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变电村:杜鹃盛开迎新春1月19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的一栋杜鹃花大棚,满眼姹紫嫣红。近几日,杜鹃花进入盛花期,也是销售旺季,通过线上线下被销往了全国各地。01/24
- 辽宁丹东:确保春耕春播种子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保证春耕春播用种安全,近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的种子进行核查,并进行抽样检测。连日来,执法人员对丹东市7家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的种子调度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对企业生产的玉米、水稻品种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为,发芽率全部合格,玉米种子转基因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据了解,丹东市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因疫情在运输、包装等方面受到影响,各企业提早准备,于2021年10月陆续按计划组织完成生产。截至目前,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在丹东市预计投放30万公斤,现已投放市场12万公斤;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预计投放市场100万公斤,现已投放市场52万公斤;大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入库15万公斤;马铃薯种子入库430万公斤,还在陆续调入,春播种子完全有保障。01/24
- 辽宁丹东:确保困难群众温馨过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1月19日,在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解放社区,见到市民政局和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来家中看望自己,74岁的低保户张敏激动得眼泪直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春节将至,丹东市各级民政系统开展新一轮“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困难群众需求。各级民政单位在春节前将通过实地入户、电话回访、视频通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实现民政干部走访和困难家庭情况摸排“两个全覆盖”,杜绝重复走访和排查遗漏情况发生。各级民政工作人员将及时了解各项救助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兜底保障等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温馨过年。01/21
- 辽宁丹东:雪夜除雪1月18日晚,飘飘扬扬的雪花让丹东银装素裹。丹东市住建局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专业除雪队伍提前准备,积极应对,于当日22点30分出动12辆滚刷扫雪车、8辆推雪板车,对全市40条主要街路、桥梁坡路实施机械化扫雪作业,到次日凌晨5点,市区主干路实现雪中路通、雪停路畅。01/21
- 辽宁丹东:春运首日 丹东农行联合铁路丹东站温暖旅客回家路1月17日,2022年春运首日,丹东农行联合铁路丹东站开展“温暖回家路”系列宣传活动,为旅客写春联、送万福、表演歌舞,宣传安全和金融知识,共同献上新春祝福,把爱和温暖装满旅客回家的行囊。为营造团圆、热烈的春节气氛,丹东农行联合丹东站在乘客进出站口、售票厅、候车室等地,设置了以红色为主题色的春运春节宣传展板,增添了富有江城春韵的节日元素。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一幅幅精美的春联、一个个虎年挂件小礼品、一张张可亲的笑脸、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旅客们真真切切体味到人在旅途、身在家。活动现场,铁路丹东站、中国农业银行丹东分行和丹东铁路公安处联合举办了“温暖回家路”主题歌舞表演。春运平安行在丹东农行《鼓劲春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序幕。在客运礼仪和队列表演中,丹东站年轻员工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英姿飒爽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丹东站“口岸之盾”的服务品牌。丹东农行带来的歌舞表演《红太阳照边疆》,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嘹亮的歌声承载着农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农行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由丹东站员工填词、录制的MV《回家的路》,将丹东站让旅客在旅途体验更美好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期间,丹东站、丹东农行和丹东铁路公安处的书法爱好者还现场激情献艺,为旅客们赠写福字、春联,把节日气氛衬托得更加浓厚。“虎跃农行千业旺,平安春运万家欢”。丹东农行将联合丹东站,竭诚为广大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好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过好团圆年、幸福年。01/21
- 辽宁丹东振安区:16位爱心人士情暖91户困难群众1月18日,丹东市振安区乡村振兴局联合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参与此次捐助活动的爱心人士共有16人,为振安区91户困难群众捐赠了大米、白面、豆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2万余元。01/21
- 辽宁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入水钻冰 练救援技能春节临近,冰上游玩人员增多。为有效提升应对冰上救援能力,近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聘请专业教练团队为基层业务骨干开展冰面救援技术培训。据悉,冰面救援突发性强、危险性大,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完成救援任务。此次培训遵循立足实战、贴近实战、模拟实战原则,突出“安全第一”的救援理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开展救援技术教学。此外,采取训前测试、理论授课、实景实训、案例复盘、座谈研讨、结业考核等多种形式真训实练,以小班授课方式,逐人逐项开展冰域探测、冰层切割与移除、抛绳包方法及技巧、落水自救方法与技巧、冰锚使用和冰域保护系统制作、可漂浮担架救援技术、充气香蕉船救援技术、无动力橡皮船救援技术等9类救援技术训练,全面规范消防救援人员冰域操作程序、救援技术、注意事项。01/21
- 辽宁丹东:“迎冬奥、爱家乡、欢乐冰雪行”研学实践活动启动奥运东风三九暖,冰雪运动耀边城。1月17日,“迎冬奥、爱家乡、欢乐冰雪行”研学实践活动在宽甸天桥沟滑雪场拉开帷幕。来自丹东实验小学和第十八中学的同学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欢聚天桥沟滑雪场,感受家乡的冰雪资源,领略冰雪体育特有的魅力。为开展好此次活动,学校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医护人员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天桥沟滑雪场工作人员专门对家长进行冰雪安全教育,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本次研学之旅,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调研抗联历史馆藏文物等活动,了解东北抗联的发展历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而且还能通过学习冬奥会相关知识,传承奥运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凝聚力。在天桥沟滑雪场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孩子们也能掌握基本滑雪技能,切身感受冰雪体育的魅力。据介绍,天桥沟滑雪场资源禀赋好,雪质松软舒适,设施配套齐全,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已连续三年举办大众滑雪系列赛总决赛和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为期两天,近千名师生家长参与其中。01/21
- 辽宁丹东:特校学生助力冬奥登上央视1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以《聋哑学生圆了滑雪梦》为题,报道了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4名聋哑学生,参加中小学生“助力冬奥冰雪进校园”活动。新华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南方都市报》、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及网络平台也先后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记者从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这次活动参与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筹备多日。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和斟酌,最终选出一名7岁、一名9岁和两名18岁的聋哑学生参加活动。平日里,这些学生即便戴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而滑雪时需要戴头盔,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为此,学校给每名学生都配备一名老师全程陪同,为他们与滑雪教练做翻译。为保证安全,活动开始前,学校做了充分的安全讲解和预案,并多次召开会议,与市冰雪协会工作人员和陪同老师就活动内容、安全细节等问题进行详细商讨。1月10日,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来到宽甸天桥沟滑雪场,实地感受冰天雪地氛围,感受冬奥气息。在老师和教练的引导下,学生们依次有序领取滑雪装备,穿好滑雪服,进入滑雪场。因年龄关系,本次滑雪体验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学单板;第二组是年龄小的孩子,学双板。滑雪教练从最基础的上板教起。每讲解一个动作,陪同老师就一点点给学生翻译。有的滑雪专业术语并没有现成的手语翻译,老师只能自己先消化、理解,再翻译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结合教练示范进行学习。对于正常人来说,上板动作并不难,可对于残疾孩子而言,光练习上板就花费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头一天,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在摔倒、爬起、摔倒中度过的。三天学习时间里,孩子们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学多久,老师们就在冰雪中站多久。两位负责后勤保障的老师也片刻不敢放松,一直站在山脚下,随时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孩子郭桂露的脚上磨起了一个大水泡,老师和教练都劝她休息一天,可孩子坚决不同意,坚持继续学习。孩子们积极努力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滑雪体验结束后,孩子们都能自由地在雪场上驰骋,体验滑雪带来的快乐,这种经历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在央视采访中,孩子们用手语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从没学过滑雪,很享受这个过程,非常开心、快乐。01/21
- 辽宁丹东:建设乐龄之家 助力乡村养老1月14日,丹东市老年服务协会的50余名志愿者带着米面油、新春对联、被褥、碗筷等生活用品来到振安区九连城镇河西甸子村,为村里居家养老的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关爱访视、家务料理、健康生活指导等志愿服务。河西甸子村全村总人口1732人,60岁以上老年人700余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08人,孤寡老人7人,失能老人15人。记者了解到,2021年底,丹东市第一所乐龄之家依托村办幸福院落户河西甸子村。这是由丹东市老年服务协会管理运营、中国老龄基金会提供资金补助的农村居家养老示范项目,振安区民政局、九连城镇党委和河西甸子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先后多次同协会实地考察论证,了解老人生活情况,确定重点扶持对象。活动当天,11支志愿服务队分别走进7户老人家中。韩玉琴服务队的包扶对象是瘫痪在床20余年的78岁低保老人杨忠林,10多名志愿者一边和老人聊天唠家常,一边帮助整理房间杂物,换上从家里带来的新毛巾、新床单、新棉被等。杨忠林的老伴儿穿上志愿者送来的羽绒服,高兴地说:“这回过年有新衣服,还有新被子,太好了。”2021年以来,丹东市老年服务协会在丹东市老龄办的支持指导下,把老年志愿者工作作为协会的重点工作,在全国志愿服务网登记注册了“丹东老年志愿服务队”,发动近百支有奉献精神的老年文化艺术团队和近千人的老年志愿者加入服务队。河西甸子村乐龄之家项目启动后,协会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确定了11支有自驾能力的团队为河西甸子村乐龄之家提供包户服务,服务期限1年。参与的老年志愿者有100余名,分别包扶7户高龄老人家庭,建立了电话随时探访、每月定时入户陪伴、遇有困难及时援助、重大节日集中开展文化联谊活动等机制。快乐艺家人服务队队长张秀云说:“我们一个队20多人包扶一户老人家,以后老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老人照顾好,让老人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老年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万翠杰表示,下一步要发动协会会员单位的医疗机构、旅游机构、科技企业及文化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河西甸子村乐龄之家建设,为河西甸子村养老服务和乡村振兴加油助力。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