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落实留抵退税政策 确保企业应享尽享近日,丹东市出台助企纾困32条举措,其中落实国家留抵退免税政策提出:加快留抵退税进度,确保企业应享尽享优惠政策。在政策规定期限内,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并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在政策优惠期限内,继续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优惠政策。对实行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落实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政策。政策内容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二是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存量留抵税额。适用主体小微企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六大行业企业。划型标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其中,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对于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银发〔2015〕309号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所列行业但未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资产总额指标划型确定的纳税人,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大型企业,是指除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上述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时间增量留抵退税:从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按月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微型企业,从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小型企业,从2022年5月纳税申报期起。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中型企业,从2022年5月纳税申报期起。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大型企业,从2022年6月纳税申报期起。退税条件适用政策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二)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三)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四)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06/23
- 辽宁丹东金山镇:复工加把劲 防疫不放松连日来,金山经济开发区(金山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截至目前,共有6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140余家商超百货及水果蔬菜、餐饮、理发等商铺恢复营业。相关部门梳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商户名单,明确责任人,协助其提前做好准备并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把复工复产审批程序,重点指导企业和商户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店内环境消杀和员工健康监测等工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围绕精准分区分级分类防控工作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设置固定采样点1个、便民采样点9个。针对辖区地域广、企业多的特点,将全辖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保供企业、物业公司、建筑工地等按地点划片分组,成立6支核酸采样队,采用“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队”结合的方式,在每周进行两次高质量全员核酸检测的基础上保证各片区重点人群每日一检。每轮核酸检测结束后,运用大数据比对方式,查缺补漏,及时了解人员流动和企业员工核酸检测情况,督促落实主体责任。所有复工复产商铺需向所在村或社区进行备案,提交员工明细,签订《商超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台账,严格落实工作期间全程佩戴N95口罩及医用外科手套、每日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细致消杀等防控措施。各商铺科学规划人流行进路线和进入场所的通道,实现出入分流,并配备专职人员认真查验顾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证及扫码测温,合理引导顾客入场,避免人员聚集。06/23
- 辽宁东港市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电商带火致富果“这一季的草莓快下市了,现在正培育下一年的草莓苗。”辽宁省东港市椅圈镇德祥村,90后女大学生张晓林在草莓大棚里忙个不停。 说起种植草莓,张晓林是新手。可论起电商销售草莓,张晓林算是行家。8年前,张晓林尝试通过互联网销售草莓。起初没有真空包装,物流也不成熟。后来,她跟丈夫建立起草莓大棚,丈夫搞种植,张晓林继续琢磨电商,并成立了童趣果味果蔬专业合作社,陆续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开始“多条腿走路”。 新的销售方式引来村民效仿。“大学生就是有想法,我也跟着她通过电商卖草莓呢。”村民孙晓旭说。随着“品牌赋能+电商营销”的营销新模式兴起,众多东港本地电商企业应运而生。 乘着电商热潮,东港市驶上数字农业快车道。2015年,东港市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店,“东港草莓”常年位列小浆果热度第一名;在短视频平台,“东港草莓”账号粉丝数量以百万计。在2020年12月的一次直播带货中,开场3秒钟就售出2万多单草莓。 搭上电商快车,拓宽了草莓销售渠道,也助推草莓种植更规范、更科学。2020年1月起,“东港草莓”启用草莓质量安全追溯贴。“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查询草莓的种植地点、病虫害防治、检测检验等信息。”张晓林向记者展示。 截至去年,东港市草莓生产面积19.1万亩,年产量30万吨,鲜果产值达60亿元,其中六到七成鲜果通过线上销售。有近10万农户从事草莓生产,草莓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60%以上。06/22
- 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丹东市信访局:筑牢便民“连心桥” 服务群众“零距离”因人事档案丢失,早就应该退休的原丹东奶牛场职工陈某军东奔西跑了多年,始终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其间,爱人病重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接到“丹东投诉”微信平台反映的情况后,丹东市信访局迅速就陈某军的诉求展开调查,工作人员辗转全市各档案馆,终于从数十万份档案中找到了线索。随后,在市信访局的协调下,陈某军被认定可以从1993年开始计算工龄,并补缴社保账户欠款,享受退休待遇。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丹东市信访局全力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东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你们这个办法太方便了!我们这里因疫情不便出门,多亏了这个视频投诉,坐在家里就能向你们反映问题,太方便了!”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马女士在通过丹东市视频投诉中心反映其代工拉花等半成品被骗问题后,十分感慨。感慨的背后,是丹东市信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减轻群众信访成本,拓展信访新渠道的创新举措。锚定“最多访一次”的目标,丹东市信访局自主开发“丹东投诉”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为核心,立收立办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打通了网上信访主渠道。继2020年在全省推广后,2021年,丹东市信访局又全面升级“丹东投诉”视频接访系统,形成了以市信访局为主干,市直各部门、县(市)区信访局以及各部门为分支的接访网络系统,实现了群众随时随地投诉,信访随时随地接访解决问题,24小时解民忧“不断档”。“丹东投诉”上线当年,即获评中国互联网基金会和人民网“网聚正能量,共筑同心圆”优秀案例。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为有效破解群众信访难题,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丹东市高位推动,加强信访工作组织领导,强化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容缺免责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建设,全面压实“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管业务必须管信访”的信访工作责任,推出了全面落实“三到位一处理”的具体措施,全面提升了领导干部实名制包案、信访工作督查巡察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成效。按照国家和省安排部署,全市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不断取得新突破,“治重访化积案”等专项行动成果名列全省前茅,初信初访解决群众满意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金杯银杯不如信访群众的口碑。日前,丹东市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是荣誉,更是动力。“我们要以《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为契机,以获评全国先进集体为动力,进一步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管业务必须管信访’的工作责任,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在‘事要解决’上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纪委监委’模式,优化升级‘丹东投诉’视频接访系统,减存量控增量,确保边境地区和谐稳定。”丹东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张丹说。06/22
- 辽宁丹东:重点交通项目丹霍线抢进度保工期眼下,在丹东交通集团通达公路工程处丹霍线施工现场,一台台工程车辆有序驶入,施工人员规范作业,一派忙碌的建设场景……国道G304丹霍线是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重要通道,沿线串联众多重要的城市和产业园区。此次复工的丹霍线迎宾岭至通远堡段,是丹东通往凤城的主要通道,也是丹东市重点交通项目。受疫情影响,此前该项目实际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经丹东交通集团积极沟通,协调丹东市政府、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及凤城市政府、凤城市交通运输局、凤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和项目沿线各乡镇防疫部门,妥善解决了人员进场、原材料采购运输、施工车辆通行、工程质量检测等问题。在严格落实项目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施工企业有针对性地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方案,推进项目复工建设。5月24日,首批调查人员进场;5月28日,部分大型设备进场;6月11日,第二批人员、设备运送至凤城境内……在施工现场,防疫人员对所有外来车辆进行全方位登记和消毒,物料运输、人员进出防疫消杀覆盖建设全过程,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目前,所有复工人员采取闭环管理措施。接下来,通达公路工程处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进度、保工期,全力以赴确保丹霍线项目按时完工。06/22
- 辽宁丹东元宝区:主动问需 精准帮扶企业连日来,丹东市元宝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服务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发展”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稳步推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6月5日以来,元宝区逐一走访全区23户规上工业企业,围绕生产运行、要素保障、项目建设、数字化赋能、银企对接和助企纾困政策宣传贯彻等方面,开展调研服务工作。针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企一表”诉求建议清单,“一对一”提供精准化服务。制定《元宝区加强重点产业链和抗疫、重点民生企业运行保障服务工作方案》,耐心指导企业逐项、逐条落实各项措施。完善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上报企业闭环运行承诺书,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个人防护责任,进一步帮助规上工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闭环运行。实地走访企业厂区,对企业生产车间、住宿条件、员工就餐、消杀测温等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疫情防控要求,加强隐患排查化解、强化分区管控,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成立保障专班,实行日调度、日反馈,动态更新企业问题清单台账,对新问题及时开展研判,妥善解决企业用工返岗、物流运输、产业链配套等实际困难。累计为保供企业、重点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107张,确保货物运输通畅。下一步,元宝区将积极落实《丹东市应对疫情影响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政策措施》,主动问需,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做好助企纾困工作。06/22
- 辽宁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食堂一定要做到分时、分批、分区域就餐。”“公共区域一定要定期消毒。”……连日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管委会成立4个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分别深入江湾工业园区、金泉工业园区、临港产业园区、丹东港大东港区等复工复产企业进行上门指导,对企业公共区域消毒、通风,员工防护用品佩戴、个人卫生、废弃防护用品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宣传引导。结合辖区企业实际情况,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编制了《企业疫情防控十二条》,下发到辖区各复工复产企业。区经发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疫情防控十二条》对企业复工复产前的人员排查检测及复工复产后企业闭环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细化要求,要求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下一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各工作专班将采取实地指导、微信群视频及电话检查、企业负责人约谈等方式,将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竭尽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平稳运行。06/22
- 辽宁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218家企业吹响“复工号”扫码登记、开管封箱、维持秩序、环境消杀……6月16日一早,东港经济开发区7支防控“疫”线助企服务队走进辖区复工复产企业,对所有闭环管理员工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目前,东港经济开发区已有218家企业复工复产。自“6·2”疫情歼灭战打响以来,东港经济开发区实行闭环管理,5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企业和社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没受影响。有开发区管委会保驾护航,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真的很感谢。”一企业副总经理说。疫情防控期间,东港经济开发区创建“一二五”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由组长负责,日夜轮流逐一巡查。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测温、收集汇总登记报表、环境消杀、垃圾清运处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工作场所、住所“点对点”管理,对达到封闭管理条件的企业允许复工复产。同时,严格执行审批报备程序,经研判审核后,报东港市经济运行保障专班审批。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台账和核酸检测台账。06/21
- 辽宁宽甸县硼海镇:“小蓝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近年来,硼海镇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特色产业,不断做强三产融合产业链,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让小小蓝莓果成为群众增收的“幸福果”。走进硼海镇的蓝莓大棚,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一簇簇蓝莓果树整齐地排列着,拨开枝叶,一颗颗蓝紫色的果实缀满枝头,晶莹剔透,新鲜诱人。据了解,硼海镇蓝莓产业发展始于2006年。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农户摸索出一套先进的蓝莓生产管理方法,在蓝莓生长季进行有机管理,完全不使用农药。通过学习先进经验,进行科学管理,使蓝莓树体长势良好,不受病虫害侵扰,在行业内占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另据了解,硼海镇的蓝莓还具有上市时间早、果品质量好等优势,每到成熟季节都吸引全国各地大量客商蜂拥而至,蓝莓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宽甸蓝莓已发展成为立足丹东、辐射全国的优势产业。06/21
- 辽宁丹东振兴区:商业体系复商复市序幕徐徐拉开“走,咱们去万达逛一逛。”6月17日下午,万达商场启动试营业,为18日的复商复市做好准备。下午2点左右,商场1号门前有十余名周边居民正在有序排队,等待扫码测温后进入商场,其间,不时有路过市民举起手机,与亲人朋友分享万达即将恢复营业的消息。作为振兴区首批复营商贸企业,万达商场的恢复营业也拉开了全区商业体系复商复市的序幕。当日下午1点30分,万达商场在对内部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后打开大门,商场内一楼、二楼42家服装精品类商铺同时进入试营业模式。商场内,三三两两居民悠然自得选购商品,不少居民手中都提着购物袋,收获颇丰。“马上进入夏季了,今天带孩子来买了两套夏装和一双运动鞋。”当日,在万达一楼的某运动品牌店内,花园街道辖区居民吴女士正带着儿子试穿运动鞋,谈起周边越来越多恢复营业的商铺,吴女士告诉小编,她的心中是有些许“自豪感”的,“一是感觉我们每个居民为了疫情防控付出的努力有了成果,二是因为家里也有亲人始终在一线参与防疫工作,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在从严从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万达商场也充分做好开门迎客的各项准备。开业前,商场对室内环境进行了全面、多次消毒,并为恢复营业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实行人员出入口分离措施,实现进出人员零接触;实行“逢进必扫”措施,确保健康码及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个不能少;实行专人引导扫码进场措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在内部场所消毒方面,实行开店前、营业中、关店后多次消毒措施,确保不留隐患,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两手抓、两手硬”。在商场二楼的诸多店铺内,部分消费者正愉快地选购服饰、家居用品。“第一天开门营业,赶上现在正换季,很多妈妈都来给家里宝宝选购夏季衣物,我们今天的收益挺好的。”某童装品牌店长李双双告诉小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后,现在所有店员们都干劲十足。营业中,该店安排了专人在门前引导扫码,收银员也会引导结账顾客保持2米以上距离,并在每次结账后都对台面物品进行消毒。“商场能尽快、顺利恢复营业,区委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花园街道功不可没。”谈起本次复营,万达商场副总经理于长河感慨良多。他说,为了让更多的商铺能尽快复工,花园街道主动服务,点对点帮助商场协调了人员复工的各环节工作。“今天上午,我们发现防护物资所剩不多,11点向区里求助,1个多小时,就接到了可以去区政府领取防护物资的通知。”不仅如此,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业的各方面,于长河都能感受到令人暖心的“振兴速度”。“凡是与复工有关的事情,我们与区里各部门的联系都非常畅通,商务局、营商局和街道的很多领导还会随时主动告知我们工作进度,不仅感动,也坚定了我们复工复业的信心。”据了解,目前万达商场仅开放一楼、二楼的服装精品类商铺,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闭环和“点对点”上下班管理模式;后续,商场将根据全区防疫要求,适时开放更多品类商铺。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