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战“疫”英雄谱“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融媒体报道《战“疫”英雄谱》,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英雄形象、战“疫”感言,生动反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一线战“疫”英雄,在丹东市委、市政府指挥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舍小家、为大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汇聚丹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05/05
- 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战“疫”英雄谱“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融媒体报道《战“疫”英雄谱》,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英雄形象、战“疫”感言,生动反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一线战“疫”英雄,在丹东市委、市政府指挥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舍小家、为大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汇聚丹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05/05
- 辽宁丹东东港:逆行中的坚守5月2日6点30分,东港市第七批共43名医务人员启程驰援丹东,他们分别赶赴丹东方舱医院、振兴区隔离点,开展医疗、护理、感控督导等一线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丹东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东港援丹工作队500余名队员不惧风险、不辞辛劳、义无反顾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为丹东的疫情防控贡献了东港力量。“妈,我去丹东支援了,别担心,帮我照顾好宝宝!”踏上大巴车时,于鹏琳悄悄给家里发去微信。于鹏琳是东港市中心医院一名“90后”护士,援丹期间日均完成入户核酸采集400余户。完成任务后,她又放弃休息支援其他队伍,经常深夜才回到驻地。由于连日奔波劳累,于鹏琳晕厥在采样现场,不得不暂时离开休养。 “请党放心,抗疫有我!”这是东港市二中教师赵亮亮在出征前许下的铮铮誓言。抵达振兴区后,全队划分成4大点位,有着丰富组织协调经验的赵亮亮被任命为“点长”,负责包保点位人员编组、物资储备、运输保障等,同时还承担每日分批核酸采样的协调保障工作,常常忙碌到凌晨。尽管工作强度很大,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整个团队管理协调顺畅。“疫情当下,我想用所学的专业与技能,守护我爱的这座城市。”来自东港市卫健系统的“90后”机关干部周方园表示。作为后勤保障人员,周方园每天穿着防护服,腰间缠上足量的采样管、棉签等防疫物资,奔走在街道、社区楼栋间。在老旧小区采样要反复上下楼,防护服密不透风,14个小时工作下来,后勤保障人员常常湿透衣裳,呼吸困难……但周方园坚持工作,直到晚上才与核酸采样人员一道赶回集合点。编辑:邹润05/05
- 辽宁丹东:多措并举保供需本轮疫情发生后,丹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保供需。丹东市医保局: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连日来,丹东市医保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患病群众就医用药需求,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医保待遇不打折扣、不受影响。畅通采购绿色通道,强化医药供需对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临床所需药品、医用耗材、防疫物资等采购供应监测,建立与医药配送企业供需情况通报制度,对定点收治医疗机构防疫重点药品采购情况进行摸查,同时对临床手术急需产品进行配送全流程监控,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主动与医药配送企业经营者进行深入沟通,对企业提出的困难以及采购政策方面的疑问进行了现场解答并给出意见建议,要求企业切实强化对疫情防控期间药品、医用耗材、防疫物资等供应情况的日常监测,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满足丹东市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需求。加强慢病用药保障,确保待遇不受影响。丹东市医保局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慢特病患者用药实行长处方管理,一次可购买3个月药量,暂时开不了处方的,可延用上次处方购药。同时,由药店配药送药上门而未能实时报销结算的患者,可在疫情防控结束后,前往医院补写处方,再凭发票在药店办理手工报销。此外,国药控股集团是医保药品流通配送企业,疫情发生后承担丹东市药品保供任务。丹东市医保局将国药控股连锁药店临时纳入高值、慢特病药品购药医保结算范围,方便享受高值药品待遇患者购药。下一步,丹东市医保局将主动靠前,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以保障常用药品、防疫物资供应等工作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医保力量。元宝区:确保企业与小区对接顺畅、物资投放及时5月1日,元宝区各保供企业共发放蔬菜包20000余份,生活必需品储备可满足全区居民日常需求。为进一步了解保供企业的配送情况,确保企业与小区对接顺畅、物资投放及时,5月1日,市商务局会同元宝区商务局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前往中富小区进行现场指导。目前,与中富小区对接的市级保供企业,货品储备充足、配送及时。采用的配送方式为每日由楼长对居民的需求进行统计,并由企业按需配送,再通过小区志愿者组织居民有序下楼领取。对于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群,志愿者逐户登门询问需求,并送货上门,及时解决居民购物难题。5月1日,中富小区居民订购的41份蔬菜包、猪肉、鸡肉、牛奶、鸡蛋等均发放到位。振安区:确保“米袋子”不空、“菜篮子”充盈振安区全力抓好居民生活物资“保供应、保价格、保质量”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全区居民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通过扫码进群或添加小程序等形式,引导居民无接触订货。组织多家食品、生活用品企业采取企业统一配送、志愿者分送到户的流程,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米袋子”不空、“菜篮子”充盈。下一步,振安区将继续加快保供效率,在粮油、果蔬、肉类、蛋类、奶制品、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细化到以小区为单位,发动社区、物业、志愿者多方并行,按照保供配送流程与保供企业科学对接,做好居民物资配送。振兴区:多家母婴用品商家迅速启动保供模式针对疫情期间辖区婴儿奶粉等母婴用品购买难问题,振兴区商务局积极协助母婴用品商店尽快开业,为商户办理通行证开辟绿色通道,并协调解决员工用餐、核酸检测需求。目前,多家母婴用品商家迅速启动保供模式,仅4月30日,振兴区母婴物资保供单位妈咪葆蓓配送婴幼儿奶粉419桶、尿不湿1023包、特殊医学用奶粉89罐、益生菌等各类食品504份;七娘母婴配送尿不湿1000余包;华润万家配送价值3万多元的母婴用品,缓解了振兴区母婴用品紧张现状。据了解,有母婴物资需求的居民可通过上述企业线上手机应用程序下单,由企业线下配送至小区。编辑:邹润05/05
- 丹东市委宣传部:下沉干部助力社区防疫疫情就是集结号,党员就是先锋队。4月24日晚,按照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迅速安排,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摄影:倪珺24日当晚,宣传部机关干部3名党员下沉元宝区中富社区,协助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至25日凌晨3点。短暂休息后,凌晨4点半冒雨再次投入卡点站岗等防疫工作,直至当晚11点半。26日凌晨5点到岗,配合社区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4月25日,第二批下沉干部深入元宝区泰美社区,协助社区开展多轮核酸检测、政策解释、走访排查等工作。两支党员干部服务队在社区核酸检测点、防控卡点分别组建临时党支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多名居家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备,就地转为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丹东市委宣传部除坚守岗位同志和已下沉人员外,其余人员随时待命,将按照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要求,组织力量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防疫新闻宣传、信息发布、社会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助力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编辑:邹润05/05
- 辽宁丹东:多举措保障居民用药“不断档”特殊时期,居民足不出户,急症重症等人群急需购药怎么办?为保障居民疫情期间用药不断档,丹东市市内三区相继公布药品保障服务名单,一如既往地守护百姓生命健康。4月27日,振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药品保障服务名单,按照分布合理、就近选取配送的原则,共选取22家药品保供单位。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公布药品保供单位名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法解决群众“购药难”问题。通过微信群发起倡议,在全区药品经营单位招募志愿者76人,每个社区派驻两名,对接辖区141家药店和38个社区,专门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购药、送药等志愿服务。振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对接辖区124家连锁及单体药店,按照药房所在社区进行细化分类,及时向居民保供救急药品。编辑:邹润05/05
- 辽宁丹东:打通物资供应“最后一米”丹东市振安区严格落实封控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要求,在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同时,迅速行动、统筹安排,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等物资供应,坚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优化体系,配送接力不掉线。振安区建立物资保供工作专班,明确采购、分拣、运输、配送等各流程工作责任,实现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动物资保供工作落实落细。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作用,严格落实“一人一楼、一楼一群、一天一问、一接一送”工作机制,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物资保供信息,并收集梳理群众采购需求,建立从网格员到物资保供专班双向互动模式,“点对点”提供服务保障,确保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供需结合,提供服务不打烊。充分发挥振安区“菜篮子”优势,收集整理辖区农业生产商户信息,优选25家纳入物资保供名单,既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又满足市民对于新鲜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目前,振安区确定了40家保供企业,各类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品种丰富,已推出6种“蔬菜应急包”,受到群众好评。纾困解难,精准关怀不缺位。振安区摸清辖区人员底数,建立特殊人群台账,重点关注独居老人、行动困难群众、无微信无手机等特殊群体,按时上门了解情况,全方位保障群众需求。同时,建立完善农用物资下乡闭环管理机制,选派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18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各镇(街),主动对接村(社区)网格员与农户,收集农资供应需求,进行“点对点”配送,全力保障种子、化肥等重要农资供应,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东港市以“保畅通、保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为目标,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市场保供工作,满足市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及时组建队伍,形成保供网络。第一时间成立保供工作小组,按照《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应急预案》,组织嘉阳生鲜、金宝生鲜、奔多多等6家重点保供单位成立保供队伍,督促保供企业及时组织货源、加强物资调配、保障物资安全、有序组织销售,杜绝哄抬物价,确保供应充足。组织大东街道、新城街道、新兴街道和长山镇,结合疫情形势和防控举措提出“店面销售+实物配送+线上下单”保障模式。3个街道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长(居民)”四级配送体系,开展“四个一”行动,即“一人一楼”网格化服务、“一楼一群”微信信息群发布、“一日一问”电话咨询和“一送一接”送进物资取走垃圾便民服务。积极组织协调,实现量足价稳。抽调专门工作人员,每天早7点深入6家保供企业开展市场监测,及时掌握生活物资供应数量、供应价格;9点电话了解各保供单位当日补货计划;下午3点统计汇总各企业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和次日采购计划,提出采购建议。4月25日开展保供工作以来,保供范围内每天蔬菜库存总量约70吨、米面46吨、食用油43吨、猪肉20吨、鸡蛋4吨、矿泉水45吨,次日蔬菜采购量(补货量)约75吨、米面2吨、食用油1吨、猪肉3吨、矿泉水1.5吨,确保物资调运及时、补充及时、购销平衡。消除“梗阻”,确保供应畅通无阻。东港市商务局及时沟通大东、新城和新兴街道,协助保供企业做好外地蔬菜运输车辆来港备案和闭环管理工作。24小时开展保供车辆进出港服务。4月25日以来,开具通行证明20多份,派出160多人次接送保供车辆、通勤车辆,助力企业顺利开展各项保供服务。05/05
- 奥密克戎的危害有多大?(视频科普)04/30
- 新冠抗原自测怎么测(视频教学版)04/30
- 丹东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今天,丹东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市卫健、疾控部门通报了我市最新的疫情形势和防疫措施,市民政、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介绍我市保障居民生活物资、帮扶困难群体、平抑物价等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4月29日0时-24时,丹东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和8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为做好我市疫情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维持正常的诊疗秩序,对封控区、集中隔离点和管控区有就医需求的患者,分级分类提供医疗服务,并于昨晚发布通告,主动公开疫情期间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名称,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商务部门组织民生保障企业开展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建立“以满足全市主城区群众标准化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为主,以满足群众急需的个性化供应为补充”的应急保供体系,划定保供范围,优选保供企业,明确配送流程,编制保供指引,克服交通困难对物资保供产生的影响,组织丹东车辆外出进货,实行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主城区生活必需品供应量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为满足封控区居民生活保障,民政部门建立“一人一楼、一楼一群、一天一问、一送一接”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老弱病残等重点人员需求,确保生活物品及时送到居民手中。为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采取资金救助和实物救助方式,先行救助、后补手续,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生活必需品价格与民生息息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成立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价格管控工作专班,启动疫情特殊时期价格执法专项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不执行价格干预措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希望广大经营者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切实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共同维护价格秩序。市民积极监督,如发现涉嫌价格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投诉举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