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让文明的种子落地生根2023年以来,丹东东港市新城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的“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延伸文明实践服务触角。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除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外,在居民小区内建设爱心驿站、家门口服务站等文明“阵地”,实现“阵地建起来、实践活动多起来、长效机制立起来”,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后,居民们经常来这里看报、练书法,每个月社区还会举办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港北社区退休教师于国臣说。壮大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发挥志愿服务“主力军”作用,将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归巢”大学生等纳入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道德模范、退役军人、妇女、青年、“五老”人员积极投身文明实践工作,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8支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专项志愿服务队,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便民惠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推进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统筹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五项内容,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精神期待,丰富业余生活。2023年以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69件,学习科学理论16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9000余人次。依托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等宣讲活动50余次。积极开展文明祭祀、绿色出行、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等宣传活动30余次,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每周五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将创城工作落到实处。培育孵化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港北社区依托家门口服务站,组织辖区内具有国家级心理健康资质的党员,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并将每周四定为“心理疏导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援助、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居民一致好评。滨海社区打造“逢三说事”志愿服务平台,即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平时收集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并于每周三组织辖区志愿者召开议事会,领任务、抓落实。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3件。记者:张瑞01/03
- 退休党员的第二个春天在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有一个退休党员群体,他们虽已退休,但却依然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为辖区居民默默奉献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这些退休党员大多数都已年过半百,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依然十分饱满。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为社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关心社区的环境卫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和监督工作;他们关注社区的安全,积极参与治安巡逻和防火防盗宣传;他们关爱社区的困难群体,经常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近年来,退休党员紧紧围绕民生实事做文章,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居民保持楼道卫生干净整洁的迟振英;被居民赞誉为热心肠的姜连英;坚持十几年为小区花坛绿化的王淑珍;解决居民三件闹心事儿的夏凌宝;一心为社区着想、被人们称为“倔老头”的刘万年;坚持经常义务为小区巡逻的周平禄;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的安臣光;树家风、扬正气的翟吉珍……人们不禁要问,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退休党员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矢志不移地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感恩和回报!”88岁有着63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翟吉珍的一番话,代表了退休党员们的心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看病,照比过去,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要感谢共产党。”翟吉珍说,虽然他们退休了,但党员就要为党干事,用微薄之力回报党恩。退休党员之所以热衷发挥余热,与组织对其关心与重视密不可分。每当年节或是哪位退休党员有病住院,社区党委班子都要前往探望。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常沟通,让退休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凝聚力,他们的第二个春天一定会绽放美丽。记者:张津硕01/02
- “全程”辅导服务护航婚姻家庭近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与心理咨询师走进元宝区天泽社区,为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沙盘、压力释放等方式缓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并辅导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学会处理居民婚姻中的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近年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依托婚姻登记窗口,聚焦婚姻家庭延伸服务,创新打造婚姻家庭“全程”服务模式,通过“婚前培训”“婚姻家庭辅导”“家庭课堂”“离婚调节”“离婚冷静30天”等环节,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婚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幸福感,为婚姻家庭保驾护航。在婚前,婚姻登记处通过“特殊节日颁证”“集体颁证”“特色主题颁证”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婚姻观念和节俭适度的婚俗文化,引导广大新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为准新人开设新婚课堂讲座,邀请律师、婚姻家庭辅导师或特约颁证嘉宾为新人讲好“婚前第一课”,帮助新人适应婚后生活、学会经营家庭,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提升新人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婚姻登记处为家庭成员提供婚后家庭辅导服务,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婚姻咨询、心理疏导、家庭关系处理、离婚调解等辅导服务,增强当事人的婚姻家庭责任感,解决当事人的难题,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减少非理性离婚现象。婚姻登记处通过“家庭疗法”,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及家人开展心理辅导和家庭关系修复,已提供百余次心理咨询服务,后期还通过电话、面谈、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家庭成员进行专业的跟踪服务。按照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要求,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积极发挥婚姻登记窗口婚俗改革阵地作用,从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4个方面入手,通过建机制、造氛围、改环境、提服务等方式,不断扩大婚姻家庭辅导的覆盖面,对婚姻的全过程给予关注和呵护,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记者:王玉01/02
- 丹东市“梨园盛世唱新春”群众戏曲展演活动启幕12月28日14时,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梨园盛世唱新春”群众戏曲展演活动启幕。全市优秀戏曲文艺骨干力量,奉献了一场融合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川剧等丰富传统戏种的本土戏曲文艺盛宴。记者:周广庆01/02
- “绿江新韵 和声飞扬”迎新年音乐会精彩唱响!12月27日晚,振兴区文化馆携手丹东市心曲音乐沙龙倾力打造的“绿江新韵和声飞扬”振兴区迎新年音乐会精彩上演。音乐会现场,多年活跃在丹东舞台上的知名歌手将《同桌的你》《传奇》《相逢是首歌》等大家耳熟能详的13首经典歌曲重新编排演绎翻唱,用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形式呈现,让观众感受和声的魅力,领略旋律、节奏以及层次的变化,遨游在多声部的丰富韵律中。振兴区文化馆一直致力于打造有灵魂、有温度、有底蕴的精品文化惠民活动,本场室内新年音乐会是打造“高雅艺术空间”精品小剧场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受到了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美妙歌声唱出了对大家的新年美好祝愿,观众在乐享美妙声音、陶冶高尚情操的同时,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奔赴新的一年。见习记者/张怡媛于上茹12/29
- 辽宁丹东登记高龄老人信息 为行动不便者上门认证身份日前,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东升社区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错一项、应采尽采”的原则,对辖区内40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逐人登记。针对行动不便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格员采取上门的方式现场进行身份认证。社区摸清了辖区内高龄老人的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送上暖心养老服务。连日来,为全面做好老年人健康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老年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老龄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丹东市各社区多措并举做好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录入工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各社区不仅摸清了辖区内高龄老人的基本信息,还为老年人口相关政策及各项惠老政策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对老年人的精准动态服务、保障等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民政委员尹晓霞梳理了需要进行认证的高龄老人台账,逐一联系老人家属,向他们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帮助他们进行认证。由于很多老人的子女已年近古稀,不会使用手机录入系统,尹晓霞每天利用下班时间上门为老人认证。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社区网格员来到独居老人家中,与老人唠家常,了解老人当前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仔细登记并记录子女联系方式,同时提醒老人要安全用火、用电、用燃气。记者:王卢莎12/27
- 这场主题沉浸式党课太精彩啦!12月22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主题沉浸式党课,合作区边境管理大队民警代表、机电学院教师党员和学生代表、合作区消防大队、克隆集团、东方测控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市实验小学等共建党组织共计500余人到场观看。盖少铠记者/唐羽廷文康乐图12/26
- 立足“五小” 培养“未来”“大家上午好!我们是抗美援朝精神宣讲团,山上小学宣讲员。”12月11日,辽宁教育学院、丹东市委教育工委、抗美援朝纪念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实践基地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中,山上小学的小宣讲员们为参加仪式人员做简短讲解。据了解,自2020年开始,山上小学与抗美援朝纪念馆联合开展共建·共享·共育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抗美援朝精神传承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新路。学校先后聘请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军老战士等“五老”代表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积极引导队员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中,学校的“五小”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所谓“五小”,包括小宣讲员、小红歌手、小故事王、小志愿者和小记者团。“通过馆校联动,充分挖掘红色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这是我们的初衷。”校长王金波说。小志愿者活动是学校开展的常态工作,双休日、节假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小志愿者们会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社区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期间,四年二班的夏语营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其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有一次我参加为贫困地区孩子捐书的志愿活动。我们收集了许多书籍,之后送到有需要的地方。看到小朋友们收到书籍时兴奋的表情,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夏语营说,通过活动让她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未来,她会继续参加志愿活动,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此外,“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也是学校德育品牌的亮点。每周一次的故事会、每月一次的展示会,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将精彩故事分享给大家,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将红色基因深深地植入心底。“唱红色经典,抒红色情怀”,是师生们每天必备的“精神甜点”,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学唱,在音乐课堂老师教唱,或者和志愿军老战士们一起学唱不同的红色歌曲。用红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用红歌表达队员们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通过活动,进一步增长了我的知识,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四年一班的曲沿锦说,“五小”活动走进校园、步入社会,让英雄人物、英雄故事、红色基因、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在她的心灵深处,她会传承好红色基因,绽放新时代中国好少年的耀眼光芒。“自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的服务意识增强,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变得更有责任和担当。”谈及下一步的想法,王金波说,学校将以“五小”为载体,推动“映山红”德育品牌向深发展,弘扬红色精神。记者:侯春林12/22
- 辽宁丹东建关爱基地 帮未成年人“银杏筑梦”日前,丹东市开展“银杏筑梦”观影活动,带领困境儿童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这是丹东市创建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持续开展“银杏筑梦”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品牌系列活动之一。今年5月,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正式建成。该基地分为新时代思想教育、城市印记、综合教育三个区域板块,目前已开展文化娱乐、普法宣传、安全知识教育、志愿服务、心理辅导、科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特色活动。基地投入使用后,免费为全市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依托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丹东市开展“银杏筑梦”主题系列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书画展、暑期观影、红色研学和“圆梦微心愿”“我们的节日·端午”“安全伴我行同心护未来”“我们的节日·七夕”等活动。据介绍,丹东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丹东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实施细则(试行)》《丹东市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规范化工作手册》等文件。丹东市民政局牵头持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目前,已实现丹东全域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覆盖。同时,丹东市民政部门加大与共青团市委、妇联、司法、教育、卫健、财政等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记者:王卢莎12/22
- 讲文明故事 展德育风采近日,丹东市德育工作现场会暨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服务实践筑梦”育人故事分享活动在市第三十一中学举行。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教师进修院(校)及市直中小学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观摩了元宝区所属各学校的德育工作展示及升旗仪式,观看了主题班会。丹东市第三十一中学负责人讲述了学校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初衷,以及丹东市在创建文明城期间,志愿者服务队作出的贡献。毕业生代表表示,将传递好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带着温暖和力量服务社会。活动还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徐祥运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以“何为德育、德育为何、德育何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接下来,各地各校将从多方面、多途径承担起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任,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穿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同时,拓宽渠道,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各地各校将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在日常、抓在平常、抓出成效,以立德为先推进人人育德、处处育人,实现德育工作全覆盖,形成全市“重德育、抓德育、比德育”的良好氛围。记者:鞠鑫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