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沈阳举办“戏曲进乡村”活动连日来,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戏曲进乡村”系列演出在沈阳市郊的一些乡村上演,评剧《小女婿定情》、京剧《汉律口》《海港》《洪湖赤卫队》等节目受到村民欢迎。 沈阳市北斗星京剧团为村民送去了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选段以及传统京剧《四郎探母》选段等。皇姑区文化馆京剧团带着《汉律口》《杜鹃山一折》《海港》等节目走进苏家屯区南红村。铁西区红顺评剧团、沈河区鼎泰乐和艺术团等参加了沈阳市“戏曲进乡村”活动。为了让村民更好地欣赏表演,此次活动特别考虑到农民的观赏习惯,错开农忙时段,合理安排演出时间。据介绍,此次“戏曲进乡村”活动旨在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记者赵乃林07/22
- 康平即将开启卧龙湖之夏系列活动7月15日,游人乘船畅游卧龙湖。本报无人机拍摄(张文魁) 康平县卧龙湖之夏系列活动将于7月23日拉开序幕。为期2个多月的活动期间,卧龙湖畔将异常热闹,这里有天然氧吧、美酒美食、湖畔垂钓……康平第一条网红夜光步道也将全新亮相。 活动期间,将推出卧龙湖啤酒节、卧龙湖渔馆美食节、天鹅桥钓场垂钓赛、短视频大赛等主题活动。美食节上,游客可以品尝到有机锶鱼宴和各种康平特色美食。卧龙湖湿地公园景观已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天然氧吧将全面开放,游客可以进行野餐、露营。此外,大辽圣市商业街夜市、卧龙湖广场夜间游乐设施等夜间游乐项目将打造独具康平特色的夜经济。(记者王晓婷)07/21
- 辽宁辽中:玫瑰种植富农家6月23日,在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村民给玫瑰花套袋。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大力发展玫瑰花种植产业。目前,全镇近千人从事鲜切花的种植和销售工作,鲜切玫瑰花年产量约3000万支。杨青摄 6月23日,在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村民在修剪玫瑰花。 6月23日,在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村民给玫瑰花套袋。07/20
- 沈阳:泥地龙舟赛6月25日,参赛者在稻田的泥地中划龙舟(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泥地龙舟比赛格外引人注目。参赛者划着由运苗船改装的龙舟在稻田的泥地里穿梭,以锡伯族特有的方式过端午节。龙雷摄07/17
- 铁岭:湿地荷花美7月13日,游人在莲花湖湿地公园内赏荷。近日,辽宁省铁岭市莲花湖湿地公园内成片的荷花竞相开放,游客乘船行进其中,美不胜收。杨青摄07/16
- 从伐木到守林 桓仁让森林“归来”7月的本溪市桓仁县,市内最高气温30多度,然而在枫林谷旅游度假区内却是微风习习,凉爽万分。58岁的李宏生换好工作服,照例在景区内进行巡视。李宏生是枫林谷的安保员,枫林谷未开发建设之前,他还是这片林场的伐木工。“那时候日子可真是苦,冰天雪地到林子里采伐木材,饿了渴了就吃雪,然后用木材换钱,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回想起那段日子,李宏生不禁摇了摇头。“靠山吃出了穷肚子”,多年来,林场的549名职工始终处于贫困边缘。2011年,桓仁整合8家林场资源,开发枫林谷旅游度假区。2013年9月6日,景区正式营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气候吸引了省内外诸多游客前往。截至2019年末,枫林谷森林公园累计接待游客量135万人次,实现收入5350万元,相当于8家林场5年采伐木材的收入,同时保护了森林近1万亩。从砍树到“看树”、从伐木到守林,李宏生的收入比过去高出了3、4倍,“工作比以前轻松了,钱挣的还多了。”李宏生说,以前这里交通不便,景区开发之后,高速修到了家门口,到县城只需半个小时,“原来站着的树更值钱!”改变的除了收入,还有李宏生的心态,他对这片森林的感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砍了很多树呀,想起来都后悔,现在看到游客折树枝都觉得心疼。”随着枫林谷的开发,受益的还有当地的普通百姓。赵尊强本是当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在土地里忙乎了大半辈子的他,常到外地打工挣点零花钱。景区开发后,游客激增,他就在自家院里支起了几口大锅,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如今,枫林谷景区周围已经开起了40多家农家乐饭店,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枫林谷的带动下,桓仁森林旅游得到了广泛关注。枫林谷所在的和平村涌入大量资金,企业投资建设了漫谷小镇、枫林谷里房车营地、虎谷峡、回龙湖等旅游景点,累计吸引投资近10亿元。在景区开发过程中,桓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尽量避开树木,最大程度保护森林植被不受破坏,保证景区的原生态景观。从卖木材到卖景观,枫林谷的转型只是桓仁致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桓仁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经济与生态双赢道路,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推动县域生态优势转化,真正将桓仁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看着坐满游客的大客车一辆接着一辆从自己眼前驶过,李宏生不禁感叹:“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近40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后的好日子都要靠这个公园喽!”(责编:李进媛、汤龙摄影:李进媛)07/15
- “欢乐嘉年华”主题活动点亮钢都鞍山7月9日晚,由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举办的以"钢都嗨起来欢乐嘉年华"为主题的鞍山夏季文化旅游营销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市民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可以观看京剧等形式的专场演出,现场感受剪纸、刺绣、糖人等非遗文化,丰富了市民的游玩体验。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到7月15日。图为市民在活动现场逛夜市。姜冰摄图为市民在活动现场游玩赏灯。姜冰摄图为非遗传承人在活动现场为市民展示剪纸作品。姜冰摄图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糖人。姜冰摄图为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在展示刺绣技艺。姜冰摄图为活动现场市民在逛夜市。姜冰摄图为活动现场市民在游玩。姜冰摄07/14
- 奉天巷开街 沈阳有了“宽窄巷”7月11日晚,位于和平区南八马路与和平南大街交汇处的奉天巷在热闹的气氛中开街。绵延300米的建筑群传承老街固有的历史沉淀,与现代建筑风格交融,形成具有历史印记而又充满新鲜活力的奉天巷,恰如成都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宽窄巷”。文创街区在一个装有镜孔的大红箱子旁,张时语小朋友一眼就认出来了:“拉洋片!”心满意足地观赏了4分钟的“大闹通天河”后,张时语告诉记者:“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之前在上海看过一次,没想到家旁边也有。”沈阳“拉洋片”传承人贾运喜说,没想到自己传承的这门民间艺术能与夜经济碰撞出“火花”。夜经济“文化基因”在奉天巷被激活。借鉴“上海新天地”模式,奉天巷在特色老建筑(南八马路64、66、68、70号)基础上“修旧如旧”,在保留了民国特色的同时,赋予了新时代的前卫景观,是集餐饮美食、文艺作坊、游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文旅创意街区,老式缝纫铺、照相馆、酒吧、茶馆等56个摊位及代入式、体验式表演穿插其间。沉浸式体验有鼓阵定点报时,有萨克斯、小提琴现场演奏,有奉天落子演唱、舞狮表演,有老街情景再现表演,还有点亮福树、国潮拍摄等多个精彩环节,可以沉浸式体验老建筑的楼庭风雅,也可以体验现代时尚夜市的潮玩美食。“如果说白天是一座城市的皮囊,夜文化塑造的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当晚,在申记串道闲坐的市民刘峰说。经常到外地出差的刘峰逛过国内多个夜经济街区,他认为像奉天巷这样将文化与街区叠加,在细节和体验感上下足了功夫的街区,才能够引发观者内心的文化共鸣。讲好故事如何讲好“夜文化”的故事是夜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平区马路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周群说,奉天巷与塘口文化餐饮已达成合作协议,将开展“国潮大舞台”“奉天花灯季”“盛世许愿”“复古网红小吃”等系列各具特色、品味高端的文化活动。在文化的支撑下,奉天巷还将成为一年四季营业的夜经济特色街区。“我们将通过雪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做好沈城冬季夜经济的示范。”周群表示。记者杜一鸣、刘洋07/13
- 大连进出口商品智慧导航服务经验获准向全国推广图为大窑湾港口一景。姜迎昕摄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7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官网当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其中,在大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大连自贸片区申报的“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位列其中。“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是指在海关总署授权下,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对海关历史申报数据、海关税则、注释、归类决定、规范申报目录等权威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关联,建立智慧申报导航数据库集群。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端为自贸区企业纳税申报提供个性化、准确、丰富、即时的智能化导航。图为大连自贸片区办事大厅。 姜迎昕摄据介绍,“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是海关主动提供数据服务,帮助企业减少申报差错,提高通关效率,控制贸易成本,降低违规风险,为企业诚信纳税提供智能化合规申报引导的一项服务制度。导航服务过程中不涉及企业具体申报信息,确保数据使用安全,极大地缩短了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及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强动力。大连自贸片区方面表示,对该创新案例带来的预期成效,从大连自贸片区对纳税企业的调查数据来看,企业对“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带来的成效满意度较高,企业对智慧申报导航服务精准、便利的满意度超过95%。据悉,这是大连自贸片区于2017年挂牌以来,继2018年国务院第四批的“保税混矿”,2019年国务院第五批的“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之后,连续第三年入选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记者杨毅07/10
- 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云”上落幕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于30日在“云”上落幕。此次“云”闭幕式共分为三大主题版块——“共读篇”“阅享篇”“展望篇”。“共读篇”全景式展现了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阅读画卷,回顾了读书节取得的成果,发布了读书节十大热词。“阅享篇”以分享为主题,展现读书节三大系列活动群众参与画面,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阅读和分享的乐趣。“展望篇”通过阅读与科技的碰撞,探讨数字化阅读的变化,展望5G时代阅读的新场景。据介绍,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于4月23日在“云端”正式开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读书活动遍地开花,全省共开展了1000多项阅读推广活动,700多场次直播,200余场文化讲座,各地群众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来。新平台、新形式、新载体,让今年的全民读书节书香四溢又面目一新。网络成为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开闭幕式均采用“一主多辅”的直播方式。知名作家王充闾、高洪波、何建明、曹文轩、孙惠芬、班宇、月关、蒋胜男、何常在、薛涛,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知名学者、教授朱自强、马大勇、卢康、武振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钢琴家郎朗,音乐人胡海泉,知名读书推广人樊登等,出现在直播间里与网友分享阅读感悟。此外,闭幕式上还公布了本届读书节最佳写书人、最佳读书人、最佳出书人、最佳藏书人、最美阅读空间、优秀阅读推广人和读书节最佳组织奖推选结果。记者赵洪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