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鸟浪来袭
    4月以来,来自大洋洲的迁徙鸟类陆续抵达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场面十分壮观。
    04/25
  • 辽宁丹东:第十一届全民读书节开幕
    4月23日上午,丹东市第十一届全民读书节举行线上开幕式,快手(丹东读书)、抖音(丹东发布)、智慧丹东客户端、微博(丹东发布)、抖音(网信丹东)、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的宣传员……”由丹东市实验小学雷锋朗诵团表演的节目《雷锋精神代代传》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本届读书节活动的主题是“书香丹东——阅读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开幕式上,对本届读书节主要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发布《丹东市第十一届读书节推荐阅读书目》;“知名主播荐好书”环节,主播们对读书节推荐图书进行了领读;播放了绿书签活动、版权和“扫黄打非”宣传片;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藏书人顾伟和编剧、作家、导演林和平,他们向广大书友分享了各自的读书感悟;对丹东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学府花园小区、鹏飞书店等城市阅读空间进行了介绍展示;在致敬战疫英雄环节,学生朗诵《致敬最美大白》引起了直播间广大书友的共鸣。开幕式最后,读书节活动组委会向全市人民发出读书倡议。据统计,本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直播,共有超5万人次在线观看。编辑:邹润
    04/25
  • 辽宁丹东: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孩子多读书
    在丹东市第十一届全民读书节来临之际,4月21日,振安区妇联和五龙背镇政府联合举办“儿童心向党——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孩子和妈妈共同朗读经典故事、孩子们表演励志节目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编辑:邹润
    04/24
  • 辽宁丹东:打造“永不落幕”的全民读书节
    春风阵阵绿锦山,书香袅袅润江城。4月23日,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丹东市第十一届全民读书节将拉开帷幕。本届全民读书节主题为“书香丹东——阅读新时代喜迎二十大”,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叫响“书香丹东”阅读活动品牌,并倡导共抗疫情、阅读相伴的理念,凝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力量,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民读书节在丹东市有着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4月至6月,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读书节活动中来,在持续打造“书香丹东”品牌的同时,全民阅读活动也为丹东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线上开幕,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2020年4月23日,以“读丹东、爱丹东”为主题的丹东市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在“快手@丹东读书”开幕。开幕式上,除了公布读书节推荐阅读书目和向全市人民发出读书倡议,还发布了“读书好少年”“优秀农家书屋”典型和“云享书香”阅读行动宣传片。这届读书节最大的亮点是首次采用“云”开幕式的形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既保障了广大书友的健康安全,也顺应当下书友们通过云端享受文化生活的新时尚。据统计,这届开幕式直播共有1.2万人在线观看,得到6.2万次点赞。以“读百年党史促丹东振兴”为主题的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延续了“云”开幕的形式,进一步通过网络传播优质阅读内容及活动,打造“网络+阅读”新模式。其中,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和党史学习教育,发布推荐书目100种,在“快手@丹东读书”、县级融媒体等多个平台向全社会进行推送荐读;组织全市阅读爱好者积极参与“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共有4.5万人参与。我市荣获全国市级优秀组织奖,名列全国第十,6个县(市)区均获县级优秀组织奖。创新载体,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在全民读书节活动期间,丹东市直机关工委开展“同舟共济抗疫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展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丹东市妇联开展“书香筑梦精彩人生”经典巾帼诵读展播活动,阅读点赞数达2.5万余人次;丹东市图书馆开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23世界读书日优秀读物展》《文房藏四宝书架列春秋——中国文房四宝》等精品阅读展览,并依托网络平台以“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办直播讲座;在金汤小学举行“护苗绿书签”进校园活动,“绿色悦读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览成为一大亮点;辽东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一边读书一边等春暖花开”读后感评比活动,分享疫情下的心灵感悟和温情故事。为传承英雄城市红色基因,全民读书节活动期间,通过“主课+微党课+实地体验”方式,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我市以抗美援朝为历史背景创作的红色舞台情景剧《英雄儿女》;在大梨树村“干”字广场开展“我爱中国共产党”诵读直播活动;凤城市开展“百人百课庆百年”宣讲活动,邀请革命老前辈、老英模、老党员等讲好红色故事。春风惠民,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在全民读书节活动期间,开展了送图书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活动。“七进”活动所送书籍均贴近基层工作实际,针对不同层次阅读需要,选购不同图书。春风不等闲,满城尽书香。如今,全民读书节已经成为我市一项惠及大众的重要文化活动,“书香丹东”也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通过优化内容供给、创新阅读载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全年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上演一场“永不落幕”的读书节。编辑:邹润
    04/24
  • 辽宁丹东金崮村:留住乡愁 传承文明
    4月21日,振兴区汤池镇金崮村村“两委”成员在即将建成的村史室里挑选照片,准备将村史室打造成乡土文化浓郁、村民认同喜爱的“家乡名片”。施工人员将金崮村所获各项荣誉张贴到荣誉墙上,以村史吸引群众,培育文明乡风。听说要建村史室,村民们纷纷响应,踊跃捐赠。98岁的老党员刘崇元主动把家中珍藏的木算盘、冲锋号等老物件无偿捐赠给村史室。村党总支书记毕克有没事就到村史室查看建设进度,回顾本村获得省级文明村、通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初审等荣誉成绩,村里近年来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汤池镇选取金崮村为试点村实施村史室建设工程,将村史室建设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整理富有内涵特色的乡情村史,生动展示乡村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反映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斗创业的动人实践、取得的可喜成就,激发他们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打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四史”教育阵地和留住乡愁、凝心励志的精神家园。编辑:邹润
    04/24
  • 辽宁丹东:环境整治不停歇
    连日来,振安区各街镇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持续巩固创城工作成果。鸭绿江街道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志愿者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居民违规圈占公共用地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其间,对于部分群众的不理解,工作人员逐门逐户耐心解释,宣讲相关政策,做好有圈占行为居民的思想工作,争取大家对整治工作的支持。经过努力,共清理违规圈占公共用地200余平方米。汤山城镇对标文明城创建标准,将20个点位新增的公益广告、无障碍通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及消防通道网格线等全部安装施划完毕。针对3月份文明城创建实地测评反馈问题,汤山城镇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下大气力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推动创城工作取得成效。此外,汤山城镇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镇村志愿者等130余人,对镇村主要道路沿线、背街小巷、河道沟道等垃圾进行清扫。全镇共清理小广告30余处,整治清理占道经营10余处,清理越冬垃圾13吨、白色垃圾56立方米,并出动铲车1辆、大型车1辆、中型垃圾车3辆,对三龙河、饮马河沿线等地进行了集中清理。楼房镇针对3月份实地测评反馈的问题立行立改,利用5天时间从氛围营造、环境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持续推进文明城创建。机关志愿者们对镇内主街三个网格分担区重点难点点位进行清理整顿,成立督查小组每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整改,对已清理规范的店铺和街面坚持长效管理。此外,在楼房村201国道边新增14块公益广告围挡,包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内容,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编辑:邹润
    04/24
  • 辽宁丹东:30家企业参加“云上”广交会
    4月15日,第131届广交会启幕。在4月18日举办的东南亚轻工专场对接中,新加坡客商对丹东市诚谐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校服产生了浓厚兴趣,达成意向订单。对接现场,新加坡客商表示,诚谐贸易有限公司的产品非常符合他们的需求,双方确定了采购方案。诚谐贸易有限公司为丹东市参展企业开了好头,其他参展企业也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据了解,本届广交会以“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会期10天。丹东市共组织30家企业“登云”参展,产品涉及汽车配件、建筑装饰材料、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医疗器械、工艺品等行业。编辑:邹润
    04/24
  • 辽宁丹东楼房镇:“项目管家”为企业发展赋能
    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以“项目管家”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赋能。今年上半年全镇首批10个项目用地目前已得到批复,6月底前将陆续开工建设。图为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一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服务,帮助企业早日投产。编辑:邹润
    04/22
  • 辽宁丹东凤城:“五老”农艺师帮带“新农人”
    连日来,凤城市各级关工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发挥“五老”农艺师特长,采取线下农技服务与线上送技开方相结合方式,指导农村青年和“新农人”抓紧春耕生产,助力乡村振兴。春节过后,凤城市各乡镇关工委组织老农艺师们面对面为新型农民、种植大户、农村青年,开展玉米、大豆、果蔬等农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为春耕备耕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其中,沙里寨镇关工委针对春季草莓大棚死苗现象,专门邀请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和现教授,为返乡青年农民培训,现场详细讲解补救措施,并对今后怎样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给出针对性建议。同时,深入21个大棚,逐一进行技术指导,对返乡青年农民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截至目前,凤城市科技服务农户2000余户,其中服务留乡青年创业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万份,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50余项。编辑:邹润
    04/22
  • 辽宁丹东宽甸:推行“林长制” 实现“林长治”
    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741万亩林区森林防火一直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如今,这个难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林长制”。“过去,仅清明节一天,我们就能接到多个火灾报警电话。”4月19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大伟介绍,从试点林长制并推行以来,在各级林长的努力下,今年清明节期间实现了零火情,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宽甸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管理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18年8月,辖区林地总面积32万亩,分布在全县21个乡镇101个行政村,该中心分成3172个小班管理348个地块。2022年1月,该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工作。高大伟被任命为“乡级林长”。听着是个“长”,却又不是官。对这个新的身份,高大伟起初有些无所适从:林长能干啥?林业资源如何管护?……林长对他而言,不仅是多了一个身份那么简单,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上。为了更好履行职责,高大伟几乎每个月都要巡查一遍管辖区域,查看森林防火情况、基层存在问题、护林员履职情况,“由于汽车进不了林地,巡查时都靠一双脚。最多的一天,为了查看清明节防火情况,我走了近4万步。”作为全市林长制试点之一,目前,宽甸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已经建立健全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督查制度、巡林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林长制科学、健康、有序推进。“县级林长考核我们,我们再考核基层林长,一层一层传导下去,不仅是压力,更是责任。”高大伟说,自己在工作中亲身感受到,林长制推行以来,从林长到基层护林员,大家的责任意识都更强了。多了一个“长”,工作变了样。宽甸满族自治县林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宽甸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以林长制试点为总抓手,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宽甸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宽甸满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宽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级林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林长,44名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级林长,178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级林长。不仅如此,宽甸还以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从增绿、护绿提质上下功夫,2021年至今共完成人工造林任务3.1万亩,其中荒山造林3000亩,退化林修复工程7000亩,封山育林21000亩,央补抚育4500亩。通过实施项目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着力推进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建设,把林长制工作与提升森林质量相结合,增绿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同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案件190起,收缴罚没款190余万元;公安机关破获涉林刑事案件55起,打掉盗伐、滥伐林木犯罪团伙15个。接下来,宽甸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数字林业、智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等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精准高效监管,并以法规制度推进林长制规范有序、健康持续运行,实现“林长治”。编辑:邹润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