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智能视觉系统亮相阅兵式
    9月3日的阅兵式上,无人作战群以三个方队阵容首次集体亮相,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陆上无人作战方队作为全新力量,第一次参加阅兵盛典。其中的超级无人战车,搭载了大连理工大学超视觉感知计算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视觉系统,该系统显著提升战车在低光照、强干扰及恶劣气象条件等实战环境中的态势理解与生存适应能力,彰显了大连理工大学在智能感知与无人平台研发方面的雄厚实力。记者:曲琦
    09/16
  • 抚顺大官窑
    抚顺大官窑起源于辽代、发展于金代,是东北历史上最重要的日用陶瓷窑口之一,所产陶瓷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陶瓷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位独特,产品曾一度行销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沈阳工学院陶艺教授王永亮对釉色窑变工艺进行突破,使烧制后的陶瓷呈现丰富的结晶层次,“把东北白山黑水的宁静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在传统中长出新枝”的创新理念,使抚顺大官窑这项非遗技艺重获新生。记者:王晓领
    09/16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阔别祖国70多年后回到中华大地安息。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拍摄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张永进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3日拍摄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参加安葬仪式的各界代表向志愿军烈士遗骸鞠躬。(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3日,礼兵在安葬仪式上鸣枪致敬。(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走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走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走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走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拍摄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3日,空军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官兵向烈士英名墙献花。(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09/15
  • 走进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
      近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采访团走进辽宁省博物馆,正在这里展出的“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吸引了众多观众。  据悉,此次展览以“山海共融和合共生”为主题,“时空对话”为主线,深度展示辽宁地区各民族交融的历史实证,通过645件文物、438幅图片和9部视频,直观呈现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交往的印记。   图为游客在参观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新华网吴京泽摄)  一名讲解员在为游客们讲解文物。(新华网吴京泽摄)  图为游客在参观展览。(新华网吴京泽摄)  图为游客在参观展览。(新华网吴京泽摄)  游客体验3D建模与互动投影技术,沉浸式感受历史变迁与民族融合。(新华网吴京泽摄)  图为游客在观看演出。(新华网吴京泽摄)本次展览通过数字化展示、沉浸式场景复原,让观众在互动中感悟民族团结精神。据了解,该展自7月31日开幕以来引发持续观展热潮,累计接待观众已突破20万人次。
    09/15
  • 北票花海
    初秋时节,在朝阳北票市大板镇湿地附近,一片闪现着银黄、紫红等色彩的大面积花海格外引人注目。游人前来观光,尽情享受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愉悦。该花海项目总面积约260亩,种植了向日葵、千日红等花卉,通过多花种搭配延长花期,花海内部道路设计为多形态环道,便于游览,展现出北票“天鹅之城”的城市形象。记者:仇一军
    09/12
  • 沈阳:一城灯火 只为君归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沈阳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归来,用一片炽烈的“中国红”,为英雄照亮回家的路。  9月11日拍摄的沈阳浑河桥附近建筑展示的标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1日拍摄的沈阳青年大街上的建筑展示的标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1日在沈阳拍摄的户外电子屏(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0日在沈阳拍摄的建筑展示的标语。(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9月10日在沈阳拍摄的建筑展示的标语。(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9月10日在沈阳拍摄的户外电子屏。(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09/12
  • 我省21家企事业单位参加2025服贸会
    09/11
  • 烈士陵园祭英烈
    9月10日,抗美援朝老战士程茂友、南启祥、解立松等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9月10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向烈士墓献花。(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0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向邱少云烈士墓敬礼。(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0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在祭奠活动中默哀。(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09/11
  • 今日启程,接英雄回家!
    在退役军人事务部9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情况:9月10日,中方高级别代表团组、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运-20”运输机等启程赴韩国执行交接任务;9月11日中午,在韩国仁川志愿军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举行装殓仪式、签署交接书;9月12日上午,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韩方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给中方,中方代表团组和驻韩使馆人员举行悼念仪式,随后,中方代表团组护运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9月12日上午约11时30分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隆重举行迎回仪式,13日上午10时,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举行安葬仪式,中央和国家机关、军委机关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亲属代表,部队官兵、社会群众等代表将参加迎回和安葬仪式。
    09/10
  • 盘锦河蟹上市 电商销售火爆
    九月,盘锦河蟹批量上市,直播电商销售火爆,单日销量同比提升4倍。“嘎嘎肥,嘎嘎香,今天下单,明天送到家。”伴随主播们的卖力推荐,今年首批盘锦河蟹在多个线上平台开售。盘锦星河供应链今年开卖即爆单。直播首日,河蟹销量同比提升4倍。在盘锦市多个河蟹销售点,一边是主播卖力直播,一边是快递小哥打包发货。依靠完善的物流体系保障,蟹农蟹商不仅成功应对销量暴涨,并且实现河蟹24小时送达京津冀鲁等地核心城市。盘锦星河供应链是抖音平台全国大闸蟹销量前十商家。公司负责人王哲说,公司以“自播+达人合作”为主要销售模式,本身订单量波动大,所以一直重视旺季爆单难题。与京东快递合作后,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今年首日直播爆单,没有影响公司正常发货。作为全国最大的河蟹生产基地,我市河流、坑塘星罗棋布,天然饵料充足,为河蟹生长繁衍提供了广阔空间。盘锦河蟹9月上旬即可上市,比长江水系早1个月,时间优势明显。近年来,许多商家通过电商直播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今年,北京、山东德州、河北廊坊等城市实现24小时内新鲜送达。目前,首批盘锦河蟹已送达全国多地,消费者反馈良好。据了解,作为国内首批开展淡水蟹寄递的物流企业,京东物流今年在江苏、辽宁一南一北两大河蟹主产区升级物流保障。在辽宁,为让盘锦河蟹鲜达全国,京东物流不仅加大运力投入,还首次在产地部署可移动生鲜冷藏仓。在接下来的盘锦河蟹销售旺季,京东物流将启用全货机进行保障,通过“航空+铁路+公路冷链”提速物流时效,让全国人民更快更“鲜”吃到盘锦河蟹。记者:常亮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