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燃气排查保平安
    近日,临江街道新村社区党委对沿街商铺进行逐户走访,了解餐饮企业用气情况,及时排查存在隐患。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提醒商家经常性检查用气情况,确保用气安全。在检查过程中,对店内人员宣传相关的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普及燃气泄漏应对常识,以免发生中毒、爆炸等事故。社区网格员利用早上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居民集中在家的时段,开展入户安全排查,重点对老旧住宅、出租房屋的燃气器具是否设置在通风良好的空间内、燃气器具是否安装排烟管道并通向室外、燃气胶管是否存在老化和破损现象、燃气胶管卡箍安装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车库内居住和使用燃气等情况进行排查。工作人员向住户详细讲解了安全用气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措施等知识,并发放《燃气热水器安全使用告知书》,对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的居民,工作人员提醒其尽快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整改,避免发生燃气事故。同时,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建立台账,并督促居民及时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排查餐饮商户112户,住户2420户,发现隐患8处、已整改8处,发放宣传资料2100余份。
    01/13
  • 辽宁东港市:农贸市场换新颜 改造升级惠民生
    这个冬天,辽宁省东港市长山镇的百姓买菜更加方便了。升级改造后的长山镇农产品贸易中心宽敞明亮,蔬菜水果肉食海鲜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露天市场搬进屋,再也不怕刮风下雪了。近日,记者来到东港市长山镇农产品贸易中心,焕然一新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市场过道宽敞整洁,蔬菜、肉食、水产、干货等一个个独立门面的彩钢房摊位设置有序,来来往往的群众不时驻足挑选,十分热闹。对于市场的变化,经营水果30余年的商贩徐岩涛有着切身感受:“以前我们都在简易棚里卖水果,环境不好不说,冬天水果容易冻坏,夏天水果又容易烂。现在搬进了彩钢房,空调也安上了,不仅人不遭罪,水果也更容易保存。”为进一步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提升集镇整体形象,加强集镇规范化管理,2021年8月,东港市长山镇投资300余万元对这座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农产品贸易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工程完工后,市场面积更大、功能更全,市场中间留有宽敞的货车通道,设有固定商户30多家,还可容纳临时商户150多家,并在场外规划了停车场、设立了公厕。干净整洁的场地、井然有序的摊位,给广大经营业户和群众带来了方便、舒适和好心情。
    01/13
  • 辽宁东港市:爱心企业寒冬送温暖
    1月11日,辽宁厚德实业集团慰问防返贫监测人口捐赠仪式在东港市农业农村局举行。此次慰问活动得到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共捐助米、面、油各200份,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仪式结束后,一行人先后走访慰问了十字街镇的两个防返贫监测户,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以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接下来几天,东港市乡村振兴局会将剩余198份慰问品全部送到监测户家中。
    01/13
  • 年味渐浓,丹东年货市场异常火爆
    春节临近,市民开始购置年货,年货市场一派热闹景象,春联、福字、灯笼等传统年货饰品也进入销售旺季。1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两家批发市场看到,虎年生肖饰品、对联、中国结、福字、大红灯笼等各式各样年货,把市场装饰得喜气洋洋,与春节和虎年相关的饰品都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吸引市民选购。
    01/12
  • 辽宁丹东:致敬!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市公安系统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和迎接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增强公安民警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市公安局举行“榜样力量”先进事迹报告会暨“百日会战”表彰大会,展示新时代公安队伍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市公安局警史馆举行开馆揭牌仪式。警史馆共分为序厅、历史沿革厅、峥嵘岁月厅、业绩卓卓厅、警盾熠熠厅、警用装备厅、难忘瞬间厅和放飞梦想厅八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和相关实物,客观、公正、准确、求实地展现丹东公安建局以来的战斗历程和艰苦卓绝的发展历史。连日来,市公安局开展了“金盾柔情、会聚良缘”联谊、“警察节杯”乒乓球比赛、警营书画展、“警察节杯”室内警体趣味运动会、“110宣传日”等系列活动。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集中展示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以来队伍的新气象、新风貌,支队精心部署10项主题活动,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1月4日起,由丹东边境管理支队、丹东报业传媒联合主办的“江海边境行”探访鸭绿江百里边境线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活动正式启动。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在警旗前庄严宣誓,铮铮誓言诠释忠诚担当,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
    01/12
  • 辽宁丹东:企业建书屋 职工忙充电
    “中午吃完饭休息,咱们去书屋看书啊?”辽宁实发洁净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室的小于对同事说。“好啊,正好我女儿晚上学习,我陪读,可以去图书室借几本书,回家看看,和女儿一起学习。”午休时间,公司的图书室里已经有人在专注地读书了,也有工人拿着挑选好的图书,在办理借阅手续。一间图书室,成了辽宁实发洁净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们新的打卡点。30多平方米的图书室,宽敞舒适,一排长长的桌椅摆放在窗户旁边,视野更亮,员工们可以在此阅读使用;在一侧的书柜里,千余册图书“藏身”其中,主要涉及理论、党史、人文、科学、社会等各方面,能满足员工们的不同借阅需求。作为科技型企业,人才、资源能力配得上,将助力企业奔向“星辰大海”。2021年初,丹东市振安区总工会在深入辽宁实发洁净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该公司工会想要建设“职工书屋”的意愿。经过实地考察,振安区把“职工书屋”示范点设在这家公司。通过企业申报,五龙背镇总工会积极帮助该企业协调,倾力打造实发“职工书屋”。在建设“职工书屋”的过程中,丹东市、区、镇各级工会为“职工书屋”建设筹集书籍,赠送各类书籍近千本。实发公司的员工也被建设“职工书屋”的热度感染着,自发捐书100余本。与此同时,实发公司工会投入资金1.28万元,使“职工书屋”的建设初具规模。如今,“职工书屋”有藏书上千本,并配备了电脑和兼职工作人员。“有了书,也有了制度,员工知道怎么借阅,何时归还等,更加便于日常管理。”图书管理员说道。“职工书屋”里,各项制度已被公示上墙,条目清晰,企业图书室运行正常。“职工书屋”的建设丰富了职工的业余读书看报生活,增长了职工的知识,提升了职工的技能,同时,职工还可以利用职工书屋的电脑,进行网上阅读。实发公司的孙永富说:“‘职工书屋’的建设,受到了员工们的一致好评。现在我们书屋里的图书种类还不全,扩大书屋藏书种类,特别是专业知识类的图书数量,是我们新一年的目标。”
    01/12
  • 辽宁丹东:农产品快速检测保食品安全
    春节即将来临,为确保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和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让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近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做好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监测范围及数量,对市辖区内的农产品开展全面快速检测工作,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初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次快速检测工作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畜产品养殖场(户)、屠宰场为监测对象,以蔬菜、肉类、禽蛋、生鲜乳、尿为监测品种,对生产(种植、养殖)、收购、贮运、屠宰等各环节开展全面快速检测,共检测样品235个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下一步,农业综合执法队将继续加强对辖区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的力度,严格快速检测工作程序,规范填报和记录抽检数据。对有问题的农产品及时追根溯源,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为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01/12
  • 辽宁丹东:社保费新征管系统上线
    1月10日从丹东市社保中心获悉,新的社保费征管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为解决新缴费系统上线后,办事群众不会操作、手机缴费到账不及时等问题,丹东市社保中心积极与税务部门对接并安排预案,以“内部攻坚外部无感”为原则,实施征期领导带班、系统上线业务应急等制度,确保上线工作平稳有序。1月5日系统上线当天,丹东市社保中心与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社保一楼大厅现场指导,及时沟通、处置上线初期各类问题,确保推广应用过程有序,处理顺畅。当天,丹东市社保中心三楼快办大厅17个窗口累计接待办事群众5千余人次,受理业务2200余笔。
    01/12
  • 辽宁丹东:325家社会组织完成评估
    1月5日从丹东市民政局获悉,日前,丹东市为时9个月的2021年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圆满完成,参评15家,最后确定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10家,获得3A以上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购买服务,也可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据了解,在丹东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共325家。针对部分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治理不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社会公信力不高等问题,去年,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和丹东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市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方案》通知等相关要求,在全市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重点从基础建设、各项制度建立、日常活动、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为确保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市民政局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制定了2021年全市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方案,细化了评估规则和标准,委托丹东中诚信用评估认证有限公司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复审委员会、评估专家组,组织全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评估培训,通过社会组织自评申报,实地考察打分、市民政局门户网站和媒体公示公告等程序,整个评估过程操作规范,审定严格,公平公正。
    01/12
  • 辽宁丹东:落“子”开新局丨丹东一中异地新建
    振八街一带,是我市教育资源集中区域,实验小学、永昌小学、十九中学、第一中学均在此处,随之而来的是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学区房热等一系列问题。为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2021年,市委、市政府将一中异地新建项目确立为“2021年丹东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元宝区宗裕城小区示范街以北、水世界以西地块异地新建第一中学。项目于2021年4月9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内建成。2021年12月23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栋栋教学楼建筑主体拔地而起,新校区初具规模。丹东一中始建于1954年9月,是市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之一。近年来,受客观条件制约,办学条件短板日益突出,配套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与生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教学。丹东一中异地新建项目投资29152.30万元,总建筑面积56412.75平方米,目标是保证“五年先进、十年不落后”。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企业捐赠的8112万元,充分体现了丹东企业家造福桑梓的情怀和乐善助学的良好风尚。丹东一中异地新建项目,恰如棋至中盘,在一片舒朗的空白区域落下一“子”,盘活全局:一是调整学校布局产生聚集效应。在金山镇高标准新建丹东一中,将进一步为城市北部聚集人气,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对经济发展、城区北扩的牵动力。二是可以充分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达到省示范高中的办学标准,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此同时,丹东一中迁离振八街地区,将提高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承载能力,优化该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规模,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并大幅缓解城市中心区域交通压力。记者/田治华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