斗、拼抢争先,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丹东市把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以项目建设为根本支撑,以园区发展为关键举措,以扩大开放为重要引领,以营商环境、工作作风和从政环境建设为坚强保障,将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奋力开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新局面,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只争朝夕的丹东振兴发展“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底气更足。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居全省第二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小升规”企业40家;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12.5%;接待游客1437.69万人次,同比增长286.36%;旅游收入105.53亿元,同比增长272.11%……连接过往和未来的是当下的接续奋斗。三年行动已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夺取攻坚必胜,连战连胜,考验着啃硬骨头的能力、敢挑重担的勇气,需要更加昂扬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也需要始终保持打持久战的状态,善作善成,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志向和气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攻坚路上,没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目标任务。丹东市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大力营造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树立鼓励担当、激励作为的鲜明导向,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在破解制约振兴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上攻山头、涉险滩、破梗阻,在振兴发展中“当先锋”,在争先进位中“打头阵”,在攻坚克难中“挑重担”。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丹东市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攻坚之年行动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顶层设计,细化实化各领域支撑既定目标的具体项目、具体任务。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建设、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夯实实体经济根基,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狠抓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全力构建具有丹东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以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全力激发振兴发展活力。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聚焦“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丹东市重在执行,贵在落实,持续用力。2020年以来,丹东市建立并坚持“项目年”制度,四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9.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95个,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2%以上;前5个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74%,新建工业项目入园率超过85%。全市经济运行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向上向好态势愈发明显。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的丹东,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汇聚起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新征程中打开新天地,再创新辉煌。记者:黄宝锋07/10
- 辽宁省丹东市:“实”字当头 “干”字为先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前行勇者先。三年行动攻坚之战打响以来,丹东市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以不折不扣落实“八大攻坚”任务为主抓手,找准找实打造新时代“六地”着力点,锚定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全力夺取三年行动连战连胜。抓重点、强攻坚、促落实、求突破,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鸭绿江畔、黄海北岸发生着令人激动、振奋的变化。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丹东拼出了成效,干出了精彩,交出了一张分量厚重、提振士气的实干答卷。今年前5个月,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工业用电量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14.4%。持续擦亮生态底色,“丹东蓝”“丹东绿”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图为美丽的鸭绿江畔。(刘海东摄)聚势突破开放型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6月12日,丹东市举办临港产业投资合作推介会,以“以港兴市,同筑海陆大通道;港产融合,共谋振兴新突破”为主题,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丹东临港集团、丹东港口集团共同对海工装备、物流商贸、加工制造、石油能源、文化旅游五大类8个项目实施重点招商推介,多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年初以来,丹东市聚焦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攻坚之要、决胜之要,以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到2025年,全市活跃外贸企业要超过1000家,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其中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突破150亿元。狠抓边境贸易创新发展,丹东市不断扩大进口规模,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已建成了3个互贸区,互市贸易大数据监管平台投入使用。今年,丹东在扩大进口互市商品规模和开展落地加工上下功夫,用好免税政策,推动东北亚5国外贸商品更多以互市方式入境。与此同时,丹东持续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扩大出口规模。年初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览会,推动提升对外贸易活跃度。同时,做足向北开放文章,积极推动出口商品抢占俄罗斯市场。加强外贸企业培育,实施“双量增长”(企业数量、贸易量)计划,发挥外贸出口转型基地和重点外贸企业带动作用。5月16日交通运输部下发批复,同意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10个泊位临时进出国际航行船舶,大东港区口岸临时开放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此项工作是继2023年6月丹东港南1^#、南2^#泊位验收后取得的又一工作成果,为丹东进一步推进沿边开发开放,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提供有力支撑。丹东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港口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丹东以港兴市和扩大开放的水平。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丹东加快融入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去年8月,丹东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东北海陆大通道长(春)白(山)通(化)丹(东)通道建设新局面。紧扣这一目标,全市上下狠抓28项具体任务,确保取得实效。立足把丹东港打造成东北东部重要国际综合枢纽港的目标,丹东加快推进大东港区的建设发展,研究培育航线、鼓励“公转水”“公转铁”等支持措施,发展公海铁联运;进一步加大口岸建设力度,持续推进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创新通关模式。蓄势赋能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提速6月14日,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与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核电应急柴油机关键件和重要件的开发,助推提升核电应急柴油机关键件和重要件的国产化研制水平。此次签约的大型镦锻曲轴生产线项目,能够将镦锻曲轴长度提升到13米以上,最大重量可达30吨以上,填补了国内中速机大型镦锻曲轴生产的空白。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丹东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发展优势独特、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刘海东摄)“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丹东将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丹东市委主要领导说。继续深化“百企百亿技改行动”,丹东积极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今年,丹东实施本钢不锈钢硅钢生产线改造等105个技改项目,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技术、应用新材料,提升产能和竞争力。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个、典型应用场景100个,培育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个。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做大做强纺织服装、食品药品、机械手表等优势产业,支持孔雀手表、凤城老窖、光华酿造等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推进采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优化硼矿、镁矿、金矿矿权设置和采选工艺。与此同时,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上持续用力。支持老品牌焕发新生机,图为孔雀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刘海东摄)炎炎夏日,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如天气一样火热。“公司经过‘数字智能工厂’改造后,年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利润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向“隐形冠军”企业目标精准发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丹东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年初以来,丹东全力培育创新主体,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实施育成中心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丹东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凤城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引育创新人才,用好中央支持东北人才振兴专项政策,提升3所在丹东高校和中职院校办学水平,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多项政策措施助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家。今年前5个月,丹东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4%。向绿而行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谱新篇刚刚发布的一组数据亮出丹东市幸福宜居城市的硬核成绩单:今年前5个月,丹东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152天,优良天数138天,优良天数比例达90.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秀美的锦江山一年四季皆是景,成为丹东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李国钟摄)厚植“丹东蓝”“丹东绿”,年初以来,丹东市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空气质量预警启动8次污染天气特别管控,推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重点断面动态化管理,扎实推进黑臭水体问题整改,组织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和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四道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4%,东港大沽沟等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工程量的70%。夜幕降临,位于丹东新区的金泉四路两侧路灯亮了,白色而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来往企业职工和群众的回家路。此前,金泉四路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建路灯,部分路段晚间漆黑一片。今年4月,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对这一段“摸黑”路实施改造。6月8日,23基路灯建设完成。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丹东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24“骑行中国”331国道最美边境线丹东起点。(刘海东摄)今年,丹东市继续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45个、地下老旧管网327公里,安装智能燃气表8万块,启动四号干线连接路建设,完善原黄海北厂周边地块、爱河大街等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改造提升万隆体育场和桃源体育馆,推进健身绿道、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国门湾体育公园景观,持续改善机场路口、高速路口、站前广场等进入丹东门户环境。同时,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干奋斗,拼抢争先,丹东市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新篇章。记者:蔡晓华07/10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一期18.43亿元!东港市中心渔港项目签约近日,东港市中心渔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该项目位于东港经济开发区,计划新建渔港泊位62个,泊位总长2535米,港池及航道疏浚量232.5万立方米,项目一期投资约18.43亿元,主要建设渔业码头、护岸、港池和航道疏浚、生产辅助及水电配套、后方陆域地基处理、市政基础等设施。目前,中铁建发展集团和中铁二十三局工作专班已完成中心渔港项目现场调研及初步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中心渔港项目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东港市的渔业基础设施,提升渔港综合服务能力,为渔民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的生产环境,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东港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为项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记者/张瑞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