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升级“户外小家”创建文明城确保经费投入、强调升级转型、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在丹东市总工会日前召开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作推进会上,上述四项措施成为下一步全面提升劳动者服务站点服务质量和功能的具体工作要求和部署。劳动者服务站点建立之初,主要以保障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闲暇之余能看书的基础服务为宗旨。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工会的服务意识提升,劳动者关注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搜索“服务站定位发布”,即可通过手机地图找到附近站点,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便捷、及时找到“家”。市总工会还将扫码入会、政策宣传、维权服务等工会权益维护功能和送温暖、送健康、送清凉等品牌服务融入站点之中,让更多的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自办、联办等方式,现已建成劳动者服务站112家,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针对服务的主要群体不同,每一处劳动者服务站均体现出自身特色,功能完善,环境温馨,发挥着共同使命和责任,已有万余名户外劳动者从中受益。为了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功能,市总工会将确保经费投入,将建站、维护等必要的费用列入预算常项开支,保障已建服务站点日常运行使用;强调升级转型,通过规范牌匾标识、悬挂位置、服务设施功能配备,方便户外劳动者找得到、进得来,力求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会的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服务站点的空间载体,延伸服务手臂;加大宣传力度,选树优秀典型,推送先进事迹,做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评荐工作。当下,丹东市各级工会组织合办、联办的劳动者服务站,不仅是广大劳动者温馨的户外小“家”,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代表工会组织的闪亮名片。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将与市委组织部共同打造“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和“爱心驿站”相结合的模式,深入街道和社区进行建站服务和推广宣传,并通过选树国家级和省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活动,争取在更大范围创建更多的劳动者服务站,为丹东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09/26
- 辽宁丹东:开展“命案防范”法治宣传活动按照丹东市平安丹东建设办印发的《丹东市命案防范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近日,丹东市司法局、东港市司法局来到大东街道翠园早市,开展了“尊重生命关爱家庭”命案防范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来往群众分发法律常识读本、“民转刑”命案启示录、《民法典》宣传读本等法治宣传材料,过往的百姓纷纷表示发放的材料特别实用,当今社会老百姓应该多学法多懂法,才不吃亏。工作人员还来到了海鲜市场,重点对海鲜摊主、渔民进行法治宣传,向他们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中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文规定,以及命案防范治理的法律常识。同时,请来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在活动现场设置法律咨询台,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现场一对一解答,帮助大家轻松解决法律问题。此次活动的开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日益更新的法律知识的渴求,方便快捷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法律问题,让大家加深了对法律援助条件、流程的了解,为“命案防范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09/26
- 辽宁丹东: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9月23日,由丹东市总工会、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丹东市第二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丹东市技师学院举行。本届大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设置装配钳工、车工、数控车工、焊工4个比赛工种,为全市焊工、钳工、车工和数控车工等工种的100余名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本届大赛获得装配钳工、车工、数控车工、焊工第1名的选手,大赛组委会将按工种授予“丹东市技术状元”荣誉称号,并由丹东市总工会授予“丹东五一劳动奖章”。第2—6名选手和竞赛成绩合格的选手将分别授予“丹东市技术能手”和“丹东市优秀技工”荣誉称号。获得名次的选手还将获得职业资格晋升的机会,并给予奖金奖励。09/26
- 辽宁丹东:三项措施保障节日食品安全连日来,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三项措施,保障国庆节期间的食品安全。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对食品生产加工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涉及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无相关证明或无溯源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生产加工。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管理,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和接种疫苗,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出现盲区。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问题单位和产品立即采取责令停止生产和召回等措施;严格落实“处罚到人”的规定,对涉嫌犯罪的依法处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维护合法权益。09/26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大讲堂开课近日,由丹东临港实业发展集团主办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大讲堂开讲。首期课程邀请省安全生产专家,为园区百余家企业讲解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操作规程等内容。09/26
- “辽洽会”丹东展区亮点纷呈30家知名企业齐上阵 品牌盛宴即将来袭 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将于9月24日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产业产品展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丹东展馆以“开放、创新、幸福宜居”为主题,总面积297平方米。30家全国知名的丹东企业携60多个品类产品参展,全面展示我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走进丹东展馆,流线型的展馆顶部,红彤彤的“丹东”二字格外显眼。整个展馆呈开放式空间布局,充分展现我市共建共享的城市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目前,丹东展馆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丹东展馆重点展示我市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成果。其中,孔雀表业、东方测控、奥龙射线、百特仪器、黄海汽车、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哈曼(中国丹东)、五一八、克隆集团、神龙增压器、思凯电子、中智精工、红豆杉协会、丹东旅游后备箱工程等30家全国知名企业齐上阵,孔雀表、智慧矿山、工业CT、大型纯电动城市客车、智能恒温恒湿称重系统、互市数字沙盘、哈曼音响、高精尖产品、红豆杉等60多个品类产品精彩亮相。相比以往多以实物产品展示为主,此次布展将新形式、新技术完美融合,更多地采用沙盘、视频、3D模型等数字化场景,极大地增加了展位的动感与趣味性,提升观摩体验感。 孔雀表展示区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将投影与手表展示相结合,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科技氛围。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孔雀表业的转型发展是我市聚力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现实缩影。历经一次次的阵痛与转型,目前,孔雀表业拥有七大系列26个基础机芯,300多个花色的机芯产品,年产能150万只,已经成为国内机械表机芯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与此同时,孔雀品牌专注生产代表机械表顶级制表工艺的陀飞轮手表,已拥有4大系列、31款SKU的陀飞轮腕表产品,荣获中国钟表协会“最受欢迎的手表作品”第一名。 以电子沙盘形式展示智慧矿山的运作系统,是丹东展区一大亮点。没有机械的轰鸣和飞扬的煤尘,整个矿山开采区绿意盎然;工作人员只需坐在指挥调度中心监控屏幕上的各类实时数据,智能化工作面就会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输送到地面;通过三维模拟,井下生产更立体、直观、安全。由辽宁首钢硼铁、东方测控共同打造的智能矿山应用场景,以“数智化”开启智慧矿山“新模式”,实现了综采设备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及“监、管、控”全流程数字化运行,为我市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在智慧矿山应用的推动下,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正全力加快建设国家硼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此外,作为参展重点企业,东方测控掌握在线检测、自动控制、应用软件、通信导航、自动化验、应用创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开发了百余款高科技产品。其中,在线元素分析仪、X荧光在线品位分析仪、超声波在线粒度仪等产品享誉海内外,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傲。 以神龙增压器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展区,全方位展示了我市汽车工业实力。丹东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步,经过多年培育壮大,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到200余家、年产值十多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增压器产业基地”“辽宁省增压器出口基地”。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将大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开进了展馆。未来的黄海汽车将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主导,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与战略联盟,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一系列“高、精、尖”核心产品悉数亮相,充分展现了我市对外开放新姿态和产业发展优势,为前来观摩洽谈的客商奉上了一场品牌盛宴,必将吸引更多有识之士选择丹东、投资丹东、推介丹东。 记者/金龙文刘海东、吴琼图09/24
- 辽宁丹东:150名小选手轮滑场上展风采9月19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市陆上运动学校、市冰轮运动协会承办的“红心向党以体育人”2021年丹东市冰雪节系列活动——丹东市儿童青少年轮滑冠军赛展开角逐,近150名青少年轮滑爱好者参赛。(摄影:吕宝林)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也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亿人上冰雪”号召,丹东市文旅广电局、丹东市教育局持续深入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本次轮滑冠军赛作为2021年丹东市冰雪节系列活动之一,将为丹东市轮滑和轮转冰运动夯实人才基础,丰富丹东市冰上运动人才储备。据悉,今后丹东市还将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舞蹈冠军赛、丹东市冰雪节系列活动——儿童青少年冬令营等多场儿童青少年体育赛事。09/24
- 辽宁丹东:2100余名志愿者“点亮”城市文明9月19日11时,随着最后一班志愿者值岗交班,丹东市开展的为期一个多月的“助力创城,文明交通劝导机关在行动”活动圆满结束。一个多月来,在丹东市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每个周末早晚高峰期,市民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的机关党员志愿者。他们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句句温馨的提醒,无不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8月14日开始,在由丹东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的“助力创城,文明交通劝导机关在行动”活动中,全市共有65个机关单位先后派出6批次,共计21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参与。丹东市市直机关工委对志愿者的文明用语、礼仪手势等进行了示范指导,并组织志愿者观看文明交通劝导短视频,所在岗位交警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确保他们展现良好服务礼仪和沟通能力。劝导市民走斑马线、引导市民文明骑车、宣传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在文明劝导的一个多月以来,志愿者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形象,一丝不苟地开展文明劝导服务,守护着平安与责任。文明劝导中,不时上演暖心一幕。丹东市统计局党员志愿者在车流中帮忙推起抛锚的垃圾清运车,被市民用手机拍下,被赞“最美红马甲”;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志愿者自掏腰包送小女孩安全回家;为游客引路,搀扶行动不便的行人过马路,帮助老人提重物……大家认真劝导之余,像这样的暖心事数不胜数。机关党员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感动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促使更多的市民自愿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与此同时,丹东市市直机关工委每周组成督导组,实地查看各路口的志愿服务情况,向志愿者详细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每周提出改进意见。丹东市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劝导过程,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加,主动与辖区交警对接,确保做到行为规范、文明执勤,充分展现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不仅市民深受感动,在劝导过程中,机关党员干部亦有收获。丹东市委编办的志愿者领队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停一停”和“等一等”的意识,自己特别有成就感。“闯红灯的人少了,文明出行的人多了。”驻守在青年大街兴五路路口的市委组织部党员说,能为建设美好文明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市医疗保障局的党员们参加劝导后,表达出今后多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加幸福宜居。09/24
- 辽宁丹东:30家全国知名企业赴“辽洽会”参展9月22日至26日,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辽洽会”)于沈阳举行。丹东以“开放、创新、幸福宜居”为主题设置展区,总面积297平方米。30家全国知名企业携60多个品类产品参展,全面展示丹东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发展成就。据了解,本届“辽洽会”旨在全面展示辽宁开放形象,宣传推介我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我省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参展商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9月22日,工作人员正在会场布置丹东展区。(吴琼摄)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辽洽会”的筹办和组织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全面动员、加强协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展商对接、签约项目等工作高质量完成,为“辽洽会”成功举办、服务推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贡献丹东力量。此次展会上,孔雀表业、东方测控、奥龙射线、百特仪器、黄海汽车、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等丹东市30家全国知名企业,携孔雀表、智慧矿山、工业CT、大型纯电动城市客车等60多个品类产品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丹东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成果。“辽洽会”期间,丹东市将举办科技招商专场推介会,参加开幕式、中日经济合作会议、“进博会”走进辽宁经贸合作推介会及线上线下精准对接撮合会、品牌商品采购对接会等重要活动,让前来洽谈合作的客商感受到丹东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优势明显的产业基础、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09/24
- 辽宁丹东: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保障体系9月17日,走进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的在量血压,有的在练书法,还有的在与服务人员唠家常。中心里助餐、助医、助急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他们采取长期照护、日间照料、上门入户等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15分钟生活圈内的老年人和家庭提供服务。像这样的街道级区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丹东市今年将再新建11个,年底前就可覆盖全市20个街道。2020年2月,丹东市被列入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试点启动以来,丹东市连续两年把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任务作为政府确定的十大民生实事任务,精准部署,精耕细作,倾力构筑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2020年,丹东市新建和改建9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今年,计划再新建11个街道级区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7个社区服务站、100个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部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形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格化体系。为了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丹东建起全市统一的养老机构安全监督管控平台,采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进行安全监管升级改造,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监管,多渠道安全报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建设了养老机构智慧评估系统,运用智能化监测手段,结合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及社会人士对养老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信誉、管理等情况上报的评测指标,实现多模型、多量表对机构等级的智慧化综合动态评估,全市养老机构等级划分、补贴资助、考核评价、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摸底统计等步入了全智能时代。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丹东市民政局与丹东中医药学校达成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养老实训基地,满足教学、科研、培训、鉴定及服务等工作需要,全市拥有中医药专业养生知识的养老护理员达到500多名。在政策创制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实施方案》《丹东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初步形成具有丹东特色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全市确定市中心医院等3所市级定点医院和6所县级定点医院,享受政策内减免待遇,为高龄、重病、失能、半失能、失独家庭及困难老人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100%(含医养结合机构)。建立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全市基层卫生机构与老年人家庭签约人数约48万人,签约率达77.4%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丹东市将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工程,在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实施多部门联动协作,对经济困难的高龄、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配备助餐、助行、助浴、助急、助厕类设备。同时,在老年人居家经常活动的场所安装扶手、紧急报警器、视频语音通话设备等,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支撑,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家庭养老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新模式。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