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太感谢你们了,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难题。”3月20日,在丹东市振兴区永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位居民对窗口工作人员感激地说。近年来,振兴区永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采取“点对点”上门服务、“一对一”靠前指导、“一窗综合受理”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记者:吴琼
    03/25
  • 春花绽放与鸟潮遥相呼应
    浪漫的春天如约而至,随着候鸟随季迁徙,春花依次绽放,丹东春季旅游的热度逐渐攀升。日前,丹东市精心策划推出“春游丹东指南”,让游客跟着“春游时间线路图”鸟语花香看丹东。“南有钱塘江观潮,北有鸭绿江观鸟”。据监测,来自澳洲的迁徙鸻鹬类水鸟今年已经陆续抵达丹东东港市海滨,即将进入高峰期。涌动的鸟潮形成一波又一波的鸟浪,遮天蔽日,吸引了大批的摄影师及观鸟爱好者奔赴于此,近距离感受如此壮观的候鸟大迁徙。由于鸻鹬类水鸟的活动随潮汐而动,丹东林业相关部门根据潮汐情况,发布2024年3月至5月最适宜观赏鸟浪的时间:农历初一、十五前后的3至5天潮水最大,海鸟可至近滩处,为观鸟最佳时段。丹东市在丹东东港市海角路观鸟点、水鸟科研交流基地等处设置观鸟区域,方便游人与鸟潮“倾情相约”。与春季鸟潮遥相呼应的是次第绽放的花海。樱花在春天最先露出娇颜,4月中下旬,丹东市区东北部的锦江山公园中,一株株樱花与蜿蜒的山脉交织,赠予了丹东春季最美的温柔。位于鸭绿江下游的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景区的桃花将在4月下旬竞相绽放,一团团的桃花与潺潺鸭绿江水映衬,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接续盛开的是凤城市大梨树村漫山遍野的梨花,奏响了乡村的“春之声”。千年古镇东港市大孤山镇的杏梅花也不甘落后,将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竞相绽放,一夜和风吹得万树杏梅花开,成为北黄海岸边一道亮丽景观。跟随鲜花开放的脚步,宽甸河口、大梨树村、大孤山镇……各地“赏花节”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春季旅游节庆品牌,以花为媒释放旅游消费新活力。记者:王卢莎
    03/22
  • 大连丹东两地高新区“携手”向未来
    3月19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连高新区)与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丹东高新区)召开对口合作会议,签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共同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十四五”以来,辽宁省将加快推进沈阳、大连“双核”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省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求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构建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发展局面。“一圈一带两区”中,“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其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本次大连、丹东两地高新区签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是落实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两地高新区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大连市和丹东市区位、产业、资源的基础和优势,立足开放合作、产业协作、经济融合、区域协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两地在园区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服务平台、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交流。根据协议,两区将建立领导层会晤机制,推进协同发展合作。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产业合作和结构调整,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科学谋划产业合作项目,鼓励双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协作。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探索“互惠共赢”的招商引资合作模式,互为窗口,开展对外贸易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工作,互派干部和人才开展交流指导。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就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合作意向、政策导向等方面信息进行相互沟通和联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记者:王博文董升
    03/22
  • 严监督擦亮政务窗口
    “感谢你们指导公司快速完成登记注册并领取了营业执照,为后续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我们为窗口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点赞!”日前,辽宁省佳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为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送锦旗时说道。去年以来,振兴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相关文件精神,以“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为切入点,以有力有效监督助推全区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让“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切实把监督成果转化为工作作风优良、窗口服务贴心、群众满意认可的实际成效。振兴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跟进监督,督促窗口主管单位、区营商局对照工作清单和《振兴区“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四范”标准,定期对窗口单位开展检查,检视整改问题,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共评选出两批次76个“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与营商环境监督、保障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下沉式”监督,着力发现并严肃查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推诿扯皮、不按法规程序办事等问题,以严的监督擦亮“小窗口”,全力保障“大民生”。截至目前,共成立14个监督检查组,开展监督检查32次。今后,振兴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跟踪监督,解决影响窗口服务的痛点、难点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记者:景媛媛
    03/22
  • 服务10万+!这些驿站真给力!
    近年来丹东市总工会把工会驿站打造成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的“亮丽品牌”。截至目前,337个工会驿站站点服务户外劳动者10万余人次。近年来,丹东市各级工会组织聚焦包括新业态劳动者在内的户外劳动群体,积极整合多方资源,通过自建、共建的方式,与金融机构、通信企业、商场超市、政务大厅、街道社区等单位合作,努力打造“15分钟可达”综合服务矩阵,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关键小事”。丹东市总工会制发《关于做好2023年“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管理运维工作的通知》,引导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所有站点采用8小时上班时间开放、分时段定时开放、随到随开和24小时开放四种模式,保证随时有人在岗提供服务,最大程度地给户外劳动者提供便利。设计制作具有丹东特色的主题海报和背胶贴纸,张贴于全市所有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还将扫码入会、政策宣传、维权服务等功能和送温暖、送健康等品牌服务融入站点之中,让更多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所有站点均已实现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全覆盖,方便广大户外劳动者能够第一时间“看得见、找得到”。鼓励各共建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会系列活动:利用站点开设“就业无人超市”,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精准职业介绍服务;开展“致敬劳动者”五一慰问活动,将“爱心午餐”“暖心体检卡”“政策宣传册”送到长期坚守工作岗位的出租车司机手中;设置“爱心墙”“爱心专柜”,上面放置着单位和职工捐赠的闲置物品和图书等,在有效缓解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的同时,通过送帮扶、送清凉、送岗位、送知识和志愿者献爱心等系列活动,把服务站点打造成宣传工会、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记者:包芙蓉
    03/21
  • 丹东为劳动者维权开辟“绿色通道”
    “我在工作时受伤了,单位却不负责,我该怎么办?”近日,市民刘先生向驻丹东市社保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申请法律援助。3月12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正式入驻市社保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志着我市劳动人事争议维权进入“一站式”新阶段。该工作站位于丹东市社保中心,法律援助案件受理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制度规范均在墙上公示。市法律援助中心定期指派值班律师,负责解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人的法律咨询,代理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工作站正式运行首日,共为劳动者解答工伤赔偿、给付经济补偿金等法律咨询1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2件。工作站为农民工、工伤职工和女职工等受援人群在劳动维权中开通了“绿色通道”。受援人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立案时,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律师能第一时间介入纠纷,实现咨询、代理、调解的无缝对接,降低受援人维权的经济成本。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沟通协调和工作对接,定期交流工作,紧紧围绕劳动者的诉求,不断完善便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记者:刁庆峰
    03/21
  • 为春耕保驾护航
    连日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为春耕保驾护航。执法队指导、督促农机户、农机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机安全风险隐患自查,增强安全意识。同时,执法队积极协调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深入田间场院、集市等生产一线,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严查农机操作人员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向重点人群开展农机安全知识教育普及,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醒驾驶员注意用油、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排查出的限期治理的农机事故隐患,交由属地农机主管部门跟踪整改,切实消除农机安全防护装置不全、制动失灵等事故隐患,确保无农机事故发生。记者:邢漫
    03/21
  • 丹东市对餐饮业场所开展安全检查
    连日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椅圈边境派出所对辖区餐饮业场所的用火、用电、消防器材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当场整改。检查中,民警还向餐饮从业人员普及了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防火知识。记者:吴琼
    03/21
  • 发动文明志愿者 助力文明城创建
    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抓住天气转暖的有利时机,发动文明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居民小区的卫生清理工作中来,助力文明城创建。记者:宋永昆
    03/21
  • “小窗口”优化“大环境”
    日前,丹东市元宝区纪委监委成立监督检查组,深入到区人社局服务大厅,对窗口单位进行“体验式”监督。去年以来,元宝区纪委监委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体验式”监督等方式,推进政务服务窗口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监督检查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同时,持续深化“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评选出2批共计54个“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均已完成授牌。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监督检查与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相结合,积极排查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吃拿卡”“慵懒散”“推拖绕”等问题。今年第一批11件“万件清理”省交办件已全部办结。加强与窗口主管部门联动,将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及时纳入《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范围,目前已推动155个部门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事项1738项。记者:郑鑫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