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乌拉盖真带劲儿”旅游推介活动在沈阳举行
    3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的“乌拉盖真带劲儿”旅游推介活动在沈阳虎跃客运站举行。 在推介仪式现场,来自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和乌拉盖文化馆的演员们为大家献上了蒙古长调、马头琴重奏、女声独唱、蒙古民族舞蹈等精彩文艺演出。  乌拉盖管理区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交界处。草原土地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650万亩,占总面积的87%,是世界上天然草原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黄金牧场之一,拥有草本植物数百种,动物种类繁多,是中国典型草甸草原旅游休闲胜地,也是著名文学作品和电影《狼图腾》的创作背景地。现主要景点有布林泉景区、乌拉盖湖旅游风景区、九曲湾景区、贺斯格淖尔生态旅游区、原始次生白桦林、天鹅湖、芍药沟等草原风光自然景观和布林庙、农乃庙、成吉思汗边墙、固腊卜赛汗国际敖包等历史文化遗迹。乌拉盖即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乌拉盖管理区已经做好准备欢迎广大游客前来乌拉盖消夏避暑,观光旅游,体验青山绿水美好生活。记者杨青
    07/08
  • 首批31家“辽宁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启动
    日前,辽宁省首批31家“辽宁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正式启动运行,实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全省覆盖,成为推进维权援助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这是7月6日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的。据悉,31家维权援助工作站分布在全省县(市、区)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局、重点产业园区和行业组织,开展协同服务,实行规范化管理。维权援助工作站的设立,将有助于提升我省维权援助公益服务水平,形成全省维权援助机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作共享的运行新机制,扩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覆盖范围,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记者赵铭
    07/07
  • “辽宁沈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首发开行
    7月3日,首列“辽宁沈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在辽港集团辽宁集铁场站准备出发。  当日,国内首列发往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的“辽宁沈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在辽港集团辽宁集铁场站鸣笛首发。班列装载了向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捐赠的30万个医用口罩以及汽车零部件、化工品、机械设备等货物,预计约15天抵达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姚剑锋摄
    07/06
  • “千山号”鞍山文化旅游列车开行
    7月1日,列车工作人员为首发列车“戴上”红花。当日,由辽宁省鞍山市与沈阳铁路旅游集团合作运营的“千山号”鞍山文化旅游列车举行首发仪式。该观光列车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从辽宁沈阳出发,途经鞍山、海城、岫岩三个旅游目的地,全程近300公里,运行时间5小时。姚剑锋摄
    07/03
  • 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正增长
    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五月同比增长百分之六  深嵌全球供应链,紧抓国际国内“双机遇”,瓦轴进出口公司积极调整客户端结构,克服疫情影响,通过“云端”传递最新产品信息,不断开发新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1月至5月,瓦轴流通市场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47%。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市场销售逐步回暖,瓦轴只是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把握机遇,不断寻求发展新路的缩影。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降幅较前4个月收窄2.3个百分点。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  整体“翻红”源于多数个体的有力支撑。5月,锦州、铁岭、沈阳、盘锦、阜新、丹东、大连、朝阳、营口等9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锦州市受锦州石化上年同期检修基数较低影响,当月增长80.9%。从累计增速看,前5个月,盘锦、阜新、大连、本溪等4市实现正增长,10个城市呈降幅收窄或增幅提升态势。  持续回暖则得益于支柱行业稳步回升。5月,我省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1.5%、16.5%和0.2%;41大类行业中,已有21类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主要行业增幅均在9%以上。  骨干企业拉动作用依旧显著。5月,我省汽车、钢铁两大主要行业生产负荷继续提升,日均产量环比4月分别增长11.6%和2.4%;全省6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已有34种产品同比实现正增长,42种产品环比4月增长,其中汽车、水泥、滚动轴承、饲料、粗钢、耐火材料制品、合成纤维单体、金属切削机床、发动机、矿山专用设备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先行指标涨跌互现。1月至5月,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97%,降幅较前4个月扩大0.24个百分点;全省货物运输量同比下降15.4%,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2.4%。全省重点监测的21种原材料产品价格,有18种同比下降,8种环比下降。记者孙大卫
    07/02
  • 沈阳故宫开放古建筑油饰彩画修复观摩
    沈阳故宫古建筑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于近日启动。30日,这项修复工程对外推出观摩体验活动。  据了解,工程将根据油饰、彩画保存现状,对介祉宫、颐和殿等外檐彩画进行修复重绘,对太庙东配殿、十王亭等内檐彩画进行现状修复保护。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古建筑修缮的第一个原则是不改变文物的原状,对古建筑彩画重绘时,必需的一道工艺就是“过谱子”。  他介绍,谱子是彩画的“稿子”。当原有的彩画谱子由于破损等原因需要重绘时,必须严格依照彩画原状进行。将原有的花纹拓印或描绘到另外一张纸上,这道工艺称为“过谱子”,通俗讲就是做一个“复印件”,为后人修复、重绘提供准确样式。  颐和殿的外檐彩画是明清时期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画。记者看到,体验者们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在颐和殿现场观看工匠“过谱子”之后,还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画小样上,亲手体验一把“过谱子”。  李声能表示,相信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的体验,能够普及、宣传彩画的基础知识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让公众感受沈阳故宫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记者赵洪南
    07/01
  • 全省夏季旅游活动在抚顺启动
     6月2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抚顺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拥抱自然·畅游辽宁”全省夏季旅游活动暨抚顺“消夏避暑·戏水纳凉”旅游季活动在抚顺清原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启动。  当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市分别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夏季旅游产品。东道主抚顺市还面向游客开展了农副产品展销活动。据悉,抚顺市为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变化,在夏季推出了3个戏水好去处、10个纳凉好去处及10条旅游精品线路,并联合16家旅游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记者李颖
    06/30
  • 非遗传承人王辰:泥人中品味人生
      在沈阳市皇姑区的王辰泥人艺术馆内,71岁的非遗传承人王辰正拿起一块泥土,不停地捏塑搓揉摁着。不到十分钟时间,一个表情生动、神态鲜活的泥人在他手中诞生。  图为王辰在泥人艺术馆内反复钻研作品。姜冰摄  王辰出生于沈阳市康平县的一个制窑家庭,他的外祖父经营了一家窑厂,农闲时外祖父和母亲用泥烧制瓦盆、火盆、玩具、祭祀用品等生活用品补贴家用。受家庭影响,王辰很小的时候就痴迷泥塑,能把各式样泥人捏的有模有样。母亲发现了儿子的天赋后,就开始用心传授他泥人技艺,等到初中毕业时,王辰的泥人已经捏得不逊于母亲。  图为王辰在泥人馆内制作泥人。姜冰摄 考学后王辰学习了航空制造专业,来到沈阳上学的王辰从家乡走进了大城市。尽管没能从事美术专业,但他没有减少对泥人的热爱。无论是上学时期还是工作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寻找泥土,制作泥人。慢慢地,王辰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泥人制作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王氏泥人风格。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作品。新华网姜冰摄  在王辰众多作品中,“老北市行当”系列最具代表性。剃头的、煮面条的、拔牙的、卖酒的、蒸包子的、卖糖葫芦的、拉琴的……这些泥人有的张嘴叫卖、有的认真经营生意、有的放声大笑,将东北人骨子里的乐观豁达表达得精妙传神。  图为王辰用彩色泥土为制作的泥人上色。新华网姜冰摄  “我制作泥人一般不借助工具,大部分用手工完成。也不给它们使用化学染料上色,都是泥土自有的颜色。”王辰说道,“我喜欢皮肤接触泥土的感觉,泥土有属于它的脾气和秉性,而我用自己的体温和指纹去给泥人注入灵魂和生命。”  图为王辰(前排中间)在为辽宁大学留学生传授泥人技艺。(受访者供图)  退休后,王辰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了教学和传承中。他自费从山东、辽宁喀左购买泥土,建设烧窑的工作室,每周举办公益讲堂、走进高校和展会,为人们义务传授泥人技艺。“我希望能将这门技艺传授给热爱它的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王辰说。  图为王辰(中间)指导徒弟制作泥人。姜冰摄  在王辰的影响下儿子和七岁的小孙子都对泥人技艺钟爱有加。“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我敬重泥土,做人就要像泥土一样朴实厚重,无数泥人在我的手上获得‘生命’,而我也在泥人中品味人生。”王辰说。  图为王辰在家中翻阅相关书籍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工作室和泥,准备制作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工作室中揉泥。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姜冰摄  王辰热爱泥人,无论是工作室还是家中都遍布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的老伴在家中整理泥人作品。姜冰摄  图为王辰(左)在指导徒弟泥人技巧。姜冰摄  图为王辰(左一)在展会上制作泥人,吸引市民前来参观。(受访者供图)  图为王辰准备将做好的泥人放入窑内烧制。姜冰摄  图为王辰将做好的泥人放入窑内准备烧制。姜冰摄  图为王辰制作的泥人作品。姜冰摄
    06/29
  • 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迎来首演
    “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奏响晚风中的夏日天籁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迎来首演  6月的浑河两岸,天蓝草绿、鸟语花香、万物竞秀,备受大家期待的“天籁之声”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首场音乐会——“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于6月27日18时在和平体育公园内的沈阳郎朗钢琴广场奏响。  未来3个月,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的傍晚,都会有琴声歌声伴您共度美好时光。  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和平区委宣传部等承办的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已经进入第四季,为傍晚的浑河岸边带来数百个美妙的音乐时光,成为沈阳这座艺术之城的文化名片。今年的演出季与首届“品质和平夜生活节”融合,除了钢琴音乐会之外,还将尝试给大家带来更多与美好生活相关的体验。  2020年的演出季虽然比往年来得晚一些,但文化志愿者的热情不减,人们热爱音乐的初心不变。本季的首场音乐会——“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汇聚沈阳本地的优秀青年钢琴演奏者,他们与郎朗钢琴广场一起成长,是这个城市新生代艺术代言人。  当晚的音乐会,在《沈阳啊沈阳》中拉开帷幕,优秀文化志愿者们带来《盛京晨曲》《浑河之夏》等保留曲目,演奏了《土耳其进行曲》《匈牙利四号》等经典曲目,还有最近大热的新曲《Mojito》。往届“和平之音”获奖小朋友们也惊艳亮相,展现这座艺术之城的新生力量。  本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作为“品质和平·夜生活节”的重要品牌活动,重在将艺术融合生活,提升沈城百姓夜生活的品质,特别选择演奏《肖邦夜曲》《夜来香》等主题曲目,为美妙夜晚增添无穷魅力。  市民张娜说:“现在沈城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地方很多,但我还是最喜欢在浑河岸边的草地上聆听悠扬的钢琴声,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烟消云散,感觉生活特别美好。”(记者姜虹)
    06/28
  • 辽河沈阳段307公里生态廊道全线贯通
    6月23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获悉,在沿线3.3万户群众大力支持下,到今年5月底,辽河沈阳段新增生态封育区封育目标全部达成,新增生态封育面积27.4万亩。辽河沈阳段307公里长生态廊道全线贯通,辽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上溯区域河流滩地总面积490平方公里全部进入生态恢复阶段。辽河沈阳段河长307公里,占到干流总河长的57%。由于承载经济社会发展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辽河流域河流生态空间受到挤占,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从源头上扭转流域水生态恶化趋势,沈阳市在辽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河流生态修复,并对辽河流域重点河流浑河、蒲河、细河、北沙河及其重点支流实施退田还河、生态封育。目前,沈阳市已经形成网状的河流生态廊道,成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沈阳市所有河流通过生态封育实施生态修复总面积达到101万亩,占到沈阳市市域面积的5%,相当于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面积的3倍、浑河城市段面积的20倍。目前,河流生态修复效果已经初显,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2019年度辽河干流沈阳段生态多样性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辽河干流有植物374种,包括33种湿地植物、36种水生植物、305种陆生植物;动物栖息地也得到恢复,调查发现鸟类72种、鱼类27种。预计到2020年底,辽河干流河滩生态封育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到2022年底,沈阳市辽河水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实现岸绿、水清、鱼游。而随着辽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沈阳市将重点打造一批独具北方平原江河天然禀赋的自然公园。记者陶阳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