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凝“新”聚力 共迎新春近日,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充分发挥行业党委和“两新”工委成员单位作用,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以“凝‘新’聚力共奋进欢天喜地迎新春”为主题,开展送出一封新春慰问信、准备一份暖“新”礼包、赠送一套春联“福”字、举办一场法律讲座、提供一次免费体检的“五个一”新就业群体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在丹东新区美团配送站点,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关切询问站点负责人和外卖配送员工作生活情况,向他们介绍当前全市开展暖“新”关爱活动的进展,认真听取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并送去方便面、八宝粥等物资和春节对联,向节日期间依然坚守在配送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新春的问候。在市永正司机之家流动党员党支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同志送来米面油等物资和春联,同货运司机党员亲切交谈,了解春节期间运输安排,提醒货运司机避免疲劳驾驶,保证出行安全。一箱箱方便面、牛奶、火腿肠整齐摆放在顺丰快递党支部爱心驿站,一套套春联“福”字送到快递员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市快递行业党委走进顺丰快递配送站点,了解党支部开展活动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并送去新春的慰问。在市劳动宫2楼多功能会议室,一场生动的法律知识讲座让新就业群体连连叫好。活动现场,市总工会设置了流动体检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血压测量等健康服务。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还为参加活动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送上冬季保暖用品和春联“福”字。“这次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是丹东市持续深化鸭绿江筑‘巢’暖‘新’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好行业党委和“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丹东市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任务清单,聚焦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开展爱“新”医疗义诊、提升岗位技能服务等11个工作目标和29项主要任务,进一步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记者:张怡媛01/27
- 元宝春晚乐翻天1月20日,元宝区2025年百姓春节联欢晚会在元宝区文化馆举行。来自全区各街道、社区的居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晚会在热情洋溢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欢快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舞蹈《巾帼》以其优美的舞姿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坚韧与智慧。值得一提的是,该舞蹈节目成功入选今年辽视百姓春晚的录制名单,此次提前在元宝区百姓春晚亮相,让现场观众朋友们先睹为快。晚会节目涵盖了小品、相声、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感受着新春的喜悦。记者/张怡媛01/26
- 大学生“返家乡”实践 助力社区基层治理随着寒假来临,众多的丹东青年学子返乡,开启假期生活。对于不少满怀热忱的大学生而言,假期不仅是休憩时光,还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好时机。广济街道八道社区辖区的大学生雷婷一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加入了“雁归元宝”寒假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前往社区完成登记报到手续。在此次“返家乡”实践活动中,雷婷对社区的各类工作展现出浓厚兴趣。她渴望协助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为营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出力;也期待参与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她还积极报名参加“多彩联盟志愿服务队”,投身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工作。“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更能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奉献中熠熠生辉。”雷婷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时,雷婷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使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在筹备文化活动期间,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组织能力,从活动策划到现场布置,都亲力亲为,为居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多彩联盟志愿服务队”中,她积极参与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记者:张津硕01/24
- 寒冬送温暖近日,丹东市残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市公益助残协会开展“助残暖冬”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群体送去关怀与温暖。活动前期,志愿者通过走访,详细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市公益助残协会及下属各服务队多方联系爱心企业筹集3.65万元慰问金,以及价值0.69万元的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通过入户送物资、送服务等方式,为227名生活困难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爱。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残疾人送去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关怀,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接下来,市残联、市公益助残协会将持续开展志愿活动,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包芙蓉01/24
- 高效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近日,丹东市残联举办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培训会。培训会以视频直播的形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会议传达省市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市残联系统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优化涉残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培训环节,对涉残政务服务事项和“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培训,对政务服务平台“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专区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演示。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优化涉残政务服务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重要意义;要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推动涉残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并入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做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要深化“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服务事项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窗口服务;要深化“就近办”,开展“便企利民直通车”和基层行;要加强跟踪问效,宣传改革成效。记者:包芙蓉01/24
- 传美德迎新春 好家风共传承春节前夕,一场主题为“福泽万家,德馨迎春”的迎新春活动在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活动室热闹开场。活动邀请了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王峥嵘为大家讲述家风故事,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活动当天,村民们齐聚活动室,聆听王峥嵘讲述家庭故事。王峥嵘是汤山城镇佛山村4组村民,她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第二届文明家庭”“辽宁好人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她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传递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一位村民感慨地说:“听了王峥嵘的讲述,我深受触动,今后要更加注重家庭美德的传承,让好家风代代相传。”“哇,我拓的小蛇红包太可爱啦!过年要装压岁钱。”在制作红包活动环节,小朋友们兴奋地展示成果。村民刘女士说:“自己制作的红包好看又有意义。”大家还一起制作灯笼、猜灯谜,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记者:姜慕馨01/24
- 民俗文化送下乡近日,以“盛世中国梦,金蛇贺新春”为主题的丹东市振兴区第十四届迎新春送民俗文化下乡活动在汤池镇大集举行。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东鼓乐、满族舞蹈《乌春格格》、东北大秧歌等表演精彩纷呈,吸引了许多村民驻足观看。4名书法爱好者书写了300余副蕴含美好祝福的对联和“福”字,免费送给村民。剪纸、糖画、花鸟字等非遗传承人各展技艺,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本次活动是振兴区文化惠民品牌活动之一,由振兴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振兴区文化馆承办,汤池镇人民政府协办。记者:王俊01/24
- “巡”着群众呼声解难题“这都好几个月了,我们每天都得拎着水桶到楼下排队打水,太辛苦了。”日前,市委第四巡察组在元宝区生物小区和京剧院小区走访调研时,居民向巡察组反映用水难问题。巡察组了解到,生物小区和京剧院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施工改造,由于部分居民不同意接管入户和对施工后路面恢复标准产生质疑等原因,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巡察组立即与元宝区委、区政府沟通协调。元宝区住建局、兴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入户走访,耐心化解部分居民顾虑,稳步推进相关工作落实。目前,在巡察组的督导下,施工单位已进入京剧院小区施工,居民用水难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生物小区20个单元、368户居民的用水难问题已得到解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是我们巡察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市委第四巡察组组长表示,将继续坚持下沉一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精准破解难题,扎实办好实事,真正让巡察“巡”到群众家门口、“巡”到百姓心坎上。记者:李雯琪01/23
- 送温暖 迎新春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党委组织开展迎新春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临江社区党委邀请党员、志愿者录制祝福视频,为居民送上新春祝福;携手物业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入户送春联”活动,为社区独居老人、低保户送上关怀和温暖;举办迎新春联欢会,邀请50余名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活动,增进邻里情谊,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记者:姜慕馨01/23
- 面塑传情 温暖城市守护者日前,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振兴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和光大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开展了“面塑传情·温暖城市守护者”捏面人活动。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王中朝现场介绍“面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对面人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开始尝试面塑造型。随着不停地拉、捏、揪,小小面团在孩子们手中变成惟妙惟肖的面人作品,让他们在体验面塑制作乐趣的同时,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最后,大家把自己制作的面人作品赠送给环卫工人,用这些特别的礼物感谢他们为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记者:吴琼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