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元宝区:打好“收官战”,谋好“开局篇”四季度是全年收官季,元宝区立足自身实际,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咬住目标不放松,以“满弓”状态全力冲刺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元宝区严格落实“项目年”工作安排,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谋划储备一批、前期准备一批、落地开工一批、竣工达产一批为主线,强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前三季度,隆强机械密封产业化、赛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谦和实业新建工业加工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相继落地开工,丹东贝耐斯耐磨材料科技项目实现当年招引、当年开工、当年达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元宝区采取“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管理方式,抓增长强势企业带动、抓增幅下降企业扶持、抓中间企业提效。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产业链,抓企业集聚就是抓上下游”思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两手抓;围绕消费品工业、泵阀类、建筑类等优势产业,加速头部企业培育,加速上下游链式招商,高质量谋划央地合作项目;紧紧围绕丹东市十个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纺织服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采取容缺开工等方式,再转化落地一批项目。与此同时,抢抓节假日契机,持续开展“汇聚元宝”系列促消费活动。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巩固传统消费,全面促进大众消费;针对元旦、春节等节日,通过“政府连线+政策支持”方式,开展“联盟促销”活动;谋划“温泉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既要以高质量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更要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进入四季度,元宝区上下加快完成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抓好就业、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工作。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社区(村)。年终岁首将至,元宝区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活动为契机,对标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进一步优化完善“5+1”决胜图谱,谋深、谋实、谋细具体任务,为明年工作奠好基、领好航、开好局。牢牢把握城区功能定位、现有产业格局、区位条件资源,以可持续发展为脉络,协同推动支柱产业创新转型、优势产业培优做强、潜力产业孵化成长。记者/田治华12/12
- 打造转身向海“新引擎”近年来,东港市始终坚持“转身向海”战略,着力壮大海洋经济,逐步形成以海洋经济产业为引领,养殖捕捞、临港工业、互市贸易、冷链物流、海洋能源、滨海旅游多点齐发的“1+N”县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目前,东港海洋经济已覆盖20多个重点行业,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年总产值超过250亿元。东港市自然条件优越,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6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海蜇、杂色蛤、黄蚬子养殖基地;境内120米高度年均风速可达7.3米/秒,具备发展海上风电、水电解制氢等新能源产业的先天优势。产业基础扎实,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00多家,具备发展成为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先天基础;东港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现有外贸进出口企业207家、境外企业6家,已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近年来,东港海洋经济发展潜力逐步释放,海上风电、中交投海洋牧场、中心渔港、大东沟互市贸易区等重点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山、海、林、泉、滩、岛等旅游资源一应俱全,滨海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接下来,东港市将继续围绕“1+N”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渔业发展。抓住总投资52亿中交投海洋牧场建设契机,规划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打造全省“蓝色粮仓”示范基地;以投资18.43亿的东港市中心渔港一期项目建设为基础,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渔业枢纽;支持本地水产品加工公司通过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养殖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和大黄鱼等暖水性鱼类,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由“过境加工”向“自产自销”转型。推动海洋能源发展。以规划总装机量为7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为主导,推动装备制造、储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全省海上风电发展主要承载区;抢抓核电发展机遇,形成“风电+核电”两个千亿级项目的强力支撑。推动海洋装备发展。依托海上风电、现代渔业等产业集群,瞄准海洋装备总装建造、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供应等,打造钛产业园、老旧风机循环利用等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海洋旅游发展。谋划“江海联通文化互动”航线项目,开通“鸭绿江——黄海——大鹿岛”精品旅游路线,连接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和大鹿岛,加快推进甲午海战博物馆项目建设,推动海岛旅游夏秋旺季向红色旅游一年四季延伸。推动海洋贸易发展。以占全国总产量60%的杂色蛤产业为契机,推动食品加工业提质升级,探索成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中心;以全国仅有依托港口的边境互市贸易区为补充,打造全省海洋贸易新增长极;落实落地加工政策和综合报税政策叠加,扩大落地加工产业的规模,争取带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新突破。记者:张瑞12/1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辽宁省涡轮增压器创新联盟推介会暨神龙增压器峰会在凤城市举行12月7日,辽宁省涡轮增压器创新联盟发展战略推介会暨2024神龙增压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凤城市举行。本次活动以“聚势同行,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内燃机和增压器行业专家、凤城增压器配件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神龙增压器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同绘合作崭新篇章。市政协主席宋立跃、市领导迟磊出席活动并会见嘉宾。凤城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曾生产出我国首台涡轮增压器并制定了首个全国增压器行业标准。历经多年发展,凤城市已拥有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企业19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年产值超20亿元,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近3亿元,是辽宁省增压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其区域品牌价值在辽宁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中位列第16位,2015年被授予“中国内燃机工业增压器产业基地”称号。凤城市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定的决心,精心绘制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县域经济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12/10
-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振安区: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12月6日,振安区举办科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按照党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保持昂扬斗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引领全区上下奋力冲刺四季度,认真谋划明年及“十五五”各项工作。今年以来,振安区紧密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部署,秉持“项目为王”工作理念,着力提振社会各界投资信心,推动项目开复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9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9个、复工项目45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决稳住传统优势产业基本盘,充分挖掘黄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增长优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争取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前三季度,振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贡献度均位列全市前三位。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累计征集数字化智能化典型应用场景51个,全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18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到24户,两项排名均位列全市第三位。持续在项目包装、创新招商和政策资金争取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集聚发展动能。预计年底前,升龙海汇改建、五龙金矿横巷联通工程等13个项目将按预期开工建设;亿丰全棉高抗防护品、宏德蜡烛1000吨蜡烛配件厂房等13个项目主体竣工;日邦纳米矿产品精细加工、三鑫矿业安全生产技改等10个项目竣工达产;丹东公交集团东泰路公交车站、振安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11个基础民生项目投入使用。下一步,振安区将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4+1”图谱,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岁末年初,振安区将紧紧围绕战略定位、现有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禀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坚持实行“扶优、引导、创新”机制,实施产业提质扩量工程,开展消费品“三品”行动,重点开展产需对接,产销对接工作,引育扩增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精准帮扶、细化服务,促进产业融合与集聚、链式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统筹融合城乡消费市场,鼓励引导商贸企业推出“冰雪相约”“以旧换新”等系列文旅宣传和主题促消费活动,深入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积极打造文体旅融合消费场景,强化红色文旅品牌塑造,加快推进鸭绿江浮桥遗址保护利用、任国桢故居保护等文物保护项目,打造“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文旅新场景。立足温泉资源优势,以康养产业为导向,高标准抓好硬件建设提升、软件配套深化、场景氛围营造等重要内容,擦亮冬季温泉游、冰雪游品牌。记者/姜慕馨12/09
-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数字驱动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辽宁鸿云智慧托盘有限公司焊接车间里,焊接机器人转动机械臂在钢板上作业,切割误差远低于人工,车间人员缩减三分之二,仅需半年时间便可完成过去一年的产量目标……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辽宁鸿云智慧托盘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金属包装容器,已实现全部工艺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部长周浩介绍,以前焊接车间需要300名以上工人同时作业,技改后百人以内即可满足需求,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运营成本同比降低45%以上。焊接结束后,产品被输送至热镀锌处理车间,仅有部分工序需要人工完成,大部分由自动化操作代替,避免工人进入高温、多酸碱等危险操作环境。生产线链条输送,重物由AGV转运,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我们下一步的数字化升级目标是实现质检追溯,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追溯到具体工艺及班组,并快速制定对应解决方案,同时消除产销信息不对称,达到快速决策、快速下单、快速交付的目的。”周浩说。丹东丰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生产海上和陆地风电塔筒法兰、大型精密轴承圈、大型齿圈、石化锻件、隧道施工智能装备等专业化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丰能股份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了流程化、信息化、智能化企业管理体系。“车间运行状态及具体参数在电脑屏幕上实时可见,同时还有数控钻床、车床等设备的数据远程采集与实时分析。”丰能股份技术部工程专员石先生介绍,目前整个厂区全域实现5G无线覆盖,电表和燃气表都配有能源能耗管理系统,可在线进行数据收集,为丰能股份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能、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大数据支撑。在东港市菩萨庙镇大王屯村,我市最大铸造企业丹东大王精铸有限公司曾濒临破产,如今年产量达1万吨,总资产达1.9亿元。该公司能够重振雄风,同样得益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关键工序全程零人工干预、全链条式生产,让企业享受了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红利。”大王精铸综合部部长李再茹介绍,公司智能化改造并非局限于生产环节,也体现在物流库存、财务核算、智能办公、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经过技术改造升级,大王精铸年产量增加近50%,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30%提升至80%。同时,作业环境全部改善,职工健康得到保证。目前,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稳步发展。引导支持15个智能制造项目,陆续培育5户国家或省级试点示范企业、12户市级试点企业,以智能制造上游为起点,探索构建包括电子元器件加工、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服务及智能装备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建立由54户企业组成的国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体系,培育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1户、省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示范标杆企业2户、省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示范企业6户、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5户,累计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522个,数量位列全省前列。记者/刘响文刘海东于上茹图并视频12/09
- “数”“智”赋能 制造业加速蝶变800米深矿井下,智能干选机对煤和矸石进行精准识别和分选,巡检机器人利用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收集环境数据,并实时分析;纤尘不染的密封生产车间里,数控加工机床飞速运转,机床状态数据通过边缘云终端采集、处理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这是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战略部署,坚持以智能化为“老字号”赋能,以链条化为“原字号”增效,以数字化为“新字号”提质的生动场景。走进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矿山综合解决方案展示平台上,智能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作业车模型正在运行。智能矿山采矿生产一体图上,矿场设备运行、人员、能耗等信息一览无遗。由东方测控自主研发的智能矿山系统,可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关键工艺点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选矿环节由专家系统实时控制,提高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其中,破碎站、外围泵站等环节的无人化建设,把工厂交给了机器,真正实现了“黑灯工厂”。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各大钢铁集团和有色金属集团,为提高我国工业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智能采矿无人驾驶测试基地,铲运机自动行走,井下采矿巷道情况实时可见,车辆运行数据、轨道障碍物识别、防碰撞预警等信息也一目了然……”东方测控智能矿山设计研究院院长吕涛介绍,无人驾驶可以实现危险产区无人化,整个井下作业只有铲装部分需要人工遥控,大大规避了危险作业、恶劣作业场景给人带来的伤害。“矿车无人驾驶已经在首钢硼铁进行变速运行,效果非常好。”吕涛说。产能100%量化可视,机床不再是“孤岛”。在丹东克隆集团有限公司密封生产车间,每个工位的数控机床都与云智能终端连接,加工过程中的机床状态数据通过云终端实时采集,数控加工程序通过云终端下发到机床。操作者自动接收计划分配的工单任务、图纸、加工程序相关数据,也可以实时看到各工序执行情况。“以前机床运转过程的状态数据不可见,整个加工过程像黑匣子。现在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了整个加工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克隆集团信息化管理部部长李景涛介绍,机械密封车间改造后的生产线产能较之前提升30%,成本降低10%,效率提升20%,年产能可达50万套。据了解,2015年,金蝶云ERP在克隆集团上线,并应用到公司全业务领域;2016年,开始数字化转型探索,实现生产车间无纸化;2019年,与华为合作引入华为超融合云软硬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克隆集团实现业务全域数字化,成为省数字化转型标杆单位。当提及未来数字化转型计划时,李景涛表示,克隆集团正在研究柔性加工在ETO业务模式业务场景中的应用,以及自动执行器在制造流程中的应用,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数字化转型应用,为企业更好发展夯实信息化基础。一码通行,工序实时可追溯。在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仪表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一声“嘀嗒”后,图纸、生产工序全部显示在机床屏幕上,摁下启动键,机床即刻开始生产,每道工序参数自动上传至云端。通博电器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傅浩洋介绍,生产线上的每台设备都配备一个终端,从图纸到程序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工单生成二维码,扫描即可获得图号、材质等工单整体信息,实现了生产现场的管理透明化,既减少纸质单据的打印,保障数据资产安全,同时实现生产现场数据的及时采集。2023年末新系统上线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2%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5%以上,运营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以上,产值由原来的1.5亿元增长至1.8亿元。记者/刘响文刘海东于上茹图并视频12/06
- 企业铆足干劲 奋力冲刺四季度进入四季度,丹东市各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日前,记者走进东港市椅圈镇部分企业,看到处处都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在东港市顺成服装有限公司缝纫车间,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合缝、行线、码边……面料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一件件成品服装。在东港市海之林贝类有限公司清洗间,杂色蛤经过自动流水线去泥沙,工人们忙着分拣、装箱,将其快速投放各地市场。在丹东东辉工程机械厂,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加紧赶制零部件订单。在东港市余丰制米厂加工车间,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忙着打包、封口,一袋袋大米由此销往全国各地。记者:吴琼12/02
- 客商眼中的辽宁丹东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丹东市将招商引资工作摆上“头版头条”,持续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双向奔赴的生动场景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从9月初至今,已有50余批次域外客商走进丹东。我们选取了部分企业,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座城市的。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改将发挥头部企业创新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充分释放双方优势力量效能,积极参与丹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转型和民生保障,在多领域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共谋发展新路径、共创双赢新局面。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廖家军丹东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底蕴雄厚、营商环境优良,是投资兴业、合作共赢的理想之地。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参与丹东发展,尤其是在海上风电、城市运营等领域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机会,投资合作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工程、民生项目,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驻会会长陈鹤平丹东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将充分依托自身平台资源,进一步找准互利共赢的契合点,深化各相关领域务实合作,不断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丹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荣华看好丹东的发展前景,在丹东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下一步,将全力对接丹东发展所需,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技术链优势,找准合作切入点,积极谋划和推动在丹东布局,进一步深化项目合作、产业对接。河北陆港集团执行总裁郭全福丹东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将不断推进双方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创联控有限公司决策委员会委员、执行总裁王浩宇丹东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底蕴雄厚、营商环境优良,是投资兴业、合作共赢的理想之地。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佳沃集团执行总裁高明丹东区域位置优越、农业资源富集、营商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佳沃集团将进一步整合自身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优势资源,深化与丹东的交流,加强多领域、深层次务实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共赢发展。中化学环境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思丹东产业基础良好,营商环境优越,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希望进一步加深互动交流,结合产业布局,紧密对接丹东发展所需,找准合作切入点,积极推动双方达成有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上海今辰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晗作为自驾旅游目的地城市,丹东地理位置优越、生态优势明显、文旅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希望与丹东建立起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和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行业资源及专业优势,促进丹东旅游资源开发与文体旅产业发展,推动实现协会、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记者:黄宝锋王卢莎11/26
- 丹东靶向发力推动项目招引提质增效赴北京开展招商拜访活动,考察河北盛通投资集团等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挖掘优质项目、推进洽谈合作;精准对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入拓展项目交流合作;高频次对接域外客商,最多一天接待了来自河北陆港集团等四拨客人……连日来,丹东市对照产业体系图谱加速跑,掀起了项目招引热潮。深挖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项目资源存量,扎实推进央地合作走深走实,以“顶格”标准和“满格”状态紧起来、跑起来、冲起来,是丹东市打好招大引强主动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招商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拼经济、促发展的“强引擎”“压舱石”。今年以来,丹东市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将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最前排,持续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锚定全年红,丹东市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强化招商措施,建立项目、招商、政策、风险图谱,积极“请进来、走出去”。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招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与50余批次域外客商进行了深度对接。与此同时,丹东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影响振兴发展的做法,多措并举加快项目落地,全市呈现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项目建设集聚新动能的喜人局面。锂电储能设备制造等4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03亿元的丹东海上风电一期项目、投资34.1亿元的华电金山热电二期项目和投资52亿元的东港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招商引资“不断链”及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项目建设后劲十足。目前,丹东市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85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41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19个。为强力支撑明年投资,丹东市还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53个,总投资5021.3亿元,其中重大央地合作项目24个,总投资1172亿元。记者:黄宝锋王卢莎11/26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打桩机轰鸣声中,桩身缓缓没入地下,搅拌车往来穿梭,混凝土缓缓注入桩孔……近日,在东港经济开发区辽宁沃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现场处处是抢抓工期的繁忙景象。辽宁沃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研发中心、金属包装盒生产车间、富硒米饼加工车间、有机板栗饼加工车间、浆果果汁加工车间、海鲜即食真空包装产品加工车间、气调库、冷藏库以及高性能自动化生产线4条,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8亿元,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在振兴经济开发区的手表机芯精工制造项目现场,崭新的厂房主体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工人们忙碌于各个角落,全力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手表机芯精工制造项目占地9920.72平方米,包括3个生产车间和库房等,引进多工位铣床、多工位加工中心、激光刻印机、高精度数控自动车床、精密手表齿轮滚齿机等先进设备,年产100万套手表系列机芯。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目标任务,在高水平基础设施、新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等领域重点布局,主动对接中央企业,积极谋划储备、引进投产重大项目,推动丹东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中国中车、中国华电、上海电气等企业,引进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锂电储能设备制造和上海电气新材料制造4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围绕新能源和海洋经济发展,引进华电集团投资103亿元的丹东海上风电一期项目、投资34.1亿元的华电金山热电二期项目和中交集团投资52亿元的东港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全市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53个,总投资5021.3亿元,其中重大央地合作项目33个,总投资1351亿元,形成了项目储备和实施的滚动接续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项目支撑。进入四季度,市发改委将继续做好产业布局谋划和项目储备,主动担当作为、加压增责,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增势赋能。记者/郑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