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我们的节日·元宵】猜灯谜 闹元宵2月24日,下午两点,滨江中路鸭绿江公园门前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由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市图书馆协办的“我们的节日·元宵2024年‘元宵灯谜话新春’活动”热热闹闹开始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灯谜蕴藏大智慧。1000条谜语吸引了众多市民,全家出动、老少齐上阵,只要能任意答对3道以上就可以领取一份元宵节礼品。🏮为了增添节日氛围与观灯的趣味性,古人将一种既能讥谏规戒又诙谐幽默的文艺游戏——谜语,贴在灯上供人评议竞猜,谓之猜灯谜。🏮🏮灯谜往往设置彩头,猜对灯谜赢得彩头,象征着新年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如此灯与谜的结合逐渐相习成风,成为元宵习俗之一。这样益智的娱乐活动,包含丰富的知识,代表着美好的期盼。🏮记者/宋永昆刚越02/26
- 【我们的节日·元宵】放海灯 祈平安“祈福渔业风调雨顺、鱼虾满仓!”2月22日晚,在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村,随着一声祈福呐喊,80余盏海灯被送入大海,带着渔民们的夙愿,祈求新一年鱼虾满仓、四海升平。“今年是大鹿岛村举办的第三届祈海民俗文化活动,它起源于渔耕,演化于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内涵。”大鹿岛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宗义告诉记者,大鹿岛村的祈海习俗活动是一辈辈“讨海人”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出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精神和民俗文化,被列入丹东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放入大海的海灯均为村民自己制作,有船型、元宝、海豚、海龟及各色海产等多种样式,小小海灯载满渔民的心愿。随着海灯入海,10艘已在海中等候的渔船齐放烟花,岛上居民围在岸边,共襄节日盛景。烟花落,锣鼓起,岛上群众组成多支队伍,舞起龙,耍灯碗。据介绍,耍灯碗是一项在大鹿岛村持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大家手持、顶戴自制的道具扭起秧歌,欢乐氛围充斥全岛。放海灯、祈平安,不仅是善良纯朴的大鹿岛人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更是对新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海晏河清、物阜民丰的美好祝愿。记者/张瑞02/26
-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正月初五,丹东市12345话务大厅电话铃声接连不断,话务员们坚守岗位,认真接听市民游客来电,受理各类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春节假期,丹东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全天候服务,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听市民来电、倾听市民心声、解决市民诉求,保障市民游客安心过节、安全出行。交通部门巡视人员与丹东市12345平台联系,反映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金泰线800米处马路中间一个污水井的井盖破碎,给车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市12345平台立即协调元宝区属地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维修更换。“我是元宝区丹建佳园小区居民,家里暖气漏水,希望你们尽快派人来查看处理。”2月15日,丹东市12345热线接到市民求助电话后,立即协调市供热办与供热企业,联系到了辖区十七中供热所工作人员赴现场查找漏点,展开抢修,当日维修完毕。有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北市场东侧的某超市花了50元买了一箱啤酒,味道发酸,瓶底有黑色浑浊物,希望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热线话务员第一时间联系宽甸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经调查,厂家承认产品有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对厂家进行严肃处理,责令退还诉求人购买啤酒所花费的50元钱,相关超市停止该啤酒的销售。有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其丹东亲属过年回河北沧州探亲期间因疾病突发昏迷,需要转院去天津治疗。而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需要本人人脸识别办理,由于患者昏迷无法在网上备案。市12345平台立即电话联系市医保中心,经过多方沟通,诉求人顺利办理了异地就医相关手续。为及时受理、解决节日期间外地来丹游客诉求,丹东市12345热线开通了“9”号键文旅服务专线,与文旅、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卫健、住建等部门结合“政事快办”专席,建立直达快办、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实行专家驻场答复有关咨询,协调办理相关诉求问题。为确保热线畅通,高效及时回应解决百姓诉求,丹东市12345热线安排60余名话务员分为8个班次全天候值守,24小时接听企业和群众来电。2月9日至2月15日,共收到群众电话端、网络端诉求2774件,直接回复1468件,其余诉求均已及时形成转办工单发至各相关单位办理。记者:李美臻02/26
-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获救近日,丹东市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救助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不久前,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的一位村民在家附近的后山捡到一只外形奇特的“大鸟”,将其小心包裹,带回家中,投喂水和食物,但“大鸟”无法进食,随后村民将“大鸟”送至同兴镇派出所。派出所联系了市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进行救助,经专家鉴定,此“大鸟”为白尾海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国内现存数量极少。该白尾海雕没有明显外伤,但无法正常飞行,救助站根据其生活习性进行科学喂养,将适时野化放归。据了解,白尾海雕体长约85厘米,属于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白尾海雕的头、颈呈浅黄褐色,上体暗褐色,背具黑褐色点斑;胸、腹褐色,羽缘浅淡;尾羽白色。栖息于近水而开阔的高原草甸、湖泊、沼泽等地,也见于河流附近。记者:刘响02/26
- 做好“五个坚持” 聚财生财并举2月22日,丹东市税务工作会议召开。今年,丹东市税务系统将以聚财生财并举为首要担当,以优服务强监管为有力抓手,以智慧税务建设为有力支撑,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有力保障,锚定省局“15566”发展规划提升年目标任务,做好“五个坚持”: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优化“政策找人”服务,配合做好“免申即享”政策的推广落实。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征管改革,抓好税收征管质量“5C+5R”指标提升,推动税费治理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坚持精细管理,提高税费管理水平,提高货劳税、所得税、财行税、社保费管理质效。坚持惠企利民,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拓展升级服务举措,推进纳税服务品牌建设,提高“丹税便民工作室”的认可度;提供“千人千面”的精细化、差异化政策推送服务,拓展“一企一策”辅导范围,探索标签体系由电子化向智能化转变;完善智慧办问服务中心升级工作,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坚持严防严控,强化税务监管,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进违规招商引资涉税问题治理。记者:刘响02/26
- 低碳环保度新春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春节期间,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街道组织开展“低碳环保过新春,垃圾分类不打烊”主题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宣传单,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分类,同时通过常见且容易分错的垃圾进行举例说明,加深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街道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充分履行环保职责,手持扫把、垃圾夹等清扫工具,对辖区内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逐一清理。活动期间,累计出动车辆20余辆次,志愿者70余人次,清理垃圾260立方米。接下来,太平湾街道将继续以干部职工为“点”,志愿者、网格员为“线”,辖区居民为“面”,“点线面”结合,多措并举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记者:戚文02/26
- 就业导师为学生引航在这个即将结束的寒假,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门鑫媛收到了化工与机械学院副教授汪明贺老师的微信,关心着她的就业方向,及时沟通就业信息。辽东学院就业导师参与教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就业供需见面会异常火爆。(摄影:王卢莎)汪明贺是辽东学院众多就业导师中的一员,在学院开展的“寒假暖心行动”中,各位就业导师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咨询、指导和服务,解答求职困惑、指导制作求职简历、进行岗位推介,让“寒假暖心行动”惠及每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带着他们走稳就业路。辽东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就业导师制度,逐步建成一支以专业教师、辅导员、创业导师、考研导师为主体的就业导师队伍。就业导师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全程服务学生需要,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就业指导。同时,辽东学院加强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让更多创业项目和创业实体进驻,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局面。农学院教授王星成立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在课堂上传授蜜蜂饲养与疾病防治专业理论知识,到田间地头讲解熊蜂繁育与授粉技术,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创业能力。该专业每年有近10%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学院建立‘学校主推、学院对接、校企合作、校地互动’的就业基地建设模式,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就业。”辽东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卢伟家告诉记者,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记者:王卢莎02/26
- 丹东开展城市环境清洁行动近日,丹东市住建局环卫部门组织开展城市环境大清洁行动,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及城市环卫设施开展全方位大清洗,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工作人员采用水冲、擦洗等方式,对垃圾桶(箱)、公厕等环卫设施进行彻底清洗。环卫部门每日出动压缩车17辆、餐厨垃圾车5辆、流动收集车9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0辆、垃圾清运车9辆,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提高垃圾清运效率,力保城乡生活垃圾不积存、不过夜、日产日清。此外,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及时清运鞭炮纸,消除火灾隐患。记者:戚文02/23
- 丹东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职工技能大赛落下帷幕近日,由丹东市营商局主办,国家电网丹东供电公司承办的丹东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职工技能大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汇集丹东市政务服务热线领域专业人才,共计32支参赛团队、96名参赛选手。赛事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6支参赛团队进入总决赛。通过本次大赛,进一步提升了12345热线综合服务能力,展现工作人员青春风采,在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本次大赛共评比出丹东市“十佳接办员”、团队前三名、优秀组织奖等奖项。记者:李美臻02/23
- 春节客服接听忙 供水供气有保障2月9日15时,大部分家庭都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在丹东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接连不断地响起电话铃声。“大概要3点半到4点左右,请耐心等待,再见。”工位上,接线员殷晓强耐心地解答着市民打来的咨询电话。一旁正接电话的接线员张蕾则边听边快速操作电脑,对市民报修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录入。礼貌挂断电话后,她再次操作电脑,按照录入信息,通过系统匹配报修所涉及区域的属地维修部门,将信息第一时间转出。还没整理完信息,她的座机电话再次响起,她忙抬头看了一眼旁边席位的接线员盛丽君,正好空闲的她忙按下转接键接听。几位接线员互相配合默契,有时只要一个眼神,就能了解对方所需。“我们客服中心实行轮休制,接线员每班4人,负责全市40多万供水用户的投诉接听工作,每天至少接听一百多个客服电话,多年配合他们早都形成默契了。”客服中心接线班班长王丹告诉记者,默契源于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作为市民报修、问询的第一环节,客服中心的接线员要求用最快速度完成投诉受理,并将信息转出,以方便后续维修部门查找漏点和维修工作的进行,而每年的春节前后,也是客服中心最忙碌的时段,冬季自来水管网本身容易出现问题,节日期间用户用水量加大,水流小、停水等情况的出现,也是客服中心忙碌的重要原因。忙完信息转出的张蕾并没有闲着,没有电话接听的时候,她不断刷新着电脑上已经登记的报修信息动态。她告诉记者,停水后,市民最关注的是什么时候维修,什么时候能恢复供水,这就需要接线员能尽可能多的掌握报修信息后续进展情况,这样接听电话时能第一时间将进展情况告知市民。“有时,一个小区停水,有好几个居民打来电话,问同样的问题,有的态度还不好,我们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难免会烦躁,但不管怎样我们态度都要好,将心比心呗。”张蕾说。同样的忙碌,还出现在丹东中燃客户服务部热线班。16时,热线班4名在岗电话员有的在接电话,有的在整理用户信息。其中一个电话是万达广场附近居民打来的,说是家里炉具打开没火。电话员耐心指导居民先关闭燃气阀门,然后提醒居民查看IC卡是否欠费,炉具打火装置是否没电等。一轮问询下来,原来是炉具电池没电了。在市民的道谢中,电话员礼貌地挂断了电话。热线班负责人任晓红介绍说,每逢节日期间,都是燃气用气高峰,也是热线班最忙碌的时候,尤其是春节期间,很多外出的人回家过年,像炉具没火、火头小等问题,也是热线受理最多的。“我们一般热线是3人值班,除夕当天我们会适当增加人手,今天到现在我们已经接到各种热线电话近200个,电话员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任晓红说。对于每个打来的热线电话,电话员都是耐心指导,认真录入,最快速度将报修信息转给辖区维修人员。翻开除夕时电脑录入的维修记录,共接到管线冻堵近20起,均在当天完成维修。记者:戚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