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阜蒙县鲁家荒村:发展肉牛繁育 助力乡村振兴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省农业农村厅选派驻村工作队的优势,阜蒙县富荣镇鲁家荒村两委班子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勇于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党建统领致富发展之路,发展肉牛繁育及养殖产业,带领村民致富。项目基地富荣镇鲁家荒村肉牛繁育及养殖项目是2021年发展起来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占地10亩,预计总投资160万元,资金来源为乡村振兴扶持资金+村自筹资金。按照养殖母牛50头设计,建设牛舍及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前期计划养殖可繁母牛30头,最大产能50头。目前项目经过专家初步论证,完成选址,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7月份完工。该项目主要以繁育养殖为主,自繁自养,年生产目标20头犊牛,预计收益5万—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五六万元。项目建设期内还可提供就业岗位,为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宏观调控目标创造条件。项目实施后,可以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创造劳务收入,同时向社会提供优良肉牛,间接安排农村劳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05/18
  • 辽宁沈阳:唐派京剧连演两场酬戏迷
    张宏伟主演的京剧《野猪林》剧照。5月14日、15日,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接连上演两场“唐韵流传”京剧专场,演出由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主办,沈阳京剧院唐派传人张宏伟领衔演出《上天台》《古城会》《请宋灵》等唐派京剧经典剧目。据介绍,这是唐派京剧在我省的一次重要展演。唐派是京剧名家唐韵笙创立的京剧老生艺术流派。作为京剧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流派,唐派也是京剧艺术流派发展过程中在东北形成的唯一的能够代表和全面体现关东京剧风格的艺术流派。2006年,唐派京剧艺术通过国家审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表演艺术家唐韵笙年少时曾大量习演谭鑫培、刘鸿声、汪笑侬等京剧名家剧目,并博采众长,慢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唐派宗师。沈阳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文武老生张宏伟是唐派传人,他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从焦麟昆、张海涛、邵继笙、唐小笙等名家,主演过《刀劈三关》《千里走单骑》《未央宫》等剧目。此次,张宏伟领衔主演的传统京剧折子戏《上天台》《古城会》等作品均为唐派艺术的代表剧目。张宏伟说,现在很多人对京剧传统剧目了解少,感觉和流行艺术相比“陈旧”,是老年人喜欢的东西,殊不知艺术只有好坏与否,并没有新旧之分。艺术所需的是明确的审美定义以及完备的表现方法,明确了这个标准之后,则无论“新”“老”都可以一视同仁。张宏伟认为,“老”的艺术不一定全部是落后的,因此既要继承,又要敢于扬弃,让作品经得起观众和历史的检验。
    05/17
  • 辽宁营口:“线上+线下” 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活动精彩纷呈
    近期,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广大少年儿童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线下活动培养阅读习惯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小夫子公益讲堂”,以成语故事为讲课内容,选取《史记》、《论语》、寓言、古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和文化修养。深受小读者们的欢迎。图书馆还举行了益智玩具训练营活动,以探索魔方为主题,既开发孩子们的脑力,又锻炼动手能力。在“小手拉大手亲子阅读汇”活动中,老师用经典绘本故事启发孩子们,让孩子们深刻了解爱国、团结、互助的真谛,更好地展现少儿馆阅读推广的意义。图片来源: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图片来源: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线上活动丰富阅读内容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感恩三春晖欢乐迎盛夏”活动,通过科普知识竞答、诗词填空以及观看动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科学知识。“24节气知识训练营”通过线上绘本故事,讲述节气中包含的农事活动、气象三候、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提高阅读能力,开拓知识领域。《实干兴邦劳动爱国——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选》微信展,以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为基础,给孩子们树立优秀榜样。未来,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将继续秉持初心,为广大少年儿童创建更好的阅读空间,带去更多优质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孩子们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助力“书香营口”建设。
    05/17
  • 辽宁阜新市歌舞剧院复排评剧《花为媒》
    近日,经典评剧《花为媒》的唱腔在阜新市歌舞剧院小剧场不断响起,由该院评剧团复排的评剧《花为媒》完成内部彩排,将与观众见面。评剧《花为媒》排练中。据了解,《花为媒》剧中的角色均由阜新市专业评剧演员担纲。排练中,在对台词、学唱腔、搭架子的每一个细节上,演员们都认真对待,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唱腔以及与乐队之间的配合都是磨之又磨,就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舞台呈现。主演林雨更是夜以继日练功,期间还专程到唐山找师傅罗慧琴学习提高。评剧《花为媒》伴随评剧走过了112年的历史。百年老戏在几代评剧人自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淬炼中日益成为经典。
    05/17
  • 老厂房变身别样书房 沈阳打造“工业风”城市书房
    中新网沈阳5月6日电(赵桂华)近日,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三家“工业风”城市书房相继向市民开放,让来到这里的读者深深体验到了“工业”与“文化”交融的魅力。奉天工场城市书房保留了老厂房原汁原味的工业风格。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老字号”书房车间换上新面貌5月6日,记者来到奉天记忆城市书房,发现这里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及主要建筑,也就是原沈阳自行车飞轮厂老车间的有效空间,积极融入了工业文化“老”字号元素,并修旧如故,在书房内陈列工业老物件,将工业与文化的多重碰撞完美诠释,营造了老工业区氛围。老车间变身奉天记忆城市书房。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座书房可温暖一个城市,这样一个充满工业风的读书环境,才是最具沈阳气质的城市书房!”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独一无二的红砖城市书房。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奉天记忆城市书房里摆放着工业老物件。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原字号”书房红砖厂房原汁原味记者在奉天工场城市书房看到,这里的书房保留了老厂房原汁原味的工业风格,充分体现出了工业文化“原”字号特色,是沈阳市独一无二的红砖城市书房。在阅读空间外,还有咖啡厅、面包屋等轻食餐饮休闲空间,在浓郁的咖啡香、蛋糕香中收获温馨、舒适的阅读体验。“午后,在这里喝一杯咖啡,静静地看一本喜欢的书籍,真是非常的惬意。”一位在这里看书的女士说。中德国际社区城市书房位于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商街上。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新字号”书房体验别样德式风情中德国际社区城市书房位于沈阳经开区德式风情商街之中,临近浑河西峡谷公园以及细河幽谷湿地公园,书房外深红色的屋顶以及色彩缤纷的外立面,均以德国罗腾堡小镇为原型复刻而来,充满异域风情,以浓郁的现代工业文化风格凸显出工业文化的“新”字号。一位带着孩子在这里看书的家长说:“我工作在中德园,居住在开发区,这里的读书氛围非常好,还有外国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德国际社区城市书房内部空间。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据了解,沈阳市铁西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入挖掘现有工业文化资源,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书房建设,通过传统工业文化和现代工业元素的有力碰撞,扮靓城市颜值。“工业风”城市书房不仅有靓丽的外表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具备总分馆制借阅功能,能够满足市民通借通还阅读需求。
    05/14
  • 辽宁省城市更新暨第九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
    5月13日,辽宁省城市更新暨第九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出席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致辞并宣布开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分别致辞,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出席。张国清、刘宁、倪虹等领导和嘉宾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巡馆。在沈阳、大连、鞍山、沈抚示范区和辽宁省老旧小区改造等展区,张国清、刘宁、倪虹等听取了城市发展规划、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现场观看了数字医疗、数字生活等应用场景演示。随后,张国清、刘宁、倪虹等来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展区,观看了企业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和项目建设成果展示。展区内,“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智慧”的主题格外突出,观展群众络绎不绝。本届城博会共有包括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等央企在内的90多家企业参展,现场气氛热烈,充满发展气息。刘宁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辽宁振兴发展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他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次博览会以“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智慧”为主题,契合人民愿望、顺应发展大势,是城市更新发展的一次展示会、宣示会,为实现互利共赢搭建了重要交流合作平台。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我省与住建部签署的《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合作框架协议》要求,以沈大为轴,推动城市协同共进发展;以质量为要,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以数字赋能,推动城市智能智慧发展;以人民为本,推动城市宜居宜业发展;以文化为魂,推动城市赓续传承发展。希望与会代表增进共识、深化合作,共同分享先锋观点、实践案例、领先理念,推动形成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沈阳倡议”,共同分享辽宁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红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会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看了辽宁省城市更新宣传片。省及沈阳市、大连市领导陈向群、张雷、王健、陈绍旺出席开幕式。副省长王明玉主持开幕式。沈阳市市长王新伟致辞。国家有关部委、央企有关负责同志,国内兄弟省市有关负责同志、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有关院士和专家,省建设城市更新先导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属企业、高校、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约600人出席开幕式。
    05/14
  • 耕海牧渔 大连市长海县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大连市长海县利用自然海洋环境、规模化渔业设施在海上“造田”,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打造海上“绿水青山”。近日,“牧场”里生长的生蚝迎来春季收获期,个个鲜嫩肥美。图为渔民正在打捞生蚝,准备销往全国各地。特约记者刘德斌摄
    05/13
  • 辽宁北票市:烤烟种植“烤”出乡村振兴“黄金叶”
    近日,辽宁省朝阳北票市北塔镇后梅林皋村田间地头,烟农们同往年一样,结合当地的气候与温度,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全面掀开新一年的栽烟热潮。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四区两基地”工作部署,北塔镇积极打造特色农业优势区,推进高品质、优生态、能富民的烤烟种植特色优势产业,2021年落实烤烟面积2033亩,现已移栽560亩,近期将全部移栽完成。北塔镇将持续谋划更多特色优势产业,带领群众勇走新路、勇开新局,为壮大镇财源、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作者单位:北票市北塔镇人民政府)
    05/13
  • 辽宁彰武县德力格尔湖度假区2021年旅游季启动
    为深入挖掘德力格尔湖品牌价值,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先行样板,5月1日,德力格尔湖度假区2021年旅游季启动仪式在大德镇举行。活动中,歌曲演唱、舞蹈表演、老年模特走秀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广大游客驻足观看。据悉,此次活动是大德镇今年文化旅游活动的开篇之作,全镇上下将围绕“绿色崛起、文旅融合、最美乡村”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和旅游深度融合。
    05/13
  • 24名留学生“打卡”沈阳 感受科技与文化的魅力
    “在看到这些精妙的医疗器械后,我对它们非常感兴趣。”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贾比尔说,“我非常想去看看这些机械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留学生们在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1905合影。人民网邱宇哲摄作为国产医疗装备的领军企业,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数字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为基础。活动期间,留学生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的发展情况。贾比尔目前在沈阳建筑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习,他说:“中国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先进的医疗器械,这次能够来到东软医疗集团参观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5月7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留学生“看中国”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第二站在辽宁沈阳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24名留学生走进沈阳,了解沈阳在医疗卫生事业、文创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领域的发展情况。留学生们逛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人民网邱宇哲摄在沈阳市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留学生们一边自拍,一边穿梭于各类艺术展览与特色店铺,感受沈阳文化艺术生活的乐趣。“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1905文化创意园了,这里很吸引我,每次来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感受。”南非留学生姜奕杉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留学生高珊妮手中拿着刚做好的糖人和面人。“特别好玩,之前呢也没有接触过,这是我第一次,然后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能够亲身体验跟老师一起做,我觉得非常非常有意义。”高珊妮来自喀麦隆,从小就跟随父母来到中国,具有相当高的中文水平。在皇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高珊妮与留学生们一起参观了冯元平剪纸、奉天皮影、于氏面人和李氏糖人等多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与老师们热情互动,全方位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留学生制作糖画。人民网邱宇哲摄活动中,多位留学生表示,此次走进沈阳,不仅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对外发展活力,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帮助他们全方位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