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辽宁锦州港助力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首单蒙古国煤炭在锦州港下水。金秋10月,锦州港里巨轮扬波、吊臂挥舞、车辆穿梭,到处是繁忙的景象。随着汽笛长鸣,货轮“小康1”载着东北陆海新通道首单蒙古国煤炭缓缓离开锦州港码头……这标志着东北陆海新通道作为国际性货物通道为物资运输提供了一个新的物流通道选择。锦州港正通过加密航线、运营中欧班列和布局内陆港等措施全力推进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锦州港全力加密外贸和内贸航线。2021年8月9日,“锦州港——俄罗斯东方港”外贸直航线首航成功,这是锦州港通航以来第一次开通集装箱外贸直航航线。上岸集装箱通过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杜伊斯堡和汉堡、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地,有效辐射欧洲主要物流枢纽。2022年以来,锦州港继续加大航线开发力度,加密了湛江、连云港等内贸航线。如今,在锦州港传统及特色中欧班列陆续运营。2021年5月28日,锦州港首列中欧班列经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发至莫斯科。此次传统线路班列总行程8200公里,运输时间仅为17天,比传统海运减少30天,并实现业内少有的无补贴盈利。同时,另辟蹊径开通特色中欧班列,全力推进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海铁、公铁多式联运业务,将锦州港集装箱货物经蒙古国、俄罗斯发往欧洲。2022年8月16日,锦州港多式联运再谱新篇,首趟“锦州港——赫尔辛基”中欧班列顺利通关,锦州港通过蒙古国乔巴山经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至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集装箱运输首开先河。自2021年4月开始,锦州港已相继在通辽、朝阳、赤峰、锡林郭勒、齐齐哈尔、通辽(大林)、阜新建设了7个内陆港,港口业务前移,各市盟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手续。2022年3月与东乌旗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建设珠恩口岸国际物流园,抢占国际物流通道核心枢纽制高点。正在审批建设危险品和集装箱堆场,为后续运营汽车配件、锂电池等高附加值货源提供有力支撑,并与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代理公司合作组织境外返程货源,打造新的物流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未来,锦州港将以全力推进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打造高效、便捷的集疏运通道,跑活“通道经济”,为锦州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促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应有贡献。10/20
- 辽宁鞍山:桃花溪谷水潺潺10/19
- “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开展 87张老照片再现志愿军英雄壮举10月14日,抗美援朝纪念馆特别举办“血战上甘岭——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以87张老照片和9件馆藏文物照,回顾这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打退敌军进攻600余次,歼敌2.5万人,成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次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所形成的上甘岭精神,传承至今。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在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受访者供图)志愿军后勤部队战士背负百余斤弹药箱,翻山越岭,保障前线作战。卫生员从石缝接水给伤员喝“一条大河波浪宽……”电影《上甘岭》里卫生员在坑道里唱起的这首《我的祖国》,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和英雄气概。此次“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共制作62块展板,从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3个方面,翔实地再现了志愿军各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作战的生动画面。上甘岭战役的中心战场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以南的两个高地,东面是537.7高地北山,西面是597.9高地,两个高地中间便是以它的名字为战役命名的小村庄——上甘岭。上甘岭阵地直接控制金化至金城的公路和敌军东线与中线的连接点,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两军必争之地。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从最初以连为单位的小型战斗逐步升级,发展成为大规模战役,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兵力6万余人,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动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平均每天发射炮弹2.4万发,投掷重磅炸弹5000余枚,炮火密集程度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单位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战后,两个高地的山头被削低了2米,山上的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战役初期,双方展开拉锯战,当大部分表面阵地被敌军夺去后,两个高地的志愿军全部转入坑道坚守。敌军使出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等手段,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面临严重缺水、缺粮、缺弹药,生活和作战环境极为艰苦。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就复原了著名的“一个苹果”的故事场景,当年在坑道里,8位志愿军战士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互相关爱,谁也舍不得吃仅有的一个苹果,转了两圈才分吃完。此次展览收集了多张反映志愿军坑道作战的珍贵照片,如坚守坑道的志愿军在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卫生员将石缝里流出来的水一滴滴接下来给伤员喝;战士们在坑道里研究防御敌人投掷毒气弹的方法等鲜活生动的场面。“这些老照片,很多出自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地记者孟昭瑞。”展览策展人关小宇告诉记者,孟昭瑞同一线作战部队战士一样,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前行。在上甘岭阵地上,孟昭瑞与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战斗”在一起,在敌人的封锁线上“生活”,用镜头定格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炮兵在夜间猛烈轰击敌人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共投入各类火炮约500门,发射炮弹35万余发,火炮的密度和发射的炮弹均创造了志愿军参战以来的最高纪录,战役中所杀伤的敌人,一半是炮兵的功劳,而高射炮兵更是击落击伤美机300余架。志愿军炮兵的神勇作战,有效地压制了敌军的炮火攻击和空中力量。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火炮的使用便受到志愿军各级指挥员的重视。关小宇研究发现,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步炮协同已相当默契。在战役后期,志愿军成立了以炮7师师长颜伏为司令员的前方炮兵指挥所,集中了包括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迫击炮292门等,所有能调集的火炮都集结到上甘岭阵地,战斗中侧重发挥各类型炮的优势和威力,组成前后远近不同的组合,以“少、小、近”的劣势,与对手“多、大、远”的炮火斗智斗勇,取得了重大的战役成果。这次专题展收集了大量不同视角的历史照片,再现了战场上炮兵的机智果敢:有炮兵前方指挥所指挥员研究作战方案;有志愿军炮兵观察所为炮兵指示准确目标;有英勇的志愿军炮兵在夜间猛烈轰击敌人等。“高射炮兵的参战不仅使敌机不敢低空肆意活动,而且保障了弹药和作战物资的运送。”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高射炮部队与地面炮兵的相互保障,使损失降到最小——山上的高射炮让敌军不能轻易接近志愿军前沿阵地,从而保障了地面炮兵的安全;地面炮兵压制其火炮,也使高射炮的安全得到保证,这样大大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使上甘岭战役成为志愿军阵地作战时期的转折点。上甘岭战役中英雄辈出,涌现了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孙占元,以及易才学等36名二级战斗英雄……在异常艰苦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凭借团结战斗、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打出了抗美援朝战争分水岭式的一战,打出了上甘岭精神。如今,抗美援朝的硝烟散去,70年斗转星移,英雄们坚守的上甘岭犹如一座精神高地,将永远为后人铭记。10/19
- 辽宁省首届演出季“大河之澜”拉帷10月9日,芭蕾舞剧《斯巴达克》在辽宁大剧院上演。(辽宁芭蕾舞团供图)我省首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大河之澜”,10月1日在辽宁大剧院正式启幕。在为期3个月的演出中,我省观众将欣赏到包括芭蕾舞剧、话剧、歌剧、儿童剧等14部精品舞台艺术作品。首个剧目是《斯巴达克》10月9日晚7点,随着辽宁交响乐团恢宏、激昂的现场交响乐伴奏响起,舞台大幕缓缓拉开,身着精美服装的芭蕾舞演员登上舞台,世界经典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正式在辽宁大剧院上演。《斯巴达克》是我省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以“大河之澜”为主题的首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里的第二台节目。按照计划,“大河之澜”演出季原定今年9月正式开启。因疫情防控要求,演出季延后举办。10月1日,由辽宁芭蕾舞团创排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正式在辽宁大剧院上演,这标志着“大河之澜”在延期一个月后正式拉开帷幕。“大河之澜”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演出单位包括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相较于原计划,延后举办的“大河之澜”在演出节目顺序上进行了调整。除了由辽宁芭蕾舞团演出的《八女投江》《斯巴达克》外,紧随其后的节目仍是辽芭演出的《天鹅湖》《明星GALA》。原计划首先演出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三部话剧《祖传秘方》《开炉》和《天算》将在12月份与观众见面。我省首届演出季节目内容较为丰富。演出20余年久演不衰的中国歌剧经典作品《苍原》将与观众见面。《苍原》虽然采用西洋歌剧形式,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首部以辽宁母亲河为题材的大型交响音诗《倾听辽河》、民族音乐会《国韵芳华》等也将在演出季中推出。相关文创产品同步推出“只花了30元钱,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高雅的艺术,太难得了。”10月9日晚,演出正式开始前,坐在剧场里的沈阳市民冯德兴拿着芭蕾舞剧《斯巴达克》的演出票,一脸的兴奋与满足。冯德兴的满足,源自此次演出季的惠民举措。记者了解到,不只《斯巴达克》推出了30元的惠民票,为了让更多普通观众走进剧场,欣赏到高雅、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在为期3个月的演出季中,由辽宁人艺推出的沈阳老北市抗战三部曲——话剧《祖传秘方》《开炉》《天算》,还有大型原创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舞蹈诗《月颂》等,都推出了最低30元的惠民票。场内,观众可以欣赏到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场外,观众可以购买到与这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相关的文创产品,将艺术带回家。记者在《斯巴达克》演出场外看到,与《斯巴达克》相关的图文展板介绍摆放在了显著位置,同时,图册、邮票、T恤等由这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衍生的文创产品也都摆放在检票入口处。这些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吸引不少观众购买。据介绍,“大河之澜”演出季将一直持续到12月25日。10/18
- 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展览:绫罗锦缎都啥手感?观众可现场体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谈到高等级的丝织品时,都会提及“绫罗锦缎”。那么,绫罗锦缎和缂丝、刺绣等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手感呢?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将这些丝织品放在一起一并体验的经历。在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展览上,特意开辟出了一块观众体验区,策展人将不同的丝织品摆放在了一起,观众可现场触摸体验绫罗锦缎以及被称为“织中之圣”缂丝、刺绣的丝滑手感。10/18
-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塑造新优势 迸发新活力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勇立潮头敢为先,砥砺奋进万象新。作为我国第10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以及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所在地,大连金普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大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优势,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发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2021年,金普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97.5亿元,同比增长15.3%;实际到位外资约11.4亿美元,同比增长6.5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约2570亿元,同比增长4%。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大连乃至全省各城区,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全国城区经济50强的地区。今年1月至8月,金普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开复工项目581个,同比增长51.3%,总投资3548.7亿元,同比增长66.9%;累计新增储备项目1381个,同比增长31.7%,投资总额约5866亿元。知重负重,乘势而上。坐稳“东北第一强区”,锚定在“全国一流新区”中争先进位,为大连“GDP过万亿”提供实力支撑,在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新突破中发挥更大作用,金普新区跃马扬鞭,全速进发。辽港集团大窑湾港区俯瞰图。(摄影:刘兆龙)“闯”出产业发展新格局秋日的金普,沃野铺绿缀黄,工地塔吊繁忙,港口集卡穿梭。从春到秋,2299平方公里热土上奋进的脚步不曾停歇。区域竞争,较量的是产业实力。立足大格局,放眼大区域,融入大战略。近年来,金普新区紧紧围绕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定位,抢抓发展机遇,积极破题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在服务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加快“强筋壮骨”:以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在功能承接、产业融合等领域“闯”新路、求突破。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金普新区发扬“闯”的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发展新经济、育强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建设新场景。积极构建以“智造”为引领的“433+1”现代产业体系,即提升4个优势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全国一流的循环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建设东北亚汽车产业新城、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全链条发展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3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做精新材料细分领域、构筑新能源创新发展先导区、推进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做优现代流通、滨海旅游、现代金融3个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1”为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深耕海洋牧场,同时全力开创产业数字化高端化现代化新局面。以产业串链,金普新区精心谋划了“四湾十四园”产业发展新空间,聚焦逍遥湾、普湾、金石湾、北海湾开发建设,“链”式布局金州产业新园、氢能产业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14个特色园区发展,SK海力士、大连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开工建设。围绕激发“老字号”活力,提升“原字号”价值,增强“新字号”动力,金普新区通过智能装备制造、汽车、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大引强、串链扩群,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五大主导产业集群。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87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8%。金普新区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等方面成效明显县(市、区)”,先后获评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荣誉。7月12日,中国(辽宁)—中亚数字经济分论坛在大连举行。大连数谷、冰山集团、光洋科技、达利凯普、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金普新区数字经济企业和项目代表做优势推介,多维度呈现数字经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阶段性成果,数字经济“多点开花”的局面,引起业界普遍关注,与中亚国家的数字经济国际化合作拉开序幕。加“数”前行是金普新区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的澎湃动力,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已见端倪。数字新型基础设施高地加速打造中。规划“大连数谷”和“北硅谷”、布局“三基N景”,积极搭建赋能场景及平台。目前,大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项目,也是东北地区首个无人驾驶智慧出行服务模式和全国首个复杂车流环境城市主干道无人驾驶运营场景已在金普新区启动。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冰山、光洋科技、达利凯普和西门子等国内外数字经济优势企业云集;华为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天港云数据中心、EX元宇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政务云、企业云发展势头良好,百余套业务系统涵盖市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加快数字化示范改造,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提升数字化水平。其中,日佳电子、亚太电子、坚山(大连)等企业的改造项目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拓宽产品线,效益逐年递增。保税混矿监管创新在全国推广。(摄影:朴峰)“创”出对外开放新优势眼下,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是金普新区、大连片区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的重要平台,重点吸引面向RCEP成员国的贸易、结算、金融、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总部集聚,是RCEP国家进入中国的新窗口,东北地区企业迈向RCEP的前沿阵地。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金普新区目前叠加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片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开发开放平台。在践行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中,金普新区正努力将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造开放新高地,平台是关键。金普新区创新求变,先后进行了法定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治理改革等创新实践。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让开放平台和园区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功能更加突出。自贸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揭牌运行5年来,大连片区对标上海临港新片区和海南自贸港,打造临港开放物流大通道,深度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截至目前,累计推出首创性、集成性、系统性制度创新成果460余项。2021年以来,大连片区保持着每周至少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至少一个项目落地或开工建设的记录。普湾经济区精耕“一湾两岸七片区”,其中中日生态示范新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构建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建设沉浸式体验日资企业集聚地;“北硅谷”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打造中国北方科技创新高地。全面布局预制菜产业,以“东北预制菜产业核心示范区”“东北预制菜流通集散地”和“全国预制菜企业布局东北亚的首选地”为建设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快速切入未来万亿级预制菜市场新赛道。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聚焦“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唯美浪漫爱情圣地”目标,积极培育旅游产业“新”字号。同时加大城市品牌联动,加入长三角“信易游”朋友圈,与海南三亚湾、四川自贡达成品牌战略合作,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加速了金普新区建设功能齐备的东北亚开放合作战略高地的步伐,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样是金普新区的发力点。7月21日,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化项目在金普新区投产,可年产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30亿只,逐步满足国内5G通信等重点领域国产替代的急迫需求,对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化发展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达利凯普是金普新区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专业从事高端电子元器件,是集研发、制造、销售全流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上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六、全国第一。近年来,金普新区通过深度实施“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模式,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全覆盖的培育体系,打造一条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东北地区首个专精特新孵化器基地今年在金普新区揭牌,成为引领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又一重要平台。目前,金普新区已成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最活跃、新技术新产品最多、高新技术企业比重最大的区域之一,创新资源集聚、创新生态的优化升级和深度融合,加速推进东北亚新动能企业培育引领示范区及东北亚创新创业生态开放协同示范区建设。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摄影:朴峰)达利凯普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摄影:赵阿梅)“干”出项目建设新成效振兴发展,干部队伍勇于担当作为是重要保证。金普新区大力营造谋振兴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主要负责人“往前站、带头干”。今年初在全媒体推出《“双高领跑”东北第一强区·一把手说》栏目,各职能部门、各街道一把手围绕“怎么干”挂“作战图”、立“军令状”。全区形成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服务看作风的鲜明导向,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抓招商、大上项目的热潮,一大批重大项目纷至沓来,新动能投资大幅增长。从乍暖还寒到骄阳似火再到秋霜满地,金普新区“四湾十四园”的一个个工地上,项目建设一直在跟时间赛跑。今年金普新区对124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行领导干部“揭榜挂帅”制度,全力推进签约项目尽快备案、备案项目尽快开工。前8个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累计新增储备项目1381个,同比增长31.7%,投资总额约5866亿元。9月26日,金普新区举行第三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126.6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文旅综合体、海洋经济等,项目数量与体量实现“双倍增”,产业项目“唱主角”成为显著特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引领新预期。合作共赢的热潮,底气在于金普新区始终把“高质量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打造出一支“招商铁军”。近三年组织各类招商活动7576次,今年以来招商2256次,积极融入“双循环”,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围绕“三篇大文章”,瞄准新经济一线城市、领军企业、朝阳产业和高端项目,打好产业招商和串链招商主动仗。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金普新区完成省外到位内资293.9亿元,完成进度77.8%;完成省内到位内资108.3亿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澎湃的市场活力还来自营商环境的全速“提档”。今年以来,金普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在大连市、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实现“五个第一”:在东北地区率先应用“政策计算器”,上线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精准速配各类惠企政策1万余条,推进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和免申即享;在全省率先推出“免证办”服务,涉及交通运输、社会事务、教育卫生等多领域,企业群众实现“扫码亮证”;在大连市首推“企业开办大礼包”,政府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营业执照、5枚印章、税务ukey和惠企政策等,企业实现“按图索骥、拎包入驻”投资兴业;在大连市率先下沉政务服务至街道,打造“金快办”营商品牌,500余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和48项企业参保业务进驻街道,企业办事成本显著降低;在大连市首推“跨区通办”,217个事项实现“就近办”。“亲商、安商、富商”诚意满满,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虽然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1月至9月,金普新区仍新增市场主体22811家,同比增长9.92%;全域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23523家,同比增长6.97%,成为高质量高速度领跑最坚实的基础。征程万里,行则将至。啃得动骨头、扛得起压力、拼得出精神,金普新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在大连建设新时代“两先区”、勇当东北振兴“跳高队”的使命中挑大梁、当先锋、做表率,奋力交出更为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答卷。10/17
- 科技创新增动力 深化改革促发展——写在辽宁辽阳高新区建区30周年之际今年是辽阳高新区建区30周年。经过30年发展,辽阳高新区从最初规划的4.3平方公里逐步扩展到31.04平方公里,并且在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凭深化改革增添活力,辽阳高新区正成长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点工业园区,已先后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国家级绿色园区等国家级称号。如今,辽阳高新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授权专利达到385项,有效发明专利135项,占辽阳市总量的39.8%,且培育出了辽阳市仅有的4家主板上市公司。辽宁港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这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料。(来源:辽阳高新区)聚合科技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厂区内现代化厂房排列整齐,错落有致,道路平整。远远望去,一排几十米高的大圆柱体矗立,十分显眼。金秋十月,在位于辽阳高新区辽阳芳烃基地的辽宁港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辆罐车刚刚完成装运准备驶离。“这罐车装的透明液体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各种品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主要原料。”港隆公司副总经理姜辉向记者介绍,当下环境保护是热门话题,绿色出行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市场青睐。港隆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胆进行科技创新,一举成为中国大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生产基地之一,产品除了供应国内市场,更是大量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国。科技创新带动了企业的发展。眼下,港隆公司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发展形势喜人。而作为重大科技型产业化项目,辽阳高新区近千亩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正在规划兴建中。近年来,辽阳市委、市政府把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举全市之力提升高新区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主导产业发展实力。目前,辽阳高新区人才、资金、项目要素的良性互动初步形成,科技引领在辽阳市处于领先地位,创新源头和技术中枢特征越发凸显。聚酰亚胺项目中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梅花鹿、马鹿数字化繁育平台与胚胎生产体系构建技术研究项目、“秸秆纤维填充PP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嘉禾精细化工的“高档蒽醌类溶剂染料及其中间体绿色合成”项目已列入2022年省“揭榜挂帅”榜单。创新驱动在不断夯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特别是高新区引以为豪的芳烃基地,目前已成为世界有重要影响的芳烃深加工生产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生产研发基地,被国家工信部和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如今,辽阳高新区正紧紧围绕重点项目,突出“大科技”理念,整合创新要素,聚合科技、工信、发改、财政、金融等政策和资金,发挥其引导与保障作用,加速推进项目建设。高新区还立足本地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坚定投资信心,紧盯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引导企业加速新兴产业布局;立足龙头企业原料资源,紧盯精细化工和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链,提早谋划下游关联项目引进;聚焦项目“急难愁盼”,紧盯制约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精准有效开展帮扶。截至目前,高新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67个,金谷石墨毡、盛业EPS、半山央著等2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大刀阔斧改革释放发展最强活力“工作节奏很快,但是高效,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比较喜欢。”一转眼,辽阳高新区建设管理部部长范世友已经在这个新岗位上工作两个月了。坦承自己“喜欢接受挑战,并愿意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范世友之前在其他县区工作,是专业技术干部,今年8月他和其他26名从辽阳市公开选聘到高新区任职的优秀年轻干部一起正式来到了高新区就职新岗位。作为辽阳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辽阳高新区对辽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如何能让辽阳高新区等开发区释放出更强的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体制机制改革成了重中之重。今年初,辽阳市下发《关于深化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及相关配套文件。按照辽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辽阳高新区大刀阔斧改革机构设置,调整设立了党政综合部、科技创新部、投资促进部、审批服务部等8个部门。打破行政区划和身份限制,面向全市公开选聘优秀干部,正是辽阳高新区按下“改革快进键”的生动一幕。辽阳市宏伟区委常委、辽阳高新区副主任吴琪表示,这次改革打破了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奖惩激励等机制性障碍,释放出最强的活力。新选聘的干部到位后,辽阳高新区承接的辽阳市行政审批权限新增83项,真正实现了“项目审批不出高新区”的目标。与此同时,辽阳高新区将强化“管委会+公司”模式运行作为工作重点,组建了辽阳高新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公司,目前已开展相关运营投资工作。改革激发出活力,活力转化成佳绩。今年上半年,辽阳高新区实现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1.65亿元,同比增长37.13%。连续两个季度获得辽阳市项目落地年招商工作流动红旗,成为辽阳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排头兵。接下来,辽阳高新区将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一区多园”模式。以辽阳高新区现有基础区为核心区,将辽阳市与高新区产业协同配套性强的日用化工、金属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园资源整合,实现优惠政策、创新资金、科技转化等资源导入共享,更好地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对全市经济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辽宁信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监控室一角。(来源:辽阳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不久前,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深耕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细分领域多年的辽宁信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是辽阳高新区推进企业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又一典型。信德新材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先后组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产学研基地,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深入研发以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碳纤维可纺沥青等为代表的前端碳材料,成为国内行业领先的碳基新型材料供应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辽阳高新区发挥产业基因鲜明、创新空间充沛优势,全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深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协作,更新升级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集聚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辽阳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建设突出石油和精细化工、金属材料研发制造为特色,省内一流的“双创”工作载体,搭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科技金融”一体化运营链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辽阳分中心、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阳分实验室、沈阳工业大学辽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芳烃技术研究院、辽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力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在现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瞪羚、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加速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和迭代升级。如今,站在发展新起点的辽阳高新区将全面贯彻科技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培育发展新动能、集聚发展新要素,打造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具活力的产业特色,努力在“实力高新区”“科创高新区”“绿色高新区”和“和谐高新区”创建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谱写辽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10/17
- 朝阳锦州文学遗存田野调查完成 新发现许植椿故居、医巫闾山大观音阁等文学遗迹正在进行中的我省文学遗址遗存田野调查,最近有了许植椿故居、朝阳关帝庙、医巫闾山大观音阁3处具有文学价值的新发现,这在厘清文学光影和脉络之余,也给辽宁文学史研究带来新证据、新思考。从7月启动至今,辽宁文学馆与我省14个市的文联、作协展开合作,逐地开展文学遗址遗存田野调查,现已完成朝阳、锦州的调查,正在进行对盘锦的调查。田野调查虽然涉猎年代久远、地域广阔,但却有序推进,力图从不同的侧面全景地反映辽宁文学发展的历史真实。许植椿道光年间建的7间房被发现坐落在大青山脚下的三道沟村,是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一个行政村。这里古风古韵,文脉悠长,清代诗人许植椿故居掩映在田园风光中。许植椿故居全貌。李秉义摄这套老宅为三进院落。门房左右各3间,第二进院落内,正房6间,中间有门洞通往后院,东配房马棚前有石头拴马桩3个,桩子顶部雕刻着抱桃猴子、蹲坐狮子、天禄兽造型。第三进院落,为举人许植椿的居所,建有正房7间,带有晚清时期建筑风格的硬山式青砖瓦房,起脊式建筑,房顶镶嵌着鱼鳞青瓦,瓦脊中央有两对螭吻相对,中间衔着一个方形钱纹构件。据许氏家谱记载,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许植椿和许植桐兄弟二人分别考中了举人和秀才,这7间瓦房便由其二人在道光甲辰年间所建。许植椿中举后享七品之遇,候缺未仕。与其胞兄热衷于诗词、医学、书画,专注于当地文化教育,兴办私塾。闲时登高远游,交友赋诗。一生赋诗逾千首,大多散佚,有抄本《许植椿诗选》150余首传世,作家邸玉超校注的《许植椿诗词校注》日前出版。许植椿作为清代朝阳籍优秀诗人代表之一,在朝阳文学史、文化史乃至辽宁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许植椿故居成了三道沟村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7间举人宅第由许氏后人居住。辽宁文学馆工作人员张忠诚说,许植椿作为举人也是诗人,是本次田野调查的新发现,之前从未听说这个人物,更不了解他的文学成就,当然他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大家相比,略显逊色,但辽宁文学史不只是那些诸如萧军等人写就的,文学史是文学家的群体史,独木不成林,文学史就像一片树林,有大树小树,有花有草,文学遗迹调查也是为了打捞淹没在民间和历史中的文学家,让他们走进文学史,让辽宁文学史更丰富。张忠诚说,这次田野普查看到许植椿故居保存比较完好,这表明在民间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很多文学遗迹有待保护与发掘,这对于丰富辽宁文化史非常有意义。耶律家族读书遗迹被确定每一处文学遗迹的认定,都要依据征集到的线索展开全面调查,通过专家学者研讨论证作出界定。调查期间,在朝阳共收集到28个文学遗迹线索,初步筛查出11个有调查价值的线索。在锦州共收集到19个文学遗迹线索,初步筛查有调查价值线索8个。其中包括医巫闾山辽、元时期耶律家族耶律倍、耶律履、耶律楚材等政治家、文学家的读书遗迹,历代诗人咏记的医巫闾山大观音阁,清朝名臣、诗人尹继善的墓地,广济寺古建筑群、古塔区历史文化公园耶律楚材雕像等。据张忠诚介绍,在已完成的两市调查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以萨仁图娅所著《尹湛纳希传》为线索,通过对蒙古族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诗人和画家尹湛纳希的相关遗迹调查,发现尹湛纳希不仅在蒙古族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他放在整个文学史中也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重要文学家,是写辽宁古今文学史不能绕过的一个大家。以往,尹湛纳希在整个文学史中是被忽略了的,在辽宁文学界并不为人广泛熟知,这次调查后,辽宁文学馆将以调查为契机,加大对尹湛纳希的研究和文学成就的宣传,这也是田野调查的更广泛的意义。此次田野调查之初,即明确了两个方向,一是辽宁作家在辽宁,二是外省作家到辽宁。朝阳关帝庙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曾到访过的地方,留下过诗文,朝阳关帝庙作为文学遗迹普查的新发现,弥补了外省作家在辽宁留下的文学痕迹,一省之文化文学,本土文学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外省文学家留下的遗迹同样是瑰宝。就像鲁迅之于上海、北京等等,他在上海、北京留下的文学遗迹,甚至比在他的故乡绍兴还要丰富。这种省外作家到辽宁留下的文学遗迹调查,能丰富辽宁的文化史,强化省际间文学文化交流。最新发现还有,医巫闾山大观音阁,从前只知道这是一处有名的寺院,经过调查发现,该寺院竟与有据可考的诸多诗词大家有关联,十余位诗人为它写过诗作。张忠诚告诉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文学遗迹在当地尚未被关注和保护,除已是文保单位的文学遗迹外,亟待作协、文联等部门联合推动有关文学遗迹的文物保护认证。他表示,限于收集文学遗迹线索渠道较少,如果有遗漏的文学遗迹没被发现,今后有了新的线索,辽宁文学馆将会“回头”进行实地调查考证。10/14
- 辽宁:开展主题培训为基层干部“补钙铸魂”基层干部身处工作第一线,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我省“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不断创新,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基层干部补精神之“钙”,铸信念之“魂”,提升了广大基层干部能力,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基层干部到蓝莓产业基地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实地调研。丹东市:培训贴实际、见实效“这次培训内容很实用、接地气,能学到很多关于乡村振兴的新知识新理论,介绍了很多带领农民致富的好经验好方法,收获很大,感觉经过培训后,对做好当前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干劲、更有热情。”东港市菩萨庙镇上川村党总支书记由春龙在参加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后收获不小。为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把培训工作做好,丹东市聚焦提高县(市、区)直部门正职、乡镇党委书记等重点培训对象能力素养,开展邀请一批知名讲师、打磨一批优质课程、举办一批精品班次的“三个一批”活动。先后邀请5位有关专家参与基层干部培训课程研发和专题授课,覆盖6个重点班次370余名基层干部,实现了重点培训“精品化”。集中全市优质培训资源,将4门全国、省级好课程和26门市级精品课列入基层干部“培训菜单”,组织36名骨干教师集中备课,交流互评,打磨课程内容,提高授课质量,乡镇基层骨干、村党组织书记等20个重点班次精品课占比达30%。元宝区广济街道县前一社区党委书记朱佳琳对培训中有关应急处突能力、平安建设能力、抓城市党建能力等相关内容记忆犹新,“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增强了为群众干事的信心,干好工作的决心,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雄心,对社区建设有了更多的想法。”针对基层干部培训人员多、范围广的情况,丹东市精准对接不同岗位基层干部实际需求,举办13期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对1700余名基层专业领域干部分层分类精准施训。为提高培训专业性、实用性,组建“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土专家田秀才”兼职师资队伍。邀请市直业务部门专业干部围绕“双碳”、应急工作等内容专题授课15节,培训中创新开设答疑课堂,1/3课堂时间现场解答学员提问,解决实际问题。组织20余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走进村部,面向新任村干部举办“老书记讲堂”60场,建立“一对一传帮带”机制结对教学。同步带领到村任职大学生培训班等280余名学员到草莓港听取“土专家”现场授课。通过专业化、实战化教学,推动基层干部培训贴实际、见实效。在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中,丹东市通过提高课程质量、丰富培训形式、强化统筹管理,实现基层干部培训“精品化、精准化、精细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86期,1.7万余名基层干部全员参训,实现了全覆盖。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党委书记杨春辉在中草药种植基地查看快枣生长情况。锦州市:分级分类开展培训“通过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培训、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义县前杨镇党委书记刘岩对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充分认可。锦州市为主题培训制定相关方案,提出组织、培训、实施、保障4个方面11项具体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时限和责任人,做到定事定人定时限的完整的闭环项目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部门系统培训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全市基层干部全部培训一遍的目标。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是此次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义县七里河镇党委书记王大志表示,通过主题培训行动,提高了基层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畅通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培训中,锦州市举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班等4个主体班次,共14期,确保重点培训对象集中培训全覆盖。针对农村、城市基层干部培训的不同需求,市委党校联合驻锦州高校等单位研发了26门基层培训教学专题课程,建立由19名知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组成的全市基层培训师资库。发挥网络培训“云端通道”优势,在锦州党建云学院平台建立“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大讲堂”,定期开展网络直播授课,举办专题讲座15讲,培训基层干部3万余人次。利用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网,为全市1130名村党组织书记、247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了网络培训账号,推动优质网络培训资源直达基层。锦州市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采取集中培训、辅导讲座、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扎实推动主题培训落实落地。培训中突出本地特色,强化主题培训实效性。黑山县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开启套餐式学习教育模式。北镇市制定了市直部门“一把手”和学员上讲台实施方案。凌海市安排学员“走出去”,择优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到苏州等地区考察学习。凌河区采取多种方式,对村(社区)干部开展培训。锦州市从统筹部署、优化资源、精准施教入手,分级分类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先后重点培训1800人,普遍培训1.8万人,提高了基层干部素质,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锦州北镇市正安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植树活动助力乡村振兴。阜新市:主题培训步步落实落地“通过参加主题培训班,让我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河西镇中草药种植基地发展有了新的思路。”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党委书记杨春辉表示,这次培训学习让他学到不少新本领,这样的培训对基层干部工作帮助很大。为确保基层干部培训工作落实落地,阜新市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采取了摸清底数,编好项目书;倒排工期,画好施工图;协同作战,分好责任田;对账销号,确保全覆盖的“四步工作法”。阜新市首先把查实情、明底数作为科学制定培训方案的重要前提,市县组织部门按照业务职能、职务层次等差异,将农村和城市基层干部进行细分,把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培训计划细化为12个培训项目。“通过参加县区领导班子专题培训学习,进一步转变了基层治理理念,增强了应急处突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太平区孙家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宏鑫对此次培训内容赞不绝口。在摸清基层底数、设置培训项目的基础上,阜新市统筹制定培训计划。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指导各县(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集中换届等工作实际,算准培训规模,把准时间节点,按照类别设班次,对照目标排进度,科学把握培训节奏。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主题,组织领导干部、党校专家研发系列精品课程,以省委组织部“送教下基层”活动为契机,积极邀请21位名师来阜新授课,为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提供高质量师资保障。培训中,阜新坚持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积极搭建起市级抓示范抓重点、县(区)抓普遍抓全员、部门抓系统抓专项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发挥阜新市干部教育培训联席会议职能优势,市委组织部联合宣传、统战、政法、党校、民政、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立足本职,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按照培训对象特点,明确市县两级培训职责。最后,阜新市精心设计基层干部培训数据明细表,做到逻辑清晰、简单实用,便于各部门各单位学习掌握,确保统计的数据带着名、长着根,落得实、叫得准,确保全面覆盖。以市县两级培训施工图为基础,实时掌握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共性问题。截至目前,阜新市共组织举办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班次186个,培训干部11520余人。10/14
- 辽宁丹东:“轻工名城”发挥自身优势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金秋的风吹拂着鸭绿江畔的垂柳,绿意中飘满收获的香甜。此时,正是丹东海鲜最肥、果蔬最丰、景色最美的季节,也是外地游客来丹东较为集中的时段。但细心的丹东人会发现,今年外地来的客人并不都是看风景的,还有很多是以投资人、合作伙伴的身份冲着这里的产业而来。丹东,中国较大的边境城市,是新中国工业史上有名的“轻工之城”。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工业基地之一,这里曾生产出全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台X射线探伤机、第一块IC卡燃气表、第一台涡轮增压器……同时涌现出了孔雀牌手表、黄海大客车、康齿灵牙膏、菊花电视机等一大批名优特新产品。丹东因此逐渐形成了以轻纺、电子、机械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但当打开市场经济的大门后,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曾走过一段弯路,工业经济从产业“轻”,走向了体量“轻”,全省经济指标排名也逐步下滑。如何“增重”,是摆在丹东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必答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增什么“重”。从产业结构看,轻工业基础雄厚的丹东,不可能走重工业强市的路径;从发展方向看,高耗能、高投入的“大块头”项目,也不符合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丹东想要的“重”是经济体量之“重”、技术占比之“重”、市场份额之“重”。三种需求,同时指向了一条道路:专精特新。“我们只能靠‘手艺’吃饭,这是丹东工业唯一的路,也是最好的路。”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代晓东表示。然而,大道虽宽却并非坦途。丹东企业的“手艺”饭,怎么做,香不香,关系到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一组数据从侧面给出回答:在近期公布的2022年度辽宁省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企业名单上,47家企业来自丹东,其中21家被认定为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认定数量全省第三,同比增长320%;26家被认定为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认定数量全省第五,同比增长62.5%;51个产品被新认定为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称号,认定数量全省第四,同比增长96.2%。华洋纺织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摄影:刘海东)认清自己用好资源的“双刃剑”发展,不能追求旱地拔葱,而是需要寻找到适合的赛道。为看清自己有什么,缺什么,丹东人不止一次做“体检”。厚厚的调研报告、经济指标、产业情况放在桌上,各个部门一起讨论,未来的大方向在哪里,每个部门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先看优点。丹东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仪器仪表、纺织、电子产业拥有一批在全国至今仍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并已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说起这些,代晓东如数家珍:丹东东方测控在智慧矿山领域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孔雀手表的机芯生产量占全国六成、辽宁思凯科技是全国物联网燃气表和水表等智能数字产品的领军企业……丹东资源丰富,这里拥有硼、锌、铜、石墨等特色矿产资源,其中硼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60%。丹东人力成本性价比较高,由于国有企业多,丹东的技术工人比较丰富。“生产专业音响需要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工人,我们投资时在很多城市选址考察,最终落户丹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劳动力素质高。”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理李宏表示。如今,哈曼丹东工厂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产品质量,都在集团全球工厂排名中位居榜首。再看不足。作为边境城市,丹东受地理区位局限,虽交通便利,却是路径“尽头”,物流成本略高。同时,丹东缺乏体量大的投资项目,市场主体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而优厚的资源也让丹东企业曾有过“躺平”阶段,在闯市场等方面存在短板。针对现状,丹东市委提出“工业强市”的概念,锻长板、补短板,不做“大而全”,但求“小而美”,把活力释放出来。建园区,让企业聚堆、形成规模,握指成拳闯市场;系纽带,把资源聚堆、共享智慧优势,打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信息壁垒;搭平台,让政策扎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难题。“我们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具体的抓手和载体,先把企业分行业、按链条集中在园区内,再根据大家的共同需求提供服务。同时,我们也将优惠政策向园区倾斜。目前,园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产业聚集的主载体、企业发展的主平台、创新驱动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代晓东表示。目前,丹东市共有9个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装备、精密机械等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总体架构,现有工业企业164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6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8%。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丹东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将占丹东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2%。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实现272.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规上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园区是创新的载体,却不是主体。要鼓励企业做盟主,形成项目、企业与科研机构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目前,通过省级备案的22个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中,有14家盟主企业出自园区;新争取到的12个省级2022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有7个出自园区;今年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4家,80%出自园区。哈曼(中国)的自动化生产线。(摄影:刘海东)找准路径做制造需要“一根筋”手艺,过去指手工时代技术工人的手上功夫,如今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端技术。靠“手艺”吃饭,是丹东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丹东企业家看来,从事制造业就得有点“一根筋”的劲头。“别人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你,只能靠自己扎下去研发。”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孚如是说。“干什么事都得有股子冲劲、执着劲,只有专注才能成就奇迹。”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梓表示。自主研发、精耕赛道,是丹东企业“增重”的密码。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款新型物联网智能水表进行性能测试。这里曾自主研发出物联网燃气表、水表等多个智能数字仪表,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0余项,如今,思凯科技已成为国际上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中、低压超声波燃气计量产品并通过欧盟认证的企业。在这里,刚刚三十出头的产品开发部高级嵌入式系统架构师陈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智能仪表客户多数需要定制产品,所以几乎每批产品都有独特的要求。而实现智能既需要软件的嵌入,又需要对原件深入了解,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陈爽说。看向她的工位,高数、编程、机械等各类书籍铺得满满一桌。“没办法,技术、元器件、客户要求都在变,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学习中摸索。”她说。“自主研发,是唯一的路。”郑孚介绍,思凯的研发人员超过200人,平均年龄仅30多岁,在上海、江苏均设有科研机构。在郑孚的带领下,思凯成为中国首个智能燃气表、水表的发明者与产品供应商。完成全国试点首个燃气阶梯计价项目,参与了2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填补了我国超声波燃气表领域的空白。在丹东坚定地走创新路、吃创新饭已成为企业共识。一着棋活,满盘生辉。创新不仅让企业有活力,更让区域有活力。在去年末于北京举行的丹东市京津冀科技招商推介活动上,12个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3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被“带土移植”。资本正在用脚为丹东投票。要想“钻”进去,先要“专”下去。企业家们深知,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往往得益于长久的坚持。只有专注于自己的赛道,才能越耕越深,越走越远。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丹东专精特新的企业“年龄偏大”,多有着10年以上的研发历程,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曾转移。“做钟表就得稳下来、坐得住。”梁梓介绍,孔雀表业始建于1957年,一直是国产表中的领先品牌,与上海和天津手表厂并称为国家三大手表生产基地,数十年专注生产代表机械表顶级制表工艺的陀飞轮手表。同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是国内最早将陀飞轮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陀飞轮手表制造基地。目前,年产机芯百万块,出口瑞士、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知名的钟表企业都有着百余年的历史,我们孔雀也要一直做下去,保持初心做好每一块表。”梁梓说。在丹东一直蓄力高飞的“孔雀”还有很多。2021年,全市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426户,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93户,入库率位列全省第一位。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中、低压全系列超声波计量产品均获得欧盟认证。(摄影:刘海东)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摄影:刘海东)紧跟市场根据水流搭“石头”“丹东过去吃了太多市场的亏,想要重振雄风,就得把这节课补回来,紧跟市场的步伐。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在市场面前还得学会‘根据水流搭石头’。”代晓东言语中透着坚定。市场在哪里,客户要什么,是丹东企业研究最多的问题。在振安区楼房镇,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编织”着自己的答案。走进华洋公司展示厅,各种款式的休闲装、针织衫、羽绒服映入眼帘,总经理于文福指着产品一一介绍,“曾经,海外业务是华洋的盈利‘大头’,主营的针织产品年均出口量达1500万件,客户分布在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但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贸订单萎缩,我们必须快速作出改变。”为打好这场快速反击战,华洋调整步伐,更加重视设计、研发。一方面,在杭州等南方城市建立设计部;一方面,与国内名牌企业深入合作。“我们延长产业链,加快反应速度,目前无论是面料生产、来件加工,还是成衣生产、设计推广,华洋都能做,我们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于文福表示。校准方向,迈向“微笑”两端的企业,不止华洋。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市场需求和自主研发作为“双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董事长兼总经理包良清表示,如今绿色矿山、高效矿山、安全矿山、智慧矿山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发展和客户发展的要求。大型在线检测分析仪器作为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瓶颈。但这项工作,在国内几乎是零基础,不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还面临着高投入、高难度等瓶颈。“但市场空间足够大,只要研发成功,回报丰厚。”包良清回忆,初创期没有大型实验辅助设备,我们的工程师就自己扛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矿石作为实验样品,搞在线检测分析实验,肩膀破了都是常事。然后,他们再到客户那里进行24小时监控调试,用诚意打动客户。“那时候,市场所有在线检测分析仪器都是进口的,维修贵、订件难、价格高,客户实在没办法了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我们的产品。几经磨合后大家发现国产在线检测分析仪器,价格低、能定制,性能也不差,还24小时上门服务,市场便一点点被打开。”包良清说,“现在,我们从采矿到选矿,所有的在线分析仪器一应俱全,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哈曼的销售额实现了逆势上扬。“哈曼丹东工厂聚焦汽车音响和专业音响两大生产板块,客户包括宝马、奔驰、丰田、福特、沃尔沃等高端汽车品牌以及各类影剧院、KTV、演出场馆等。”李宏介绍,“面对不同客户群体,我们在产品细节、外观、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展现,以满足各类市场需求。”“2021年,哈曼丹东工厂销售额约为2亿美元。”李宏表示,未来还计划引进6条世界顶尖水平的汽车音响扬声器生产线,并配备世界顶级水平的专业声学检测系统,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性能检测,满足客户高品质要求。……江水奔腾不息,发展一路向前。丹东,正积厚成势,迎更美风景。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