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丹东
宜居丹东
  • 新区民生工程建设成绩斐然
    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宜居打通断头路、路灯亮起来、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丹东市实验中学项目建设主体完工……盘点新区去年的建设成就,不难发现这里的民生工程稳步推进,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更加完善优化,体现在建设、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人气在节节攀升。“这里原先没有道路,我们到学校接孩子得绕远。现在路修好了,出行方便多了。”家住浪头镇忠杰村的李奶奶高兴地说。李奶奶口中的路是去年11月份修建完工并实现通车的中华路,从黄海大道至富民大街,是周边1000多户居民通往丹东实验小学新区分校,丹东市第二中学,温州城、绿城紫金园等小区的主要通道之一。去年,新区不仅完成了中华路建设,打通了丹东市实验小学新区分校至黄海大道之间的断头路,还完成了公安北街、文瑞路、爱河大街(文澜路至中心北路段)、金河大街(中心南路至洋河大街段)、科技街(中心北路至学府路段)多条道路的建设。2020年4月,家住滨江凯旋门、新加坡城、新世纪家园A区等小区居民惊喜地发现,小区周边道路两旁的路灯逐渐多了起来,夜幕降临,之前夜间行路“摸黑”的地方,如今变得亮亮堂堂。文安路、国安路、国强路,作为新区内连接银河大街和鸭绿江大道的三条主干道,其亮化工程一直是附近居民所期盼的。管委会将该三个路段的路灯亮化建设,列入了民生工程计划当中。随着周边道路路灯一一亮起来,大家心情也亮了起来。2019年9月破土动工的丹东市实验中学项目,备受市民关注。作为2020年丹东重点民生续建项目,经过一年的建设,3座教学、行政和生活楼框架已拔地而起。据介绍,市实验中学由管委会投资建设,学校位于新区中心北路与科技街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共设置32个教学班,建成后可容纳1600名学生。现在教学、行政和生活楼主体建设已完工。学校还将建设操场和400米标准户外塑胶跑道等功能设施,硬件将达到全市一流建设标准。市实验中学的施工建设,将弥补新区初中建设这块教育短板,届时这里将形成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完整的教育体系,对带动新区的人口入住,拉动新区人流、物流等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关乎新区发展和建设的“里子”。2020年10月,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完工并实现稳定达标运行。该项目位于柳林河以南、黄海大道以东、澳门路以北、鸭绿江大道以西合围地块的丹东新区装备制造园区内。2020年完成6条道路、长11公里污水管线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560米。目前,污水管线已接入18家小区及企事业单位,收集污水面积3.3平方公里。该工程2019年进场施工,2020年6月26日正式进水调试运行。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2万吨,目前处理水量均在7000立方米左右。此项目的建成,极大地优化了新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改善周围水体环境,对治理水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1年,工程还将计划施工污水管线12条,长12公里,增设三处污水提升泵站。去年,新区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完成灯塔山公园南侧区域地形整形及景观、绿化工程,整理土方15000立方米,新建公园设施用房140平方米。完成鸭绿江大道两侧栽植彩叶树及花灌木绿化工程、文永路东侧(丹东银行周边)景观环境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等6个绿化工程的施工任务,城市绿化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新的一年,管委会还将进一步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围绕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实施兴丹路、爱河大街等道路路灯安装工程;完成文安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灯塔山公园建设;启动实验中学南侧社会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丹东实验中学项目建设;争取在新区部分地段启动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及建设;完善建设临港东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工程,为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记者刁庆峰编辑邹润
    01/27
  • 公交畅城乡 跑出“幸福路”
    1月24日,市民周闵从站前乘上了101路公交车,这是她今年从外地返丹后第一次乘坐该线路的新车。“妈,咱丹东这几年发展得真快,这车真好,坐着多舒服啊,还环保。”周闵和前来接她的母亲一路上聊着家乡交通的喜人变化。近年来,为提升市民出行条件,我市在完善设施、规范管理、绿色营运等方面下足功夫。1月10日,101路60台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取代了丹东公交最后一批柴油车辆正式上线运行。作为落实市政府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此次投放运行的车辆为纯电动无级变速空调公交车,属国内环保程度最高、实现碳零排放的新能源公交车,这也标志着丹东公交彻底步入了清洁能源车辆时代,又一次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实现了城市公共交通高智能、高质量发展,将之前新能源、清洁能源占公交运营车辆总数89.4%的比率提高到100%。“这种车续航里程达300多公里,还采用了高、低压双电源无中断式电动转向助力泵,如果其中一套电源系统出现故障,仍能保留部分助力能力。安的是先进的变频冷暖空调,能保持车内恒温,净化空气,乘客上下车更容易……”一位驾驶新车的101路驾驶员说,经过连日来的运行,乘客反响很好,自己驾驶时也觉得操作性好、舒适度高。近日,记者来到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区公交客运场站。“这里共有6个充电桩,可供12台车辆同时充电。”丹东公交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新区公交首末站,是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公交车维修保养、充电加气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场站,可同时容纳60辆公交车停靠,为新区通往市区的221路、303路等5条公交车提供“家”的保障。此外,去年我市把公交场站建设任务作为“重强抓”工作重点,东尧停车场为当年施工、当年完成,是我市目前面积最大的公交场站,可停放百辆公交车。为方便城市东部百姓出行,丹东公交优化调整103、105等多条线路,织密东部城区线网。目前,东泰路停车场、新区安民山停车场正在积极筹划建设中……随着停车场投入使用,按照“车辆就近停放、减少空驶”“便于集中管理、灵活调度”“维修方便、提高运营质量”等原则,丹东公交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划分线路车辆归属,延长、调整多条公交线路。调整后使得运营里程增加了,空驶里程减少了,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如今,我市拥有公交站亭、站牌712个,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覆盖率为100%。尤其是2019年11月1日,首批25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投入使用后,更强的指示性与信息承载能力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还直接提升了城市品位,扮靓了夜色。2018年,“安东行”手机APP开始投入使用,此举按下了“智能乘车”的快进键。2019年,我市又完成互联互通服务器项目,互联网+二维码支付项目,车辆安全行驶提示系统项目,智能视频客流分析、电子站牌系统项目,并顺利通过辽宁省创建绿色公交城市的项目验收;建立驾驶员行为分析系统,大大提高了应急指挥效能。此外,在移动支付方面,与银联和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实现了多种便利支付功能。又结合各类群体需要,累计发放各类老年、学生、IC公交卡等超过63万张,增加了IC卡充值中心服务窗口及自助充值机,提升配套服务质量。2019年底,丹东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项目全部完成,这为之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实名制乘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疫情期间,4万余名丹东市民通过手机号下载登记使用“安东行”手机APP乘车;开通了一百多万张小额双免银行卡,实现“挥卡扫码”乘车。实名制乘车方式为“同乘追溯”提供了可靠保障。另外,市民不需要出门排队,在家即可随时办理充值业务,免去了赶往充值网点办业务的麻烦与人员聚集的风险。丹东公交信息化建设成果既展示了经济效益,又创造了社会效益。我市一直致力于公共交通事业“平安”稳步发展,一直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组织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走访社区学校”等系列社会活动,让文明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如今,安全管理人员和公交车驾驶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目前,丹东公交营运车辆达595台,线路60条,营运里程2001万公里,营运班次70.58万次,营运线路934.7公里。未来几年,我市将科学制定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方案,实施“十四五”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继续推进绿色公交、智慧公交、信用公交、平安公交建设。记者王俊编辑邹润
    01/26
  • 丹东1300多名河长呵护水生态
    清理河道垃圾整治黑臭水体1月15日,我市迎来降雪。花园河畔,萧瑟的枯草披上银装,一些市民前来驻足拍照。过去几年,我市全面落实河长制,花园河面貌有了大转变,同样的转变,还出现在白房河、五道河、大沙河等重要河道。沿河居民普遍感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了。在花园河、白房河、大沙河等我市重要河道的一侧,印有河长姓名的展板受到市民关注。这些“河长牌”,是我市决心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市多次组织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出动清理人员15331人次,出动运输车辆4342台次、工程机械1099台次,投入资金393万元,清理河道垃圾5.12万立方米。市水务局协调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企事业单位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据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水环境质量全面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8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7.5%的考核目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的提升,和全市1300多名各级河长的努力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以河长制为抓手,系统治水、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目前已完成花园河、白房河、五道河、北部山区截洪沟、九道河5条黑臭水体截污与清淤等主体工程建设,累计投资1亿余元,铺设截污主管线21.2公里,接入排污口191处。与此同时,积极构建了城乡污水集中处理体系,建成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站)10座,取缔了污染水环境企业14户,进一步铲除了滋生黑臭水体的源头。此外,全面推进马市岛水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筹集资金1.52亿元,解决了马市岛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消除了丹东城区饮用水安全隐患。东港市大东沟水系,凤城市草河、二道河及二龙河也陆续开始实施生态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我市还积极开展了河湖划界工作,明晰水域岸线综合利用与管理保护范围,完成9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划界工作,针对丹东地区“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特点,以及涉河涉水领域的实际状况,市水务局将界江联合执法行动与打击非法采砂行动相结合,出动水政执法人员800余人次,采取大、小无人机交替和人、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河,打造了“空中、水上、地面立体化巡查防控格局”,联合市水务、公安清理采砂船、运输船及其他船舶30余艘,移交涉刑案件线索5件。同时,以市河长制办公室名义印发了《鸭绿江采砂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压实河长的职责,推动各级河长真正地依法履职尽责。2020年12月5日,市河长制办公室与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了“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会签仪式,双方签署《关于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协同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联合制定了《关于丹东地区河道垃圾清理公益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形成检察公益诉讼参与河道生态治理和保护的工作新格局,对14个乡镇、42个村的河湖现场进行了联合巡查,对各辖区整改情况进行跟进验收。“‘河(湖)长+检察长’依法治理河湖新模式,为我市河湖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司法保障,为我市河湖治理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引擎。”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该机制将积极推进我市各级河湖长把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和河(湖)长制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协作机制的作用和实效,全力营造我市“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湖新面貌。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
    01/26
  • 改变乡村面貌 打造宜居环境
    近三年来,振兴区先后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无害化旱厕改造等相关实施方案,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完成时限。去年,振兴区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入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通过各部门监管责任,提高了村民环保意识,改变了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冬日的午后,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温暖的阳光洒满整个村落,村子里的道路干净整洁,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村民房屋错落有致,整齐美观的仿古墙与喷绘的党建内容、村规民约、垃圾分类等宣传内容有机融合,美丽乡村的“颜值”不断提升。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浪头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浪头镇对辖区村内道路两侧堆占物进行集中清理,对村内河道、沟渠等水体进行整治,对残破或倒塌墙体进行修整并喷涂成整齐美观的仿古墙。同时,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在辖区内设置垃圾分拣房6个,垃圾分类收集亭13个,水泥垃圾收集池80个。此外,增设垃圾桶500个,分发给示范村组的农户,逐步引导村民施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治理分类化和卫生保洁日常化。2020年以来,浪头镇补短板、强弱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造基础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对辖区主要干路和村堡内道路增设、安装太阳能路灯,更换节能环保LED灯头,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照亮了村民幸福之路;对部分未硬化的村堡路进行改造。目前,全镇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状况。此外,还对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改造,栽植银杏、榆叶梅、金叶榆等观赏性较高的绿化苗木,目前,绿化面积达5000平方米,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薄弱,路面坑洼,如今,镇里不但给俺们修了路,还安装了路灯,建了文化仿古墙,在家里推开窗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在文斌村居住30余年的于学文感慨道。他用“村在绿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形容村庄,生活在这里,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既安心又舒心。汤池镇复兴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543”新农村垃圾治理体系标牌,“543”就是对垃圾进行5种分类,4种处置方法,以及“党员、村干部、妇女”3类人群带头认领责任的工作方法,形成农村垃圾分类处置长效管理机制。复兴村从各家各户卫生抓起,成立了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和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全村环境卫生大检查,激励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今,昔日的老式垃圾箱在复兴村已不见踪影,“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的垃圾中转站格外引人注目,绿色的干垃圾清运箱和黄色的湿垃圾清运箱一目了然,便于保洁员将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作为示范村,区里给该村增设了固定保洁员,村子也像城市一样有保洁员清扫卫生了。小厕所,大民生。振兴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汤池镇萌芽村为重点,在汤池镇实施旱厕无害化改造。据介绍,“厕所革命”改出了新生活,村里不仅每户都有卫生间,有的村民家重新装修,还实现了如厕、洗漱、沐浴三大功能于一体。“改厕后,俺们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干净、卫生的生活,冬天不用挨冻到室外上厕所了,真是太方便了。”萌芽村九组的一位村民说。农村“厕所革命”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萌芽村的华丽转变只是振兴区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振兴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为主要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于细微之处扮靓“面子”、做实“里子”,绘就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写在脸上,荡漾在笑容里。记者陆丽明编辑邹润
    01/26
  • 多措并举 营造绿色生态
    去年底,元宝公安分局获得一个非法开采江河砂石牟取暴利的案件线索,市公安局水务分局联合元宝警方,将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查扣非法开采的砂石10万余吨。2020年6月10日,市公安局水务分局牵头,联合巡特警支队、凤城市公安局等,端掉了在凤城东汤镇爱河流域涉嫌非法采砂犯罪团伙,现场抓获非法采砂嫌疑人7名,扣押铲车、运输车等非法采砂器具5台。去年春夏之交,全市公安出动警力1000余人、车辆300台次,与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密切配合,在鸭绿江与大沙河交汇处联合开展“护鳗”专项行动,共行政处罚59人,批评教育286人,罚款59000元,没收鳗鱼苗574尾,有效打击了鸭绿江流域非法捕捞鳗鱼苗的行为。针对丹东地区河流点多、线长、面广,无法实现对全地区江河湖“全覆盖、无死角”巡查的实际和特点,水务公安分局积极探索无人机巡河执法新模式。2018年7月10日,丹东地区实现了无人机首次巡河。目前,通过采取大、小无人机交替巡河和人、机交叉巡河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打造了“空中、水上、地面”立体化巡查防控格局,较好地实现了对涉河涉水违法行为和案件“快速巡查、远距监控、及时发现、精确打击”的功能。目前,通过无人机巡河,共发现12起河道乱象和5起河道非法采砂案件线索,并已移交属地主管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此外,水务公安分局还将高科技信息化技术引入巡河工作中。巡查人员将全地区的历年砂场资料、盗采砂石高发地点、巡查中发现的砂堆地点、全地区混凝土搅拌站等砂石消费单位、砂场周边视频探头等各种与江河领域有关的基础信息录入该系统,便于线索的记载和查用。据统计,目前全市查处各类涉河涉水刑事案件35起,采取强制措施49人。一次次出手亮剑,彰显了我市公安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职能作用,维护丹东优美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记者刁庆峰
    01/25
  • 着眼市民关注焦点 科学规划破解“停车难”
    1月19日18点,在兴隆街财神庙街至金海路路段,市民秦浩然很快就找到了停车位。“以前在这儿找地方停车,最多一次花了半个小时。”秦浩然说,“过去大家要么随便在道边一停,要么随意停在人行步道上。”每天下班回家绕圈找车位,曾经是不少市民的“必修课”。老城区“停车难”不但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形象,阻碍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解决停车难题,何谈建设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的幸福宜居城市?在“2020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中,解决“停车难”排在第二位。一年间,我市在13条城市主次干路两侧规划出2000个城市公共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题。2020年4月,包括朝凤街、江城大街、青年大街、国桢路北侧、财神庙街、锦山大街、通江街西侧、通春街、中富街南侧、平安街北侧、金汤街、兴隆街、中宝街在内的13条街路进行了改造,规划公共停车位840个。“2020年年初,我们对全市街路进行摸底,结合当年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选取商业网点密集、人行步道宽度在6米以上的地段,规划了一批停车位。”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月20日19点,在滨江西路附近的新建篮球场上,市民张强正和朋友切磋球技。“以前滨江路旧篮球场附近没有停车场,我们只好把车停在路边。”张强告诉记者,新建的高标准篮球场附近,新增了拥有42个停车位的生态停车场。生态停车场地面采用植草砖和透水砖铺设,既保证绿化效果,又有很好的地面稳固性,附近还配备了照明设备。“每年夏天来打球的人不少,还有不少孩子,以前总怕孩子被乱停乱放的车碰了,现在有了停车场,安全还方便,政府真是周到又细致。”市民邱晓光说。城市公共停车位的开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题。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新增750个停车位,试点建设路边智能停车场”,这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期待。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结合今年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我市正积极摸底筹划,确定新增停车位街路名单,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记者戚文
    01/22
  • 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提升城市交通形象
    2020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从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投入大量资金强力推进“2020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精心谋划、科学调度、协调推进,有效保障了十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迅速高效落实,确保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在“2020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中,“改造提升锦山大街、山上街等39条城市道路,重建胜利桥、福春桥、维修加固锦江桥、花园桥等4座城市桥梁”被排在首位。城市路桥既是城市的脸面,也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每一年,市委市政府都会在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上下大手笔、花大力气,这些都是市民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1月19日8点,家住绿云花园小区的陈绍典乘公交车上班。新建成的港湾式公交站点内,等车的市民有序排队,公交车缓缓驶入站点。“港湾式公交站点沿人行步道向内大概凹进去3米吧,不耽误其他车辆行驶,也不会出现别的车辆和公交车抢道,我平时带孩子坐车觉得安全很多。”陈绍典说。去年完成改造的锦山大街二纬路至九江街段,焕然一新的不仅是公交港湾式站点。车行道全部翻建,解决路面破损问题;沿途150个检查井全部采用新施工工艺,井口高度与路面持平,行车更为平稳。人行步道上,新铺设的橘色彩砖格外显眼。与以往不同的是,步道用黑色砖将路面分为行人区域和停车位区域,在行人区域内铺设了浅黄色盲道,与停车区域间隔一段距离,更注重行人安全。“以前找个停车位至少得十多分钟,这次道路改造沿途增加了不少停车位,方便!”市民韩春来评价。丹东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市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的锦山大街道路维修工程,其改造宗旨不仅是改善行车环境,而且让道路更便民。在有条件的人行步道增设停车位,下调路边石高度方便停车,二纬路至九江街段停车位总数达到479个。家住花园桥附近的张辉给记者算了笔账。他每天上班,花园桥是必经之路。以前都是提前一小时出门,高峰时总会堵车。“现在桥宽是原来的三倍,双车道改成四车道,不堵车了,油钱省下不少。”张辉笑着说。虽然花园桥目前只是简易通车,但很多市民还是会选择步行从桥上经过。“过去振八街路面宽,而花园桥桥面窄。现在桥面拓宽了,走在上面心情也敞亮了。”市民邱翰说。花园桥建成于1938年,是丹东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改造后的花园桥,按照城市A级桥梁标准建设,设计荷载量大幅增加,桥长度增加到36米,桥宽拓展至24米,两侧增宽约5米的人行步道。最关键的是,改造后的花园桥实现了与振八街道路顺接,打通交通瓶颈,使行车更为顺畅。这,正是民生所需。丹东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市政部统计显示,2020年111个市政施工项目中,涉及城市道路主干线改造工程的有4项,分别为锦山大街、山上街、宝山大街、滨江路道路改造工程;桥梁项目有4项,分别是花园桥、福春桥、胜利桥改造工程以及月亮岛桥梁维修。不断提升的城市交通环境质量,让市民真正体会到了“道路变通畅,心情更舒畅”。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了更多惠民“干货”。其中,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是这样描述的:提高城市通行能力,贯通花园东路和桃源东路、铁矿路和白房西路,提升改造仁忠街、于家小区周边等北部山区路网,打通花园立交桥“卡脖路”,连接城市“断头路”;新增750个停车位,试点建设路边智能停车场,推进丹前铁路外移,让城市血脉更加畅通。消除城市安全隐患,提升10个城市泵站排水能力,改造江城大街、新港路排水管网,填补郁文街排水空白,消除花园东路周边内涝;除险加固人民桥、九道桥、桃源桥,地埋改造江城大街等城市主干路高压线,加固城市挡墙和滨江路悬挑桩基;加强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供暖企业的监管,完成华孚热电外迁工程,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强力拆违治乱,改造66个老旧小区,强化物业管理;分功能区域建设沿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有效提升鸭绿江大道和七经街百年老街形象。记者戚文
    01/21
  • 民生台账解民忧 暖心服务赢民心
    在振兴区浪头镇文安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洪胜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民生台账,里面详细记录了居民的诉求情况,供暖问题、管道漏水问题、邻里纠纷……“社区民生无小事,一件小事儿可能直接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从没大意过。”范洪胜说。前不久,有居民反映,21点钟以后,楼上邻居穿高跟鞋走路,影响楼下患有冠心病的老人休息,希望社区帮助沟通协调。范洪胜接到诉求后,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与诉求者楼上的邻居沟通,对方表示“愿意配合社区协调,今后一定注意”。很多事情虽说是小事,但社区工作人员倾心的帮助,带给百姓的却是无比的温暖。文安社区坐落于文安新村小区,而文安新村小区是多个行政村部分村民回迁安置的小区,人员构成复杂,时常发生各类纠纷。范洪胜走访了解情况后,建立了文安社区周五联席议事会,由社区“两委”成员、物管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参与,每周将小区内存在的各类问题讨论解决。会议制度从2014年延续至今,共召开了200余次,能现场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现场制定推进方案,按照进度推动落实。“说心里话,住在这里,我们感到很幸福。”谈起自己生活的社区,居民们忍不住夸赞。前段时间,在党群联席会上,有居民代表反映小区有个单元的下水道经常堵塞,居民多次自发疏通,但仍无济于事,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范洪胜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和物业取得联系,协调专业人员到现场查看。找到造成下水道经常堵塞的原因后,范洪胜与物业协调沟通,组织施工方进行维修,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从打造失地农民再就业品牌,到成立文安社区党建联盟,再到组建绘画、健身舞等文艺队伍以及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一项项举措拉近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距离。工作人员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上来,带着答案下去、带着民心回来。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多了,心气顺了,对社区也更信任了。文安社区党支部围绕居民关注的问题,几年来共解决社区各类矛盾纠纷问题1000余件,解决落实民生实事500余件。“处理基层矛盾纠纷,其实没啥灵丹妙药,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用党心换民心,就一定能让民心向党心。”范洪胜如是说。记者陆丽明
    01/20
  • 大沙河边将栽新树
    日前,市民罗先生致电本报称,自己每天晨练,这几天他发现,从漫水桥到东尧桥的大沙河边有很多树被砍伐,只剩下了树桩。当天上午,记者与罗先生来到现场,沿着大沙河边走了不到两公里,就发现了三十几个树桩,有成片的,接连可见七八个树桩;也有零星的,和旁边笔直挺拔的树木形成很大反差。罗先生告诉记者,从漫水桥到东尧桥是他每天晨练的必经之路,他清楚地记得,刚入冬的时候这些树还在,而且非常挺拔并且有枝叶。最近天气寒冷,他有几天没来,没想到树竟变成这样。“瞅着这树桩是新砍伐的样子。”罗先生指着几处树桩说,这些树桩还挺白挺干净,茬儿也挺新,一看就是刚被砍伐不久。根据观察,这些树桩的直径为10厘米—20厘米,树龄不长。就此,记者咨询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园林处和元宝区住建局。工作人员答复,由于去年我市降水较多,导致大沙河边不少树木死亡,根部腐烂,还有些树木倾倒,非常危险。因此,市园林部门与元宝区住建局一起用专业设备将腐烂和倾倒的树木砍伐。与此同时,园林部门也有新的规划,打算今年春天在大沙河边再栽种上新的树木,供市民乘凉。姜慕馨
    01/19
  • 老旧小区安电梯 居民感受新变化
    图为泰和花园小区新安装的电梯。2020年11月5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成果和示范工程,我市元宝区泰和花园小区在此次博览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板块中亮相。能在如此有含金量的展会上展示丹东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足见其改造的成功,特别是小区电梯的安装,让居民确实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小区有了新电梯1月5日,在泰美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泰和花园小区,看到新加入的小区物业将该小区变成封闭式小区,路面重新铺设、楼外墙粉刷一新、花园加了不锈钢护栏……除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定动作外,已经安装好并投入使用的第一批8部外挂电梯格外显眼。在2号楼,记者体验了一把新电梯:跟随居民扫卡进入,封闭运行,1楼到8楼直达只需12秒。“又快又方便,还能看景儿。”64岁的居民王德才感慨地说。他家住在8楼,以前买个米面之类的重物,只能往上扛。去年有了电梯,家里一次买了几十斤秋菜,上电梯也就是一趟的活儿。“小区里老年人比较多,平时采购,搬搬抬抬的都挺费劲,有了电梯,解决了很多居民生活难题。”赵玉霞告诉记者,电梯安装后,小区的房价也随之走高。安个电梯不容易“安装电梯是小区居民多年的心愿,能圆梦不论对社区,还是对小区居民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赵玉霞告诉记者,泰和花园小区建成于1998年,共18栋楼、39个单元、495户。几年前,小区刚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时候,曾经想过为小区安装电梯,但计划在起步阶段就被搁置了,“单是办理各种审批事项,我们就弄不了,大家都不知道具体该找哪些部门,需要哪些审批手续。”去年3月,元宝区要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加装电梯试点的消息传出后,经过和小区业主委员会商讨,赵玉霞将泰和花园小区的情况上报,安装电梯的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尽管元宝区政府承诺,加装电梯的设计、监理、施工、管网改造、电力等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承担,但电梯安装施工和安装电梯设备所需资金,要由小区居民自行解决。第一轮小区住户摸底调查,只有4个单元居民同意安装电梯。居民首先担心的是工程质量问题。为此,社区和业主委员会多方征集有资质、信誉好的电梯安装公司,参与工程项目竞标。安装费用方面,业主委员会参考沈阳市相关方案进行测算,由区政府出面协调小区改造施工单位作为第三方,代为收取电梯安装费用,协调监督相关费用的使用去向。部分居民担心安装玻璃电梯会被侵犯隐私,社区和业主委员会便带着有疑问的居民,到加装电梯的小区实地查看,消除顾虑。破除了重重困难,2020年5月中旬,施工单位正式进场,12部电梯分批施工,样板工程由此诞生。市民期盼“电梯时代”其实,在丹东加装电梯的小区并非只有泰和花园小区。2020年8月中旬,有着20多年历史的永安花园小区也开始加装电梯。如今,小区内的电梯已顺利通过丹东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正式投入使用。永安花园6个单元上百户居民也迈入“电梯时代”。记者了解到,不少老旧小区的居民都在期盼自己所在小区也能进入“电梯时代”。家住八街三纬90号的姜林,曾特地跑到泰和花园小区,感受电梯带来的舒适便利。“我们楼里老年人多,8层楼还没电梯,上下楼再提点重物,都觉得费劲,就盼着能早点安个电梯。”姜林说。实施意见出台1月5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小区办了解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经市政府同意,2020年12月17日,我市出台《丹东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应当遵循“业主自愿、充分协商、依法合规、保证安全”的原则,未列入拆迁征收计划,建筑结构、质量安全等符合加装条件的既有住宅都适用该实施意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前,须经本单元全体业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就加装电梯方案、资金筹集、电梯维护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充分协商,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并签订协议。目前,相关文件已下发各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并进入实施阶段。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在施工前征求各小区意见,有意愿安装电梯的小区,可依照实施意见实施。记者戚文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