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变电村:元月杜鹃花正红1月4日,在辽宁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的温室大棚里,正值盛花期的杜鹃花姹紫嫣红。元旦到春节是杜鹃花的销售高峰期,在变电村,来自山东、天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拥有20多年杜鹃花种植历史的变电村,现有杜鹃花花卉基地500余亩,杜鹃花大棚230栋,从业人员1280余人。作为“国家杜鹃花产业园科技新区”,2020年,变电村凭借杜鹃花示范基地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01/06
- 辽宁丹东:新区公共服务大厅设立社保分中心“在家门口就可以查询打印社保缴费,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新区的陈娟高兴地说。1月4日,记者在丹东新区公共服务大厅看到,室内十分温暖,社保服务窗口前,10多位老年人坐在老年人专座静心等待,工作人员细致地了解情况,迅速为群众办理业务。随着新区的不断建设,企业与群众的社保办理业务量与日俱增。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聚焦社保相关业务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针对2021年末开展“企业大走访”征集的意见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将增设“新区社保分中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市社保中心选出5名业务精通、服务热情的工作人员,于2021年12月28日进驻新区公共服务大厅办理业务。记者了解到,新区社保分中心设3个业务窗口,负责政策咨询和业务受理,窗口实行综合柜员制,可以受理92项人社业务,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及退休职工档案查询等。大厅放置个人业务自助机和企业业务自助机各1台,同时每天安排1名工作人员在大厅进行引导,帮助群众使用自助机。个人自助机提供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证明、养老待遇证明等证明材料打印以及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多项功能,企业自助机提供企业参保缴费查询、工伤保险核定申请等业务办理功能。01/06
- 辽宁丹东:开展庆新年迎冬奥元旦登高活动1月1日,丹东市登山爱好者相约虎山长城,开展庆新年迎冬奥元旦登高活动。登山爱好者们和去年登上珠峰的丹东攀登者刘森一起登高望远,放飞心情。在虎山长城之巅祝福丹东,祝福家乡父老,用健康体魄拥抱新年。01/05
- 辽宁丹东:迎新年 树婚俗新风2021年12月31日,在新年到来之际,丹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与各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开展了“迎新年树婚俗新风”集体颁证仪式,通过颁发结婚证、宣读爱的誓言、宣讲优良家风、参观婚俗文化长廊等形式,倡导简约、时尚、富于文化内涵的文明婚俗新风尚。01/05
- 辽宁丹东: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培训1月2日,丹东云创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元旦假期到景区景点对学生创城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培训。通过培训,让小小志愿者了解家乡旅游资源,为更好地宣传丹东、引导市民游客文明旅游作贡献。01/05
- 辽宁丹东:公安机关织密假期“安全网”元旦假期,丹东市公安局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等各项工作,营造平安、祥和的节日环境。其间,共受理各类案件46起,同比下降29%;受理道路交通事故119起,同比下降28%。节日期间,全市公安启动二级勤务模式,所有机关单位除参与社会面巡逻执勤外,每日二分之一警力动态备勤,对全市主要街道、大型商业网点全部安排警力驻守执勤,管控治安、疏导交通,驻守执勤警力达到1660人。全市“四警联勤”力量在繁华商业区、人员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地区以及重点部位、街路开展巡逻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上。01/05
- 辽宁丹东:新年第一天冬泳迎冬奥新年第一天,丹东市的冬泳爱好者精神抖擞,向低温发起挑战。用新年第一游,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1月1日9点多,10名冬泳爱好者齐聚鸭绿江边,脱下冬装,换上泳衣,在寒风中做着热身运动。作为冬季的一项运动,冬泳在丹东市已经走过30多年。30年来,冬泳已成为冬季健身的一个品牌,享誉国内。热身中,冬泳爱好者不断地交流着各自的感受。大家精神抖擞,热情高涨,随着号令的发出,大家依次跳入冰冷的江水中,各种泳姿划破了寂静的江面。市民们不约而同地赶来观看。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为减少人员流动,今年的冬泳活动采取线上统一组织,线下分散活动的方式进行,丹东市游泳运动协会的10支队伍各派一人参加了现场活动。其他冬泳爱好者则各自活动,由家人或队员拍摄视频、照片发送到协会微信群中。丹东市游泳运动协会负责人林鹏介绍,协会于1986年成立,目前丹东市有近200人长年坚持冬泳运动。寒冬时节,他们江中畅游的身姿成为鸭绿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通过连续多年举办鸭绿江冬泳节,不断推动着丹东市冬泳运动的开展,冬泳爱好者用冬泳迎接新年第一天给大家增添了仪式感,展示出冬泳人健康的体魄和快乐的生活,期待有更多的爱好者加入进来。66岁的冬泳爱好者李淑英坚持冬泳已有20多年。她说,“非常感恩这个时代,参加冬泳后收获很大,今天我们以冬泳的方式迎接新年和冬奥会的到来,为中国的冬奥健儿欢呼喝彩。祝福我们祖国繁荣昌盛,人民越来越幸福。”01/05
- 辽宁丹东滨江村:190万元春节“红包”发给村民新年伊始,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滨江村两委班子为全村612户1259名村民以及482名老人,发放了190多万元的春节福利,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图为68岁的孙英俊老人在领取全家人的福利。01/05
- 辽宁丹东马市村:蔬菜大棚春意浓近日,记者来到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的温室蔬菜大棚,室外寒气袭人,大棚内却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一片片绿油油的生菜和小白菜,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茼蒿和香菜,长势喜人。振安区马市岛是丹东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地之一,素有“丹东菜篮子”的美誉,蔬菜品种达30多个,主要种植萝卜、白菜、青笋、菠菜、西兰花、西红柿等应季果蔬菜,年产量1万吨以上,年产值4500万元以上。其中,设施蔬菜以“春提早、秋延晚”叶菜类为主。元旦、春节期间是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和保证市民“菜篮子”供应的关键时期,振安区科学研判形势,增加蔬菜在田面积,并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两节”期间蔬菜产量足品质优,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振安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措并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种得下”“卖得出”“卖得好”。通过加强蔬菜大棚建设、进一步改良品种,提升蔬菜供给能力及农产品品质。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品牌农产品与互联网平台融合,积极开拓市场,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全方位、多平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01/05
- 辽宁丹东:职工技能培训惠及万余人近日,辽宁丹东市总工会联合丹东市第一医院开展“送技能进企业”活动,医护人员走进辽宁锦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一线职工开展应急救助能力技能培训。培训现场,急救专家为职工介绍了心肺复苏法等急救技能和防疫知识,让职工进一步掌握应急施救的全流程,在黄金抢救时间内正确实施早期救助,提升应对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置能力。这是丹东市总工会开展职工专项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今年初以来,丹东市总工会聚焦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采取“双线”作业,开展“互联网+培训”模式,依托“工匠大讲堂”“职工云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精选推出职工专项技能系列线上培训课程,实现线上培训常态化;开辟职工网上读书绿色通道,为职工提供灵活多样的技能学习培训资源,让职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线上学技术、提技能、强创新。线下开展“送技能进企业”订单式培训、“蓝领工匠”等专项技能培训,创新推广技能培训工具包。一年来,共推出职工专项技能系列线上线下培训73期,培训内容涉及电力供应、机械制造等18个行业,覆盖车工、数控车工、钳工等27个工种,培训职工万余人。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