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辽宁獐岛:小渔村“美丽蝶变”獐岛村,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西南部。近年来,獐岛村结合当地优美的海岛景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的绿色产业。目前,獐岛村村集体资产超2亿元,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村里建成了80余家渔家乐式旅店。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08/05
- 暑期好去处:沈水湾公园丨市民休闲娱乐 百合花竞相开放盛夏时节,沈阳市沈水湾公园内景色宜人,环境清爽,园内的百合花竞相开放,吸引市民和游客前往欣赏。08/04
- 北方水城 快乐铁岭铁岭地区旅游业资源雄厚,拥有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和清河水库旅游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圆通寺塔、向阳寺、普庵观以及北方最大的一座的古城——咸州古城、周恩来总理读书的地方——银冈书院均保存完好。08/03
- 铁岭启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推广展演活动7月24日,铁岭市2020年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推广展演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 今年以来,省民族和宗教委积极倡导全省各地充分运用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以“同结石榴籽共圆小康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铁岭作为我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以优秀民族文化项目引领工程为载体,依托荷花文化旅游推广季举办本次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推广展演活动,既是对少数民族艺术创作新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新面貌的展示。记者狄文君07/31
- 沈城好去处:马鞭草搭配千日红 世博园带你徜徉花海07/30
- 走进海洋乐园 看可爱的动物们如何避暑消夏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又闷又热的天气里,出门就是汗流浃背。为了保证动物们的健康,让动物明星们能够过一个清凉舒服的夏天,沈阳皇家海洋乐园的饲养员可是想了不少好办法。 酷热的“三伏天”里,北极熊是最需要防暑降温的“大宝宝”了。为了调动北极熊的食欲,让这位憨态可掬的“萌大白”在酷暑中也能营养均衡地吃东西,饲养员特地将新鲜的小鱼和北极熊平时最喜欢吃的蔬菜水果一起冻成了大“冰糕”。同样生活在皇家海洋乐园极地世界内的网红大明星——“爱吃手指的海象”也享受到了同等待遇。泡在清凉干净的水中,一边舒舒服服地洗冷水澡,一边吃青鱼和水果味儿的大“冰糕”,大海象甭提多痛快啦。 顽皮的白鲸和海豚成了夏日戏水的主角儿。调皮的小家伙们用嘴巴吐水,尾鳍拍水,趁你不注意,就会让你跟它们一起“湿身”。 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丛林之王老虎,也享受到了饲养员们给它们准备的大冰块儿。两只“大猫”扑在大冰块上舔了又舔,可见这对无肉不欢的百兽之王来说也应该是种新奇的体验。见识了老虎吃冰,再来看一看小浣熊吃鱼。将新鲜的小鱼冻在“冰球”里面,为了吃鱼,整日里懒洋洋的小浣熊只好先跟“冰球”玩一会儿才能吃到鱼。饲养员为了给“穿皮袄”的宝贝们降温,煞费苦心。有了饲养员的悉心照顾,可爱的动物们一定能度过一个清凉的“三伏天”。记者赵泳07/29
- “蒲河之夜”2020沈北新区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蒲河之夜”2020沈北新区文化艺术节在辽宁沈阳沈北新区蒲河锡伯族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文化艺术节由中共沈北新区委员会、沈北新区人民政府主办,将从7月24日持续至9月13日,为百姓带来7场高质量的专场演出。 晚7时,“蒲韵华章”蒲河之夜民族交响音乐会以动听的民乐合奏为此次艺术节拉开了序幕。来自辽宁民族乐团的音乐家在现场为观众演奏了《节日序曲》、《丝绸之路》等民族管弦乐作品及《南泥湾》、《浏阳河》等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让在场的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魅力。 在之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市民们每周五晚上都能够在蒲河锡伯族文化广场享受到一场专场演出,欣赏包括京剧、评剧、杂技、歌舞等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精彩表演。艺术节坚持文化惠民原则,不收取门票费用。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蒲河之夜”等惠民文化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提振群众信心、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半年因为疫情,合唱团很长时间没在一起活动,这次参加艺术节是合唱团难得的练习机会,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参与演出的虎石台街道富城社区同心合唱团成员张淑君说。 文艺演出市场目前正在逐步回暖,而本次文化艺术节也将成为文艺演出重振吸引力的重要风向标。“在此时举办‘蒲河之夜’这样的开放性文艺活动,为高雅艺术走下舞台、走向百姓提供了绝好机会。”张岩生说。07/28
- “金凤凰”飞回小山村“小鸡炖蘑菇、江鱼、笨鸡蛋,每桌客人必点,这是咱山村特色,为保地道食材,我们都直接从老乡家里收购。”7月18日,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向阳乡和平村,枫林度假山庄老板,28岁的王广超在柜台前热情地介绍。“10间客房,最多放45桌,一年盈利20多万元,比在城里工作强。”2011年考入辽宁装备制造技术学院,学了3年汽车电子技术的王广超,听说老家山村建了4A级旅游景区,一毕业就决定返乡。“咱村和我年龄相仿的人回来不少,眼下村里发展了100多家民宿,17家是省级星级农家乐。”和平村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曾是县里最贫困的村。“就一条盘山路通县里,进趟城得两三个小时。”村支书刘佰红介绍,因为穷,年轻人都想方设法往外跑,全村400多户,留下的基本都是老辈。一个“逼”出来的路子,使和平村迎来了巨变。村里有家国有林场,之前靠采伐天然林、销售木材维系生存。2002年,当地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林场陷入困境。2012年,县里8家国有林场出资,在这里开发建设枫林谷森林公园,变“卖木材”为“卖景观”,秋日红叶、夏季氧吧,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树不倒,钱不少”。2013年,景区营业后陆续建成曼谷小镇、枫林谷房车营地、虎谷峡等旅游场所,带动山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去年,和平村接待游客55万人次,年收入2368万元,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收入1.66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原有58户贫困户,2018年年底就已全部脱贫。”刘佰红介绍,除了发展民宿,村里还统筹资金600多万元,成立了枫林谷果树专业合作社,村民集体土地入股,按照纯利润50%分红,惠及农民5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0户,直接脱贫34人。“旅游兴村”换来了“人才强村”。如今,一只又一只“金凤凰”开始往回飞。“2013年以后,村民房屋按照满族特色村寨统一改造,鼓励本地大学生和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目前已有近200人返乡创业。”刘佰红说。记者孔爱群胡海林07/27
- 和平“新华七巷 花样串乡”明晚开街最近沈阳带有烟火气息的“夜经济”巷陌此起彼不伏,精彩纷呈。继奉天巷开街后,7月25日,和平区又有一条夜经济街区将鸣锣开街——新华串道。“新华七巷,花样串乡”,这条街主营的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沈阳十大风味小吃之一——烤串。 新华串道位于和平区南七马路,地处南京南街与太原南街之间,在全长430米的串道,布满以串店为主的餐饮店铺15家。7月23日19时,记者提前探店,每家店铺都张灯结彩,风格迥异,室内外均客满,桌位紧张。在一家串吧店铺前,外设餐桌上串香四溢,身着“野人”风格服装的服务员脚下生风、忙碌不停。 新华街道于今年6月底开始重点打造这条串道,秉承“政府搭台、商家配合、积极作为、打造业态”的原则,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以规范管理为主要抓手,采用签订营业时间协议、树立文明就餐标识、沿街设置隔离花架避免占道经营、为商家树立亮化支架、对附近墙体进行手绘装饰、在街路两侧进行亮化和美化等方式,在精准扶持商家和方便居民就餐的同时,真正做到“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全力打造充满市井烟火气、又文明卫生的烤串文化一条街。记者杜一鸣07/24
- 辽宁:“绿美净安”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三年来,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1.3万公里,治理村屯路段2000余处“绿美净安”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满眼新绿,风车林立,湖水清澈。眼前的一切,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被黄沙覆盖的荒原。“自打路通了,干啥都方便了。”7月15日,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福巨昌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庆站在村边的德力格尔草原路上兴奋地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美”也要先修路。没有路,运送树苗、草籽的车辆都无法通行,生态恢复难上加难。眼前这条长23公里、宽7米的柏油路,就是这片草原的“大动脉”,去年5月全线开通后将7个乡镇12万亩草原连在一起。未来50万亩生态恢复草原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从而彻底锁住侵蚀我省的“黄龙”。守护绿水青山,修建“绿、美、净、安”农村公路,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焦点。三年来,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1.3万公里,农村公路年均维修改造率保持5%以上。组织开展春秋养护会战,加强路面清扫保洁,累计新植、补植农村公路绿化7000余公里,治理村屯路段2000余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盘山县、本溪满族自治县等地区的乡村,以路域环境整治、美丽农村路建设等为抓手,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标杆。提升路网支撑能力,以美丽公路促振兴。我省创建美丽示范路1万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慢行交通体系,打造“农村公路+生态旅游”“农村公路+健康体育”等精品示范路线。“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建设资源路、旅游路700余公里。庄河市建设旅游路22条、90公里,直连旅游景点14处,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桓仁满族自治县相继完成五女山、望天洞等景区旅游路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村路之美在建更在管,我省围绕现代化、专业化做文章,不断提升公路治理能力。)目前,我省已全面推行“路长制”,构建县域、乡域和村域三级路长管理责任体系。全省各县(市)均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93%的乡镇确定了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的机构,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各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养护生产模式,苏家屯区、大洼区、灯塔市等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推进农村公路清扫保洁市场化。全省初步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及时制止查处各类路政违法行为,引导公路沿线村民爱路护路。美丽村路,平安是基础,是保障。我省坚持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定出台技术指导意见,针对安全隐患路段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项目库。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优先安排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和通行校车、客运班线的路段整改。“十三五”以来,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8万公里,其中,县乡道8000公里,村道1万公里,全面完成了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改造危桥1466座,全面消灭了农村公路存量危桥,让村路不仅行得通而且走得稳。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