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让隐藏的证据“说话”|丹东市2023年度实绩突出先进个人系列报道
    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张宇的工作案头上,总是摆放着一个A4纸订成的册子,上面记录着丹东命案积案嫌疑人的信息,它承载着张宇对侦破命案积案的那份执着。有一件历时20多年未突破的积案。2000年,某小学教师王某在学校开的小商店内,被一男子用猎枪打死并抢走现金900元,案件一直未破。2023年,该案指纹线索被省公安厅获取,但在审讯中,嫌疑人拒不承认,案件陷入胶着。“物证距离现在已经23年了,上面呈现的‘信息’极其微弱,几乎就没有了。”经过四天六遍检测、摸索和研究,张宇成功地从证物毛巾上检出的嫌疑人DNA成分,助力审讯工作取得突破。让隐藏的证据“说话”,是张宇追求的目标。他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戴着无菌手套,对着显微镜和仪器,一个个认真比对、一个个排除,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无声的物证在他的手里最终都“开口说了话”。日常工作中,张宇处理的不仅仅是命案及各种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更多的是物证检验鉴定,比如矿泉水瓶、卫生纸、毛发、体液等,经过技术手段检验出人体遗传信息,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撑。2002年11月19日,某小区发生一起命案,居民王某被人勒颈后用钝器击打致颅脑损伤死亡,犯罪嫌疑人杀人后抢走现金逃离现场,下落不明。在2020年“清痕缉凶”行动中,张宇从实验室两万余条数据中抽丝剥茧,梳理出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嫌疑人的信息与2012年湖北省一前科人员存在一定关系。经过一整夜细致研判后,凤城警方循线追踪,于2020年3月31日在湖北省黄梅县将潜藏18年并“漂白”了身份的犯罪嫌疑人迟某成功抓获。近年来,11起命案积案在张宇的手中获得突破性线索,创造了丹东公安破获命案积案的新纪录。张宇这个职业有个习惯,就是洗衣服。因为经常出命案现场,有些时候就算戴了两层手套,尸体腐臭味还是会残留在手上,只有一遍一遍搓洗衣服,才能减少味道。有一年,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死亡,邻居闻到走廊里有怪味,以为是煤气泄漏,于是报警。张宇戴上口罩、手套,穿上隔离服,只身留在房间内处理现场,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后食不下咽。在工作中,张宇极少有准点下班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越是节假日就越忙碌。他说自己最多时连续两个星期在单位工作,曾经一周7天工作在7个不同地方。2023年,张宇所在的DNA专业室共受理各类案件350起,受理检材2900余份,检验物证1500份,直接比中嫌疑人24人,直接比中破获丹东地区侵财类案件24起,出具DNA鉴定书77份,认定无名尸6具,查找到丹东失踪人员1人。工作之余,张宇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丹东公安法医DNA技术简明手册》,免费配发给丹东7个县(市)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派出所、法制支队、技术部门,为基层民警提供最直接的业务指导。参加工作14年来,张宇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嘉奖3次,被评为丹东市最美警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获得“丹东市2023年度实绩突出先进个人”荣誉。陈光旭记者/刁庆峰
    04/10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科技赋能,小草莓育成大产业
    3月下旬,走进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的荟友农业草莓种植大棚,绿意盎然,暖意融融。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果在青翠的绿叶下若隐若现,散发着淡淡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一箱箱草莓不断运出大棚,送进位于小甸子镇的裕臻食品智能草莓分选车间。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草莓分选车间,采用了智能自动化无损伤分选机,日可分选草莓20吨,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分选好的草莓根据客户订单,第一时间发送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东港市孤山镇树品牌、促增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土地流转建成的荟友农业产业园区占地958亩,建成大棚86个、冷棚36个,以种植草莓、蓝莓为主,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增收致富趟出了新路子。陶良记者/刘海东
    04/10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做兢兢业业的“孺子牛”|丹东市2023年度实绩突出先进个人系列报道
    “开工率、在岗率、产能利用率……”“生产经营、人员在岗、生产计划、现金流、合同订单……”一张张数据报表连同一份份标有注解的重点工作进度表整齐有序地堆叠在办公桌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时,这张充盈数据“含金量”的办公桌迎来了它的主人——市工信局经济运行科科长崔利。收集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难题,及时研究解决举措,做好数据统筹并及时汇成材料留存……从每日调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指标,到每旬调度24户省重点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再到每月调度重点企业产销情况,汇总成丹东市工业经济运行动态、增加值报告……从2014年至今,崔利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联络统计、严谨核对中度过的。足履实地、认真细致,敢于担当、积极奉献,这是崔利在岗十年始终坚持的工作作风,也是他给这个岗位烙下的深刻印记。2023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我省提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增长6%”的目标。年初开始,身为经济运行科科长的崔利“上紧发条”,积极组织开展工业经济重点监测和运行形势分析,冲锋在情况摸底、数据统计的第一线。经不懈努力,崔利及时整理并提供了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和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共计261户市级层面联系服务企业名单,企业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统一社会代码、企业信息简介等繁杂信息无一错漏,这是崔利数个24小时“连轴转”甚至是休息日也在加班加点、实地复核的结果。梳理汇总各项惠企政策,助力稳定丹东工业经济大盘,是崔利夙兴夜寐、不曾松懈的课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企业有困难,崔利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对方,了解情况、协调解决。市直部门出台新的惠企政策,他总是第一时间动员全科室及时梳理,及时传达到企业,并安排专人对政策内容进行宣传讲解。针对27户产值明显下降且对全市指标影响较大的企业,崔利第一时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具体原因,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建议并协调多个地区、部门,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有10户企业产值增速由负转正,102户企业降幅收窄。202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稳居全省中上游水平;完成“规升巨”企业16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十年磨一剑,初心从未变。崔利始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行事作风,奋斗在丹东工业战线第一线。他曾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至2022年连续7年获得“优秀公务员”荣誉(三等功两次),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二季度两获市直机关“奉献之星”称号,并获得“丹东市2023年度实绩突出先进个人”荣誉。“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我将继续收集惠企政策,汇总整理后及时推送给企业,确保企业有获得感、满足感。对省、市专班移交的涉企问题,我也会快马加鞭分类梳理,第一时间推动落实,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崔利的话语如他本人一样,朴实无华却落地有声。见习记者/刘响
    04/09
  • 丹东市元宝区打造就业新格局
    “通过‘舒心驿站’的人岗匹配流程,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就业岗位,太方便了。”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居民张强找工作时如是说。据了解,元宝区依托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推进“舒心就业”进基层,如今“舒心驿站”已实现街、镇全覆盖。坚持“一盘棋”形成“大合唱”元宝区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构筑覆盖城乡的网格员服务网,对街、镇“零工驿站”进行不断优化,同时与“文明驿站”等志愿服务实践点进行对接共建,形成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舒心驿站”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截至目前,元宝区共建成嵌入式“舒心驿站”6个,同时在步行街将辖区内闲置的核酸采样亭打造成“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此举不仅标志着元宝区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纵深延伸,也是对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的一次重大探索,更是元宝区公共就业服务的全面升级。依托市、区、街(镇)、社区(村)的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的4级纵向联动网络,并积极与省平台对接,实现5级联动工作模式。依托“小网格”实现“大就业”,推荐就业岗位、采集就业信息、落实就业政策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现有331个网格,731个网格员,每栋楼都有一个网格员和志愿者,社区网格化就业服务实现了全覆盖。依托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全面推动实现“舒心就业”的四项基础功能和四项进阶功能,实现了终端延伸至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村)+职介+实操+创业”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功能配置,有效畅通基层就业服务微循环,实现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通过数据赋能,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强化就业创业精准服务,实现政策落实全覆盖,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今年以来,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服务群众5928人次。2023年兑现各类补贴2154.3万元,发放补贴10638人次。运用“三度”工作法,多措并举提升重点群体服务保障能力,满足重点群体服务需求。及时聚焦就业所需、企业所缺、群众所盼,按需对企业和居民开展就业工作,实现人岗智能自动匹配,从而实现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缓解结构性就业压力,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截至目前,通过线下、线上招聘会提供岗位961个,达成就业意向748人。通过“创业+培训”助圆梦,多元素供给链条式服务强技能。持续深化创业服务理念,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利用孵化基地、人才驿站和培训机构搭建平台,结合有提升技能和创业意愿人员的需求,由网格员定期为他们推送就业政策和培训机构,发挥人才交流和孵化辅助功能。2023年,通过开展订单式就业帮扶,全区共有1600余人次参加了补贴性职业培训,其中1238人取得了专业培训证书;成功孵化5家企业,带动就业307人。2023年12月,在智慧平台新增设了农民工速裁庭和仲裁法律援助两个功能模块,通过日常观测这两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及其他工作举措,完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助力“新”业态法援暖人心驿站内的劳动仲裁服务,助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和代驾司机、网红主播等群体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助力基层治理。真正实现了把劳动仲裁法律服务进一步推向企业、推向社区居民,推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实现“更便利”的劳动仲裁法律服务,为辖区新就业形态市场主体、从业人员规范用工管理提供暖心驿站温暖服务。“以前来驿站就是歇歇脚、充充电,现在不一样了,还可以预约劳动仲裁法律咨询服务。”外卖员王志刚开心地说。他所说的驿站,正是元宝区人社局依托文明驿站建立的“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整合过的文明驿站升级为“舒心驿站”,新增线上线下劳动仲裁法律咨询服务,成为居民身边容易获得且快速高效的维权绿色通道。真情促就业帮扶“零距离”“不出家门,一通电话就能查到档案,太方便了。”辖区居民王芷涵说,她考上了研究生,家长打电话到社区想查她的档案在哪,网格员通过她的身份证登录居民应用服务端口查询,查到了档案所在地。推动平台智慧帮办,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专业网格员队伍+办不成事窗口,实现服务范围“零死角”、上门服务“零距离”、业务经办“零障碍”、窗口服务“零差错”、企业居民负面反应“零投诉”、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为了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一次办好”,元宝区秉承“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一个体系”,整合“两个平台”,畅通“三个终端”,实现“四大智能系统”。网格员实现“不见面”智慧就业服务。居民可随时“点单”,网格员与居民沟通交流,实现答疑解惑、指导填报、即时解答,并提供政策咨询、业务答疑等多种人性化智能服务。元宝区结合网格化管理,“就近办、快速办”服务原则,实现居民不出网格就能办多事、办成事、办好事,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记者:李美臻
    04/09
  • “分级分类”管理助推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外贸经济平稳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丹东振兴区税务局聚焦出口企业需求,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抓手,强化“分级分类”管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分级”管理,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针对不同的信用级别,多措并举实施差别化服务,为守信企业在纳税服务、出口退税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鼓励纳税人提升税法遵从度,引导纳税人向高纳税信用级别靠拢,构建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分类”管理,持续优化办税流程,提升办税效率。在每年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后,第一时间建立快速沟通机制,加快办理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年度评定工作时间,让纳税人可以更快捷地享受税收红利。记者:刘响
    04/09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进度过半!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初春时节,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位于银河大街与文澜路交汇处的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及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现场恢复了往日机器轰鸣、焊花四溅、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的建设场面。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及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丹东市重点工程,对城市发展和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4万平方米,将建成1座博物馆和1个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包含陈列厅、多功能交流厅、综合大剧场、报告厅等功能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预计2025年建成投入使用。两公里之外的丹东市全民档案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了主体施工,正式转入内部装饰装修阶段,预计明年建成投用。该档案馆除了具备传统的档案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功能以外,还有陈列展览、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的功能,将成为丹东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众活动场所。“这两年,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上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了。”家住新区的王先生充满了期待。项目开工以来,合作区实施全周期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土地、用工、手续办理等问题,项目专班联合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全程盯紧工程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施工各类堵点难点,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确保顺利推进。
    04/07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楼房镇:抢抓项目建设黄金季
    3月下旬,振安区楼房镇丹东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蜡烛配件厂房项目建设工地呈现出繁忙的施工景象,现场建筑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引进玻璃杯及容器喷漆生产线1条,后处理附属生产线2条,建成后蜡烛配件及相关金属制品年产能达到1000吨,蜡烛生产设备年产能达到200套。楼房镇成立工作专班,按照“重服务、抓落实”的目标,要求干部围着项目转,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进展。全镇今年重点推进项目10个,宏德蜡烛配件厂房、飞利达扩建项目于一季度开工建设,依璐服饰、通达电力、宏硕种业仓储项目已建成投产,丹丰农作物、天亿滤材、五龙山康养中心项目正在推进中,常青仪表新建厂房项目预计4月份开工建设。肖丹记者/刘海东
    04/07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元宝区:夯实园区“硬基础” 厚植服务“软实力”
    日前,丹东金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地内,施工机械发出阵阵轰鸣声,作业人员穿梭忙碌,奏响了抓项目、忙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之歌”。2024年,元宝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50个,总投资约146亿元。截至目前,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38个,总投资128亿元。年初以来,元宝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园中园”建设,将金山经济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着力聚集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精做优关联企业,进一步形成要素集聚抱团发展、产业链条上下延伸的新格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铁东工业园,以装备制造、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古城工业园和以医疗康养产业为主的金山工业园。位于铁东工业园的丹东中智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仪器仪表及精铸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现在厂房主体建设进度过半,部分核心设备陆续进场,正在安装调试,预计今年9月全部完工。”企业负责人吕国刚表示,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还能通过产品销售为有需要的加工企业提供高品质原材料,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招进来是基础。元宝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充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划争取前瞻性、全局性、引领性、支撑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发挥优质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和项目落户。年初以来,洽谈推进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4.14亿元;盘活闲置资产16处,总面积5856平方米;引进内资9.42亿元,同比增长46%;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80%。项目落得下、能发展是关键。元宝区压紧压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发挥“店小二”精神,开展“保姆式”服务。派专人深入重点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了解需求,帮助协调解决融资、审批、用工、用地、用能等困难。金山经济开发区承接了辖区内投资建设固定资产项目备案和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2项市级审批权限,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服务“软实力”。良好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积聚起企业投资建厂的强大“吸引力”。丹东克隆先锋泵业有限公司、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丹东大信制钉制针有限公司、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辽宁月亮岛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正阳机械新建标准化厂房、玖鸿贸易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丹东贝耐斯耐磨材料、丹东谦和实业有限公司新建工业加工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纷纷入驻,形成区域项目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格局。记者/李雯琪
    04/03
  •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连日来,丹东市各工业企业掀起抢进度、抓机遇、赶订单的生产热潮,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在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检查产品,力争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在全自动智能生产线,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一件件电子产品下线,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主营PTC过电流保护器、PTC马达启动器、PTC恒温理疗保健带等十大系列、5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其电子产品已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领域的细分市场达到50%的占有率,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公司已成为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优秀供应商,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多元。记者:吴琼
    04/03
  • 投资25亿元新能源项目在辽宁丹东开工
    近日,总投资25亿元,由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推动的上海电气丹东新材料产业项目开工。该项目对充分释放丹东沿江、沿海、沿边开放优势和装备制造业优势,推动我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上海电气丹东新材料产业项目位于东港市科技孵化示范基地,投产后将具备年处理5万吨风电退役复合材料、800套风电退役驱动链、油品、电器元件的再造能力,以及年产1.2万套精密传感设备及数字化系统的制造能力,充分满足辽宁及东北区域市场对新能源循环再造、新型环保材料、高精传感设备的应用需求,对提升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该项目还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滚动导入风电电控系统制造、海风工程支撑类材料制造、遥感测控类监测诊断制造、城市物联网与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项目。据悉,上海电气丹东新材料产业项目是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布局丹东区域“核电+海上风电+源网荷储”风光核储示范大基地项目的先导项目,也是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打造省内外七大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和环渤海海上风电生态圈的重要依托。记者:刘大毅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