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近距离感受非遗“花甲礼”10月11日—10月13日,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承百善孝先·邂逅非遗文化”——朝鲜族花甲礼展示展演活动,走进丹东市朝鲜族中学和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三道湾朝鲜族民俗村景区。据了解,朝鲜族花甲礼以家庭为单位,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几个部分。寿桌上有五颜六色的糖果和水果、象征吉祥福禄的鱼和鸡,还有传统打糕、面食和米酒等。花甲老人端坐在寿席中央,同亲朋好友、同辈兄弟一起接受晚辈的献寿礼。大家按长幼顺序依次为老人敬酒祝寿。在丹东市朝鲜族中学,国家级非遗项目朝鲜族花甲礼传承人李元三,从朝鲜族花甲礼的礼仪习俗、仪式流程等方面,为在校学生讲解该项目的整体情况。同学们通过看课件并结合传承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深入了解朝鲜族花甲礼。在宽甸下露河镇民俗村景区,朝鲜族传统生活场景体验及朝鲜族长寿宴、朝鲜族花甲礼礼仪展示等主题活动相继开展。沉浸式的体验活动,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入接触了传统文化和礼仪。下一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景区、走进社区,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魅力。记者:刚越10/15
-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洁全国劳动模范、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原淘粪工人徐恩宝36年来恪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工作宗旨,用勤劳的双手扮靓城市,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真谛。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已经退休的徐恩宝感慨道:“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关心和爱护,营造了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能为维护城市环境出一份力,我很自豪!”淘粪工作环境差,整天与粪便、污水打交道,但徐恩宝毫无怨言。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徐恩宝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发放给社区居民,谁家遇到困难,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他接到电话后就会尽快赶到现场处理。有一户孤寡老人,徐恩宝每次到他家淘粪时,都会顺便帮老人倒垃圾、尿罐,修理厕所……逢年过节,他还会带上水果、糕点去看望,直到老人去世。徐恩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努力干好。36年来,他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累计义务献工1500个工作日,淘粪66万余担约2.9万吨,行走15万公里,服务质量达标率100%。徐恩宝先后获评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农民工、省建设厅文明服务标兵、丹东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丹东市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雷锋奖章、丹东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徐恩宝说:“荣誉属于每一位环卫工人,感恩新时代,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未来我还将不懈奋斗,做一个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劳动者。”记者:包芙蓉10/15
- 巾帼“微光”暖童心近日,由省妇联主办,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承办的“情暖丹东志愿有我”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劳动宫门前举行。现场开展了“白海豚爱心妈妈”招募及助学摄影展,对结对关爱工作情况及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近年来,市妇联强化各方协同,汇聚关爱力量,构建“三三三”关爱工作新模式,打造“微光成炬情暖童心”工作品牌,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留守、困境儿童身边。截至目前,共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2043人。建立三项机制。建立摸底调查机制,指导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干部、妇联执委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联动参与机制,构建“妇联+”工作模式,全市四级妇联干部全员参与,妇联“爱心妈妈”率先垂范;依托女性社会组织,建立“白海豚爱心妈妈”团队;吸纳法律、心理、教育等领域女性人才加入团队,发挥专业特长,按需提供服务,推动关爱工作精准化、精细化。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规范“白海豚爱心妈妈”团队的招募、管理、走访、激励、退出,保障关爱工作取得实效。强化三项举措。线上线下宣传“白海豚爱心妈妈”先进典型及经验做法,营造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扩大结对关爱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开展“白海豚爱心妈妈”赋能培训活动,利用省、市、县培训资源,对全市六个县(市)区“白海豚爱心妈妈”开展全覆盖培训,促进“爱心妈妈”素质提升。通过现场讲述、观看摄影展和专题片、查看帮扶档案等形式,展示结对关爱成果,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带动广大“白海豚爱心妈妈”主动作为,呵护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打造三项工作品牌。打造“江城巾帼红少年儿童心向党”品牌,充分利用丹东“抗美援朝出征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江城巾帼红爱心助学暖童心”品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联合爱心企业,累计为492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63.05万元。打造“江城巾帼红亲情陪伴我成长”品牌,通过“亲情陪伴暖童心,传统文化育童心,法治宣讲护童心,志愿服务润童心,心理关爱守童心”五项措施,用心用情守护留守、困境儿童成长成才。下一步,市妇联将持续推进“白海豚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精准开展常态化服务,当好留守、困境儿童成长的“引路人”、权益的“守护人”、未来的“筑梦人”。记者:包芙蓉10/15
- 义诊活动情暖丹东工人村社区老人10月9日下午,丹东市工人村社区携手丹东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党支部开展“情暖老人心爱在重阳节”义诊与影像科问诊活动,为辖区老人们送去健康、关爱和温暖。活动中,医护人员不仅为老人们免费测血压、测血糖、检查听力,还热心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秋冬季节呼吸道健康情况等,并向老人普及疾病健康教育,指导老人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和健康饮食。此次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老年居民的健康意识,也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生活的温暖。作者:沈粹10/15
- 作协“抓娃娃” 牵手小作家2023年以来,市作协大力实施育苗和育英的“双育工程”,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娃娃,通过与《鸭绿江晚报》等媒体联办“成长版”“银杏树下”栏目,做好丹东“小作家”品牌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成为丹东“小作家”中的一员。一手抓青年,扶持文学新人,在全市青年文学爱好者和在校大学生以及初高中学生中发展会员,激活校园文学社团,扩大“丹东作家进校园活动”参与面,引导学生文学爱好者走好文学之路。截至目前,市作协三位资深会员共为丹东报业小记者团和小作家授课6次,参与听课的中小学生达400余人次。课堂上,市作协的老师从写作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作文的十大标准分析等方面深度剖析,帮助小记者、小作家开拓写作思路,更好地在今后的采访采风活动中写出优秀的采访稿件。记者:唐羽廷10/15
- 多措并举 做好老年人社保服务近日,市社保中心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与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敬老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保障,提高服务水平。敬老活动传递温情9月21日,市体育馆马拉松分会场内的丹东银行展区,生动的展板、详尽的宣传册、专业的咨询服务,全方位展示了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让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10月10日,工作人员走进永昌街道办事处北桥社区和铁成社区泰美居民之家,为百岁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重阳节来临之际,裕海康复养老中心、香海养老院及五龙背养老院同步开展了系列慰问活动,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企业座谈共谋发展9月23日,工作人员走进丹东隆盛铸造有限公司,就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工作展开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双方就如何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与帮扶、保障老年人权益、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广泛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待遇认证确保无忧在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方面,市社保中心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严谨态度,按照相关要求,对遗属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全面严格的认证。通过信息比对、社会化服务及现场认证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并暂停了部分超期未认证人员的待遇发放,确保了基金的安全与有效使用。目前,已有大量未认证人员陆续前往市社保中心进行现场资格认证,工作人员将持续做好后续服务与管理工作。科技助力便捷高效针对待遇领取人反映强烈的待遇认证前期告知需求,市社保中心积极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采用短信群发的方式为遗属超期未认证人员和企业养老保险超期待遇领取资格未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精准提醒,每日认证人员数量显著增加。记者:李美臻10/15
- “多彩民族情 共筑中国梦”丹东市第三届民族广场舞大赛落幕10月13日,2024“多彩民族情共筑中国梦”丹东市第三届民族广场舞大赛在虎山长城景区举行。比赛中,来自各县(市)区的12支代表队先后带来了《红太阳再照边疆》《雪儿达娃》《高粱红了》《快乐的一天》《吉祥藏历年》《中国脊梁》等民族舞蹈表演。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和节奏,舞者们激情澎湃、尽展风姿。经过激烈的角逐,健步协会艺术团、花朵玉树团、靓艳舞蹈队、丹东市朝鲜族老年人协会等8支队伍获得优秀表演奖,东港市港梨舞蹈团、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舞蹈团、民族一家亲文化交流协会江枫炫舞团4支队伍获得最佳表演奖。见习记者/张怡媛于上茹10/14
- 情暖重阳 爱满社区为老年人举办集体生日会。老年人参加登高活动。近日,丹东市各社区处处洋溢着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重阳节活动,为老人们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站前街道二三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老年人到锦江山开展“浓浓敬老情”登高活动。一路上,老人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在欢声笑语中抵达山顶,合影留念。七道街道于家二社区党委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老人集体生日会,为养老中心的老人们送上生日祝福和节日礼物。兴东街道泰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小小志愿者来到小区广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送上节日的祝福。中富社区联合市第一医院开展“关爱社区老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天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举办重阳节诗文朗诵活动。草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重阳节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花园街道昆源社区党委开展重阳节评剧表演活动,精彩的节目引得现场的老人们连连鼓掌。桃铁二社区党委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模范故事宣讲活动。桃铁一社区党委、盛源社区党委,分别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表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老年舞蹈队开展重阳节慰问表演活动。花园社区党委、桃源社区党委,分别开展老年人健康宣传活动。鸭绿江街道华盛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丹东市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社会的关爱。太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暖重阳,关爱健康”义诊活动。财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重阳节情暖社区茶话会。恒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敬老爱老夕阳红,美好生活大家庭”志愿服务活动。果园沟社区党委、八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广济街道崇建社区党委开展慰问退役老兵活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节日祝福。天后宫社区党委、新丰社区党委,分别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义诊活动。县前一社区妇联开展“老龄化国情”宣传活动。平安社区组织工作人员、网格员、红枫志愿者举办“重阳溯源”文化讲座。浪头镇文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文艺汇演。滨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爱零距离,情暖老人心”慰问活动。五一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重阳节走访敬老院活动。曙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网格聚爱,情暖重阳”活动。纤维街道瓦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老人健康”宣传活动。福春七社区孝心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黄海社区联合爱尔眼科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桑榆,点亮生活”志愿服务活动。四道社区党委开展“文明实践送温暖,敬老爱老庆重阳”志愿服务活动。纤维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慰问高龄老人活动。桥头社区党委开展重阳节读书活动。临江街道清花园社区党委开展“用心养老,幸福相伴”歌唱活动。东昇社区党委联合红十字会开展“金秋送暖,情满重阳”活动。青年湖社区联合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新村社区党委开展重阳节养生健康科普活动。锦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重阳节插花活动。工人村社区联合市中心医院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六合社区、工业社区、福民社区、六道西社区、江桥社区、鸿利社区,分别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永昌街道宾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秋季养生,健康相伴”重阳节健康科普活动。北桥社区党委、永昌社区党委、英华社区党委、体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开展慰问独居老人、困难党员活动。书香社区联合侨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振八社区党委开展“九九重阳节,红歌唱不停”活动。金山镇宗裕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送温暖,敬老爱老庆重阳”活动。珍珠街道振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老年人绘画活动。振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岁岁重阳,关爱老年人”慰问活动。临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敬老爱老迎重阳”文艺汇演。太平湾街道联合丹东市民政局、眼科医院开展“光明救助”老年人义诊活动。太平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心系老年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帽盔山街道白房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重阳节诗歌朗诵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站前街道一街社区党委联合头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辖区百岁老人,上门开展诊疗服务。沿江社区党委开展“伴老重阳乐,共享敬老情”活动。银杏社区为辖区居民讲述重阳节的传说和故事,并分享节日诗篇。二街社区党委开展重阳节普法宣传活动。三街社区党委、四街社区党委,分别开展重阳节义诊活动。华夏村社区党委开展“迎重阳,书香文化进社区”活动。东晨社区党委联合振兴区妇联开展“环保有我,重阳传情”健步走活动。记者:张津硕10/12
- 组团登高迎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夕阳红徒步登高挖宝”活动。活动前,丹东市社区志愿者在位于锦江山的登高线路上埋好了香皂、洗脸盆等“宝藏”,为老人们讲解了注意事项,带领大家做准备活动。活动中,老人们按指定路线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美景,尽情享受登高的乐趣。“请注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探险区域’,大家可以相互合作,寻找‘宝藏’。”在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老人们纷纷找出了“宝藏”,分享喜悦。到达山顶后,大家拿出手机合影留念,互相送上美好的节日祝福。今后,丹东市爱民社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持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刘响10/12
- 法治宣讲进村屯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联合栾家村村委会通过播放电影形式,同步开展普法宣传讲座活动。民警现场讲解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援助、户籍办理等便民服务信息,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记者:唐羽廷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