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大连口岸东南亚海运再添新航线(摄影:刘晖) 5月28日,“韩新英赛达”轮靠泊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标志着辽港集团韩新海运越泰线正式开通运营,为大连口岸东南亚海运增添了新航线。作为一家综合物流海运公司,韩新海运拥有船舶100余艘、航线60余条,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和港口。此次开通的越泰线是韩新海运在辽港集团开通的第三条东南亚航线,计划投入6艘1700标箱集装箱船,重点服务菲律宾、越南、泰国、韩国等国家主要港口之间的贸易往来。该航线的开通加密了辽港集团东南亚航线网络,为沿线国家进出口水果、化工品等货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海上物流通道选择,成为加深各区域间经济联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的新纽带。记者:王荣琦06/05
- 山川毓秀 大美本溪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美丽本溪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多年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往昔“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变为“看不够的城市”。这里群山环抱、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春有鲜花,夏有云海,秋有红叶,冬有冰瀑”。我喜欢家乡的山山水水、秀美风光,更喜欢家乡勤劳善良的人们。作者:代修玺06/02
-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入选“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近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辽宁省5G全连接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第一批)的通知》。经企业申报、各市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全省确定20个5G全连接工厂、1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其中,金普新区及辖区4家企业榜上有名。据了解,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进“5G+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省工信厅、省通信管理局共同开展了5G全连接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工作。近年来,金普新区坚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一手抓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一手抓数字产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引进与培育并举,创新与应用并重,“5G+工业互联网”加速赋能实体经济;推进标识解析推广应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龙头带动、行业牵引、企业推动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格局;支持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5G+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下一步,金普新区将拓展融合更多应用场景,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大力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输出更多可供中小企业借鉴的成熟方案和先进经验,着力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降低中小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门槛。记者:徐菁倪磊朴峰06/02
- 辽宁:点亮“夜经济”沈阳市沈河区歇马夜市人流如织,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息。餐饮行业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城市的夜晚更具烟火气。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纷纷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餐饮夜市,汇聚美食,促进消费。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为主要业态的“夜经济”丰富了夜间生活,拉动了消费增长。记者:查金辉06/02
- 辽宁省大连市:梭鱼湾足球场将迎来两场国际A级赛事5月26日,2023年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大连国际足球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梭鱼湾足球场举行,根据中国足协发布的官方消息,梭鱼湾足球场将在6月的国际比赛日期间,承办两场国际A级赛事,分别是6月16日中国队对阵缅甸队和6月20日中国队对阵巴勒斯坦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与缅甸队的比赛,将是梭鱼湾足球场投入使用之后,迎来的首场正式、高规格揭幕战。梭鱼湾足球场夜景。(摄影:王华)对于球迷最为关心的票务问题,本次赛事唯一票务运营代理方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计划打造南北两块看台,南看台为大连本地和东北地区球迷组织,北看台为全国球迷组织。我们组建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团队共同做好赛事保障工作。将最大限度满足全国球迷的观赛需求,制定较为亲民的票价,让更多球迷到场观战。”记者:杨大伟06/01
- 全球最大箱级集装箱船在大连交付5月30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箱级24188标箱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首制船DE093船被命名为“OOCLPIRAEUS”轮并在大连旅顺交付,填补了环渤海湾地区24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空白。(摄影:陈维森)“OOCLPIRAEUS”船体总长399.99米,型宽61.3米,型深33.2米,是目前全球箱位最多的集装箱船之一,被称为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该船入级美国船级社(ABS),投入运营后,将服务于亚欧航线。“OOCLPIRAEUS”轮设计建造过程中,创新采用5G双机联吊搭载、数字化模拟箱试、主机轴系自动化调整等工艺,具备绿色节能、装载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油耗、载箱量、营运快速性和安全性等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记者:吕丽06/01
- 辽宁省铁岭市:“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加紧建设5月29日,记者在铁岭市清河发电公司厂区东南角看到,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5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示范项目是以“风电+光伏+火电+储热”多能耦合运行方式,实现风光资源开发、环境综合治理、清洁优质供暖的百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工程总投资30.76亿元。目前,一期50万千瓦风电工程已全面开工。记者:张瑜桂铁军06/01
- 辽宁省鞍山市:鲜花点缀主干路 让城市“靓”起来这几天,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胜利路上一路往北,盛开的花篮挂满护栏。一下子给夏天注入了鲜活的色彩,让鞍山的绿化立体起来。据介绍,今年年初鞍山市已经发布绿化建设计划,着重打造胜利路、解放东路、解放西路、园林路、千山西路、千山中路、中华路、二一九路、兴盛路、胜利广场周边等10条花卉景观路。年初以来,鞍山市住建局在丰富完善提升原有绿地植物的基础上,增加花卉栽植,提前调研、学习,从设计到摆放,力争做到既增添城市色彩,又能做到物尽其用。截至目前,花卉路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地面栽植花卉2.25万平方米,112万株。胜利路摆放花箱339个,护栏挂花篮2700组。接下来,鞍山市继续将道路重点路段两侧绿化带进行改造提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质量。记者:杨峰05/31
-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实验教育集团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盛典暨好书漂流活动近日,在本溪市溪湖区实验教育集团实验校区,“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盛典暨好书漂流活动拉开帷幕,师生们以书相约,打开阅读之门,共享奇妙之旅。活动现场,诗朗诵、亲子阅读分享、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60名优秀读书小达人受到表彰。学生们郑重地在“漂流书”上签名、留言,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与其他同学交换、分享。记者:车晓丹林林05/31
- “永恒的雷锋”“血战配水池”等4个展览列入国家文物局推介名单 赓续红色血脉 讲好辽宁故事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100个推介项目名单,辽宁省博物馆“永恒的雷锋”、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专题展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守望丰碑薪火相传——红色‘六地’革命印记主题展”、辽沈战役纪念馆“血战配水池——锦州战役外围战斗专题展”名列其中。辽宁省博物馆此前推出的“永恒的雷锋”展览吸引观众30万人次。(受访者供图)雷锋主题展多角度勾勒雷锋精神传承为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启动了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活动。从各地申报的展览项目中,经专家初评和终评,遴选出100个推介项目。至此,国家文物局自2015年起,已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征集推介活动。雷锋精神在辽宁孕育、淬炼、升华,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此次,我省进入推介项目名单的有两个是雷锋主题展览。3月5日,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永恒的雷锋”展览,以20世纪60年代名家书颂雷锋和《雷锋日记》书法作品为主体,辅以辽宁当代知名书法家重抄《雷锋日记》书法作品50余件,以笔墨书写榜样,以书法传承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此外,展览还用剪纸的形式呈现了雷锋的故事,多位辽宁剪纸非遗传承人将雷锋的故事刻绘于剪纸上。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推出的“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专题展览”,包括“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树新风”“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三部分,展出“辽宁省抚顺市学雷锋包车组乘务员在交流学雷锋活动体会”等照片196张,“毛泽东给雷锋题词背后的故事”等视频4个,以多样化传播形态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力。据介绍,1963年《雷锋日记》首次出版后,辽博即向社会各界发出抄写《雷锋日记》的号召,得到热烈响应,征集到邓拓、叶恭绰、容庚、陆俨少、老舍等社会名家和学者书法作品80余件/套,成为辽博众多收藏品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可以说,一直以来,记录、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辽宁展览业的重点策划题材。学习雷锋,永远不过时;雷锋精神在辽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六地”题材大展讲述红色辽宁“六地”是辽宁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集中凝炼,其所蕴含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时代价值。此次入选榜单的辽沈战役纪念馆“血战配水池——锦州战役外围战斗专题展”,讲述的就是“解放战争转折地”的故事。配水池战斗是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战,东北野战军以“打铁的汉”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经10个小时激战,攻取配水池,打开了通向攻克锦州的胜利道路,为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常态展览中就有这部分内容,尽管战斗的硝烟早已远去,但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展览教育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配水池战斗遗址修缮和保护工程完工后,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遗址上推出“血战配水池——锦州战役外围战斗专题展”,采用大型多媒体沉浸式互动场景来复原配水池激烈的战斗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展览精选馆藏文物、图片及文献资料近200件,辅之以雕塑、影片、电子地图等多种形式,突出展示了包括配水池战斗在内的10个锦州外围战斗。配水池战斗的历史资料和党史文化的展示,做到了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还逼真地让观众“参与”到这场战斗中,使其对锦州战役历史的认知更全面、准确,显著提升了红色资源的教育效果。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守望丰碑薪火相传——红色‘六地’革命印记主题展”,分为“抗战先声——抗日战争起始地”“历史转折——解放战争转折地”“血肉长城——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坚强后盾——抗美援朝出征地”“大国升起——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精神丰碑——雷锋精神发祥地”6个部分,通过300余张照片、100余件文物生动诠释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全面再现了辽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恢宏历史画卷。使辽宁“六地”所承载的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教育广大群众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认为,博物馆、纪念馆是兼顾感性与理性于一体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载体,通过展陈可以让观众更直观了解历史,进而感悟当下和展望未来。我省入选的4个推介项目,代表着辽宁展览业的资源特色和品牌优势,突出文化性,强调普及性,尤其是这些展陈内容充分结合了研究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让观众既有熟悉感又有创新性,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内容精彩翔实,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角度、有温度,在钩沉历史的同时,镜鉴当下,为新时代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这些展览满足了社会大众普遍需求,让每个观众观展后都能有所感有所思,激励更多人投身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建设中去。记者:赵乃林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