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阜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线上展:清代瓷器焕发新活力粉彩云蝠纹天球瓶粉彩云蝠纹天球瓶高39.4厘米,口径10厘米,腹径23.4厘米,底径13厘米,喇叭口,鼓腹,圈足,颈部、腹部以粉彩、红彩描绘云纹、蝙蝠纹。粉彩百蝶纹赏瓶粉彩百蝶纹赏瓶高39.3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12.7厘米,喇叭口,细颈,鼓腹,圈足,器身用粉彩描绘多只展翅飞翔的蝴蝶,肩部施一周花卉纹带。雕瓷博古六方瓶雕瓷博古六方瓶高58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9.8厘米,六方形,敞口,丰肩,双石榴耳,器身施白釉,浮雕并描绘博古纹、花卉纹。粉彩花卉纹盘粉彩花卉纹盘高2.5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6.3厘米,敞口,斜腹,矮圈足,内腹用粉彩描绘兰花、灵芝、山石与飞鸟,外绘四组花卉纹。03/19
- 辽宁沈阳: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感受30亿年前辽宁的史前世界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坐落在沈阳师范大学院内,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集展示、收藏、科研、科普、教学等功能于一体。主体建筑共分为五层,南侧的拱形建筑代表辽宁巨大恐龙的身躯,21根恐龙肋骨的钢架象征辽宁人民21世纪挺拔的身躯,预示着辽宁美好的前程。展馆以科学性为主,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重点,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共设8个展厅16个展区。03/19
- 中芭作品亮相盛京大剧院“永葆初心·峥嵘百年”展演3月15日,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沂蒙》在沈阳盛京大剧院歌剧厅上演。这是盛京大剧院举办的“永葆初心·峥嵘百年”展演剧目之一。该剧院向观众提供了100张公益演出票,还邀请沈阳市各大企事业基层党员代表进行观摩学习,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岗位弘扬时代精神的共产党员。40多年前,中央芭蕾舞团老一辈艺术家编创的芭蕾舞剧《沂蒙颂》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剧中《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主题曲传唱至今,而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央芭蕾舞团自2017年以来多次组织创作团队分批前往沂蒙山区,深入挖掘沂蒙人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体会“家家有红嫂、户户有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芭蕾舞剧《沂蒙》剧照。(盛京大剧院供图)此次中央芭蕾舞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同创作,在舞剧《沂蒙颂》基础上,采用了新的艺术创作手法,构思创作出芭蕾舞剧《沂蒙》。芭蕾舞剧《沂蒙》特邀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王晓岭担任编剧,重置全新而宏大的故事架构,以更加凝练的剧情脉络将“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真实感人事迹有机串联。著名作曲家、芭蕾舞剧《沂蒙颂》作曲之一、80岁高龄的刘廷禹担任作曲,用耳熟能详的旋律带观众重温经典。中央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助理徐刚担任编导并集合中央芭蕾舞团年轻一代舞蹈编创人才和舞美设计人才,力求通过独特的视角创新艺术表达形式,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重焕光彩。中央芭蕾舞团老一辈艺术家在《沂蒙》创作中倾注大量心血:著名舞剧编导、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编导之一、86岁高龄的蒋祖慧担任该剧艺术顾问;“中国芭蕾舞服装设计第一人”、芭蕾舞剧《沂蒙颂》的服装设计、92岁高龄的李克瑜担任美术顾问。芭蕾舞剧《沂蒙》以两幕的结构,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沂蒙地区的感人故事。与前作不同,芭蕾舞剧《沂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原创芭蕾舞剧《沂蒙》中饰演英嫂的中央芭蕾舞团优秀演员宁珑,在感悟历史意义、找寻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有着真切的体会。她说:“在舞剧《沂蒙》的创作过程中,我对经典形象的重塑、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以及对舞剧角色演绎上的把握,是团长冯英给予非常多的指导与帮助,大到沂蒙精神的传承,小到人物的一个动作和表情。作为剧团年轻一代的演员,非常感谢剧团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出演英嫂这个角色。然而要诠释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如何既符合观众心目中已有的红嫂形象而又有所突破?如何让观众从新的视角去看红嫂?除了多看前辈的演出视频,更多的是要结合时代精神走进历史,走进她们的故事里。”03/18
- 辽宁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送戏下乡”3月14日,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在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南台子村举行。据了解,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多年来坚持送戏下乡、服务百姓,至今已达数千场,将文化和艺术带进基层,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03/18
- 辽宁营口:公益讲堂开课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小夫子公益讲堂重新开课了。3月6日,在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一楼的童学书院开启了生活礼仪的课程,通过文字、视频、互动等方式,讲述碗、筷的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小读者们一起学习餐桌礼仪。老师幽默诙谐的讲解,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时而理论讲解,时而实际操作,时而小读者们相互讨论,大家既学到了知识,又积累了生活常识,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多多参与,提升孩子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夫子公益讲堂小夫子公益讲堂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中,以专业的国学课程为基础,培养、指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3/18
- 第七届亚洲儿童绘画展在沈阳启动人民网沈阳3月16日电(汤龙)3月16日,由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香港新华集团承办的“第七届亚洲儿童绘画展启动仪式”在沈阳举办。辽宁省政府外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应中元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亚洲儿童绘画展活动通过不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亚洲各国儿童间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友谊,以交流促互鉴,以互鉴促发展。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第四届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亚洲青少年友好事业发展,为促进民心相通构筑对外交流平台,为我省与亚洲各国间的友好交流培育青少年接班人,为更好地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开创辽宁民间对外交流的新局面贡献力量。香港新华集团执行董事蔡隽思在致辞中表示,新华集团始终致力于为辽宁的发展搭建桥梁,为各国文化在辽宁的融合发挥纽带作用。未来愿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亚洲儿童绘画展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亚洲儿童绘画展活动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届亚洲儿童绘画展活动以“健康·友爱·大同”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分别于6月、9月在本溪市和沈阳市展出。03/17
- 沈阳浑南区将建智慧、创新、职业三个教育集团人民网沈阳3月16日电(汤龙)3月16日,本网从沈阳市浑南区召开的2021年浑南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浑南区将通过组建智慧、创新、职业三个教育集团,打通国内升学、国际升学和职业升学三条通道,打造“智慧”“创新”两大教育品牌。组建智慧教育集团。选取花语幼儿园、白塔小学、浑南二小、浑南二中、五十一中学作为核心学校,智慧一小、智慧二小建成后,也将纳入智慧教育集团。智慧教育集团校长朱彩霞介绍,智慧教育集团以科技赋能教育,形成智慧特色。智慧集团内学校将配备从可自动调节的护眼灯、智慧管理的营养配餐,到聚焦教学的智慧化设施,建设SVS虚拟演播室、3D+AR科学仿真智能教室、理化生智慧云实验室、个性化精准教学和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等,提供沉浸式全新智慧学习体验。浑南区还将深化本溪高中与五十一中学合作办学,五十一中学成为本溪高中浑南分校。打破区域间校际壁垒,管理模式、教学教研及授课内容实现“五个一致”,即管理模式一致、教师培训一致、教研备课一致、课程内容一致、作业练习一致。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名校资源全方位、全过程移接。组建创新教育集团。选取浑南九小幼儿园、浑南九小、北师大沈阳附属学校、浑南高级中学为核心校,即将建设的沈阳教育研究院附属中学、创新二小等新建学校也将纳入集团管理。创新教育集团引入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形成一以贯之的“1+1+N”多语言学习优势,为发展学生多语言学习能力打下基础;打造国内国际双平台竞争优势,打通国内国际升学双通道;培育教学-训练-竞赛-升学体系优势,向高校对口专业输送特色人才。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采取“校区无边界、实体化运营、产教融合发展”建设模式,引名企入名校,组建沈阳产业大学,建设高质量职业中专和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双一流大学+知名职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双元制培养模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文体休闲等浑南区重点产业,设置专业,打开浑南学生职业升学就业通道。会上,浑南区与本溪高中签署了深度合作办学协议。此外还进行了科技类、体育类、美育类三组签约仪式,包括与辽宁省科技馆签署场馆课程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签署机器人编程课程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李铁足球俱乐部签署足球进校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签署共建沈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03/17
- 辽宁:万余革命文物绘制壮阔历史画卷3月15日,记者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辽宁省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公布辽宁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省文物局组织各市对辖区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核定。经征询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意见,最终形成辽宁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5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0818件记者看到,在此次对外公布的辽宁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5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0818件(套)。在《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中,排名前列的是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沈阳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大连的中苏友谊纪念塔、南子弹库旧址,抚顺的雷锋墓和雷锋纪念碑、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丹东的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营口的西炮台遗址,盘锦的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从该名录中可见,这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按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从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区域分布看,沈阳有各种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3处,大连为16处,鞍山为51处,抚顺为49处,本溪为77处,丹东为174处,锦州为37处,营口为14处,阜新为7处,辽阳为20处,铁岭为76处,朝阳为42处,盘锦为25处,葫芦岛为29处。从类型范围来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包含故居、旧居、纪念馆、纪念堂、战斗遗址、烈士墓、陵园、纪念碑等。在此次公布的《辽宁省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中,可移动革命文物有票据、手稿、书籍、刊物、武器、纪念章、历史照片、生活用品等,它们共同勾勒出近代以来辽宁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革命文物留存着历史烙印在公布的沈阳3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两处,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分别为刘少奇同志秘密居址、宋任穷旧居、中山广场雕像、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于济川公馆旧址及附属建筑、肇新窑业公司办公楼、东北陆军讲武堂。位居榜首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坐落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如今已正式辟为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馆长刘秀华介绍,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设立的第一个最高统一领导机构。随着东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陆续派陈为人、刘少奇、林仲丹、陈潭秋、罗登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李兆麟等抗日民族英雄也都曾是中共满洲省委重要成员,他们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号召各阶层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入侵者,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共东北地方史乃至中共党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记者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探访时看到,这是一排看似平常的硬山式青砖瓦房,坐北朝南,面阔6间,进深1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据介绍,次间是中共满洲省委秘书张光奇的办公室,第三间是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的办公室,第四间是陈为人与夫人韩慧芝的卧室,西侧两间是场景复原,展示了中共满洲省委成员工作和生活的景象。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留存着历史的烙印。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下一步,辽宁省将以本次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为契机,扎实做好本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弘扬革命文化;同时,进一步做好革命文物认定、公布、定级等工作,充分利用这些红色地域文化资源,讲好革命文物故事,宣传革命先烈在艰苦环境中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省文物局将根据工作实际,依据各市革命文物排查、认定结果,适时分批次公布全省革命文物名录。03/17
- 辽宁彰武县徐家村:发展乡村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徐家村位于彰武县前福兴地镇西南部,距县城10千米,距镇政府5千米。划分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5户,总人口1527人。村庄土地面积1986.67公顷,林地面积380公顷,耕地面积1117.8公顷。已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徐家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积极转变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借助互换并地有利契机,加快成果转化,发展认养农业,成立合作社,利用扶贫资金成立扶贫农场、扶贫车间,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确保稳步持续脱贫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以互换并地为契机,流转农户集中连片土地200亩,协调资金173万元,建设旱改水水稻认养项目,成立沙泉绿香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稻花香等水稻优质品种,年收益5万元。合作社吸纳带动的27户5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流转、效益分红、劳务服务等从中收益3.6万元,村集体增收2万元。二是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及村自筹资金50万元,建设扶贫农场,发展养羊产业,养殖山东黑头杜泊和本地小尾寒羊两个品种,实现收入4.5万元,使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效益分红。三是借力区域内招商,引进阜新易康生态有限公司油莎豆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总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300万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可实现税收近50万元。油莎豆厂现有工人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人,保障了建档立卡户务工增收稳定脱贫。为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徐家村以易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利用2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了油莎豆精选扶贫车间,2021年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带动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务工,每人每年仅此一项就可增收5000元以上。四是镇上引进双汇肉鸡养殖项目,选址在徐家村,村委会积极协助镇政府顺利流转农户土地98.21亩。目前,双汇肉鸡养殖场已经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可有效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安置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实现双赢。03/16
- 辽宁丹东东港:“剪”出好生活 铺就致富路天气转暖,农事繁忙。丹东东港市新农镇地枣坡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旭日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穿梭在村里的板栗园,指导当地农户修剪板栗树。“你可别小看了俺们这位刘书记,虽然他是城里下派来的,但人家的板栗修剪技术那可是非常厉害,帮助俺们这些板栗种植户挣了不少钱呢!”提起刘旭日,板栗种植户丛连军佩服地直竖大拇指。刘旭日(右一)指导党员冷武修剪板栗。2018年5月,刘旭日受市供销社党组委派到东港市新农镇地枣坡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老百姓虽然有产业却发展不起来······”刘旭日说,为了尽快熟悉地枣坡村基本情况,快速融入基层工作和生活,驻村后,他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村22个村民组进行走访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地枣坡村板栗种植户很多,可全村板栗平均亩产只有不到150公斤,与宽甸满族自治县板栗平均亩产300公斤差距很大。为了帮助村民解决这个难题,刘旭日对多个种植户进行走访和调查,发现种植户对板栗树的修剪方法惊人地相似:留下一根当年新生枝条(俗称水条)结果,将老的枝条剪断。刘旭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他来到宽甸实地考察和学习,经过对比,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两个地区的板栗修剪方式大相径庭,宽甸是留老枝条结果,而地枣坡村却恰恰相反。两种截然不同的修剪方式,导致地枣坡村的板栗产量上不去。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只要改变板栗修剪方法,就可以让地枣坡村板栗大幅度增产。为了改变地枣坡村板栗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刘旭日主动向村党总支请缨,担任高产板栗修剪示范技术带头人。“你一个城里人,种了几天板栗?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指手画脚?”有种植户不服气地说。事实胜于雄辩,刘旭日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说到农业生产问题,多数农民都很自信,甚至有些故步自封,他们大多认为城里人根本不懂农村的事。”刘旭日说,他深知如果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增产效果,说再多道理种植户们也不会相信。刘旭日找到板栗种植户丛连军,选取了50棵作为样板树运用新的修剪法。为了保证顺利开展研究,刘旭日承诺如果修剪的板栗树减产,他负责赔偿,如果增产,收益全部归丛连军。“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一场接着一场,剪枝作业时,真是苦不堪言,可再多的困难也难以动摇我干到底的决心。”刘旭日说。2019年秋天,刘旭日的试验园里栗满枝头,经测算增产80%以上。新式修剪法已经取得了实效,为了快速推广新技术,让村民更快受益,2020年春天,刘旭日又选择了王世强、王军财、冷武等三名党员作为新式板栗修剪技术的示范户。为了让这些党员以最短时间、快速掌握新式修剪法的要领,也方便他们向其他种植户口传手授,刘旭日把该技术进行了高度浓缩和简化,将原来三万多字内容,提炼出仅有200多字的“一占二看三通过”基本要领,使这项技术变得通俗易懂,更加方便种植户学习和应用。2020年秋季,三户党员示范户的板栗示范园迎来丰收的硕果,“刘书记,你给我长脸了,旁边的板栗园比我的板栗园面积大一倍,收入和我一样多,他们都问我怎么整的!”王世强卖完板栗后异常兴奋:“不增加任何投入,只改变修剪方法就多卖钱,这真是捡钱啊!”“现在这种新式修剪方法大家都认可了,从春节到现在,我已经指导了20多户板栗种植户,预计这种新式修剪方法全面实施后,全村5000亩板栗树,年增净收入在120万元以上。”刘旭日说,如今,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成功申请了50万资金修建了三栋温室大棚,大棚出租每年的毛收入在五万元左右。接下来,刘旭日的工作就是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