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九集 范鸿志:智勇双全的工兵参谋 04/13
- 丹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益文化惠民演出4月8日,由市文旅广电局主办的“丹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益文化惠民演出”走进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市民族歌舞剧院的演职人员精心编排了13个节目,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激情。记者宋永昆摄04/13
- 活跃在创城一线的老党员4月7日,振兴区红房三社区福景党支部书记连永华拿着小喇叭在各小区巡回宣讲创建文明城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创城工作。连永华总是千方百计想出新点子宣传创城,她向外孙女学习制作手抄报放在社区宣传栏中,提高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只要有时间,连永华就会带领党员志愿者到临街餐饮、商业网点发放创城倡议书,让更多的人支持创城工作。虽已年过六旬,每次清理环境卫生、栽苗护绿、文明摆放自行车等创城活动,连永华都会积极参加,她常说,“别看我六十多岁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还要为创城多做点事儿。”这就是连永华忙忙碌碌的一天。在全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活动中,有无数个像连永华这样的老党员活跃在创城一线,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文明之花开遍江城。记者宋永昆04/09
- 弘扬英模精神 助力教育整顿2人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人两次荣立一等功;2017年,市看守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看守所”荣誉称号,时任所长王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连日来,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英模资源优势,助力和促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以学为先,坚定信念。支队党委在全地区监管系统下发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将中央、省、市媒体刊发的该支队报道文章发到网络及微信群内,在支队网页专设典型库专栏;在办公走廊、生活区等处,设立“学习先进典型”专栏,将王晶同志在人民大会堂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照片挂在看守所大厅墙上显眼位置,让路过这里的民警感受榜样的力量。支队还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撰写学习先进典型心得体会,层层交决心书、挑战书,引导广大干警学先进、赶先进,弘扬“英模精神”。典型为镜,看齐先进。支队努力实现弘扬英模精神与问题导向有机统一,对标典型,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自我审视、换位思考,并展开“三问”和“三查”,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激励广大政法干警见贤思齐、担当作为。榜样引领,见诸行动。支队227名民警、辅警,秉承英模担当作为的好传统好作风,顶着巨大压力,主动承担两类人员羁押风险。面对手持针头威胁、手挠牙咬的涉艾人员,民警毫不畏惧,敢于出手果断制服。面对自伤自残企图逃避打击的涉艾人员,强制送医处置后坚决依法羁押。同时,支队从人性关爱入手,创新“人文关怀+教育矫正+法律援助+生活医疗保障”管理模式,保障两类人员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支队还着眼优化营商环境和为民服务,出台了监管战线便民服务20条措施,践行人性化执法,与在押的企业负责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开辟代理行使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律师会见、远程指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件带到监内阅签“三个绿色通道”,先后10余次组织企业股东与在押的企业法人代表见面,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重整旗鼓,收到感谢信10余封、锦旗4面。围绕监所离市区较远,周围没有酒店和旅店的情况,在大门外接待大厅专设留宿室,解决外地律师、群众会见接见在押人员住宿难等问题,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记者刁庆峰04/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八集 赵振英 王耀珍:盛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姊妹花04/06
- 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4月1日,市委编办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退休老党员来到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学党史祭先烈”清明扫墓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向抗美援朝纪念塔敬献花篮。大家表示,要弘扬英烈精神,继承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让烈士精神融进血脉,薪火相传。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真正做到对岗位尽职、对事业尽责、对工作尽力,为全市振兴发展贡献力量。姜慕馨04/06
- 感受红色情怀 锤炼坚强党性3月30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临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鸭绿江断桥,组织无勤务党员开展“感受红色情怀,锤炼坚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在鸭绿江断桥缅怀革命先烈,追忆他们的丰功伟绩,在志愿军雕塑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抒发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大家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继承先烈遗志,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告慰先烈。记者包芙蓉04/02
- 探访英雄城市 寻找父亲足迹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我国最早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了290多名志愿军烈士,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迎来社会各界及烈士家属近万人参观、祭扫。去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要求,清明节期间丹东市烈士陵园实施临时性闭园措施。为了满足祭奠需求,烈士陵园组建了烈士家属微信群,代为扫墓,并拍摄视频通过微信传给家属。在志愿军空军烈士吴奇的墓碑前,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与吴奇烈士的儿子吴中直连线,让烈士家属看到工作人员为自己的亲人献花等活动场景。吴中直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的这项活动是对烈士最好的祭奠,也是对烈属最大的慰藉。今年清明节前夕,吴中直带着家人来到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父亲扫墓。见到记者,吴中直格外亲切。去年记者为他拍的网上祭祀的视频,他一直珍藏,并且把丹东的祭祀方法通过扬州媒体报道出来。“父亲自1944年参加新四军到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一直没有回过家。对父亲的印象都是听奶奶说的。”吴中直说。吴中直把父亲的荣誉看得很重,父亲留下的遗物都精心保管。其中已经泛黄的6封家书,纸短情长,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吴中直在丹东行程很紧凑: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父亲的墓碑前祭拜;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名单中找到了父亲的名字;还探访了多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5天时间里,丹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有感触地说,再次来到丹东,感受到了英雄城市对革命先烈的敬仰,烈士陵园设施保护得很好,让他倍感欣慰。丹东人民的热情,让他感受到亲切、真诚,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欣慰。记者谢秋林04/01
- 讲好百年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丹东新闻网讯栗争艳记者王研日前,凤城市关工委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时机,举行“讲好百年故事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启动仪式,落实青少年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增强对党的情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读书的志向。主题教育以“讲好百年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重点,以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主线,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历史,讲好革命先烈、英模人物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与幸福生活奋斗的事迹,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凤城市关工委要求广大关工委干部和“五老”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主题,发挥“五老”政治、经验、威望优势,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培育时代新人讲好百年故事,上好党史教育这一课。仪式结束后,凤城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副团长李炼作题为“忆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建设美好新凤城”的专题报告。03/31
- 寻亲六十余载 圆梦英雄城市“哥哥,我们来看你了,你安息吧。”3月25日,在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内,从山东省乳山市焉家村赶来的焉贵泉及妹妹、侄女来到烈士焉明泉的墓前,长跪不起,告慰英灵。“大哥,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烈士焉明泉的妹妹焉文兰泣不成声。她一边用颤抖的手将从家乡带来的祭品摆在坟前,一边哭诉着几十年来家人的牵挂和找寻。焉明泉生于1932年,1946年7月参军,1948年9月入党,任副排长,后转为空军45团3大队飞行员。抗美援朝战争中入朝参战,并于1952年12月在朝鲜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53年5月在与敌机作战时光荣牺牲,时年21岁。当焉明泉牺牲的消息传到焉家时,焉母趴在地上搂着儿子带血的军装号啕大哭。得知大儿子葬在丹东,1978年,焉母拄着拐杖在三儿子焉贵泉的陪伴下,来到丹东,但没有找到儿子的墓碑。随后多年,焉贵泉又先后来到丹东找了6次,却屡屡无果。焉母甚至不相信大儿子已经离世,后来焉母记忆力衰退,但对大儿子焉明泉念念不忘,整日念叨他的名字。“母亲这一辈子深明大义,大儿子牺牲了,随后把我和二哥也都送到部队,并先后入党,就连后来的两个儿媳妇也都是党员,这在农村是不多见的。”焉贵泉说,这些年帮母亲完成遗愿、找到大哥的墓成了焉家人的共同心愿。2015年,焉家人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份烈士名单,发现一位名叫“马明泉”的烈士,部队番号和地址都和他们牺牲的亲属焉明泉一模一样。这个“马明泉”是不是他们一直寻找的亲人焉明泉?随后,焉家人辗转通过各种方式,向丹东市慈善总会一家亲义工站求助。站长崔瑞得知后,立即发动义工们在全市各个烈士陵园内查找。很快,在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内,“马明泉”的墓碑被找到。经核对,信息与焉明泉一致。通过与民政等部门沟通,终于查明了当年的情况。原来,英勇善战的焉明泉当时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敌机空战时受伤,跳伞后正好落在现今东港海域,不幸牺牲,后来遗体被当地渔民找到。在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义工们买来鲜花、果品代焉家人进行了祭拜,并拍下图片反馈给焉家人。2015年清明节,焉贵泉与妻子等5位亲属来丹东焉明泉烈士墓前,28名义工专门制作了“烈士英灵永存志愿军精神永存”的横幅,陪伴烈士亲人一同祭拜。同时,家人带来烈士证明书、民政部门的证明和亲属写的烈士生平简历等资料,均证实了焉明泉的身份,烈士碑上的名字也被更正。此次同行的山东乳山焉家村党总支书记焉建说,村里早年就立有一块焉明泉的纪念碑,焉明泉的英雄事迹一直被村里人颂扬,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村里的孩子和村民们都自发献花祭拜。这次来丹东,是想通过实地探访,将焉明泉烈士的事迹收集整理带回村里,同时也将他的事迹报送威海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供后人瞻仰。记者包芙蓉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