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疏通城市“毛细血管”5月29日晨,在丹东市元宝区爱民街的数个窨雨井处,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市政部的工人们正两人一组进行清淘。现场负责人介绍,窨雨井被称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在汛期前清淘窨雨井是保障城市排水畅通、安全度汛的基础。清淘出来的淤泥污水中混杂着落叶、一次性筷子、烟头、卫生纸等,散发着刺鼻气味。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工具施展不开,工人们就俯下身子用手清理。挖出的淤泥、杂物由专业车辆及时清运清理。今年的窨雨井清淘于4月9日启动,包括淤泥清挖、井室维修、管线扫管、管道疏通等工作。市区有13000余座窨雨井、4500余延长米管线需要清淘、维修、疏通,预计7月初前完成。目前,已完成窨雨井清淘5200余座、支管清扫1400余延长米,抽换管线80余延长米,维修窨雨井60余座。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做到清挖到底、边挖边盖,力保清挖一条街、畅通一条街、干净一条街。记者:戚文王子宁06/04
- 丹东市广济街道主题活动庆快乐“六一”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举办“童趣无限快乐‘六一’”主题系列活动。广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崇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小脚印志愿服务队,在新安步行街文明驿站共同举办“快乐‘六一’——漆扇艺术润童心”活动。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漆扇文化,引导孩子们制作漆扇。天后宫社区民乐志愿服务队联合幼儿园开展“快乐‘六一’——萌芽爱国童心”演出活动。演出中,志愿者和小朋友们表演了舞蹈《祖国是花园》等15个精彩节目,将“红色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景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快乐‘六一’——‘绳’彩飞扬”活动,志愿者们为幼儿园小朋友设计了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跳圈和跳绳比赛活动,通过多种体育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快乐和健康。县前一社区关工委走进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开展“快乐‘六一’——小小画笔绘就新篇章”趣味绘画活动。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画出心中的愿望。记者:于上茹06/04
- 清理环境卫生 提升城乡颜值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各街道(镇)组织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开展了环境卫生清理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创城质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站前街道从源头和细节入手,重点对小区内的堆占物、垃圾和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临江街道对居民楼楼道内的堆占物、墙面小广告及污渍进行了清理。永昌街道集中清理了堆放在小区内的废品、杂物等,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对楼体墙面上的违规小广告进行清理,对公共场所、绿化带等区域进行大扫除。花园街道细化包保责任,对居民楼楼道内的小广告、堆占物进行清理,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群众诉求,突出重点、持续发力,强化多方联动,促进创城工作成效再提升。帽盔山街道对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存在的私搭乱建、违规张贴小广告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纤维街道逐条对照创城工作要求,对各点位进行排查,及时对违规堆占物与小广告进行清理,对破损的公益广告进行更换。汤池镇在总结前期工作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责任分担区地图,精准落实点位责任人并进行专项培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度清洁主要街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粉刷公共空间墙面,增设花坛,养护树木。此外,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居民积极配合整治行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宜居的乡镇环境。浪头镇各级干部和网格员按照各自包保责任区,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记者:王俊06/04
- 辽宁丹东宽甸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近日,国家民委将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确定为全国15个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之一。据介绍,宽甸县政府制定了《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共同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方面,提出具体的落实举措,并将推动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我省提出,试点工作要与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相结合,利用边境民族地区的特殊发展潜力和独特开放优势,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紧密结合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建立产业创新发展基地。紧密结合实际,将边境旅游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民族产业培育成为兴边富民主导产业,将宽甸县建设成为展现各民族团结和谐共进的窗口。记者:徐铁英06/04
- 凤城市第六届全民运动会开幕上午7点50分,凤城市乒乓球协会、凤城市第二幼儿园、老年大学凤之韵舞蹈队等团体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篮球操、啦啦操、健身球、歌舞表演等节目轮番上阵,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8点20分,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精神抖擞的国旗手护拥着庄严鲜艳的五星红旗走进运动场。各支代表队迈着坚毅的步伐,接续进入开幕式赛场。全民运动会据介绍,本届运动会设有羽毛球、五人足球、乒乓球、篮球及田径等项目,旨在推动广大干部群众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迅速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开幕式后,羽毛球比赛正式开赛。记者/于国洪06/03
- 齐抓共管拧紧燃气“安全阀”燃气安全不仅事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着公共安全。长期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燃气安全,积极推进居民共有产权范围内的老旧管道和居民用户端设施的改造,保障燃气用户的安全。近年来,丹东市安委会先后下发《丹东市城镇燃气安全生产风险再排查再整治工作方案》《丹东市城镇燃气安全隐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丹东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并对全市燃气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共成立各级工作专班9个,设置管理员219人、检查员878人。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录入企业4305家,排查企业3030家,排查隐患987项,完成整改109项。丹东市围绕燃气安全实施三大重点项目:改造总计20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网,更换10万块智能燃气表,以及完成燃气管网GIS系统对接。2023年初,丹东市住建局燃气科结合实际情况,起草制定了《丹东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组织燃气企业对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造计划,督促燃气企业加快推进燃气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考虑到冬季施工难,市住建局组织燃气企业于4月份开工,二、三季度完成90%的改造工作,10月底前完成剩下的10%,使“20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项目”提前完成。丹东市住建局聘请国家级专家及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10万块智能燃气表的更换工作进行详细地论证并制定技术路线,为全市管道燃气居民用户安装超声波智能燃气表、自闭阀和金属连接管。安装过程中,丹东市住建局优先为丹东市65岁以上及弱势群体居民安装智能燃气表等“三保险”,并对智能燃气表安装工作跟踪督导。截至2023年底,丹东市共安装智能燃气表12万块。为推进燃气管网信息化建设,丹东市住建局组织管道燃气企业接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提升燃气管网监管水平,并将已建档管网纳入GIS系统管理。目前,相关对接工作已提前完成,基本实现中压管网地理信息数据登记管理。燃气安全无小事,防范责任重于山。今年,燃气安全工作依然是我市重点工作之一,丹东市住建局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居民用户端智能燃气表等“三保险”的安装工作,2024年完成8万户安装任务;更新改造100公里燃气老旧管网;力推各县(市)区瓶装液化石油气站规范达标,持续推进燃气企业安全管理和城镇燃气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完善燃气监管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记者:戚文06/03
- 日常保障不松懈最近,丹东市元宝区城隍庙小区一住户在家里闻到“燃气味儿”,丹东中燃新华网格管理中心维修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报修住户家中。通过排查,发现是主管道连接处漏气,经过抢修,管道逐步恢复供气,确认家中燃气灶等设施均可以正常使用后,维修人员才离开。维修抢修,是燃气安全日常保障的重要一环。丹东中燃共有4个网格管理中心,本着“安全先于一切,服务重在落实”的理念,各网格管理中心有着严格的制度,如接到报修电话半小时内到达报修地点,报修电话必须24小时有人接听,专业抢险、维修队伍全天候待命。另外,日常重大节日、用气高峰期等时段,网格管理中心还要对物业、社区进行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日常巡检、安检制度也是维护燃气安全的重要举措。”巡检员卢珊珊说。每天早上7点多,她准时出现在振兴区振二小区,先是对有“MQ”字样的燃气井进行重点检测,再对相邻的电信、下水、自来水等管道井进行巡查,整个小区有近60个管道井,每一个她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一丝疏漏。卢珊珊表示,目前,丹东老城区使用的是人工煤气,如果出现地下漏气,可能会顺着下水道窜到用户家中,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像她这样每天坚守一线的巡检员还有39人,他们平均每天检测管网15公里以上,每个人按照既定区域对沿途地下井、外围管线等设施进行仪器检测,做好第三方施工现场监护,他们随身携带GPS定位仪器,发现问题后以最快速度上报到调度中心。“前阵子,我们有一个巡检员发现一处管道漏点,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卢珊珊说。记者:戚文06/03
- 十项服务举措 为高考护航开设“110”涉考求助专用席位、组建警车护考分队、开通考生办证“绿色通道”……高考临近,为确保莘莘学子顺利参加考试,丹东市公安局推出十项服务举措,为学子护航。开通考生办证“绿色通道”,设立专用窗口,采取延时、错时、预约等方式,确保考生及时办理业务,对申请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明的考生,提供“当场受理、当场办证、当场领取”的一站式服务。提供“暖心高考”优质服务,在考点设置临时身份证明办理及法律咨询服务点,提供现场核实身份、开具临时身份证明等服务,及时受理、处置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求助事项。开设“110”涉考求助专用席位,建立“110”涉考报警求助快速处理机制,对各类涉考报警求助,落实快速应对机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不发生因严重交通事故影响送考的现象。优化考点周边交通管控,在考点周边设置禁行、限速、禁止鸣笛等临时交通管理提示牌,开辟临时停车场,保证接送考生车辆停放有序,出入顺畅。开辟护考救援“绿色通道”,组建交警警车护考分队,对遇有交通拥堵、发生交通事故、考生遗忘准考证、考生走错考点、送考车辆故障等,及时调度指挥,提供应急救助服务。提供送考车辆快捷服务,“送考车辆发生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教育放行;送考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启用快速处置程序;送考车辆发生严重违法的,在不影响考试、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保障考生安全、及时到达考点”。全面清理整治考点周边环境,加强对考点周边重点场所、部位巡查管控,防止各种意外案(事)件发生,联合相关部门及时消除、控制各类滋扰源,为高考营造平安和谐环境。清除考点周边各类安全隐患,对考点周边水、电、油、气、热等重点要害部位开展安全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整治力度,确保考点周边重点要害部位内部安全。对涉考试作弊、兜售试题答卷、传播危害考试安全有害信息以及利用高考从事诈骗、扰乱考场秩序、危害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维护高考公平公正。记者:唐羽廷06/03
- 丹东市举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06/03
- 扶残助残惠民生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当天,丹东市残联在万达广场开展2024年“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科技助残展示、专场招聘会、爱心捐赠等方式,展现我市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全社会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活动中,6名残疾儿童表演了钢琴、舞蹈、相声等节目,佩戴着人工耳蜗的孩子口齿清晰,声情并茂地表演,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通过对机械手臂、助听器、电动助行器等辅助器具的展示,帮助残疾人树立科技赋能改变生活的信心。在就业招聘区域,41家企业提供200余个残疾人岗位,现场登记就业意向残疾人21名。同时,部分残工委成员单位、社会机构、爱心团队开展了义诊、助听器咨询、法律援助咨询等活动。丹东市残联为5个爱心助残团队授旗,爱心企业向丹东市公益助残协会捐赠500公斤大米,公益助残协会发起爱心助残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爱残疾人。记者:包芙蓉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