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你好,我是1192月9日是除夕,对消防员来说,万家灯火的时刻却是他们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坚守就是他们的“年味”。9日上午8点,位于丹东市十纬路的消防救援站,5辆消防车严阵以待。站长邹潍远带领消防救援人员正在检查装备和器材,车辆、水带、空气呼吸器、拉梯、破拆工具……每一处检查得细致入微。“春节期间火灾形势严峻,容不得半点马虎。”邹潍远29岁,这已经是他第6年在消防救援站过春节了。邹潍远表示,每年这个时候,因为不能在家里陪着家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但是自己十分清楚肩上的责任。23岁的新入队消防员孙建军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年在消防站过春节,家人虽然盼着团圆,但都十分理解和支持自己,“希望父母照顾好身体,我能更安心地在这里工作。”家在葫芦岛市的颜赫群是8吨水罐消防车驾驶员,因为岗位特殊,在队里过年已经成了习惯。为了保证春节值班,大家会穿着战斗服,提前吃年夜饭。在保证执勤战备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十纬路消防救援站采购了春联、福字和装饰品,30余名在岗队员们把第二个“家”布置得像模像样。除了日常训练外,大家还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例如看电影、打台球等。上午10点,6名消防救援人员走进辖区商业街,开展前置备勤。“春节期间有很多商家开业,但值班人员较少,火灾风险随之加大。”十纬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潘虹志告诉记者,辖区内有重点单位40余家,为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站会对辖区春节开业的商业场所进行详细摸排,制定完善灭火救援预案。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丹东市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刚刚检查回来的副大队长刘杰搓了搓有些冻僵的双手,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我妈身体还好吧?今年春节还是不能回家,儿子给您二老拜个早年!”今年42岁的刘杰老家在朝阳,路途并不遥远,但春节还是想和同事们一起度过。通过手机视频聊天,是他每年春节给父母拜年的主要方式。“家里都挺好的,不用惦记,出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隔着手机屏幕见到父母,刘杰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下午4点,除了值班人员,其他队员都来到食堂帮忙。择菜、洗菜、调馅、和面……很快,一个个圆鼓鼓的饺子就包好了。除了饺子,食堂还为队员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今天是除夕,按照惯例食堂特意增加了几个菜,夜里出警的队员回来后还有饺子、面条等夜宵。”刘杰说,尽管过年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团聚,但有队友们相伴,并肩作战,也是件很幸福的事。“你好,这里是119……”23时10分,在支队指挥中心,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二级消防士符云龙接到一个火警电话,一户居民的阳台突发火灾。接警后,符云龙立即打开“智能接处警平台”调派警力。面对突如其来的警铃声,二级消防士李镇和队友们几乎是同时停下手中事情,鱼贯而出,从接警到开车出库不超过一分钟。到达现场后,李镇第一时间携带装备进入火场,面对翻卷而出的火蛇,迅速出水近攻,有效阻止火势恶化。从火场返回后,李镇配合消防救援站指导员王军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竞技游戏,缓解队员的思乡之情和值班压力。山河错落有致,人间烟火如常。消防员们的新年愿望是:鞭炮声过后是无数家庭的笑语欢声,而不是声声警笛。平安即是团圆,在声声欢笑的背后,都有他们的枕戈待旦。记者:于国洪02/22
- 坚守岗位 温暖千万家春节万家团圆时,总有这样一群人,日夜守候在岗位,忙碌着、奉献着,保障着居民能过个暖暖和和的新春佳节。日前,记者走进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热源厂。泵声轰鸣,暖意融融,工作人员守护在设备前,全力以赴保障5000多户居民温暖舒心过大年。在热源厂调度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对供热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记录,保证出现突发故障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根据气温变化科学调度、精细调控运行参数,实现管网设备平稳运行,满足用户正常用热需求。加大供热管网、阀门等重点部位的巡检力度,增加巡检频率,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隐患。五龙背热源厂负责人表示,为做好春节期间突发性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应急抢维修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出现突发问题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将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记者:吴琼02/22
- 辽宁省东港市:舒心小院年味儿浓春节期间,位于东港市北井子镇新海村的舒心小院里热闹非凡,边境派出所民警和镇里工作人员一同高高挂起大红灯笼,自发前来的村民忙着择菜、剁馅、包饺子,党员干部群众齐聚一堂迎新年,小院里处处洋溢着喜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本次“舒心小院迎新春,邻里和谐一家亲”活动由北井子镇政府携手边境派出所、司法所和村民共同举办。活动在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中热闹开场,舞蹈《燃》《杏花落》和歌曲《军中绿花》《边疆泉水清又纯》《喀秋莎》等节目依次上演,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期间穿插普法环节,在寓教于乐中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表演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饺子、聊家常、谈未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舒心小院本来就是咱们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的‘小法院’,大家聚在这里一起搞活动,邻里关系更和谐,真的感觉就像家人一样亲。”村民宁云兰高兴地说。记者:倪向宇崔启鹏孙慧02/22
- 辽宁丹东举办首届公益科普冬令营日前,丹东市首届公益科普冬令营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次冬令营由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丹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以“感知科学魅力·启蒙职业素养”为主题,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求知欲、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本次冬令营共有来自丹东市十余所中小学的6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冬令营课程包含知识课堂、观摩体验、设计制作、工匠大师讲座等多种形式,穿插素质拓展类、团队协作类游戏环节,内容充实丰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喜欢科学、爱上科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职业意识。在课堂上,老师们通过现场演示、实地操作,耐心讲解、悉心辅导,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老师们带领大家制作科技小作品,了解AI智能、3D打印、仿生科技、电磁悬浮等前沿科技知识,激发孩子们兴趣,感受科技魅力。据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普项目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该校面向青少年和儿童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十余次,服务超2500人次,受到参与者的广泛好评。今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与各学校、社区联合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发挥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推进科教融合、职普融通,打造科普教育品牌,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让科技“种子”生根发芽,助力实现科技强国梦。记者:王卢莎02/22
- 传统花饽饽 年货新“宠儿”过大年蒸饽饽,是丹东地区的一项春节习俗。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红红火火。临近春节,丹东市区各市场里的面食店,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候。在振兴区一家面食店,顾客在店铺门口排起了长队。“在家里蒸馒头,整不出这么多好看的花样,在这买的好吃、健康、方便、好看!”花饽饽以小麦粉、玉米粉及糯米粉为原料,虽然材料简单,但是从和面、揉面、塑形,再到蒸制、描画,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制作花饽饽,需一双巧手,加上刀、剪、笔等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花饽饽师傅在揉捏后的鱼身上挤出背鳍,用剪刀剪出鱼鳍,用黑豆装饰眼睛,送入蒸箱后等待,不一会儿,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形花饽饽就出炉啦。不同形状的面团,在双手灵活的揉捏中,变成聚宝盆、金元宝、花鸟鱼虫等各种造型。在农历龙年到来之际,师傅们专门做了龙形饽饽,“金龙”盘踞在“福”字之上,寓意“金龙送福,吉祥如意”。蒸好的寿桃点染上红粉色,更加生动逼真,品尝起来既松软可口又韧性十足。师傅正在将花饽饽进行打包:“我们按照顾客需求,把象征祝福的石榴、福袋、寿桃、柿子组装在一起,给大家带去美好的祝福。”记者:张怡媛02/21
- 保障网络畅通的守夜人除夕夜是人们阖家欢聚,共享团圆的时刻,也是网络话务流量高峰,保障任务繁重的时段。丹东移动公司成立春节应急调度小组,安排网络维护骨干力量全天候值班守岗,为市民架起强有力的通信桥梁。“您好省公司,故障已定位,维护人员已前往现场,约半小时恢复”“您好,凤城维护小组请先处理汇聚环的光路,先抢通业务再修理备用路由。”荆婷婷是丹东移动基础网维护中心故障调度班组长,从业17年来,始终坚守在网络运维一线。我市各类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节假日及自然灾害天气的网络保障,总能看到她在调度中心忙碌的身影。多屏幕连看、多设备联调、迅速传递现场保障情况及抢修进度,是她工作中最真实的写照。2024年除夕,她一如既往地开启了通信保障的“守岁”,和同事们通过监控平台对家庭宽带、互联网电视、重保专线、小区网络等业务进行不间断的检测,确保千家万户顺顺利利、热热闹闹地看春晚,抢红包。对于错过和家人除夕夜团聚这件事,荆婷婷说:“我不觉得遗憾,作为一名网络通信保障人员,能在每年最重要的日子里为大家的幸福团聚保驾护航,这份责任使命也让我的年过得特别有意义!”记者:李美臻02/21
- “卡通警察”亮相街头“妈妈,我想和这个警察叔叔合个影。”过年期间,造型可爱的反诈“卡通警察”悄然亮相于丹东市花园街道各处人员密集场所,为居民们送上了一份份反诈“大礼包”。让卡通警察助力宣传反诈,是花园派出所的新招。近日,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花园派出所创新宣传模式,联合花园街道办事处,共同制作了100余个具有亲和力的“卡通警察”广告牌。它们有的进驻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有的来到人流频繁的商超、市场,有的住进了酒店……它们形象可爱,吸人眼球,胸前印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牢记“五个凡是”标准,“不点击、不轻信、不透露,多核实”的防诈“三不一及时”原则,还有消防安全小提示。过往人群被可爱的卡通警察人物吸引,争先合影留念,大家上前一步,多看一眼,多记一点,不知不觉中接收了反诈知识,守好了“钱袋子”。记者:唐羽廷02/21
- 到丹东市北国之春·草莓博物馆感受甜蜜年味从大年初二开始,丹东市北国之春·草莓博物馆开门纳福,喜迎八方来客。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在草莓博物馆科普展示馆、科技展览馆、产业体验馆里了解草莓文化,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春节期间,草莓博物馆里设置了瑞龙纳福拍照区、心愿打卡区等多个文化娱乐休闲点,营造了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科技展览馆、产业体验馆里的各种新奇花卉和40余种南方果树,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念。在高标准日光温室里,草莓种植新方法和新模式让参观的游客们大开眼界。市民和游客们采摘着最新的草莓品种,品尝着各种新品种草莓带来的甜蜜、幸福年味。记者:刘海东02/21
- 辽宁省丹东市:大集上的年味儿2月4日,周日,是春节前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最后一个大集。人山人海的大集,货品太丰富了。蔬菜、海鲜、肉类、水果、对联……应有尽有。“切这么大。不,切到这。不不不,再大,切到这……”第一次来这里赶集的张萍看见一条品相极佳的牛腿就走不动了,因为物美价廉,她买了5公斤多牛腿肉,乐呵呵地离开了。可没一会儿,张萍又回来了:“老板!再来十斤,我又回来了。”这两年,张萍喜欢用自制的牛肉干招待来家里做客的小朋友,牛肉干也是儿子微信朋友圈的骄傲。“今年,一定要让孩子们实现牛肉干自由。”张萍说自己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高粱饴糖,而爱吃肉的儿子最喜欢“妈妈牌”牛肉干。“来只鸡!”自称浪头大集“忠粉儿”的刘奎武对着出售活鸡的老板喊道。“小哥来啦!要几斤的?”“八九斤吧!”老板娘面对老熟客格外热情,特意从几笼子公鸡中选了一只鸡冠格外鲜红的。刘奎武说他这次专门来购买除夕夜吃的鸡肉,另外再买些大虾和乌鱼。“炖鸡,是小时候年夜饭中最香的一道菜!烹饪笨鸡肉,会更好地还原记忆中的味道。”刘奎武说,前提是他妈妈下厨,再配上一道加了切碎鸡胗、撒满葱花、滚热烫嘴的鸡血糊糊。“年糕!年糕!”褐色的蒸年糕上点缀着大红枣儿和绿果脯,被保鲜膜裹得更显饱满可人。“榴莲,榴莲!”路过这个摊位的顾客,有的笑盈盈蹲下慢慢欣赏,有的受不了榴莲味就怕走慢一步。大集上,各种年味儿,被摊主装进一个个消费者的袋子里,带回了千家万户。记者:王俊02/21
- 丹东旅游“成绩单”爆了记者从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获悉,春节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市开放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374.04万人次,同比增长802%,旅游总收入34.19亿元,同比增长1947%。冰雪、温泉、乡村、文化红色旅游等板块成为假期旅游消费热点。2月10日至2月17日,断桥景区接待游客5.6万人,门票收入125万元;虎山长城景区0.89万人,门票收入39.6314万元;凤凰山景区2.97万人,门票收入25.114万元;大梨树景区0.51万人,门票收入10.5万元;东汤温泉4.5万人,营业收入900万元;抗美援朝纪念馆12.13万人;北黄海温泉度假村0.34万人,营业收入37.63万元;安东老街32.6万人,营业收入422万元;大孤山景区2.68万人,营业收入137万元;宗裕城温泉度假区0.23万人,营业收入13.9万元;淮扬山庄滑雪场0.55万人,营业收入37.88万元;太阳岛滑雪场0.36万人,营业收入19万元;五龙高尔夫滑雪场0.41万人,营业收入41.4万元;天桥沟滑雪场1.94万人,营业收入570万元。节日期间,冰雪运动成为很多游客的首选。天桥沟滑雪场、五龙高尔夫滑雪场、淮扬山庄滑雪场、太阳岛滑雪场等地,游客络绎不绝。各大景区通过优化设施、环境和推出优惠活动,吸引了来自周边城市及省外的游客前来游玩。温泉养生旅游仍是家庭游、亲子游的首要选择。宗裕金汤水世界、东汤温泉、北黄海温泉小镇等推出优惠政策、特色服务,吸引本地市民短途游和外地游客来此过年。假期期间,丹东市各文化场所、文艺团队及文化景区推出特色文化消费、文化活动等,各式线上、线下文化演艺活动深受欢迎。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保障良好、平稳有序,运营情况总体良好,无重大游客投诉和安全事故,无重大情况发生。记者:刚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