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前4个月丹东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高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5月24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前4个月,我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高。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我市3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0.4%,制造业增长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从行业看,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的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我市涉及35个工业行业,其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0%。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商品房销售市场活跃。统计数据显示:前4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0.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5%。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1%。三次产业比重为11:23.2:65.8。市场销售热度持续,增速保持全省前三。前4个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8亿元,同比增长31.8%,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亿元,增长4.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1亿元,增长25.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3亿元,增长1.9倍;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亿元,增长1.4倍。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5.2亿元,增长33.1%,其中城区21.5亿元,增长34.5%;乡村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2%。货物进出口恢复加快,降幅逐渐收窄。1—4月份,货物进出口37.4亿元,同比下降3.3%,比1—3月份、1—2月份分别收窄6.3个和1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6亿元,下降3.8%,比1—3月份、1—2月份分别收窄4.6个和8.5个百分点;进口6.8亿元,下降1.0%,比1—3月份、1—2月份分别收窄14.4个和33.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八大类四升四降。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总体保持平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2%,衣着类下降2.3%,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0.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0.6%,鲜菜下降0.3%,粮食上涨2.8%,鲜果上涨5.1%。
    05/25
  • 培育“蓝领工匠” 助力企业发展
    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操体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是让原本枯燥的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5月15日,由市总工会教科文卫工会和工交农建服工会联合主办的“蓝领工匠”第二期专项技能培训课堂开课。本次课堂培训的主题是电工技术,由市技师学院承担培训任务。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的36名电工技术骨干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课堂采取理论课和实操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涵盖了安全用电知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知识、变频器知识、机床电气故障分析与排除知识等。课堂上,讲师授课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技术人员们专心听讲,认真做着笔记,积极提问,讲师有问必答、传授经验,课堂学习氛围浓郁。下课后参训职工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蓝领工匠”专项技能培训,大家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提升,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可谓收获满满,很感谢工会组织免费为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据了解,“蓝领工匠”专项技能培训课堂是以聚焦企业和技术骨干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技术骨干在技术瓶颈期所遇到的技术困难。早在2020年,“蓝领工匠”首期专项技能培训课堂成功开办后,不仅参与活动的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还更好地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收到良好效果。接下来,市教科文卫工会和工交农建服工会将继续探索、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高标准打造“蓝领工匠”专项技能培训课堂,做出实效,真正为职工技能提升和助力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王金桐记者曲艺
    05/24
  • 邀请专家授课 助力产业发展
    眼下正是蓝莓生产农忙时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的蓝莓种植户们抢抓时令,松土、施肥、覆膜……“黄教授,麻烦您看看,我这枝剪得怎么样?”“黄教授,现在应该喂什么样的肥?”近日,虎山镇的蓝莓种植户簇拥在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身边,咨询相关种植知识,这是该镇长岗子村驻村工作队邀请来的辽东学院教授、蓝莓专家黄国辉。当日,黄国辉来到田间地头,向农民讲经验、传技术,培训施肥、剪枝实地操作技术,解答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据了解,近几年来,为支持长岗子村发展蓝莓产业,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长岗子村驻村工作队以科技为支撑,举办了蓝莓种植技术培训班,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长岗子村蓝莓产业增产、增收。本报记者邢漫
    05/24
  • “监管+服务”稳住市场主体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我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行新办企业、休眠企业“监管+服务”,保证市场主体质量、稳住市场主体存量。目前,该局实行的常态化企业回访工作机制,作为全市营商环境典型经验被推广。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服务理念,在促进市场主体增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创新推出《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新办企业回访工作规程》。通过回访的方式使监管部门做到“三个知道”,即知道新办企业在哪里、在干什么、需要什么,让新办企业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对回访工作给予好评。去年,全市完成新办企业回访2976户,做到了回访率100%。答疑解难涉及市场监管职能方面问题1334个,共性问题当场指导,个别问题会商解决,反馈率100%。其中有71%的企业因为回访提醒,提高了信用公示质量。有14%的企业因为回访提醒,避免了休眠发生。为服务好重点企业,使其充分发挥引领效应,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年报指导工作的通知》,开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年报公示点对点精准帮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6%,增速提升8.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全市37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完成年报信用公示。针对全市存量老国有企业受疫情影响发展动力不足、容易休眠的状况,市市场监管局结合“保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实施信用帮扶,使全市存量老国有企业的年报率达到了99.7%。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规范退出机制,实施休眠企业分类监管,制订《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创新推出《休眠企业行政处理格式范本》,对休眠企业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做到精准甄别、依法施策,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企业失联失信问题。累计对422户暂时歇业还有经营需求的休眠企业及时修复经营异常失信记录。对129户已经停业的企业引导办理注销登记,规范自主退出,避免失信记录不断扩大。做到对休眠企业的服务管理户户有结果,实现了保市场主体和依法行政的有效衔接。本报记者王俊
    05/24
  • 同频共振聚合力 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5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郝建军走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机关,了解工作情况,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班子座谈交流,听取大家对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市政协主席宋立跃参加座谈。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郝建军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人大工作开展情况。郝建军指出,丹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更得益于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支持。郝建军表示,市政府将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将政府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认真听取人大工作建议,不折不扣抓好落实。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情实意抓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将办理建议转化为提升政府工作能力的动力。全力支持配合人大工作,切实加强与市人大的工作对接和配合,主动为人大立法提供支持,为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市政协机关,郝建军与市政协领导班子座谈交流,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的建议。郝建军指出,市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代表性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对政府工作和丹东发展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市政府将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多渠道听取政协意见建议,不断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脚踏实地高质量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努力将重点提案办理项目化、实质化,解决好发展迫切、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力支持政协开展工作,主动为政协委员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保障、做好服务,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努力创造支持政协工作的浓厚氛围。郝建军表示,希望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一如既往地支持市政府工作,市政府将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密切配合、同频共振、凝聚合力,共同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市领导刘国栋参加走访活动。
    05/24
  • 辽宁丹东加入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建设
    近日,辽宁省丹东市农业农村局与广东省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在广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现场签约仪式。多年来,丹东市围绕特色资源发展果蔬、水产品、畜产品、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小浆果、水产品、畜禽3个百亿元产业链条,打造了较大的草莓、贝类、柞蚕生产基地。全市已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6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培育出东港草莓、东港大米、东港大黄蚬、凤城板栗、宽甸石柱参、宽甸蓝莓等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9个产品得到绿色食品认证;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6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7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是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原则,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台。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的138个地级市(州)加入共建行列,已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超过120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93家。东港市润泽浆果专业合作社成为丹东市首个通过认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面积110亩,年产量88吨,出口量30吨,年销售额3200万元,出口额20万美元。此次丹东市与广州市合作,将为丹东市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家门,销往粤港澳大湾区、销往境内外,开辟一条重要渠道。广州市将积极支持和协助丹东市符合相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消费市场、营销企业等。丹东市将在完善提升现有备案和注册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新建备案和注册经营主体,加快培育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产业链“菜篮子”标准体系,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新标准、新设施、新技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组织域内品牌农产品及相关企业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及流通企业,促进丹东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记者王官波
    05/21
  • 合作区与大连自贸片区签约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刁庆峰5月20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跨境电商、边民互市贸易等领域,以打造“自贸+边贸”的互贸经济标准化样本为目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经贸战略合作,携手互动发展。协议规定,双方以实现互惠、共利、双赢为战略合作目标,依托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借助自贸片区两个综保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建设自贸区、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医药健康、水产养殖、绿色产业合作、高新项目对接、改革创新经验复制、互补优势的领域开展合作;在港口连接辐射、空中通道建设、跨境电商发展、物流枢纽打造等互联互通方面加强合作;双方依托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强合作,在人员培训、政策落地、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同推动两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于2017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其中保税区于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保税区之一。大连自贸片区地处东北地区海陆联运中心,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片区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港航物流等8大产业集群,冷链国际分拨中心、东北亚能源交易中心等15个功能性平台,是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
    05/21
  • 量身打造产业 助力村民致富
    5月18日8点,在振安区楼房镇孤山村一处新建的村集体大棚前,村“两委”成员李然波送走最后一拨收菜商贩,返回大棚,完成最后几排角瓜的授粉工作。穿着跨栏背心,额头上的汗没断过,辛苦程度可见一斑,可李然波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村集体打样儿,现在有了收入,村民都动了心思,想想我就高兴。”李然波说。孤山村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来的项目,又和农业没啥关系。眼前的这座大棚,之前一直种植沙枣。“这几年,村民都外出打工,也没人琢磨种地的事,咱这地根本不适合种沙枣,农民以地为本,地闲着也不是事儿啊。”说起以前,李然波一脸无奈。2020年,楼房镇大力推进各村引导村民回村创业计划,鼓励各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成为村民创业的领路人。孤山村的变化也由此开始。重新平整了沙枣地后,村书记张忠伟主动联系农业专家进村考察,结合村里土壤特点,量身打造种植计划。“我们选择种植角瓜,一来是土质适合,二来角瓜种植成本低,对技术要求不太高,产量还有保证。”张忠伟说。2020年元旦前,大棚建成。村“两委”5名班子成员放弃元旦休息,在大棚里培育角瓜苗。在此之前,从来没种过角瓜的他们,特地找到村里曾经种过角瓜的村民,利用下班时间学了一个星期。自打大棚建成后,他们的业余时间就自动转换成加班模式。6点给大棚掀帘子,半夜下雪,连夜起来到大棚除雪。为了节省费用,大棚采用人工浇灌,角瓜开花结瓜期,需要每天6点进棚给花挨个授粉,5名成员制定轮班表。每天忙完2亩地的授粉工作,连同摘瓜装箱,每个人的衣服都是湿透的。“我们都没想到这么好卖。”看着每天出货的账单,李然波的脸上又浮现出笑容。卖了20多天,收入将近一万元。更让李然波高兴的是,最近有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打听角瓜种植的事,也想回村搞产业。对于这些有热情的村民,张忠伟给他们说出了一个更好的计划。大棚的角瓜,一般到6月末就不再产瓜了,5月末,可以在大棚一角开出块地,提前育苗黄瓜,黄瓜卖到8月末之后,提前育茄子苗,到十一就能上市,这样大棚一年四季都能有菜出,有菜卖。“这也是农业专家给我们支的招,这些蔬菜种植都不难,只是要多付出一些辛苦,村民都很容易接受。村里打样儿,我们会了,村民也就会了。”张忠伟说。不止是在孤山村,东城村两年间新建的6座樱桃大棚,也是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建成的。“我们要把村‘两委’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仅是打样儿带头。”楼房镇镇长左蒙说。村民建设大棚需要贷款、土地流转等问题,村里要想办法帮村民解决,配套政策要跟得上,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回村搞产业的积极性。记者戚文
    05/20
  • 一季度丹东市消费市场恢复势头强劲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5月19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势头明显。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指标稳步恢复、稳中向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完成62.9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排名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3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市批发、零售市场逐步恢复常态,批发业销售额226827万元,同比增长15.7%;零售业销售额441406万元,同比增长21.3%。住宿业、餐饮业实现大幅增长,住宿业销售额11024万元,同比增长176.6%;餐饮业销售额50962万元,同比增长255.9%。促销活动拉动效应持续释放,其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0%,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4%,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5%,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8%,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6%,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3%,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05/20
  • 辽宁丹东:凤城3252亩洋菇娘迎丰收
    连日来,丹东凤城市红旗镇的洋菇娘种植大棚里,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目前,洋菇娘已经开始成熟并进入采摘关键期,预计采摘期将持续到7月末。据种植户介绍,洋菇娘又名灯笼果、洋菇茑、满洲乳果等,因其味道甘美广受消费者喜爱。凤城市红旗镇洋菇娘协会会长范喜军介绍,凤城是全国最大的洋菇娘保护地产区,拥有2240栋洋菇娘冷棚,种植面积3252亩,被誉为“中国洋菇娘之都”。凤城洋菇娘销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高端水果市场,每公斤能卖到200多元。(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