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豪横 安排” 丹东姑娘将网络用语写进扇面!
    6月16日18时许,记者来到了安东老街门口,此时,已经有许多人将摊位支起,各类吆喝声不绝于耳。“你这个怎么卖?”“写什么都可以吗?”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前十几位市民驻足围观,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到近前,发现一位女孩正在扇面上为顾客题字,蘸墨、落笔,短短几息,“天道酬勤”四字便落于扇面之上。与周遭烟火气息满满的摊位相比,这里流淌的是浓浓的文化味儿。记者了解到,女孩名叫李帅,今年25岁,7岁起接触软笔书法,还学习过硬笔书法、国画和篆刻,至今一直保持着每天练习书法的习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安东老街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首届后备箱创意夜市免费招募”的消息,想起自己习练书法多年,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可以借此机会向年轻人宣传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李帅拨打了报名电话。“如果只是在宣纸上书写,可能会显得比较普通。”李帅决定融合中国的扇文化,将扇与书法结合,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同龄人的关注,又加入了网络流行元素、词语,如“豪横”“安排”等等。6月12日,这是李帅在安东老街摆摊的第一天。她将提前写好的扇面放在摊位前,然后坐在一旁静待顾客登门。“没想到大家对我的创意很感兴趣,第一天摆摊就有那么多人在旁边围观。”李帅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书房里练字,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心里十分紧张,只能一直深呼吸调解,并暗暗给自己打气,尽量冷静沉着地去控笔。由于扇面书法和平时在宣纸上写字的平整度不同,在扇骨处书写的时候,无论怎么调整都对自己的书写不满意。“当时担心大家觉得我写得不好,受到指责,急的全身都是汗。”幸好,在现场几位书法爱好者的指点和热心市民的鼓励中,李帅的书写渐入佳境。第一天摆摊,李帅进购的30多把扇子就销售一空,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此时,再从原来的渠道进购已来不及,第二天,李帅在市内到处寻找售卖扇子的商家,这才解决了货源不足的问题。“摆摊的时候,会有许多人问只写字不画画吗?”李帅说,下一步,她打算找会绘画的朋友和她一起来经营摊位,同时也考虑在网上直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06/22
  • 全民健身 深入人心
    踢毽子、练太极、挥刀、舞剑、跳舞……夏日公园里晨练健身的市民随处可见,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快乐运动,享受生活。图为6月16日清晨,市民在鸭绿江公园扭起了大秧歌。记者吴琼摄
    06/18
  • 文化助力市场复苏
    6月12日,由丹东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丹东云创空间)携手兴东街道草市社区共同举办的“文化助力市场复苏”书画展结束。自5月28日开始,组织方发动我市书画爱好者用文艺作品歌颂抗疫一线人员,并精选56幅作品参加书画展,为复工复产加油助力。图为书画爱好者现场创作,将作品赠送给抗疫志愿者。记者宋永昆摄
    06/16
  • 优秀图书“七进” 助力全民阅读
    为丰富我市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活动内容,市委宣传部近日启动送书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军营、进企业、进家庭的“七进”活动。据了解,“七进”活动所送书籍均从基层需要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选购,涉及政策理论、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实用技术、儿童文学等。在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工作人员为农民朋友送去了动物养殖、果树栽培、农药知识、法律常识、健康百科等内容的图书;在元宝区广济社区,居民们收到了一批有关历史、文学、哲学、党建的书籍;在金汤小学,精美的少儿读物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空军驻丹某部,工作人员送去的抗美援朝、文学、励志、党建等书籍备受官兵喜爱;在东发集团,党建、文学、历史内容的出版物丰富了职工书屋;在市司法局,党建、文学、哲学、国学知识等方面的书籍受到广大干部欢迎;在振兴区优秀读书人姜岳家庭,工作人员把一套套崭新的哲学、文学、少儿、国学等书籍摆进他的书柜。
    06/09
  • 丹东首届书法临帖展启幕
    6月6日上午,丹东市美术馆三楼展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经过半年准备,由市文联主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我市首届书法临帖展正式启幕。展厅门口,大家自觉佩戴口罩,扫码、登记,有序进入展厅。展厅里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气息:观众有的主动找到在场书法家求教,有的三两人凑在一起研究字体架构、运笔姿态,讨论彼此的临帖感受。记者从市书协了解到,此次书法展展品均为临帖作品,形式多样,涵盖行、草等多种书体。截至开展前,市书协共收到作品528件,创我市近年来书法展投稿数量之最,并且得到了来自全国多个地区丹东籍书法人的积极参与。开展前,市书协对所有临帖作品进行了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10件,优秀作品36件,入展作品169件,再配以市书协主席团成员及在丹中国书协成员的临帖作品32件进行展出。“书法临帖是研习书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抓基础、重传统,培养书法人对经典、对优秀古人佳作的敬仰和重视,也是书协近年来重要的工作内容。”市书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众多书法爱好者在家中习字临帖,学习热情不降反升,特别是县(市)书法临帖水平提升很大,表现突出。据悉,为避免人群过于聚集,此次临帖展分为两个阶段布展,6日到15日以特邀作品、获奖和优秀作品以及县(市)入展作品为主;16日到24日则以特邀作品、获奖和优秀作品以及振兴、元宝、振安三区入展作品为主。
    06/08
  • 书香筑梦 精彩人生,丹东开展经典巾帼诵读展播
    全面提升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素质,丹东市妇联近日开展“书香筑梦精彩人生”经典巾帼诵读展播活动,通过录制诵读红色经典、诵扬抗疫英雄事迹等视频,展现当地女性阅读风采。连日来,丹东市妇联通过网络平台择优挑选23个优秀诵读作品进行展播,阅读点赞数达2.5万余人次。
    06/05
  • “老邱爱心伞站”
    6月2日,振兴区委宣传部、帽盔山街道办事处与振兴公安分局联合开展“老邱爱心伞站”振兴分局站点启动仪式,振兴区11个基层派出所加入“老邱爱心伞站”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基层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老邱爱心伞站”已经在振兴区成立了89处站点,吸引了众多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记者宋永昆摄
    06/04
  • 免费乘车卡送给最美逆行者
    5月26日,从市公交总公司获悉,疫情防控期间,丹东公交为一线防疫医务人员提供免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一线防疫医务人员持公交公司发行的“医务关爱卡”可“实名制”免费乘坐公交车。据了解,根据市卫健委提供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名单,丹东公交按实名信息建档入库,统一制作乘车卡。目前已完成10个单位共280人的免费乘车IC卡办理,并发放到医务人员手中。
    05/27
  • 幸福家的味道
    连日来,振兴区妇联以“我爱我家”居家清洁、感恩家人《写给家人的一封家书》、新健康·幸福家——和家人一起运动、书香飘万家、家·记忆合影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建设好家庭、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图为5月21日晚,帽盔山街道妇联和白房二社区党委工作人员与居民刘春玲一起动手包饺子,共同体验幸福家的味道。记者宋永昆摄
    05/25
  • 丹东市徐雪锦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16日,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5月15日是第27个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在央视网揭晓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我市徐雪锦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为我市唯一。徐雪锦是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作为丹东援湖北第三批医疗队队长,她带领的团队让诸多患者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丈夫荣志辰是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两位同在战“疫”一线的夫妻,身处不同岗位,天各一方,却彼此牵挂相互鼓励,用无悔的付出书写“逆行”家庭勇敢无畏的大爱情怀。为激励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最美家庭,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15日,辽宁省妇联公布我省130户抗疫最美家庭,我市徐雪锦家庭、代晓红家庭、华泽玲家庭、宋传业家庭、王恒丹家庭5户家庭荣获“辽宁省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