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营商】窗口提效能 群众“少跑腿”
    “办事流程一次告知、群众业务一次办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百姓办事体验,更是将基层窗口工作人员从一遍又一遍的政策解释、情况说明中解放出来,腾出了更多精力办理业务。”9月13日,元宝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李白晶向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减负,让办事群众体验“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好”的优质服务,元宝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把推进基层减负与提高服务效能结合起来,在窗口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在元宝区政务服务中心,每个综合窗口都配备了便利贴,方便群众记录办理事项所需的准备材料、办事地点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不明白的问题还会由专人进行解答。如果涉及不在大厅办理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会积极地帮助办事群众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联系,问清相关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事地点和联系方式等,在为群众办事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下一步,元宝区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持“一切为了企业和群众、一切方便企业和群众”的工作理念,主动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的工作要求,着力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下功夫,以热情、贴心、周到的服务接待每一位办事的企业和群众。记者/李雯琪
    09/15
  • 金牌“店小二”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9月11日,在位于丹东市同兴镇的丹东新臣服装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现场,1.5万平方米厂房和1万平方米员工宿舍已进入屋顶铺装阶段,内部装饰和外部装修同步进行。项目10月份竣工投产后,将年产成衣300万件,年产值达1.5亿元,安置就业1500余人。今年以来,同兴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选派金牌“店小二”,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的全周期贴身服务机制,围绕全年重点项目精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截至目前,项目专班已帮助9家企业办理了项目手续。记者:宋永昆
    09/14
  • 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赋能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辽宁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区分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工作,鼓励创新、强化保护、促进运用,力求把知识产权打造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深化暖企举措,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顺畅问题,向辖区企业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全力支持企业专利质押融资贷款项目。精准发力促进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科学引导企业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开展2023年国家专利产品备案和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专利产品备案是一项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参与备案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专利产品备案获得《备案证明》,作为消费决策参考,也可以在相关项目申报中作为产品技术先进性和专利市场效益的有力证明,获取有关的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和竞争优势。动员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知识产权突出的企业申报国家级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并对新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奖励。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是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突出授予的荣誉,也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高度评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荣誉称号,不仅可以获得国家予以的奖励及政策支持,还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鼓励专利权人积极申报第三届辽宁省专利奖。为激发丹东市创新主体的申报积极性和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争创省级专利奖项,对获得辽宁省专利奖一二三等奖的专利权人,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记者:王俊
    09/13
  • 辽宁省丹东市:深耕长三角客源市场 强化旅游对口合作
    9月3日至8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全市相关县区、重点旅游企业赴南京、上海、扬州等长三角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强化对口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丹东旅游品牌影响力,开拓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在“秋染丹黄畅游辽宁”辽宁文化和旅游南京、上海秋季推介活动中,我市面向当地重点旅行商和市民游客着重推介了“中朝边境主题游、国道G331自驾游、丹东秋季深度体验游”三条主题线路。三条线路串联了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虎山长城、银杏大道、凤凰山、大梨树、东汤温泉、天桥沟、天华山、大孤山、北黄海温泉等众多丹东知名旅游景区,全面展示了我市“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乡村”六大精品旅游资源体系。南京、上海两地市民对“中朝边境”“鸭绿江”“丹东草莓”“丹东海鲜”等旅游特色标签认知程度较高,对沈阳、大连、丹东所构成的辽宁旅游“金三角”的知晓程度也较高。此次推介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市民来丹旅游的热情和意愿。在南京、上海推介活动现场,经过深入交流洽谈,我市与途牛旅游网、携程旅行网达成合作意向,两大全国知名在线旅行商将上线丹东旅游特色定制线路。上海春秋旅行社总部及大连分公司也与丹东地接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将陆续向丹东输送游客。扬州是我市对口合作城市,两市文化旅游交流密切,成效突出。9月8日,我市组织在扬州召开“丹东—扬州旅游交流推介会”,邀请10余家意向开拓东北旅游市场和丹东旅游市场的当地重点组团旅行社负责人参会,开展精准洽谈对接。在全面推介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基础上,我市着重针对“扬州60周岁以上老年人来丹旅游享受8家重点景区优待”和“9月13日丹东至扬州航线开通”两项利好当地旅游市场的政策和内容进行宣讲。当地旅行商表示,将借助两地航线开通契机,研究推出丹东特色旅游产品线路,尽快达成两市旅游业界合作,为丹东输送更多游客。我市地接旅游企业配合航线开通,面向扬州旅行商推出精华游线路“买一赠一”。推介会现场,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与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签署了《丹东——扬州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文旅部门将持续加强双方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保障机制,推动两市文旅交流合作迈向新的台阶,取得更多硕果。记者:宋玉刚越
    09/12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我市两家企业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我市两家企业参加了此次服贸会。本次服贸会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展会期间,我市参展的金娱乐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媒体及客商的关注。金娱乐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围绕电商品牌战略咨询服务、新媒体推广运营服务、自建同城地域性电商平台“线上丹东”等进行了展示分享;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参展方式,展示了选煤厂全流程自动控制系统、选矿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露天矿GPS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等新技术。记者/王洪满
    09/11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投资1.2亿元!丹东又开工一家“智能工厂”
    9月7日,随着打桩机启动作业,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海合谷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是合作区今年重点项目之一,位于江湾工业园区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内,占地面积20亩,包括新建厂房2座、研发楼1座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1.2亿元,计划新增24条智能化吊挂生产线,配套智能化MES软硬件系统,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服装生产线,打造“智慧工厂”。“合作区管委会为项目配备了‘管家’,从准入手续办理到各类评审、协调全程介入,帮助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为确保该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合作区全力通堵点、连断点、破难点,落实服务专员、代办、交办等机制,真正做到“企业动嘴、政府跑腿”。如今项目顺利开工,合作区将全力协助企业抢抓施工黄金期,严保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据了解,该项目预计2024年12月投产,可实现产能提升30%以上,缩短产品交付期20%,效率提升35%,成本降低15%。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增加4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人,新增税金200余万元。
    09/11
  • 辽宁省丹东市合作区:又一亿元项目开工
    9月7日,随着打桩机启动作业,合作区今年重点项目之一的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江湾工业园区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内,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20亩,扩建项目包括新建厂房2座、研发楼一座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计划新增24条智能化吊挂生产线,配套引入智能化MES软硬件系统,生产棉服及羽绒服产品。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将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对生产制造系统赋能,打造智慧工厂。该项目将于2024年12月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能提升30%以上,缩短产品交付期20%,效率提升35%,成本降低15%。预计年营业收入增加4000万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税金新增200余万元。为确保该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丹东市合作区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企业掌握实情、解读政策、化解难题,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全力通堵点、连断点、破难点,落实服务专员、代办交办等机制,同时以“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方式,真正做到“企业动嘴、政府跑腿”。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顺利开工后,合作区在全力协助企业抢抓施工黄金期的同时,严保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据了解,今年以来,丹东市合作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落地为大”理念,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不断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上半年,合作区实现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136.26亿元,开复工率78%。记者:刁庆峰
    09/11
  • “卓越辽电三年工程”启动实施
    9月5日,从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全面启动实施“卓越辽电三年工程”,计划到2025年投入36亿元用于电网建设,为丹东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注入充足“电动力”。在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召开的推进部署会议上,公司主要负责人与相关部门签订军令状,承诺将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完成电网发展、经营业绩、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价值贡献“五个卓越”目标。据悉,为达成“五个卓越”目标,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将配套深耕安全保供、电网升级、经营提质、产业提升、改革创新、数字转型等10项工程。按照“两年翻一番,三年创新高”的目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广泛应用现代智慧配电网技术,大幅提升电网保供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显著增强多元化负荷及新能源接入能力。深入实施“辽·亮”供电服务三年再提升20项举措,积极保障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电力客户供电服务,持续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提升前端服务水平。记者:邢漫
    09/08
  • “丹东智造”惊艳亮相2023中国“制博会”
    室内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安全可靠,船用发动机曲轴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潮陀”机芯成为中国陀飞轮最新风向标……9月1日至5日,在辽宁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来自丹东市的15家企业携130多件优势产品参展,全面展示了我市建设“数字丹东、智造强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在以“精工智造数字丹东”为主题的丹东展区内,曙光汽车、东方测控、奥龙射线、华通测控、浩元仪器、孔雀表业等多家丹东知名装备制造业企业惊艳亮相,带来了N7汽油发动机自动挡皮卡、船用发动机曲轴、巡线机器人、工业CT、X射线衍射仪、陀飞轮手表等30多个品类产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丹东景象”。无需人员操控,自主导航、自主行走、自主避障,还能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后端数据平台……这就是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室内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先进功能。“这款机器人是一套结合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通讯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的综合性系统。”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该系统能很好解决当前巡检人员只能进行定时检查、驻点值守的情况,避免复杂环境、狭小空间、不安全因素等对人员巡检的影响,检视结果不受个人经验和情绪、主观意识影响,不受监测手段、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等方面制约,最大程度提高安全性和对设备的保护能力。“此次在丹东展区,我们主要展出的是N7皮卡、E50MCE电驱动后桥和C11副车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多家汽车行业代表、行业精英的关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曙光汽车集团目前拥有黄海商用车、黄海乘用车、曙光车桥、曙光汽车零部件四大系列产品,是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省首批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标杆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客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及汽车零部件试验中心,拥有轻型车制造的底盘线、焊装线、喷漆线、总装线、电泳线及检测线等6条专用车生产线,年产能力可达2万辆。今年,黄海汽车被授予“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汽车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质量信誉保障产品”“全国汽车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四项殊荣。“我们孔雀表业始终秉承工匠初心,追求精益求精,致力于专注复杂机芯产品及高级机械腕表的自主研发与智造,正向着让中国的品牌手表都跳动中国‘芯’的目标大步迈进。”孔雀表业一位工作人员向驻足丹东展区的商客们介绍近年来企业发展成效。孔雀表作为“中国制造”的老品牌,本次参展的孔雀陀飞轮系列腕表,以机械镶嵌孔雀镂空机芯造型的特点,为商客们带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与佩戴体验。目前,孔雀表业拥有七大系列30个基础机芯,300多个花色机芯产品,年产能75万只。孔雀表业专注高品质的机芯生产,机芯平均销售单价远高于行业中相同规模的其他企业。孔雀表业已经成为国内机械表机芯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丹东市装备制造业加快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目前已逐步形成以轻型、精密装备制造业为主,以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专通用设备、电气设备等五个产业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同时,我市加速推进装备产业聚集发展,集聚效应明显,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户、国家创新示范企业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户。曙光集团、东方测控等企业技术中心成为辐射带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记者:赵硕
    09/07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收入1334万元!圈了“粉”又赚了钱!
    记者/曲丹凤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