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开年就开工 起步即冲刺
    抢抓春光再出发,抖擞精神开新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开工,积极抢抓大好春光,全力以赴开启龙年生产经营新局面。记者从中采撷了部分生产一线的生机勃勃“春景图”。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新春伊始,元宝区上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以“开年就开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和拼搏状态,全力以赴吹响了首季“开门红”号角。以企业复产之“快”、项目建设之“进”,保障经济运行之“稳”。一季度,元宝区积极推进续建项目复工,确保华孚热电异地改扩建、玖鸿智能化工厂、月亮岛食品标准化厂房、宗裕听心荟等2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复工率达100%;计划新开工克隆机械密封产业化、贝耐斯耐磨材料、谦和实业标准化厂房、金洋针织二期等8个500万元以上项目……紧盯重点目标,狠抓招商引资,推动央地合作,谋“足”有效投资。科学谋划,强化向上争取,全力抓好工业项目引育、文旅项目延伸、民生项目保障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释放新动能、形成新增量。狠抓问题整改,做“优”营商环境。深刻领会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环境保障、制度保障、作风保障,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营造重商、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浓厚社会氛围,让企业在元宝尽享政策红利,获得长足发展。紧盯项目建设“主战场”和经济发展“主引擎”,筑“强”园区促发展。创新金山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推动金山经济开发区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024年,元宝区上下将实干作为最大的担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强化“定了就干、干就干成”意识,奋勇拼搏、锐意进取,在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连战连胜中展现新气象、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记者/李雯琪
    03/05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按下“快进键” 铆劲赶订单
    抢抓春光再出发,抖擞精神开新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开工,积极抢抓大好春光,全力以赴开启龙年生产经营新局面。记者从中采撷了部分生产一线的生机勃勃“春景图”。2月27日,记者在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看到,计划于今年投产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各生产车间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七八月份,特别是外贸订单的形势很不错,截至目前的在途订单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总经理梁伟介绍,一季度订单和产值与2023年同期相比均呈上升趋势,有信心实现“开门红”,为力争实现全年产值过亿元奠定了良好基础。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制造企业,承揽中高档休闲服装、户外服装、特种劳动防护服装等多品类服装生产加工。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柔性生产目标,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智慧海合谷”建设,近年来共投入研发费用近1000万元,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2023年,总投资1.2亿元的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厂房扩建及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新建厂房2座、研发楼1座,组建智能化吊挂及配备对应工位的智能化生产线20条,引进智能化MES系统,充分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整个服装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打造“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提升产能30%,降低成本15%。“计划4月份上梁封顶,7月份完成厂房建设并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8月份对生产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争取明年开春实现量产。”梁伟透露,整个项目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全年产值1.5亿~2亿元,实现税收1000万~1500万元。今年,海合谷还在自主品牌建设及销售端进行布局,打造集服装展示、直播电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在确保完成外贸和内销订单生产的基础上,计划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市场渠道,更好地宣传自主品牌。”梁伟表示,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名气越来越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来到丹东,企业将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以实际行动为丹东振兴发展作出新贡献。记者/张丽娴
    03/04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全力以“复”开新局
    抢抓春光再出发,抖擞精神开新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开工,积极抢抓大好春光,全力以赴开启龙年生产经营新局面。记者从中采撷了部分生产一线的生机勃勃“春景图”。2月26日,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抓紧时间研发新能源产品。曙光汽车集团生产厂长初家全介绍,今年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销售力度,力争取得新突破。目前,振安区各工业企业鼓足干劲,赶订单、忙生产、扩销路,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全区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6.4%,员工返岗率96.3%,产能利用率达85.3%。在位于同兴镇的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计划投资6000万元新建厂房、更新设备,预计增加产值4000万元以上。在位于五龙背镇的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滤袋生产车间,一字排开的自动化加工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完成年前的订单。该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空气过滤材料、过滤器产品,目前生产线全部复产,300多名员工在岗。今年公司计划招聘大量人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今年,振安区将围绕产业发展定位,聚焦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精心谋划一批有规模、高质量、较成熟的项目,加快形成重点项目“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和梯次推进格局。坚持“扶优、引导、创新”机制,年内力争4户企业实现“小升规”、1户企业“规升巨”,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总量。升级振安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强化道路和水、电管网的保障能力,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年内实现新入园工业项目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以上。按照“一核三园”的总体思路,推动纺织服装等有特色、有潜力的“园中园”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记者/姜慕馨
    03/04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抓生产抢进度,奋力冲刺“开门红”
    抢抓春光再出发,抖擞精神开新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开工,积极抢抓大好春光,全力以赴开启龙年生产经营新局面。记者从中采撷了部分生产一线的生机勃勃“春景图”。位于振安区同兴镇的丹东市隆盛铸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铸造、机械加工及装配为一体的民营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9.2%。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引进环保智能化有箱造型生产线,采用最新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铸造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已调试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1月份,该公司完成产值1491万元,同比增长31%,实现首月“开门红”。龙年伊始,同兴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开复工,抓生产、抢进度,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同兴镇党委、政府创建优良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出科技创新主导地位,力争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雏鹰瞪羚企业1户,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目前,投资5000万元的丹东新臣服装有限公司生产厂房主体完工,即将投入生产。投资6000万元的辽宁丹东谷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一期进入试运行阶段。记者/宋永昆
    03/04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 | 丹东:加压奋进 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丹东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丹东高新区辽宁超粤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激光测距仪进行光学校对。前不久,该企业与浪潮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冲刺“开门红”。企业还与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辽宁超粤光电技术专家工作站”。辽宁超粤激光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志虎我们将共同推进激光器光机电研发项目,加快自动化装调流水线的开发与构建,由原有的激光测距仪产品全新升级为整机产品。近日,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为吉利汽车提供的三套自识判全自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交付客户,标志着该企业迈向了智能制造。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市场总监贾殿鹏我们深刻体会到辽宁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好的营商环境对我们企业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有非常大的帮助。丹东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朱辉培树“12345政事快办”“营商下午茶”等特色品牌,用数字赋能提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水平。丹东市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年”,狠抓项目谋划储备、招商引资和开复工,继续实施百企百亿技改提升项目,计划实施105个技改项目,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仪器仪表和农产品深加工4大传统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新兴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全产业链发展。丹东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文武实施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确保全年工作高开高走,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量质齐升。
    03/01
  • 便民利企举措多 办事审批有效率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分局在市直机关开展的“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争创服务群众示范窗口(科室)、示范岗位”活动中,获评“市直机关服务群众示范窗口(科室)”。2023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数据共享、合并简化申报材料等方式,完成“我要开药店”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相关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扎实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工作,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环境。推出全程代办、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零障碍的便捷服务。取消原有的工商、质监、食药监业务分窗受理审批模式,设置6个综合窗口,可无差别受理市局所有审批业务,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推出市场监管领域“许可管家”模式,对市市场监管局发出的许可证书实行清单化管理,及时主动提醒经营主体在许可证到期前办理延续,避免因证书过期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3.0版》,包含5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并对其中全部49个事项制作操作视频,扫码即可观看,解决了申请人看不懂、不会办等问题。主动扩大“证照联办”实施范围,将药品领域许可事项纳入“证照联办”范围,实现营业执照和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多项许可同步办理,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记者:李美臻
    03/01
  • 筑牢企业纳税信用“安全线”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及时向沈阳铁道丹东铁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送预警提醒,铁成集团安排办税人员办理补申报业务,第一时间修复纳税信用分值。由于公司内部结构调整,办税人员变更,铁成集团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影响了企业纳税信用分值,将对日常税费事项办理和资金周转产生不良影响。第一税务分局经大数据筛查,发现铁成集团的逾期未申报行为,工作人员及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电子税务局及短信等多渠道发出提醒。“幸好税务部门及时提醒,使我们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铁成集团财务负责人邓金丹说。近年来,第一税务分局优化企业纳税信用管理举措,筑牢辖区内企业纳税信用“安全线”,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开展纳税信用等级指标预评提示提醒工作,设立信用管理专岗,全面提升纳税信用即时评价、修复、补评等事项的办理速度和审核质效,将纳税信用管理从“事后评价、事后告知、被动应对”转变为“动态管理、前置提醒、督促修复”,鼓励企业诚信经营,增强守信意识。记者:刘响
    03/0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宽甸:用实干奏响“新春序曲”
    抢抓春光再出发,抖擞精神开新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开工,积极抢抓大好春光,全力以赴开启龙年生产经营新局面。记者从中采撷了部分生产一线的生机勃勃“春景图”。新春佳节刚过,宽甸各大工业企业迎来新一轮生产高潮,全力以赴赶订单、抓生产;各项目工地建设抢先抓早,有序推进开复工,用实干奏响“新春序曲”。2月22日,记者走进宽甸中医院综合门诊楼及发热门诊楼项目建设现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今年8月竣工。”宽甸发改局大项目办主任温新边走边介绍。宽甸中医院综合门诊楼及发热门诊楼项目,建筑面积约19600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包括新建综合门诊楼一栋、发热门诊楼一栋、地下停车场一座及辅助用房、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及垃圾暂存处等相关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民生项目快速推进,工业项目也不甘人后。记者在宽甸星航矿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硼酸技术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各施工环节正在加紧推进。“今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对硼酸及硼镁肥产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大幅度提升硼酸产品的加工利用水平。占地12亩、总投资8000万元的宽甸鑫发硼合金有限公司硼铁加工技改项目,正在建设6300KVA电炉及相应的环保和仓储配套设施。据悉,今年宽甸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9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46个;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5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超过50个;计划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围绕“项目年”制度性安排,宽甸上下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全面提升项目开工竣工率、投产达效率,确保形成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取得“开门红”。记者/曲丹凤
    02/29
  • 以实干实绩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建立“投资—就业—收入—消费”内生性动能作用下的可持续循环系统,确保供给和需求两端动力强劲、总体匹配、良性互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齐头并进。新春伊始,凤城市坚定不移落实“项目年”制度性安排,坚持争先创优、拼抢争实,以实干实绩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抓项目、扩投资,在深度谋划上做文章。聚焦四大主导产业链,抓招引、给政策、上项目,争取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90亿元。紧盯7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滚动实施9个央地合作项目,深化容缺审批、容缺开工等制度,确保项目如期开复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计划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56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等创新平台4个,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深挖企业技改需求。开复工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润柏机械制造等技改项目30个,总投资34.93亿元,力争落地投产14个,新增产值2亿元。落实“小升规”奖励办法,对规上企业“给面子、给牌子、给票子”,以有温度的扶持措施推动规上企业净增15户以上。抓牢产业链配套,推动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集群与瑞立集团深化多元合作,打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担当精神扩增量,实行竣工待达产企业“容缺验收”机制,全力确保百岁山、红牛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竣工达产、稳定增产。做好山水文章。加大全域旅游建设力度,推进凤凰山旅游集团上市工作,推动凤凰山与玉龙湖两大景区融合发展,支持天锅古洞、爱河公园等重点景区AAAA级创建,做大旅游业体量。打好“冰雪+康养”组合拳,保障总投资40亿元的圣泉凤凰城、总投资40亿元的东软医养、总投资3.5亿元的辽宁延孝等项目落地建设,擦亮“养生福地”品牌,确保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统筹三产融合,实施“凤城旅游黄金季”系列活动,统筹“吃穿游购娱”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深度融合,计划开展促消费活动20次,培育商业限上企业10家,确保社零额增长12%以上。记者:于国洪
    02/29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智能制造跑出“加速度”
    2月20日,记者来到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锻造车间锻压机轰鸣声阵阵,数控曲轴磨床全力运转,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加工产品。“春节假期一过,我们便全面复工复产。”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彬介绍,近几年公司发展虽然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不利影响,但仍保住了市场份额。2023年,公司强化管理,克服了经营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产值近16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2023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曾自主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台轮式拖拉机“鸭绿江1号”。目前,公司制造的大马力发动机曲轴和模锻件等产品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锻钢曲轴成品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件,不仅在国内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为美国康明斯公司、芬兰瓦锡兰集团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提供配套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走智能化发展道路,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技术能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除了加大管理力度,提升产品水平,硬件支撑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为丹东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杨彬对记者说。据悉,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投资2.14亿元继续推进技术改造,力争在近几年内完成智能工厂建设。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大型曲轴镦锻生产线,预计2028年建成,届时将填补国内空白。见习记者/刘响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