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珍珠街道:摆好“夜市摊” 实现“双奔赴”8月23日傍晚,珍珠街道在振安社区绿丹江苑南区举办“网格便民夜市”活动,以网格“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将政务服务搬到居民“家门口”。此次活动邀请了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公室、振安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住建局、区民政局等14个职能部门和街道本级共30余名网格“八大员”参加。活动前,网格员提前收集、分类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按需邀请职能部门参与,打破实体政务大厅局限,变“窗口服务”为“门口服务”,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双向奔赴,助力降低12345平台投诉率,推动“未诉先办”。绿丹江苑小区5栋楼存在外墙、棚顶漏水及电梯“超龄”等问题,居民多次咨询物业启用维修基金事宜未果。网格员得知后及时反馈给街道,街道特邀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场解答,详细介绍维修资金适用范围、使用流程,并明确启用需居民签字同意、物业无权自行决定。居民代表张女士满意地说:“这下清楚怎么操作了,之前还以为是物业推诿呢。”一直以来,珍珠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服务群众,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通过“零距离”服务、面对面解决“疑难杂症”、线上线下接诉即办等举措,提高群众满意度。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服务温暖民心,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活动当天,现场接待居民咨询近百人次,收集房屋维修基金使用、燃气管道改造等问题86件,其中81件现场办结,剩余5件由相关部门持续跟进直至办结。珍珠街道将继续以网格为桥,把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在前端、落实到位,用贴心举措传递治理温度,守护民生期待。记者:张津硕08/29
- 筑牢健康防线 共绘融合图景8月23日,由丹东市残联主办,丹东市公益助残协会、丹东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领航志愿服务团共同承办的残疾预防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丹东历史文化体验馆举办,通过多元形式让残疾预防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搭建残健融合交流平台。活动现场,来自丹东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和领航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向过往行人发放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单,耐心讲解残疾预防核心要点,涵盖出生缺陷预防、伤病后康复、意外伤害防范等关键内容,帮助市民直观了解“如何有效预防残疾”。此外,市残联在现场同步开展微信公众号“答题领红包”推广活动,将残疾预防知识融入趣味问答,市民参与答题即可赢取红包,在互动中轻松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切实增强自我防护和残疾预防意识,现场参与氛围热烈。宣传结束后,残疾人朋友与志愿者们共同走进丹东历史文化体验馆。小志愿者担任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向在场的残疾人朋友和志愿者介绍丹东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这一环节不仅让残疾人朋友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更在沉浸式体验中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与归属感,推动残健群体在文化共享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此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既是市残联落实残疾预防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残健融合、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市残联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不断提升全民残疾预防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持续关注残疾人需求,搭建更多残健交流平台,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助力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包芙蓉08/29
- 丹东开展“与党同心 与模范同行”宣讲活动 引领青少年崇德向善近日,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主办的“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分享活动暨“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丹东市模范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在振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通过事迹分享、模范宣讲与红色寻访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接受精神洗礼、凝聚奋进力量。活动中,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任怡慧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如何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照顾家人。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王峥嵘作为振安区“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学习宣传活动的首讲嘉宾,为青少年带来一场温暖而深刻的道德课,她回顾了一家人数十年来孝老爱亲、和睦邻里的点滴日常。活动中,全体参与者前往志愿军公园开展红色寻访。在英雄雕塑前,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重温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烈历史。青少年们坚定表示:“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负先烈、不负时代。”接下来,振安区将继续搭建平台,持续深入推进该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让“崇德向善”成为可感可学的行动指南。记者:王一淞08/29
- 丹东举办“文艺两新”艺术周 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8月23日,“‘文艺两新’助力丹东振兴发展艺术周”在丹东辽东美术馆开幕。活动旨在以文艺交流为纽带,以提升市民文化鉴赏力和获得感为目的,充分发挥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积极作用,进一步叫响“鸭绿江畔丹东真好”城市名片,促进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由市文联、辽东国画院主办,辽宁华隆集团承办。艺术周期间集中推出“江流有声艺术兴边——第三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辽东国画院建院20周年书画邀请展”“辽东美术馆中国近现代书画馆藏作品展”等主题展览。共邀请来自全国及丹东本地的60位艺术家参展,汇集作品200余件,涵盖中国画、书法等多个门类,并特别展出辽东美术馆珍藏的近现代书画作品50件。展览全面呈现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国际的艺术对话,充分展示丹东的艺术活力与创作成果,不仅为广大市民奉献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也为全国艺术家搭建起交流互鉴的平台,进一步彰显丹东的文化魅力与创新活力。艺术周期间,还将组织参展艺术家赴鸭绿江沿岸及相关历史文化场所开展采风创作和笔会交流,进一步丰富艺术周的内容与形式,推动创作与理论、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记者:葛怡鸣潘晓霞刘沙08/29
- 东港北站上演“爱心速递” 38分钟寻回旅客遗失背包“太感谢了!铁路的服务效率令人惊叹!”近日,外籍旅客丁先生匆忙赶车时不慎将装有护照、美金及多张银行卡的背包遗失,在铁路工作人员的爱心接力下,最终物归原主,旅客得以顺利登机。8月8日下午,由铁路东港北站开出的D7758次列车即将发车,车站已停止检票。工作人员在巡视候车大厅时,发现座椅上遗留了一个深灰色双肩背包。值班人员李雷立即上前查看,经查验,包内装有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器、护照、美金以及多张境外银行卡。“护照和银行卡都在里面,失主肯定非常着急,尤其是外籍旅客,补办证件很麻烦。”李雷回忆道。车站综控室随即通过广播系统反复播放失物招领通知,但多次呼叫后仍无人前来认领。情况紧急,李雷立即联系了正在运行的D7758次列车列车长。收到信息后,车长立即根据背包内的证件信息在车厢内逐一排查,最终成功找到了焦急万分的丁先生——一位正准备前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的外籍旅客。经双方仔细核对,包内所有物品完全一致。“旅客的航班时间很紧张,绝不能耽误他登机。”列车长将情况反馈给李雷后,东港北站迅速制定出最快捷的移交方案,38分钟后,这个背包以“站车交接”的方式“奔赴”大连站。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当天傍晚,背包被安全送达大连站。早已在站台等候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背包交还到了丁先生手中。据悉,今年以来,东港北站已累计处理遗失物品求助近300件,为旅客挽回损失近50万元。正如李雷所说:“旅客的信任比什么都珍贵,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记者:景媛媛08/29
- 闲不住的老党员 社区里的热心肠在站前街道办事处海华社区,66岁的老党员周家全退休后依旧忙碌。他不仅是社区两新党支部书记,还积极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社区治理、邻里互助的第一线,成为服务群众的“热心肠”。为推动社区和谐建设,周家全牵头成立文体、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团队。他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不仅自掏腰包为居民提供体育用品,还义务教授乒乓球技。今年7月,在海华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周家全带领老年队员与年轻人切磋球技,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普法宣传、关爱独居老人……也是周家全的工作日常。一次社区巡逻时,他敏锐地发现,一位神色慌张的老人准备去银行汇款,经询问得知,老人深陷“孙子受伤需汇款”的骗局,他立刻劝阻了老人,使其避免了6万元的经济损失。一次,铁路小区一栋楼因下水道堵塞引发居民矛盾,周家全带领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耐心疏导,在与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居民纷纷点赞矛盾调解队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维护小区的和谐,是我们党员应尽的责任。”周家全表示。自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数十起。“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周家全表示,他把志愿者们凝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的责任感。“我们做的事虽然是小事,但都很有意义。”他坚信,通过这些平凡小事,能让社区变得更美好。记者:邢漫08/28
- 宽甸满族自治县总工会:架起工会“服务桥”今年以来,宽甸总工会把职工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抓在实处,以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为目标,深化“工会在身边”服务品牌,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宽甸总工会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职能,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创新采取“互联网+就业”模式,通过职工之家APP,开展“娘家人送岗—工会帮就业”暨宽甸综合行业专场直播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高效对接平台,30余家企业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大量求职者在线观看。为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和身心健康提升工作,宽甸总工会在宽甸中心医院开展“职场心理韧性—从压力管理到心理成长”主题讲座,吸引100多名一线职工参加。讲座中,心理咨询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从解码心理压力、构建积极心态、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学会正确面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宽甸总工会还组织人员摸排高温露天作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场所的从业人员情况,对已建会的企事业单位一线职工开展走访慰问,为宽甸公安局交警大队、自来水公司及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沥青搅拌站的户外工作者送去风扇、毛巾、雨伞和保温杯等物资,为快递员发放防暑降温慰问金。据统计,宽甸总工会已筹集资金5万余元,走访慰问从事户外作业的一线职工400多名。今后,宽甸总工会将持续聚焦广大职工所想所需所盼,深入开展各项关心关爱活动,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一线职工的心坎上,为宽甸振兴发展贡献工会力量。记者:曲丹凤08/28
- 模拟火灾现场救援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近日,元宝区广济街道平安社区、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和八道派出所联合开展消防演练,通过模拟火灾现场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记者:张尧08/28
- 九旬老人取款途中丢失养老钱 民警接力寻回“这钱要是找不回来,我爸妈真能急出病来!”8月25日一早,市民王女士来到振兴公安分局临江边境派出所,将两面锦旗分别送给临江边境派出所和退休市民李志政,感谢他们帮助父亲寻回丢失的钱款。8月20日9时30分,一位八旬老人从银行取出1万元现金,换好600元零钱后,揣着剩下的9400元钱骑自行车回家。途经兴五路时,裤兜里的现金不慎滑落。退休市民李志政恰巧路过,看到地上的现金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拨通报警电话。临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张金山、项雨接警后,立刻赶往现场,随后到附近银行询问,了解到有位老人取完钱后又折返寻找丢失现金。通过调取监控,民警看到老人走进附近小巷,但小区监控有限,他们便拿着截图展开“地毯式”走访。“您见过这位老人吗?”从上午到下午,民警逢人就问,终于在14时许找到老人住所。可敲门无人应答,民警又多方查询,才联系上老人的女儿王女士。此时,老两口正因丢钱愁得没吃午饭,王女士接到电话又惊又喜:“爸妈身体不好,这钱是他们的养老钱,真怕他们急出好歹!”等民警带着分文未少的9400元上门,老人激动得连连道谢,愁容彻底散了。记者:刁庆峰李然博08/28
- 居民“点单” 社区“上菜”8月的一天,丹东市振兴区福春六社区的工作人员刚刚上班,45号楼居民王静兰就来到便民服务中心,在网格员韩丽霞的引导下,拿着手机,对着屏幕轻轻眨眼。“阿姨,再点点头……好嘞,认证成功啦!”王静兰舒了一口气,轻拍韩丽霞的手说:“孩子,太感谢了,我哪会认证,每回都来麻烦你!”另一边,网格员冷艳华赶着去为行动不便的马殿平做养老资格认证。马大爷浓密的络腮胡,总把人脸认证系统“搞迷糊”。冷艳华主动对接社保中心,通过邮箱传送完成认证,免去了老人线下奔波的麻烦。认证之路的顺畅与曲折,恰是检验基层治理韧性的一块试金石。福春六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4600多名常住人口中有近1900名60周岁以上老人。社区党委书记付丽丽有个形象的治理口诀:“阵地15分钟可到,服务15分钟可到。”这便是社区精心打造的“15分钟双到”模式。服务的温度,还体现在跨越沟通障碍上。在一街社区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朝鲜语向朝鲜族居民朴大叔解释退休登记事宜。语言不通曾让社区工作人员为朝鲜族居民办理各类登记时感到颇为棘手。如今,“双语定制服务”落地生根——朝文版办事指南清晰明了,朝鲜语志愿者随时待命。一群被亲切称为“阿妈妮”的朝鲜族阿姨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整治、治安巡逻、巡江护河等活动。一街社区党委书记肖洋介绍:“阿妈妮们热情高,是社区居民间天然的‘黏合剂’。”2023年一街阿妈妮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协助办理退休认证等业务120余件。振兴区对“幸福”的雕琢,既有破旧立新的硬功夫,也有点滴浸润的巧心思。在老旧小区,推行“党建+改造+自治”模式;在物业管理小区,探索“居民提、社区议、物业办、集体评”机制;在商圈社区另辟蹊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面对37个老旧小区的“老年病”,振兴区开出“党建+改造+自治”综合药方,坑洼路平了,休闲广场亮了,“口袋公园”绿了……硬件更新的同时,物业服务提质同步启动。曾困扰某小区多年的雨天积水顽疾,最终在社区书记、物业经理、居民代表围坐议事的“三方联动”机制下根治。全区16个便民维修服务站深入社区,提供水电维修、疏通管道等低偿服务320余次,代收快递、代购菜品等暖心“跑腿”服务惠及620余人次。商圈社区里,党员成立“商户巡逻队”。同时,21个“暖蜂驿站”、12个“小哥食堂”为配送员提供歇脚之所。商圈设立的“爱心公益基金”,已帮扶困难群体300余人次,为特殊家庭托起70余个“饭碗”。在振兴区,治理的精耕细作,最终沉淀为居民脸上舒展的笑容。居民“点单”,社区“上菜”,幸福就是让每个居民在离家门口最近的地方,感受到被关照的暖意。记者:李曼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