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心疼,当丹东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摘下口罩1月29日,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救治病房里换岗的科主任摘下口罩,脸上已留下深深的口罩勒痕。她旁边,另一位医护人员也因戴口罩过久,脸颊上一片红疹。“若有战,召必回!”1月25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员取消休假,全员上岗,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事实上,这个春节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员干部及所属多家医疗机构压根就没有放假,他们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坚守、忙碌在抗战疫情的最前线,守护着江城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翻开工作日志:1月19日,市卫生健康委就在全系统建立了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展开排查、监测、防控,通过市主流媒体以及卫生系统新媒体矩阵及时向公众宣传防护科普知识,全系统进入备战状态;1月20日,在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会议及市长办公会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抽调专家组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专家组,研判风险,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防控建议和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疫药品、器材、检验试剂、个人防护、消杀药品等物资储备;组建12支医疗队和30支防疫应急队伍,组织专门培训;确定市级定点收治医院、3家备用医院,加强舆情引导以及相关政策解读宣传,做好防护知识普及。在马不停蹄的工作中,B2病毒实验室高速运转、定点医院隔离区迅速划定、17家发热门诊立即行动、环境卫生整治从严从细,动员社会各层面支持配合,百姓对疫情防控重视起来了……1月22日,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建立了部门间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信息沟通、风险防范、疫情监测等7方面的工作制度;1月23日,通过主流媒体公布全市发热门诊机构,委分管主任带队分三组奔赴县(市)区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综合督导检查;1月24日起,通过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每天对全市200多万手机用户发送疫情防护知识短信;1月26日,我市首支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发,市定点医院全力开展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1月27日,市卫健委向全市卫健系统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全系统党员干部带头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冲锋在前,尽职履责;1月28日筹备组建第二批、第三批我市驰援湖北医疗队,做好随时前往武汉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县(市)均设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接收医学隔离观察对象,最大限度保护广大市民健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防控工作要求,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加强监测研判、提早谋划安排,多部门协同配合、迅速展开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疫情,各家医院尤其定点医院树立大局意识,无数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各疾控机构全力做好流调工作,追踪溯源,做到不落一地、不漏一人。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在患者身旁,放弃佳节休息守护万家团圆,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精神风貌。少出门少集聚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须警惕不轻视02/04
- 战“疫”,那些给你力量的瞬间……“疫情就是命令,全体党员民警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连日来,市公安局向全警发出坚决打赢抗击疫情战役的倡议。市公安局全体党委成员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全体公安民警、辅警纷纷写下决心书、请战书,强烈表达了参与这场抗击战役不畏生死、不计报酬的决心和信心,并主动申请加入“抗击疫情党员先锋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倡议不到4小时,各级党支部就收到请战书、决心书1150余份,充分展现了每一名参战人员的“最美逆行”。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已成立了22支“党员突击队”,5支“青年突击队”,共计625人,而且数量还在不断攀升中。楼房镇志愿者在行动在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际,楼房镇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马家村六组村民杨贵萍,出资2000元购买1600多只口罩,自1月28日起,在自家超市免费发放给村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开了一家小超市,在抗战疫情的关键时刻,个人出资免费为村民提供口罩防范疫情!楼房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普通村民尚能如此奉献大爱,作为一线乡镇工作人员责无旁贷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在校大学生崔航、高中生卢艺弘来到楼房镇五龙山高速口,免费为过往车辆发放口罩,同时还手举自己制作的“出门口罩带,福气装满袋”。楼房村七组万义珲美术培训班老师为楼房镇政府提供手绘防疫图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社区网格员2月1日9点,记者来到花园街道昆源社区,社区办公室的大门早已打开,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核对名单、梳理情况、上报信息、拨打电话……这些事儿不断地重复着,键盘声、电话声充斥着整个大厅。对于一名社区网格员而言,这都是他们分内的工作,面对各项繁琐的工作,他们从除夕夜以来就没有休息过。“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疫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好自己的网格和社区居民。”社区党委书记黄丹说。上午,社区网格员开始在辖区内及沿街商铺张贴有关疫情防控的《致全区人民的一封公开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宣传挂图》等宣传通知;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排查,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疫情动态,针对武汉返丹人员进行登记询问身体健康状况,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属地包保“4+1”责任体系,落实责任人。中午,社区网格员简单地吃了一口午饭,便继续归纳疫情摸排信息,进行汇总。下午,社区工作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着未完成的工作。到辖区进行疫情消毒、入户排查、一天的足迹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没有停歇。“疫情当前,我们不怕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只要我们不停下脚步,病毒必将远离我们社区和每一位居民。”社区的网格员们说道。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机关事务防疫不留死角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中心及时制定了《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等6个疫情防控方案,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感人一幕东港市人民警察的坚守晓亮是东港市孤山镇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为抗击疫情,夜以继日宣传、堵卡、检查,趁工作间隙回了趟家,疲惫不堪的他坐在了家门口的楼梯上,女儿很想念爸爸,但爸爸选择了和女儿用电话沟通,不要和自己有肢体接触……晓亮妻子拍下了这令人心酸的一幕。丹东民营企业捐资抗击疫情连日来,丹东市工商联积极号召企业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得到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我市众多民营企业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踊跃奉献爱心,发扬企业家精神,担当社会责任。日前,又有两个企业献出爱心。丹东市工商联副会长企业华孚集团通过丹东市慈善总会,向丹东市抗疫情工作组捐赠60吨消毒原液,600套防护服,物资总价20余万元。丹东市工商联常委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于向丹东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民建丹东市委积极组织会员献爱心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民建丹东市委号召会员积极配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奉献爱心。广大会员积极响应,陆续捐资捐物近10万元,其中刘庆捐款2万元、高书权捐款1万、徐冰捐赠10吨消毒液。02/03
- 年味渐浓春节前民俗用品市场生意兴隆,大红的灯笼、火红的春联、萌萌的吉祥鼠装饰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江城年味儿越来越浓。记者宋永昆摄01/22
- 蒸个花饽饽过大年日前,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之“蒸个花饽饽过大年”公益培训活动,授课教师徐百琴现场传授花饽饽制作手法。文化创意与传统习俗相融合,不同水果、蔬菜汁为花饽饽着色,手工精美、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花饽饽,让市民体验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姜丹丹摄记者刘海东文01/21
- 过足民俗文化瘾拿着装有免费图书阅读券的红包,桃铁二社区居民兴高采烈地向记者展示。1月19日,在振兴区桃铁二社区“欢乐中国年、幸福‘鼠’于你”民俗文化展示现场,居民踊跃参与到做脆糖、写春联、剪窗花、民俗知识抢答、民俗秧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中,过足了民俗文化瘾。记者宋永昆摄01/20
- 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1月15日,站前街道一街社区活动室里充满了节日气氛。居民们通过表演东北大鼓、现场书写对联等活动,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记者张尧摄01/19
- 美丽农家近年来,市妇联持续开展“魅力巾帼美丽农家”庭院整治活动,我市涌现出一批“巾帼美丽农家示范户”。图为1月15日下午,东港市龙王庙镇龙王庙村11组村民王春娥、赵迎春婆媳俩用市妇联发放的剪纸和宣传画装饰门窗。记者宋永昆摄01/17
- 迎新春 剪“萌鼠”1月16日,“鼠到福来之剪‘萌鼠’迎新春”活动在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举行,剪纸爱好者们各展绝活儿,比拼谁剪的“萌鼠”更可爱。记者宋永昆摄01/17
- 送文化进乡村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开展了送文化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30多名文艺志愿者分别走进东港市椅圈镇和长山镇,把文艺节目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为他们表演富有朝鲜族特色的文化大戏。每到一处,文艺志愿者都会精心准备,把最好的节目献给群众。他们表演舞蹈、乐器、歌唱等,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精彩的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看到志愿者的精彩演出,当地的文艺骨干也纷纷登台表演,为演出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椅圈镇于家村党支部书记徐永和表示,送文化进村贴近群众生活,丰富了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吴琼摄01/16
- 新春交响音乐会开奏15日18点30分,2020年“春之声”第六届新春交响音乐会在市文化宫拉开帷幕。这场音乐会是我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一,演出单位为丹东城市交响乐团,15首编排新颖的曲目精彩纷呈,为听众献上一份新春贺礼。记者戚文孙坤霖摄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