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丹东
- 慰问防疫一线基层防控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的付出感动着每一个人。3月10日一大早,丹东吉丰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输车开进了五龙背镇政府,车上装了120箱共计1万多枚鸡蛋,他们来慰问镇政府和镇派出所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记者宋永昆摄03/17
- 来自防疫一线的镜头振安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尹崇斌为一万余平方米的空间进行预防性消毒。3个多小时消毒完毕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里面的秋衣和隔离内衣已被汗水浸透①。防疫归来,元宝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闫斐脱下戴了很久的口罩,脸上被口罩压下的印痕久久不能消去②。振兴区侨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接人群观察组成员席承洋穿好防护服,准备出发入户监测。“加油,必胜”四个大字写在胸前,为自己鼓劲③。元宝区八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慧在集中隔离点连续工作七天,疲惫不堪,倚在墙角不知不觉睡着了④。记者宋永昆摄03/16
- 长山镇的战“疫”故事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东港市长山镇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迎“疫”而上。尤其在各村的防控一线,普通的村干部、邻居家的大姨、村头婶子家的哥哥嫂子……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疫情防控的“钢铁汉”、“义务兵”。战场上的“英雄班”新升村的各村民组分布在201国道两侧,原本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却给疫情防控带来难度。如何能既减少出口又不妨碍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村“两委”班子费尽心思,党总支书记栾永波带领村干部顶风冒雪,走遍每一条屯堡路,认真研究卡点和软隔离的位置,反复推敲,最终实现了既定目标。为了守住每一道防线,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村干部分头行动,带领“三长”逐户走访,向群众宣讲防疫常识,排查返乡人员的基本情况。在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他们自发筹集资金2000余元,购买消毒液、口罩、枪式体温计等,并将配置好的消毒液及时分发给村民。为了决胜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村“两委”干部轮流上岗,带领志愿者们戴着红袖标、拿着大喇叭每天坚持在各个村组巡逻,守护全村百姓的生命安全。战场上的“钢铁汉”在新民村,提起党总支书记刘志军,村里的人都叫他“钢铁汉”。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村里巡逻,晚六点准时到卡点值勤守岗成为刘志军每天的规定动作。他说:“疫情当前,我们党员干部坚决要第一个冲上去,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一顶迷彩帽、一件大棉袄、一辆电动三轮车是刘志军在战场上的“标配”,走街串巷巡逻的同时,他还充当起村民的“采购员”,义务为村里年纪大、行动不便的村民采购生活必需品。严寒天气里的昼夜坚守让刘志军不慎着凉,咳嗽得厉害,同事们都劝他早点回家休息,可他每次都笑着点点头,转身又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战场上的“家庭档”王淑芬是大顶子村党小组长,战“疫”伊始,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始终坚持奋斗在防控一线。今年65岁的她有着一股倔劲,执行任务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看着老伴每天疲惫地回家,蒋有贵很心疼,既然不能阻止妻子上战场,那就跟她一起去。就这样,这对恩爱的老夫妻每天一起上岗、一起回家。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大顶子村妇女主任姜秀娟始终忙活不停。她每天要照顾常年卧床婆婆的饮食起居,还要奔走在防疫一线。随着防控压力的逐渐加大,姜秀娟想方设法为一线增加兵力,最终找来了两个“义务兵”——她的儿子、儿媳。从此,大顶子村的战场上又多了两名战士,姜秀娟一家也成为这个战场上的“最美家庭”。战场上的“坚守者”“宋书记,我没事,能顶住!”“不行,防控工作是重要,但你的身体更重要,你必须回家!”这一天,长山村党员沈玉胜和村党总支书记宋日声又拧上了。去年年末,沈玉胜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近一个月,出院时医生叮嘱他回家一定要好好静养,不能太劳累。但疫情发生后,医生的话就被沈玉胜抛在脑后,防疫宣传、摸底排查、卡点监测,他整日忙活在防控一线,从没跟人提过自己身体的事。宋日声得知后深受感动,多次劝他回家,可沈玉胜却硬挺着腰板一再坚持,直到现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已进入胶着对垒的关键时期,长山镇全体党员干部的战时状态、战时思维和战时工作方式将继续保持,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他们砥砺前行。任相臻03/16
- 大网格+微楼院振兴区花园街道办事处发挥“大网格+微楼院”作用,划分48个网格,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行“1名领导干部+1名机关干部+1名社区干部”三级网格“1+1+1”包保制度,132名网格长、网格员对网格内疫情开展拉网式排查登记,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实行全面登记,动态掌握辖区内返丹人员家庭信息、活动轨迹及健康状况,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图为3月11日,桃源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测量体温、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完善相关信息。记者宋永昆摄03/13
- 为困难群众发放口罩3月12日,在元宝区九道街道永宝社区门前,家住山水龙城小区的低保户曹铭仁领取了我市为困难群众发放的口罩。当天,永宝社区为344名困难群众发放口罩1032个。记者宋永昆摄03/13
- 今起,丹东免费发放23万个口罩记者11日从市民政局获悉,市民政局投入58万元集中采购了23万个一次性个人防护口罩,从今日起,发放给全市7.6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孤儿。在前期疫情防控摸排走访中,市民政局发现部分困难群众缺少个人防护口罩。市民政局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发改委等部门沟通协调,在保障全市联防联控一线用量的前提下,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协助对接我市相关口罩生产企业,集中时段、分批次进行了采购。这次配发口罩,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为全地区城乡困难群众免费发放口罩,做到救助防护全覆盖。为确保及时将口罩发放到城乡困难群众手中,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口罩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通过社区(村)采取分时分批等有效方式进行发放,避免人群聚集;对于身体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结合社区排查防控工作,安排专人送达,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建立发放明细台账,做到人账相符。自疫情防控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实施临时救助时采取紧急程序,在救助额度上适用最高上限,确保救助效果。在救助对象户籍方面采取无差别救助,确保特殊时期特事特办。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临时救助688人次,发放救助金33万元。03/12
- 严格检查连日来,我市派驻到社区(村)和企业的党员干部,全力配合基层开展入户走访、摸底排查、防控巡逻、卡点管控、值班值守等疫情防控工作,构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图为3月10日,市司法局派驻到临江街道新村社区的党员干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出入小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记者吴琼摄03/12
- 青年大街改造工程3月14日开工3月11日,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今年我市又一个城建重点项目——青年大街改造工程,将于3月14日正式开工。此次改造工程施工范围为青年大街体育馆路至兴七路段,主要进行排水改造和道路改造两部分。计划竣工时间为4月29日。为配合改造施工,3月14日至4月30日,青年大街体育馆路至兴七路段将进行全幅封闭。据了解,青年大街沿线排水改造工程为雨水管线施工,改造后可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施工过程中将重新设置一道污水管线,统一收集周边散排生活污水,再集中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与此同时,青年大街沿线还将对雨水井进行更换,井口扩大,将单井箅换成双井箅,从而加大排水量,防止强降雨天气路面出现严重积水。施工结束后,沿途雨水井将增加至34个。道路改造方面,将重点对车行道进行翻建;除富贵家园和振兴区医院门前路段外,其他地段人行步道方砖将重新铺设。青年大街沿线银杏树较多,此次施工还将更换树池边石,并设置渗水管,改善银杏树立地生长环境。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同时确保施工进度,青年大街改造施工将采取双向作业,各项具体工程将进行平行施工,同步推进。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相关部门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及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严格遵守关于疫情期间复工防范的规定。对外地来丹施工人员将按要求进行隔离;严格落实体温测量制度,建立台账,要求施工人员佩戴口罩等,并避免人员聚集。又讯记者李莉3月11日,从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处获悉,3月14日至4月30日,青年大街体育馆路至兴七路段全封闭施工,途经该路段的102路、306路、204路、121路、106路等5条公交线路车辆绕行。具体方案如下:102路、306路、204路支线:由青年大街、兴七路向北绕行锦山大街、体育馆路返回青年大街恢复原线路行驶,原市政处站暂停使用,临时停靠工业小区站(126路站牌)。121路由兴七路向北绕行锦山大街至体育馆路恢复原线路行驶,原市政处站暂停使用。106路由东向西方向:由青年大街、兴七路向南绕行房坝路、体育馆路返回青年大街恢复原线路行驶。由西向东方向:由青年大街、体育馆路向南绕行滨江中路、兴七路返回青年大街恢复原线路行驶。原市政处站暂停使用,临时停靠水产市场站(126路站牌)。市公交总公司将持续关注道路施工进展及绕行路段路阻情况,结合实际灵活调度,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记者戚文03/12
- 网格员在了解出行情况振兴区纤维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进行拉网式宣传、台账式管理,将防控工作延伸到户,落实到人,把一个个社区(村)打造成疫情防控网。3月10日,网格员在社区向小区居民了解出行情况。记者吴琼摄03/11
- 邮政工作人员对教材进行消毒丹东邮政配合教育部门推出“学生教材同城寄递”服务,助力“空中课堂”畅通。图为3月10日,邮政工作人员对教材进行消毒处理后分拣封装,确保邮件安全卫生。本报记者刘海东摄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