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六集 黄汇:三打马踏里 顽强意更坚
    07/26
  • 辽宁丹东:参加海事夏令营 提升水上安全意识
    随着暑假来临,为了预防青少年溺水等水上安全事故,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自救能力和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识,7月21日,丹东海事局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举办海事夏令营活动,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现场教学,组织河口村部分小学生观摩搜救演习、参观海事趸船,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蔡晓华摄活动中,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近距离接触了解救生船艇和设备,学习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常见救生设备。之后,学生们集体参观了“丹海事趸02”趸船浮码头,听海事执法人员讲海事故事,进一步了解海事知识,了解航海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07/26
  • 辽宁丹东老古沟村:村民古道热肠 邻里亲如一家
    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老古沟村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百姓古道热肠,邻里间相处得亲如一家,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众多乡亲齐相助,没有过不去的坎。疫情期间,这种守望相助的情怀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表现出热热的心肠、浓浓的爱心。闫军和刘颖是老古沟村13村民组村民,夫妻二人均在一家企业上班,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有个7岁的可爱女儿。虽说收入不算高,妻子刘颖还是肢体四级的残疾人,但夫妻俩勤俭持家,小日子过得平静温馨,令人羡慕。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夫妻俩陷入了迷茫和彷徨的境地。听说村里招募志愿者,夫妻俩义无反顾地报了名,于是开始了“大白”生活。闫军和刘颖家离村里做核酸检测的地方有十公里路,每次村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夫妻俩凌晨3点多就得起床,简单洗漱后,叫醒女儿,4点准时出发,先到刘颖的母亲家,把女儿托付给母亲后,夫妻俩便急匆匆地赶往村委会报到,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大白”工作。刘颖负责信息录入工作,闫军则负责人员疏导工作,一忙起来就是几个小时。穿着密不透风的“大白”服,夫妻俩常常是汗流浃背。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后,刘颖还要拖着残疾的身躯,跟随医务人员入户给卧床老人采集核酸样本,看着她蹒跚的身影,许多人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点赞。从4月27日到6月26日,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夫妻俩几乎天天过着这样的“大白”生活。在老古沟村,很多村民都认识刘治国。45岁的刘治国是名党员,他从事车工工作,同时还是名电工。正是他的这个“副业”,使得他成了附近村民的好帮手,谁家里电力方面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刘治国,而刘治国总是随叫随到,手到病除。看着刘治国热心助人的样子,很难有人会想到他所面临的沉重的经济负担。刘治国的女儿15岁那年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家人倾其所有为女儿治病,家里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现在女儿已经二十多岁了,病情也有所缓解,但每月吃药还需要2000多元,而刘治国每月的收入不过3000多元。面对如此窘境,刘治国从不怨天尤人,仍然充满阳光、满怀希望地生活着。疫情来临后,刘治国第一时间成为“大白”,每天披着星星出门,顶着月亮回家。有时还要在卡点值班,从晚上6点半到第二天早上6点半,整整一夜,他要在野外度过。即便如此,刘治国从无怨言。于惠安今年60岁,是老古沟村14村民组组长。他腿部半月板受过伤,三年来家里的重活、外出打工挣钱他从未干过。虽说家里的活指不上他了,但为村民忙活的事他却从未耽误过。疫情来临后,他几乎天天通知大家做核酸检测,配合相关人员到村民家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检测卡。农村做核酸检测不像城市,下楼就可以做,由于居住分散,有的村民家离检测点很远,做检测很不方便。于惠安站了出来,他每天出车,往返四五趟,接送老弱病残者做核酸检测,要是遇上下雨天,他每天要接送十几趟,从不计较油钱。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于惠安接送了多少次村民,已无人能说清楚,花掉了多少油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但他却从未透露。以上所述的人或事,只是疫情期间老古沟村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们,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07/26
  • 辽宁丹东:疫情无情人有情
    7月18日,受丹东海华社区市委小区90岁的段富根老两口的委托,小区党支部书记曾日琴将两面锦旗和感谢信分别送到了海华社区书记张帅和站前派出所民警高德刚的手中,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原来,5月24日,90岁的段富根老人在阳台突然倒地,醒来时发现头磕破了,眼部淤血,老人自己进行了简单的处理。第二天上午,老人突然惊厥震颤,不省人事,老伴儿急忙拨打了120。受疫情影响,急救人员说得排到两个小时后才能过来。紧急情况下,家属求助了社区书记张帅,张帅立即联系了站前派出所民警高德刚,高德刚开着警车把老人送到了第一医院,经抢救后脱离了危险。段富根老人托人给站前派出所民警高德刚送来锦旗
    07/26
  • 辽宁丹东:新婚四天 他两次下沉防疫一线
    刘锡霖是丹东市人社局人才开发科的一名科员。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先后两次支援防疫一线。他说,他有过八年的军旅生涯,也是一名党龄十多年的老党员,支援防疫义不容辞,但他没说,他还是一位结婚刚四天的新郎官。为了支援防疫工作,他舍小家顾大家,父亲人在外地,母亲退休在家,妻子复工复产,岳母街道防疫,岳父也当了志愿者。因为疫情,一家六口身在六个地方,近两个月不得相聚,可他无怨无悔。住宿条件不足,他主动让出仓库给其他的防疫人员,自己住在走廊里,没有水电,一住就是半个多月。人员少、任务重,他穿着防护服顶着高温,挨家挨户运送物资、清运垃圾、核酸检测,时常辗转数个小区、连续作业十多个小时水米未进,用汗水和热血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完成。他下沉的社区筛查出了阳性患者,面对深入封控楼近距离采集核酸的艰巨任务,他有过担忧和顾虑,但还是一次又一次毅然决然冲锋在前,只有一句话:“把最危险的地方留给我。”有的小区没有物业,他主动接手,居民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他便一条条路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没有群众基础,他便写一封信,把一颗颗心温暖融化,不遗漏任何一位居民。有群众解除自我隔离后,遇疫情滞留无人问津,他核实情况后,主动帮助联系社区及防疫指挥部,用私家车把滞留群众顺利送回家中。他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在收获了支持与感动的同时,让防疫工作更有温度。
    07/22
  • 辽宁丹东:用歌曲传递战“疫”强音
    激扬的合唱曲《我们在一起》在丹东东港唱响时,许多人为之振奋。深情的女声独唱《同心共筑英雄城》,以优美的旋律致敬“最美逆行者”,使身处战“疫”中的人们心生温暖和力量。最近,这两首抗疫歌曲被广泛传唱,它们的曲作者是曾获评第二届全省文明家庭的孙嘉航、国巍夫妇。从2020年开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歌曲为战“疫”的英雄加油鼓劲。孙嘉航、国巍夫妻是丹东东港人,在音乐领域都曾获得不少荣誉。孙嘉航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的创作类、演唱类大奖,还辅导、指挥着东港3个不同年龄段的合唱团,取得2015年全国群文杯合唱总决赛第1名的好成绩。国巍曾获得中国音协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首届少年儿童环保歌曲征集汇演最佳创作奖,乌兰图雅、慕容晓晓等知名歌手演唱过她的作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俩认为,应该肩负起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他们从各种媒介看到医护人员出征后,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为他们加油助威。于是,夫妻二人开始分头创作。完成曲谱后,两人交换演唱对方的曲子,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使作品在不断地交流探讨中变得更好。歌曲创作完成后,如何录制成为一道难题。不能聚集,但合唱团的成员们都想参与《出征》这首合唱曲目的录制,为此孙嘉航让大家分头在家录制,由他来合成。参与合唱的成员们多是业余歌手,很少在家录制歌曲,孙嘉航便通过网络发送录音软件,一个一个电话指导其安装和使用。几天下来,三十几个人录制的样本发给了孙嘉航。可不在一个录音棚里又无人指导录出的节奏、音准等问题很多,有的需要返工,有的需要处理,孙嘉航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制作完成。尽管不够完美,但饱含所有参与者的深情。完成音频后,孙嘉航、国巍夫妇还积极参与了MV作品讨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推敲,反复修改了不下20遍。《出征》和《天使礼赞》播出后,获得了很多好评。疫情期间,身为东港市文化馆副馆长的孙嘉航还带领工作人员研究推出了线上“文化微驿站”,通过前期筹备、录制、后期制作,在线推出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窗口,打造出东港特有的品牌活动,满足了特殊时期的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今年4月份,孙嘉航下沉至东港新华社区、芙蓉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70多天的时间里,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卡点值守等工作。抗击疫情一线的亲身经历使他对抗疫工作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他利用工作间歇,创作了《我们在一起》《有你》等歌曲,表达对逆行者的敬意,发布在学习强国平台。国巍虽未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但也积极投入到抗疫歌曲的创作中,歌曲《同心共筑英雄城》连续多日在丹东广播电视台展播。两年多以来,夫妻俩共创作10多首抗疫歌曲,并有多首歌曲获奖,用歌声传递温暖和感动,激励着人们。最近,刚刚回到岗位的孙嘉航又开始忙着东港市农村文艺调演的策划和演出工作。每年,孙嘉航都要策划多场大型晚会及群众文化活动,进基层义务辅导,带领合唱团参加大型演出等。并经常和妻子一道走进基层,挖掘地方特色,倾听百姓心声,潜心创作接地气、聚民心的文艺作品,推动群众文艺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传递好声音。“很多次基层演出结束后,村民们久久不愿离开,一再要求多演几个节目。群众的热情和支持就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最大的鼓舞,再苦再累也值得!”孙嘉航说。
    07/22
  • 辽宁丹东:丹东市举办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7月20日,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22年丹东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开讲。来自市直新闻媒体和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登台演讲。《微光虽渺,万丈成炬》《“平静”的23天》,展开一幅幅一线人员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战“疫”长卷;《冰雪奇缘》讲述的是记者与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结缘,完成聋哑孩子滑雪心愿的暖心故事;《不忘初心,我的记者时间》则是一位年轻的媒体人讲述自己用视频和文字传递党的声音,经历、见证、记录时代发展的过程……现场选手倾情投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人的画面,展示了我市新闻工作者勇于担当、不畏辛苦的职业精神,体现了新闻人践行“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风貌。最终,丹东广播电视台选手胜出,获得推荐参加辽宁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07/22
  • 辽宁丹东纤维街道:“抗疫先锋”下沉社区践初心
    “林阿姨,这是您的饭和生活用品,请拿好,再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我,请安心待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这是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三社区市直机关下沉干部岳强和社区居民的日常对话。家住福春三社区和谐家园小区10号楼6单元的林颖是一位独居老人,受疫情影响,老人就餐和生活保障成了难题。得知老人的困难后,岳强带领福春三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主动帮助老人采买生活用品,坚持为老人送饭,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在驻纤维街道工作组的指导下,市直机关下沉党员干部成立“抗疫先锋”临时党支部9个,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物资保供、垃圾清理等工作,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纤维一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支部书记龙云川和支部党员主动担起了为居民“代购”的任务,在一个个微信里、在一次次电话中、在一个个家门口,他们一边忙着记录居民的诉求,一边把白天采买的药品和物资送到居民手中。“现在很多居民碰到我们都跟我们道谢,其实为大家守护好健康防线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下沉干部孙海洋说。面对疫情,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始终激励着市直机关下沉干部奔走在社区抗疫的前线。“我们会继续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居民排忧解难。”丹东公交集团下沉干部王美君说。
    07/21
  • 辽宁凤城市郭一夫:用珍贵的“老票”追寻城市的历史
    一本本厚厚的藏品,是凤城市民郭一夫最宝贵的财富。随着他积累多年所得的“老票”一张张展开,历史的细节展现眼前,“每次翻开这些厚重的藏本,都感觉自己在不经意的角落里等待着,而只需推开一扇门扉,仿佛就与历史相遇。”在郭一夫看来,追寻故乡的历史就是追寻人类的历史。“凤城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厚重的历史沉淀值得人们探寻。我出生、成长在凤城,我热爱这片土地,我愿意在追寻凤城历史、传承文明的道路上一直前行。”郭一夫说。上世纪80年代,郭一夫开始集邮。30多年一直执着于凤城地区历史的探究、收集时代信息的承载物,所得所藏可称洋洋大观。“这些‘老票’上的文字所记载的历史痕迹明确,一目了然。”郭一夫展示他收藏的清末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证照、票据,让时代面貌清晰。郭一夫珍藏的是一些特殊的收藏品,有凤城地区新中国成立前老照片、老明信片、旧书上的老图片等500余张,上世纪50年代照片近200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照片100余张。“这里面有一张新中国成立前的老照片,最早的拍摄于100多年前,已十分罕见。”郭一夫展示着他的藏品,如数家珍。几十年来,郭一夫为此痴迷。几十年里,他走遍了凤城地区2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落;几十年里,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材料,拍摄了无数张照片。这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仿佛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带领人们一起领略凤城的往昔岁月。照片内容有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英雄人物、凤城城区的老街景、凤凰城门及城门外的景色……一张张“老票”让历史再现,一处处细节把历史真实地拉回眼前。在郭一夫的众多藏品中,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被称为“老邓票”的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这张珍贵的“老票”历经几代人,几经辗转被郭一夫保存至今,非常珍贵,记者在郭一夫的藏品中见到了难得一见的“老邓票”。“老邓票”见证了东北人民自发的抗日武装斗争,郭一夫要让这张小小的“老邓票”继续向世人讲述那段令人难忘的史实。“这些‘老票’都蕴藏着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真实地反映出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郭一夫把自己的每一件藏品都精心塑封。“历史总需要有人去整理、收集,要不就没有了……”而今,郭一夫追寻历史的脚步仍在路上,正是因为这份责任感,让他的收藏更有特别的意义。
    07/21
  • 辽宁丹东:两脚沾泥的教授黄国辉将蓝莓变成“金疙瘩”
    丹东市刚复工复产时,黄国辉便带着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成员们奔波于各种植基地。眼下正是蓝莓丰收的季节,果农们收成咋样?有没有问题需要解决?黄国辉还得亲眼看看才能放心。黄国辉是我市蓝莓产业的技术领军人。果农们记不住他辽东学院园艺专业教授、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所长、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理事长、辽宁(丹东)蓝莓等小浆果战略技术联盟理事长这一长串耀眼的头衔,只记得58岁的他,已扎根科研生产30载,致力于蓝莓产业发展十余年,是“两脚沾泥的教授”。黄国辉的微信里有4000多个好友,辗转于各基地期间,他还要忙着给果农们回信儿。土壤改良、滴灌、抗病、剪枝、埋树过冬……一年四季,不舍昼夜,果农们啥时向他求助,他都及时回复。工作日要处理学校的工作,他就利用周末、节假日到各基地查看、现场指导。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发,足蹬沙漠靴,手拎大保温杯,兜里揣着手套和修枝剪,车后座“躺”着小锄头……一天至少跑3个基地,他坚持了十几年。“做农业就要脚踏实地,离开了土地我什么都不是。”为了让果农们更方便学习,黄国辉还把下地指导的讲解、示范拍摄下来,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一位果农提到这些视频时说道:“黄老师发的视频,我会一遍一遍反复地看,有的我看过了几十遍,甚至一百遍。”2006年,黄国辉在丹东试种蓝莓,摸爬滚打十几年,组建起由农学院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1人组成的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如今,丹东地区蓝莓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7万亩,产量占全国25%,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产业成为国内核心主产区,创造经济效益年均2亿余元。宽甸灌水镇的张大鹏之前一直和妻子在外务工,一年忙下来也只能赚几万块钱。为了方便照顾留守家中的父母和年幼孩子,张大鹏找到黄国辉。2019年,在黄国辉团队的帮助下,张大鹏的温室建起来了,2020年3月第一次采收收益达15万元,如今他更是成为房前屋后的“技术指导”。这样的故事,遍布宽甸古楼子、杨木川、灌水、长甸等地。为了让蓝莓成为农民们致富脱贫的“金疙瘩”,黄国辉团队与多家种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小浆果产业发展,形成“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制定长期的生产管理方案,指导覆盖选址、生产技术、财务分析、销售渠道,知无不言、倾囊相授。“蓝莓的采摘期大多在7月份,如果将它的成熟期改到春节前后,不仅可以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农民的收益也会大幅增加。”黄国辉并未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开始将研究重心放在“促进北方温室蓝莓果实成熟期提前”的试验上,将基质栽培技术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攻关任务,开展了南高丛常绿蓝莓品种的引种试验和配套的基质栽培技术试验。如今,黄国辉团队已经在几个试点进行了五年多的基质栽培生产实验,初步获得蓝莓基质栽培营养液配方,使得蓝莓能够提前到1月份上市,不仅能够改变辽宁地区温室蓝莓种植模式,也使得丹东乃至辽宁的蓝莓种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如今,辽东学院农学院的小浆果研究在本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全国,在辽宁、山东、吉林等产区累计建立的蓝莓生产示范基地达到上万亩,推广蓝莓新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其团队应用推广“促进北方温室蓝莓果实成熟期提前”关键技术支持下的蓝莓产量达1.6万吨,生产苗木650万株,总产值约8.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5000余人。他们先后承担辽宁省十余项有关蓝莓的科研课题,实现“蓝莓产业化配套技术示范”等科研成果转化5项,获得专利4项,黄国辉也获得了“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辽宁省科技特派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