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精准扶持剩余贫困人口新华社沈阳5月26日电(记者于也童)为切实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确保到2020年底全省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辽宁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因户因人施策,精准扶持剩余1.42万贫困人口,确保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脱贫标准,力争突破5000元,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求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大力培育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集体经济带贫致富能力,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作用。 大力夯实产业扶贫基础也是一条“硬核”措施。根据意见,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实现县有扶贫支柱产业、乡有扶贫主导产业、村有优势扶贫产业、户有至少一项有效产业扶贫项目。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自主发展项目,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有代养代种等项目,年内实现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的实体项目,实现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意见还要求通过提高低保标准、深化制度衔接、加大救助工作力度等手段,大力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意见对提高建档立卡精准管理水平也提出要求:一是要动态管理,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对收入不稳定的脱贫户,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二是确保退出精准;三是确保档案规范,加强贫困户实际情况与贫困档案、明白卡和系统数据的比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05/27
- 辽宁:50条土地新政助力脱贫攻坚50条土地新政助力脱贫攻坚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 今年,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针对自然资源领域涉及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20个方面,出台了50条具体政策措施,以通过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持。 据介绍,此次出台的政策着重突出三大方面。 首先是政策创新,主要集中在优化乡村布局、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推进基础设施和促进数字乡村建设上,采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明确要探索规划“留白”机制,提出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农村公共公益设施、乡村文旅设施及新产业、新业态等项目,并进一步保障医疗防疫、应急避难、环境卫生等基础公共设施用地。 其次是政策倾斜,主要针对脱贫攻坚、“飞地经济”、设施农业、旅游业、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文件明确优先安排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各地将“增存挂钩”腾退指标、“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飞地经济园区;支持设施农业用地,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支持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从事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可依法通过承包经营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未利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 第三是政策细化,主要针对耕地保护、养老、教育等方面,文件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教育用地,对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等非营利性教育用地,可以依法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也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对营利性民办学校按相应政策供给土地。(张晟南记者刘佳)05/26
- 全国博物馆2019年度海外影响力榜单公布全国博物馆2019年度海外影响力榜单公布沈阳故宫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双双位列前十 近日,沈阳文博部门双喜临门——沈阳故宫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双双跻身“全国博物馆(展览)2019年度海外影响力”榜单。 据了解,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制的《全国博物馆(展览)2019年度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于“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发布。其主要从全国各博物馆的品牌知名度、受众吸引力、公众服务力、行业声誉度、国际学术声誉度等方面评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纪念类博物馆综合影响力”中排名第6位,在“最受日韩受众欢迎博物馆”和“最受美国受众欢迎博物馆”中,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9位。(记者张宁)05/25
- 大熊猫安家辽宁鞍山5月21日,大熊猫“青城”在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适应新环境。当日,两只分别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的大熊猫“阿灵”和“青城”,入住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它们将正式与市民和游客见面。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21日,大熊猫“阿灵”在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饲养舍中适应新环境。当日,两只分别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的大熊猫“阿灵”和“青城”,入住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它们将正式与市民和游客见面。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21日,工作人员将大熊猫“阿灵”送入大熊猫馆饲养舍。当日,两只分别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的大熊猫“阿灵”和“青城”,入住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它们将正式与市民和游客见面。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21日,大熊猫“青城”在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适应新环境。当日,两只分别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的大熊猫“阿灵”和“青城”,入住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它们将正式与市民和游客见面。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21日,大熊猫“青城”在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适应新环境。当日,两只分别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的大熊猫“阿灵”和“青城”,入住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动物园大熊猫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它们将正式与市民和游客见面。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5/22
- 辽宁阜新:玛瑙原石“满汉全席”5月20日拍摄的“满汉全席”局部。在辽宁省阜新市的杨克全玛瑙艺术馆,一桌由天然玛瑙为食材做成的“满汉全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桌玛瑙宴共70余道菜,由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全国各地玛瑙原石和伴生石而成。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5月20日,市民在拍摄“满汉全席”。在辽宁省阜新市的杨克全玛瑙艺术馆,一桌由天然玛瑙为食材做成的“满汉全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桌玛瑙宴共70余道菜,由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全国各地玛瑙原石和伴生石而成。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5月20日拍摄的“满汉全席”局部。在辽宁省阜新市的杨克全玛瑙艺术馆,一桌由天然玛瑙为食材做成的“满汉全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桌玛瑙宴共70余道菜,由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全国各地玛瑙原石和伴生石而成。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5月20日拍摄的“满汉全席”局部。在辽宁省阜新市的杨克全玛瑙艺术馆,一桌由天然玛瑙为食材做成的“满汉全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桌玛瑙宴共70余道菜,由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全国各地玛瑙原石和伴生石而成。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5月20日拍摄的“满汉全席”。在辽宁省阜新市的杨克全玛瑙艺术馆,一桌由天然玛瑙为食材做成的“满汉全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桌玛瑙宴共70余道菜,由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全国各地玛瑙原石和伴生石而成。中新社记者于海洋摄05/21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抗击疫情纪实展新华社沈阳5月19日电(记者赵洪南)《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沈阳市抗击新冠疫情纪实展》于近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沈阳市面向全国征集的抗击疫情珍贵照片200余张、实物300余件。 为收集、记录这段特殊的“城市记忆”,今年2月,沈阳市文物局在全国发起了“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活动”。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征集到数千件见证物,展览将收集到的珍贵见证物经专家评审筛选认定后,采用现代化的展览展示手法,全面、真实、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展览中有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在支援武汉战“疫”期间捐赠牛奶的奶箱,上面写着:“牛奶是捐的,尽情喝;医生是借的,还回来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饱含了家乡人民对援鄂医务人员的深情。 展出的一张张抢救生命的珍贵照片、一件件抗击疫情的实物、一幅幅讴歌城市力量的艺术作品,汇聚成沈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记录,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难忘的历史记忆。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05/20
- 博物馆日感受文物魅力5月18日,两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辽宁省沈阳市一些市民走进辽宁省博物馆观看展览,感受文物魅力。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里拍摄的展品。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两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一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一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一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8日,两名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5/19
- 沈阳多家博物馆开启“云”上盛宴新华社沈阳5月16日电(记者于也童)记者近日从沈阳市有关部门获悉,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沈阳汇集多家专业博物馆通过“线上展览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的方式,为市民开启“云”上视觉盛宴。 沈阳目前已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类型多样的博物馆体系。现有博物馆20家,包括国有博物馆13家,非国有博物馆7家。国有50多家收藏单位,收藏可移动文物6万余件。 据介绍,沈阳将通过线上直播或“云”展览的方式,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张氏帅府博物馆等地重点开展系列活动。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挖掘抗战文化资源。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辽沈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抗战主题博物馆,共同组建了辽沈地区首家抗战博物馆联盟——“沈阳抗战联线”,并启动了“沈阳抗战文化之旅”活动。 近日,沈阳将“沈阳抗战文化之旅”活动的更多内容放在线上,利用直播、VR、AR等手段进行“云端”展示。沈阳将联合多家媒体平台,开展“云”游览、“云”参观、“云”宣传,辅以多家文博单位的文字、图片介绍和视频播放,分栏、分时段在指尖平台滚动展示播出,市民可在线上“云游”观赏抗战文物。05/18
-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辽宁“智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增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百分之五十一点八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辽宁“智造” 5月7日,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沈阳中屹科技数字化生产车间建设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将为其打造高端精密零部件MES系统。此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可使企业生产周期缩短30%、库存减少40%。 这样的牵手,在辽宁屡见不鲜。2019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利润同比增长12.5%,软件业务出口同比增长12%。全省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7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1.8%,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显著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我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软件服务、集成电路、计算机、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等诸多领域,是“新基建”发展的基石。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省委、省政府持续高度关注,先后印发《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系列引领性文件,并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夯实网络基础、建设平台体系等6项重点工作推出了18项重要措施,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 同时,我省加强行业分类指导,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去年,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工作,评选出大连日佳电子、锦州阳光能源等47户企业为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鼓励企业参加两化融合评估,组织开展企业培训,推动500户企业参加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同比增加300余户。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年初疫情突发,辽宁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疫情期间,我省共组织发布4批380项软件供企业免费使用。省工信系统推荐荣科等4户企业为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东软、熙康2户企业列入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尽快开发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技术和产品。其中,东软医疗系统股份公司的火眼智能筛查和诊断系统、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的基于大数据疫情防控辅助诊断平台已入选工信部评选的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 接下来,我省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工业软件发展,以沈阳高新区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为依托,围绕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以大连华信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解决工业技术软件化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问题。同时,积极培育沈阳芯源、沈阳拓荆、美行科技等企业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作为工业互联网组成部分,平台建设也是辽宁的重要发力点。今年,我省将鼓励沈阳自动化所、紫光中德等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企业(单位),完善平台功能,增强对5G、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支撑能力,加快培育发展20个重点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装备制造、原材料、轻工、纺织、高端医疗装备等行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组织工业企业按照标识标准上节点,开展基于标识服务的产品追溯、供应链协同等应用。(记者孙大卫)05/15
- “脱衣显瘦”的羊驼5月13日,剪下绒毛的羊驼从养殖基地的牧场返回饲养舍。随着天气变暖,辽宁省台安县一家大型羊驼养殖基地里600余只羊驼集体脱掉了“毛衣”。羊驼剪下的羊驼绒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各种产品。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两只剪下绒毛的羊驼在养殖基地的饲养舍里。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一只剪下绒毛的羊驼依偎在饲养员怀里。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几只剪下绒毛的羔羊驼在养殖基地的饲养舍里。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饲养员在喂食一只剪下绒毛的羊驼。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两只剪下绒毛的羊驼在养殖基地的饲养舍里。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5月12日,剪下绒毛的羊驼在养殖基地的饲养舍里。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