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省监察官学院丹东分院在辽东学院揭牌
    10月18日,辽宁省监察官学院丹东分院在辽东学院正式成立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辽宁省监察官学院丹东分院的成立,是丹东纪检监察工作和辽东学院教学科研融合发展的一项开创性工作,标志着我市纪检监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市纪委监委将与校方密切合作,精研科技赋能、数据穿透,打造科技反腐新“智库”,以高深层次、高深水平、更广应用的数字化,助力纪检监察工作加速转型升级,为增强基层反腐大数据“穿透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推动学研融合、成果转化,拓展纪检监察新“领域”,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底蕴和学科优势,将前沿理论和科技手段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源源不断创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新亮点新经验;聚力人才培养、开放协同,搭建地校培训新“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优选师资队伍,丰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模块,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全市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办案骨干力量。见习记者张怡媛记者/景媛媛
    10/19
  • “志愿小分队”助农秋收采摘忙
    近年来,振安区五龙背镇积极探索以党建促乡村振兴新模式,切实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发展能效,为推进五龙背镇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五龙背镇组织开展年轻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三走三访”助农帮农活动,成立年轻党员干部“志愿小分队”,走进镇内种植户的果园内,积极开展助农采摘志愿服务活动。近日,五龙背镇的软枣猕猴桃、“玫瑰香”葡萄等时令水果都迎来了采收旺季。“志愿小分队”走进了五龙背镇的果园里,这里果树遍地,树上结着一串串的软枣猕猴桃和“玫瑰香”葡萄都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味。在果园果农的带领下,志愿者亲身走进果园帮助果农采摘、分拣、包装软枣猕猴桃和“玫瑰香”葡萄。采摘过程中,志愿者与果农们进行了交流,了解种植果树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阻碍及想要得到哪些技术与政策上的帮扶,果农们也分享了许多有关农耕的经验和故事。志愿者与村民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年轻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忧心事、烦心事。年轻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践初心中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真正做到知农事、懂农情、解农忧,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记者:张津硕
    10/19
  • 辽宁省丹东市:法治进校园
    日前,元宝区司法局开展“法治同行共护花开”主题法治进校园活动,普法志愿者走进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观看动画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记者:吴琼
    10/19
  • 丹东市少年军校成立
    10月13日,团市委、市少工委举行丹东市少年军校成立仪式。少年军校将通过军训、革命传统教育、英雄模范教育等实践教育课程,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革命传统的红色印记、爱党爱国的革命种子根植在少年儿童心中。记者:张尧
    10/19
  • 这场关于红色旅游的全国大赛,在我市举办
    10月18日至21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决赛(现场环节)将在我市举行。60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将走进丹东,以赛促学,传承红色精神。为让大学生们在参赛期间更好体验丹东红色文化,我市还为大赛这一“行走的思政课”安排了实践环节,如现场讲解、举行升旗仪式、向抗美援朝烈士献花、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
    10/18
  • “火焰蓝”守护平安假日
    景区、酒店等休闲娱乐场所是火灾防控的重点区域。节假日里,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官兵身着“火焰蓝”坚守一线,守护百姓安全。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边境经济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杨彬彬(右一)深入辖区街道进行入户讲解。(摄影:赵福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中和路站站长马冲和战友们走进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执勤巡逻。疏散指示标志、室内消火栓、防火门……每到一处,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田甜都会停下脚步,当看到所有设备和指数都正常时,她才松了一口气。在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消防装备技师张也正在分类整理各类救援所用的装备器材……记者:王卢莎
    10/18
  • 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蹚出发展新路子
    “现在每天都能接到咨询旅游和购买农特产品的电话,与一些旅行社也正在洽谈准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环五龙山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这个平台确实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里的年轻人心也活了,要搞电商直播,和我商量推出农家乐、农产品‘1+1’产品链接。这不,刚才还有俩小伙上九花沟景点录了半天,可给村民们高兴坏了。”10月9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梨树沟村党总支书记白立义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今年9月,振安区五龙背镇、汤山城镇、楼房镇3个基层党委按照地理区位相临、产业类别相近、资源优势相融的原则,破除地域壁垒,联镇共建,组建共同体,以党建为引领,由三镇党委搭建基本框架,与10个区直部门、15个社会力量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共吸纳73个不同类别的成员单位,整合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建共促、抱团发展。共同体助力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现有设施农业面积3540.9亩,吸纳农事企业63家,囊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包含蓝莓、软枣猕猴桃、板栗等精品农产品十余种,覆盖农牧渔各个方面,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三镇“一盘棋”和产业发展一体化。共同体先后多次邀请山东省临沂市行业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引导民营实体穿点成线、连线成片,有效提升资源优势,升级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资源片状经营。目前,共同体共吸纳旅游景点、特色餐饮、休闲康养等经济实体31家,构建种植采摘、餐饮娱乐、农业旅游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记者:王卢莎
    10/18
  • 聚力质量强市“主引擎”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以质量强市为“主引擎”,持续开展深化质量提升、提升企业“话语权”、“一站式”服务等工作,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为了深化质量提升,让中小企业尽快成长起来,市市场监管局重新梳理调整了全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工作职能,将成员数量增加到33个,为开展质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组织成员单位学习中国(杭州)质量大会内容,切实把会议精神传达落实到质量强市工作“神经末梢”。统筹组织成员单位完成市级政府质量考核,获得B级评价。协调责任单位围绕质量考核通报情况所指出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创新性开展县级政府质量考核,填补了质量工作“市考县”的空白。推动12个公共服务领域质量问题整改,使我市连续三年公共服务领域满意度第三方监测结果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市市场监管局为了打好质量提升“组合拳”,组织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需要导向和问题导向,实施“一企一书一策”,帮扶企业“把脉问诊”,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截至目前,活动共覆盖危险化学品、食品相关产品、化肥等46种产品的650家企业,邀请技术机构3家、技术专家115人次,对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收集并解决问题221条,其中制作质量提升建议书38份、解决问题95条,通过现场解答、协调相关部门等多种形式,为90家企业解决问题136条。为了织密质量安全“防护网”,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截至目前,检查排查各类企业958家,发现问题企业48家,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在推进企业“话语权”建设中,市市场监管局引导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优势领域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新技术落地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大空间。今年以来,先后指导我市企业发布国家标准9项,均填补了国内相关行业空白。同时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4项、丹东市地方标准12项、企业标准209项。此外,还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助推我市企业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2023年,已组织企业参加品牌价值评价、省长质量奖申报、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申报等各类培训百余人次。目前,我市共有31名首席质量官通过培训和测试取得任职培训证书,实现“持证上岗”。为了培育知识产权服务“风向标”,市知识产权局与沈阳中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点,实现案件就近解决,营造保护创新的营商环境。目前,已成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1例。为了让质量基础设施效能“优”起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一站式”服务行动。印发《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建设方案》,遵循分批推进、按需设置、动态调整、逐层深入的原则,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采取“1+N+X”模式,以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基础设施行政监督管理要素部门为一个统领,依托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N条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主线,围绕各层级、各地区、各类机构X个需求集中链条,深入建设各类基层“一站式”服务站点,今年完成4个“一站式”服务站点。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900余户,为企业节约资金近50万元。市市场监管局还针对中小微企业需求开展认证帮扶,提供质量援助,组织106家企业参加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培训活动“补短板”。组织全市21家政府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性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通过降低检验检测收费标准、以非营利方式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和免收检验检测费用等方式,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检验检测服务,惠及350家企业和92家个体工商户,分别减免检验检测费用82万元和19.7万元。依托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上半年顺利完成食品检验机构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省级资质认定复评审及资质扩项工作。截至目前,各类通过资质认定复评审共计1248项,检验项目扩展66项,检验方法扩展106项。记者:王俊
    10/18
  • 农技培训为乡村新农人“充电”
    日前,东港市椅圈镇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玖玖农场高标准大棚开课。全镇30多名草莓种植户在此学习先进栽培管理技术,聆听农业专家现场授课。此次培训班采取现场教学、实地指导、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进行授课,使其实地学习设施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控制技术,全面提升参训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综合素质。今年以来,椅圈镇先后聘请东港市农广校专业教师、农业专家等对该镇农业种植户进行草莓、水稻等作物栽培、种植技术培训。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传授理论知识,又带领学员到设施草莓标准大棚、先进稻米加工厂等参观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切实为乡村新农人“加油充电”。截至目前,椅圈镇共开展培训9次,培训270余人次。参训农民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到了不少农业科技新技术,还开阔了视野,以后有这样的培训还要来参加。记者:张瑞
    10/17
  • 杨鸣领跑 万人参与 鸭绿江马拉松来了
    10月15日7点,2023丹东鸭绿江马拉松赛鸣枪开跑,近万名选手从滨江路玫瑰广场出发,途经“力与帆”雕塑、鸭绿江断桥、文化广场、月亮岛、丹东舰、百年老港浪头港等众多景点和地标。本次丹马赛道贯穿了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和新老城区,可以让选手们“看一江绿水,览两国风光”,还可以切身感受抗美援朝出征地的红色文化。本次比赛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辽宁省体育局指导、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今年的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三个项目,共有近万名跑友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欢乐跑全程4.6公里,不用计时芯片、不记名次,旨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感受大赛氛围。当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非常适合选手跑出好成绩。参赛选手们经过激烈角逐,男子全程冠军和女子全程冠军净成绩分别为2小时15分51秒和2小时38分57秒;男子半程冠军和女子半程冠军净成绩分别为1小时1分55秒和1小时13分58秒。记者:王子宁周广庆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