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沈阳:击桨浑河 激昂青春
    日前,第7届中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赛艇项目选拔赛、第4届沈阳国际青少年赛艇邀请赛在沈阳浑河城市中心段开赛。来自国内16所高校的赛艇运动员与20余支青少年赛艇参赛队的运动员齐聚沈水,劈波斩浪、奋勇争先,为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水上竞赛。(辽宁日报)(摄影:万重)作者:金晓玲
    05/16
  • 辽宁省十四运会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在大连市开赛
    近日,“体彩杯”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武术套路比赛开幕式在大连体育中心举办,来自全省13支代表队的157名运动员将围绕22个项目33块金牌展开激烈争夺。比赛进行中,运动员竞技状态良好。(来源:受访单位提供)本次赛事由辽宁省体育局主办,大连市体育局、大连武术训练中心承办,是辽宁省青少年武术套路的最高级别赛事,也是大连30年来首次承办该项赛事,比赛时间为5月8日—14日。记者了解到,大连市代表队由大连武术训练中心组织选拔产生,共计20名运动员参赛。目前全体队员竞技状态良好,将按照预定目标向金牌和团体总分第一名发起冲击。本次赛事将成为大连市青少年武术人才培养和进一步提升传统武术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赛事的成功举办将对大连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者:曲琦
    05/16
  • 辽宁省博物馆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
    2023年正值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辽博的古琴文化展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具有双重纪念意义,旨在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馆藏研究及宣教展陈的优势,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承办,湖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孔子博物馆、荆门市博物馆协办。展览时间为2023年5月18日至8月20日。展览地点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层1号展厅。看点一馆藏九霄环佩琴惊艳呈现。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伏羲式古琴存世只有四件。此类琴有声传九霄、音似佩鸣之意,故名“九霄环佩”,其中一件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这件珍贵的唐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将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向大家展现古代名琴的独特魅力。唐九霄环佩琴辽宁省博物馆藏看点二辽宁两件唐琴又一次合体。展览中除本馆藏品九霄环佩琴之外,还有来自旅顺博物馆的珍藏唐伏羲式春雷琴。传世古琴中存世最古的即为唐琴,目前存世的唐琴不足20张,辽宁有2张。本展2张唐琴同时亮相,难得一见。看点三远道而来的兄弟馆藏品为展览增姿添色。这些展品不仅弥补了本馆藏琴的时代空白、丰富古琴形制,同时带来了一级文物的风采。有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素十弦琴,有来自孔子博物馆的“孔子圣迹图”之学琴师襄等。看点四馆藏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大集合。80余件带有古琴元素的馆藏书画等品类的文物与古琴实物一道共筑古琴文化空间,涉及知音、盼友、觅友、访友、雅集、相惜等多个内容。清早期仿潞王“中和”琴辽宁省博物馆藏看点五形式设计精致典雅。采用板面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多媒体、触摸屏等多种展示手段,内容丰富,独创性强,以期为观众营造视觉盛宴。
    05/16
  • 揭秘!沈阳故宫的砖瓦,原来是出自海城市的黄瓦窑!
    古代建筑总是充满神秘,仿佛一砖一瓦都写满了传奇的故事,沈阳故宫也不例外。沈阳故宫金碧辉煌的琉璃砖瓦引人注目,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砖瓦出自海城市的黄瓦窑。近日,辽宁省博物馆与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合作举办“何处寻琉璃:海城黄瓦窑荣达的历史与文物”展,为广大观众揭开了黄瓦窑的神秘面纱。本次展览展出90余件各类黄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砖瓦。本次展览为观众献上一场探索清代盛京宫殿建筑之美的文化盛宴。黄瓦窑,是清代盛京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御用琉璃官窑,主要负责供应清代皇家宫殿、行在、陵寝、寺庙等建筑所需的琉璃砖瓦。从清前起家至清末停烧,黄瓦窑历经清朝十二代皇帝,290余年,几乎贯穿整个清朝始末。其间虽几经兴衰但琉璃砖瓦的生产从未间断。黄瓦窑是清代盛京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御用琉璃官窑。本次展览是黄瓦窑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集中专题展出。2002年以来,鞍山市博物馆对黄瓦窑遗址进行了持续调查与发掘。遗址中采集到大量带有“大政殿”“永陵”“福陵”等字样的琉璃砖瓦,为研究清代辽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展出90余件各类黄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砖瓦,不仅是黄瓦窑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集中专题展出,也是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地域文化系列展的首展。作者:卢立业
    05/15
  • 为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聚能——葫芦岛市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纪实
    徐大堡核电站建设现场俯瞰图。今年年初,葫芦岛市为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吹响了百日攻坚号角,全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提质提效,重大建设项目推进顺利。一季度,葫芦岛市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多项指标增速排在全省前列。进入二季度,葫芦岛市再次吹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冲锋号,以“一盘棋”的思想,千方百计抢机遇、促招引、抓项目、稳投资,奋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截至5月8日,全市计划实施的550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已有379个项目实现开复工,为冲刺“双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中的大唐热电项目。田嘉摄起步即冲刺拼出亮眼成绩单开年就开工,开工就大干。年初以来,葫芦岛市吹响了“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冲锋号角,以“一盘棋”的思想,千方百计抢机遇、促招引、抓项目、稳投资,奋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各项经济指标持续上扬,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态势。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一季度,葫芦岛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1.4%。数据增长的密码,是瞄准产业项目的精准发力。葫芦岛市围绕三年行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一通道六基地”和8个“千百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4+8”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增长的密码,是干部干事创业动力的明显提升。葫芦岛市围绕振兴主战场“调兵遣将”,把三年行动主战场作为干部选拔主阵地,择优提拔了18名懂经济、善招商、有激情的优秀干部进入经济部门和开发区领导班子,选派50名参加过重大项目建设、具有招商引资工作经历的专业优秀干部到开发区挂职。在项目服务中检验干部,做到苦干实干提拔重用、跑要躲闪坚决不用,干部抓项目、谋发展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数据增长的密码,是高效率工作法的推行。葫芦岛市推行“一三七工作法”:一般性工作,当天做安排、三天有进展、一周报情况;比较简单和比较急的工作,“日事日结、事不过夜”;比较复杂和长期性的工作,马上做安排、尽快有进展、定期报情况,形成“立说立行、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办就办好”的工作格局。正是这种“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拼劲,拼出了葫芦岛经济发展的上扬曲线。引资上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电解铜厂生产线。杨兵 摄葫芦岛市践行“项目为王”理念,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百日攻坚”,以项目助推经济开门红。在中船风电兴城海上风机总装基地,万余平方米的主机总装车间已经封顶,3台桥式吊车和6台半龙门吊静待“上岗”,施工人员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工作。该项目整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到本月末即可投产。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风电机组500MW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约达20亿元。自3月20日葫芦岛市的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以来,一个半月的时间,全市就有167个重点项目开复工。当前,葫芦岛各个施工现场均是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奏响着催人奋进的“施工交响曲”,这得益于全市坚持围着项目转、围着项目干。以高频调度提审批速度。葫芦岛市建立起高频调度机制,市委主要领导每月一调、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包片领导每周一调、各地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每周两调、各级项目发展服务中心一日一调,逐个项目研究、逐个问题攻坚,切实推进项目进展。审批部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承诺制”办理模式,实现“一次申请,两证同发”,全力推进“拿地即开工”。以优化营商环境增服务温度。葫芦岛市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持续巩固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成果,开展全市“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市各级领导全力当好项目建设服务的“店小二”,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项目早落地、快投产。与此同时,结合项目前期“百日攻坚”优化环境,在保障要素、攻克前期、提升承载、体现温度上求突破,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服务更贴心。以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添项目厚度。坚持深化改革,重建招商和项目服务机构,组建千人专职招商队伍,调动园区干部积极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实施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持续深入与央企国企开展对接,葫芦岛市抢抓央地合作机遇,主动对接中核、中化、国网等央企,总投资421亿元的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总投资100亿元的扬农精细化工,总投资83亿元的兴城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压舱石”项目陆续落地。年初以来新签约项目66个,形成“谋划实施一批、洽谈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四个“一批”滚动推进的良性循环。瞄准“双过半”压实任务层层推进辽宁伊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杨兵摄中盘稳则全局稳。二季度承上启下,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更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5月6日,投资16.36亿元的辽宁大唐葫芦岛连山250MW风力发电项目正式开工,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穿梭不停,开工便拉满弓弦……当前葫芦岛市到处呈现着奋战大干的生动画面。4月26日、27日,葫芦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连续召开会议,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10个领域新突破及48项具体任务,逐项落实,层层推进。瞄准新目标,葫芦岛市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抓项目:坚持项目为王,保持攻坚势头,全力以赴推进开复工,抢抓央地合作的机遇期和招商引资的关键期,谋划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葫芦岛。抓产业: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工业引领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兴文旅、促消费,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壮大产业体系。抓营商: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更大效能,主动对接企业和项目需求,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抓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园区、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深耕“带土移植”,打造京津冀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抓安全发展:打好安全稳定“主动战”、疫情防控“预警战”和靖海固防“保卫战”。抓民生: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战鼓催征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出发。当前,葫芦岛市拿出“翻篇归零”的勇气,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更高的效率,快马加鞭干起来,向着实现“双过半”“全年红”的目标奋力冲刺。
    05/15
  • 2023年度大连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公布
    近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2023年度大连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名单。经单位申报、区市县(先导区)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认定6家单位为2023年度大连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8家单位为2023年度大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金普新区1基地3平台入选。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根据相关要求,各区市县(先导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服务活动,每月通过“中小企业服务跟踪平台”及时报送服务中小企业情况。定期对辖区内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开展、服务质量、服务收费、服务绩效、服务满意度等运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做好年度总结和检查情况报告。大连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期3年,此次认定有效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05/15
  • 辽阳博物馆:必打卡的三个理由
    在辽阳古城东四道街,有一处三进一厅四合院古建筑群,它就是彭公馆。这座始建于1921年的老建筑曾是当时东北三省官银号总办彭贤的宅邸,今天成了辽阳博物馆的一部分。辽阳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燕昭王在辽东郡设置襄平城,辽阳就开启了建城史。辽、金时期,辽阳成为当时五京之一,而到了清初(后金)更是一跃成为都城。有人曾说一部辽阳史堪称半部东北史,这也让人们对辽阳博物馆有了更多期待。走进辽阳博物馆,你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玉涡纹玉璧,看到200年前王尔烈七十寿屏。最值得一提的是,你可以徜徉在珍贵的汉魏墓室壁画前,近距离感受《车马出行图》里墓主人贯行一列、气势逼人的出行车队,《宴饮观舞图》里伎人舞袖翩飞的曼妙身姿……站在这些描绘于石灰岩石板上的彩绘前,思绪也会随着画上这些千年前古人的喜乐人生而飘远。如今关外的苍茫凛冽都化成二月暖暖的风,游走在彭公馆幽长的回廊里,你也许会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弹指一挥两千年。壹看汉魏壁画辽阳汉魏壁画墓群是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古墓内的壁画色彩鲜艳、精美辉煌,内容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为主。辽阳汉魏壁画墓比敦煌壁画早300年,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1961年,辽阳壁画墓群与北京故宫、长城一起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贰看历代石碑辽阳碑廊、碑亭、碑石墓志陈列是辽阳博物馆专题展览之一。碑廊共展出石碑50块,最早的碑刻为金代。其中“端庄固伦公主敕建碑”是碑林中最高的一块碑。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中册封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端庄固伦公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叁看民国老宅彭公馆为仿清四合院建筑群,共占地2万余平方米,构筑风格为古代硬山式,檐廊曲折相接,朱漆门窗,雕梁画栋,花墙、月亮门、垂花门、角门都是两两对称,互相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民族建筑风格,是目前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典民宅建筑之一。(辽宁日报记者赵雪专家支持辽阳博物馆馆长庞巍)
    05/12
  • 沈阳故宫博物院:盛京往事
    沈阳故宫博物院毗邻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中街,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保存完好。2004年沈阳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满、蒙、藏、汉等多民族特色,其建筑群本身就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镇馆之宝】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这是文徵明67岁时写的一卷行书,他的书法吸收了黄庭坚长撇大捺的精髓。浏览这幅作品,可以看出文徵明在卷首的笔法还有些拘谨,刻意收着情绪,而越往后写得越流畅自如、越飘逸,临到篇尾的时候还能看得出他落笔的速度越来越快,整幅作品把他内在的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清紫檀边嵌瓷八仙祝寿圆挂屏清紫檀边嵌瓷八仙祝寿圆挂屏这对挂屏是挂在后妃寝宫的器物,均为正圆形。挂屏以紫檀木制素面边框,屏心嵌圆形瓷板,板上以粉彩烧制山水人物画,均为八仙祝寿内容。纹饰表达手执法器的八位仙人与其他众仙聚集在云端仙境之中,与天边迎接的骑鹤寿星相聚的场景。画面色彩鲜艳,宛如人间仙境,一派祥和之气,是清宫瓷板挂屏的代表作品。乾隆透明珐琅嵌玛瑙葫芦瓶乾隆透明珐琅嵌玛瑙葫芦瓶这是一对葫芦瓶,它们将乾隆时期器物繁、杂、冗的特点展现无遗,达到了乾隆时期皇家器物制作登峰造极之境,仅这件葫芦瓶的原料就包括玉石、玛瑙、铜胎透明珐琅。葫芦器所施透明珐琅华润晶莹,光亮如新,是清中期难得的透明珐琅器物。(辽宁日报记者张颖专家支持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保管部主任张莹)
    05/12
  • 鞍山市博物馆:孤山窑影
    美丽的千山脚下,一座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博物馆矗立在这里,这就是鞍山市博物馆。博物馆藏品种类涵盖了陶瓷器、铜器、书画、木器家具、玉器、漆器、金银器、古钱币、碑拓古籍、文房四宝等11个类别,约1万余件(套)。这里有来自小孤山古人类遗迹制作精良的骨针和骨渔叉,还有来自缸窑岭琉璃影下的皇家气派。【镇馆之宝】骨针骨针骨针为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出土的三件骨针为目前所发现的骨针中年代较早并有代表性的。这些骨针均用动物肢骨片和象牙,采用磨、剔、钻相结合的方法制成。针孔内壁直径1.6至2.1毫米,针柄最宽4毫米左右,通体磨光,制作精细,工艺水平高超。据专家考证,小孤山发现的骨针时代略早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所发现的骨针。画像石“大舜耕田”辽代画像石“大舜耕田”1972年在鞍山汪家峪村辽代画像石墓中出土了辽代画像石“大舜耕田”。这块画像石讲述的是中原“二十四孝”孝子故事之一,“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这座辽代画像石墓多由雕刻画像故事的砂岩石板和石柱构成,画像石内容以几何图形、花卉纹饰和人物故事为主。中原地区孝悌文化故事出现在契丹民族墓葬画中,反映了辽代鞍山地区多民族融合的社会生活状况。紫檀边框黄杨木浮雕挂屏紫檀边框黄杨木浮雕挂屏此挂屏形体硕大,边框为紫檀嵌银丝祥云及彩色珐琅装饰的“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图案。框上方有蝙蝠云纹铜双挂环,挂屏心为一块整板的黄杨木高浮雕“万寿图”,雌雄双鹿立于常青树下,远山近石,花草灵芝,栩栩如生。(辽宁日报记者张颖专家支持鞍山市博物馆馆长于红)
    05/12
  • 高满堂从艺40周年暨编剧艺术研讨会在沈举行
    5月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省文联共同主办,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承办的“高满堂从艺40周年暨编剧艺术研讨会”在沈阳举办。20余位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影视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围绕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历程、艺术特色及作品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者在探讨高满堂创作实践具备样本价值的同时,还就如何引导文艺工作者更好地深入生活、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助力我省影视剧创作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凝聚起文艺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发言。辽宁籍艺术家高满堂曾经创作过《闯关东》《温州一家人》《老农民》等多部优秀电视剧。“今年是我从事电视剧编剧40年。我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见证者之一。”这是研讨会上,播放高满堂从艺40年主要作品回顾短片后,高满堂作主旨发言的开场白。短片中,高满堂创作的《家有九凤》《大工匠》《闯关东》系列、《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老农民》《老中医》《老酒馆》等电视剧,一个个片段闪过,尽管题材各异,但都是宏微相间的精品力作,同样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大手笔、大气魄、大气势,折射出剧作家紧扣时代脉搏的创作敏感和博大深厚的家国情怀。记者采访高满堂,他很简洁地说出了自己遵循的创作原则:“追求大精神、追求大境界、追求大前途,是我创作的一贯坚持。再大的题材,我也要设法落笔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就是要‘寻找可以折射太阳光芒的那颗水滴’,在波澜壮阔的年代大背景下,体察、关注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才能让宏大的题材更亲切、更人性、更有说服力。”高满堂这样说,他还特别强调“三不写”,即不写不熟悉的人、不写不熟悉的生活、不写不熟悉的人生。言及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高满堂回忆说,虽然历代人闯关东的故事从童年一直听到中年,但在剧本创作初期,他驱车7000公里,横跨辽吉黑、齐鲁大地,历时一个半月,走遍了4个省的图书馆、档案馆,却没有查阅到一部关于闯关东的资料和书籍。2000万人300年间前赴后继闯关东的史实,竟然只是一部口头文学。后来总算采访到了还健在的几位闯关东的老人,但均已高龄。说起当年的苦难和抗争,他们有泪水,也有惊天动地的豪气。如果再晚几年写这部剧,闯关东只能变成久远的传说了。如果说创作有秘籍,那么高满堂的秘籍就是到生活现场寻找作品的感人力量和人物的深沉魅力。他创作《大工匠》,在工厂陆陆续续待了3年,接触工人多,工人的形象已经活在他的脑海中,包括《钢铁年代》中尚铁龙、杨寿山等角色定位,都能找到现实里工人的影子。创作《老农民》,5年时间里,他跑了山东、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前后采访200多人,采访笔记一大摞。他常说,一切鲜活生动的人物,都不是在咖啡吧里、空调房里、冰镇啤酒里诞生出来的。“作品要上去,作家必须‘沉’下去,深入真实的生活中,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中,拿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研讨会上,特别为高满堂颁发了从艺40周年纪念牌。纪念牌由我省特产的辽砚紫云石制作。接过纪念牌,高满堂深鞠一躬。他说:“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我也爱把辽宁的故事讲述给全国的观众。我这些年写了《大工匠》《漂亮的事》,现在正在创作一个叫《工人家庭》的剧本,写辽宁一个工人家庭四代人和一个工厂从1958年到2018年60年的工业史和人生之路。我还要为我的家乡书写更新更好的篇章。”高满堂的作品都是反映主流生活的。采访中,高满堂特别强调,主旋律和市场化会有很好的结合点,写好主旋律就会有市场。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