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振兴区:确定今年十项民生实事
    2022年,丹东市振兴区计划完成十项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谋划好普惠民生的大事,更要重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打造宜居佳地。振兴区十项民生实事为:提升燃气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实施燃气表智能化改造,为辖区60岁以上城乡低保及孤、老、残、障等城市特困家庭免费安装智能燃气表。提升城区宜居品质,改造老旧小区16个,改造面积48.75万平方米。对花园河、五道河、白房河等30万平方米绿地进行养护提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旧供热管网4000米,更新球墨铸铁燃气管道20公里,修缮背街小巷15条。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推进红房小学实施扩建,对二纬路小学、福民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公办幼儿园占比提高10%以上,普惠率达87%。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力推进浪头医院驻边乡镇医疗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争创2个省级美丽宜居村,硬化村堡路4.5公里,安装路灯150盏。提升农村道路通行能力,维修改造农村公路26公里。提升残疾人两补保障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14%、45%。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将六纬路小学、第四幼儿园等8所中小学、托幼机构食堂打造成“阳光厨房”。实现全区15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抽检率达100%。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改扩建区文化馆,建成集培训、演出、展览、文娱等于一体的区级文化服务平台。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5
  • 辽宁丹东市总工会:加强廉政建设 确保风清气正
    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等开展百年党史等主题宣讲33场,覆盖职工3.5万人;制定阵地建设、关爱女职工、促进就业、工会进万家等8项办实事清单;全年为群众办实事46件……这是全市工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公布的2021年的一组工作数据。就今年党风廉政建设,丹东市总工会要求,要抓牢政治建设这个统领,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中提升站位。要抓严正风肃纪这个关键,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强作风、树形象。坚持以案为鉴、以案示警,注重抓早抓小,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并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使年轻干部在推动服务职工群众和工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不断成熟。要坚持从严从实,推进党内监督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丹东市总工会及各县(市)区总工会要强化政治担当、履行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工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聚焦工会系统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认真梳理排查监督重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02/25
  • 辽宁丹东太平湾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题调研
    为开展好“党群一张网”网格化管理相关工作,充分借鉴振兴区纤维街道经验,扎实推进无物业小区“红色物业”常态化发展,2月16日,太平湾街道工作人员前往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三社区开展专题调研交流。调研中,听取了福春三社区关于如何在无物业小区“一中小区”通过社区党委牵头由小区党支部自发建立“自管委员会”,并建立起四级“网格化”管理形式。小区支部书记和驻街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分别对“网格员”如何充分发挥作用讲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随后,又到一中小区和福春三社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对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经验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本次调研获益匪浅,不仅深入调研了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时学到了无物业小区工作推进方向。下一步,太平湾街道党工委将充分发挥央企组织化程度高、职工素质好的优势,注重将央企退休老领导干部、老党员挖掘和培养为“网格员”、“网格长”,积极推行小区党支部委员和业主委员会“双向进入、双向交叉”,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加快推进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机制,不断丰富“红色物业”载体,稳步推行“红色物业”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获省体育局嘉奖
    日前,辽宁省体育局长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关于表彰2021年辽宁省竞技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授予丹东市文旅广电局东京奥运会重大贡献奖、陕西全运会突出贡献奖。2021年,丹东市体育系统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出色完成了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备战参赛任务,在高质量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强市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绩、新突破。在东京奥运会上,丹东籍运动员崔晓桐在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项目折桂,时隔十三年,为中国赛艇项目夺得第二枚金牌。这是本届奥运会辽宁运动员首金,辽宁省体育局向丹东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谷红、孙亚楠获银牌。东京奥运会,丹东籍运动员共斩获一金两银三枚奖牌,超过五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一枚金牌),创造了丹东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最佳战绩。全运会赛场上的丹东籍运动员也创下历史佳绩,为辽宁队摘得五金二银,成绩显著。此前,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这些荣誉标志着我市体育事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丰收。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精神文明建设明确八方面重点工作
    日前从丹东市文明办主任会议上了解到,2022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统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八个方面开展。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营造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抓好统筹分类指导,推动资源整合融合。在广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方面,要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着力拓展文明单位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在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方面,要学习宣传模范先进事迹,做好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做好创城迎检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好用好基层阵地。在持续深化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方面,要加强机制建设,培育工作品牌,推动网上注册。在统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普及。在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方面,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深化精神文明教育,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文明风尚专项行动,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滑冰送货快递小哥“火了”
    最近,一条“快递小哥滑冰送货”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包揽了辽宁14个同城热搜第一。视频中,这位快递小哥身穿工作服,背着一个装满快递的大包,自如地穿梭在冰面上,好不潇洒。这位快递小哥名叫王华彬,今年32岁,是某快递丹东宽甸营业部的一名快递员,已经工作两年多了。在他的服务区域里,有一个三面环水的村子,名叫夹砬子村。每年冬季,水面都会结上厚厚的冰。货物多的时候,王华彬就开车送货;货不多的时候,就滑冰送货。“确实没想到滑冰送快递会火。我只是一名快递员,最本职的工作就是及时把快递送到村民手中。再说现在不是提倡冰雪运动嘛,我这是把爱好和工作相结合,一举两得。”王华彬边往车上搬运快递边对记者说,“在我们站点,不仅我喜欢滑冰,我的同事们也都喜欢,有空的时候,我们就凑在一起比个赛。”说完,王华彬又开始忙着送快递了。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社会关爱温暖一线防疫人员
    一顿顿热乎乎的可口饭菜,一件件新赶制的防护服,一箱箱面包、泡面、矿泉水……近段时间,在辽宁省丹东市,不断有爱心暖流涌到疫情防控一线,给严寒中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带去了别样温暖。春节前后,丹东高速公路出入口车流陡增,在卡点进行排查登记的防疫人员需要昼夜坚守。在元宝区金山大街经营饭店的一对夫妻决定免费为防疫人员送去可口的午饭和晚饭。红烧肉、笨鸡炖蘑菇、油焖大虾、烤鱼……一天两顿饭换着花样做,第一时间送达。吃上热乎的“硬菜”,在卡点坚守的防疫人员既惊喜又感动。夫妻俩不肯留下姓名,只是微笑地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脸的成就感。“防疫人员用自己的辛劳守护市民健康,我们俩就是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他们的默默付出,表达敬意。”憨厚的丈夫说。元宝区七道街道的一线防疫人员,也被温暖着。前几天,一家服装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专门来到七道街道办事处,送上了一批防护服和防疫物资。企业负责人一边从车上搬东西一边说,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为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在奋战,特别令人敬佩,自己就想以这种方式表达一下谢意,企业能在疫情防控中贡献一份力量,备感光荣。防疫情,有温情,惊喜和温暖还在传递。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爱心人士先后赶到丹东高速公路出入口,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物品。大家的心意是一致的:广大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机会为他们做些什么,是一种感恩回馈,更是一种荣幸。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丹东市总工会:帮到点子上 扶到关键处
    “过去的一年,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工会‘娘家人’。”近日,丹东市国资化学纤维有限公司职工侯某对记者说。2022年春节过后,她开始梳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感悟,而工会,始终是流淌在她心间的一股暖流。“在2021年年初时,侯某实际上并不符合困难职工的标准。”丹东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那娜告诉记者,去年,按照全总、省总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一些游离于困难职工边缘的职工很难得到工会的帮扶,但这些职工在生活上又确确实实存在困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娜说。要改变眼前的窘境,唯有从制度上着手,从源头上制定新的帮扶举措,让工会的温暖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职工。2021年4月,丹东市总印发《丹东市工会送温暖一二类对象的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的出台,解决了职工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将送温暖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2021年,丹东市总工会发放一二类送温暖资金9.71万元,慰问52人。通过省总“工会进万企”主题调研走访慰问活动载体,为两名送温暖一二类困难职工送去2000元慰问金。对于丹东市总工会而言,执行上级工会文件政策是其职责,但发挥本身的能动性,从源头上细化文件政策,制定更符合当地特点的具体举措,则体现了一个地级工会服务职工的主动性。以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为例,2021年,丹东市总工会新制定并出台了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丹东市工会困难职工脱困退出工作的通知》《困难职工审核档案底稿》等5份指导性政策文件。看似枯燥专业的文件细则,却是市总工会全体干部职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那娜介绍,例如省总文件规定要进行职工脱困解困回头看工作,但怎么回头看?衡量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样的频率回头看?这都是需要地方工会根据自身情况来细致挖掘的工作,类似这样的问题也都详实地列在这5份文件当中。“工作再扎实一些,细致一些,职工得到的温暖便多一些。”那娜说。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白旗镇:倡导绿色文明新风
    今年元宵节期间,凤城市白旗镇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和林区进行全天候巡逻、排查,号召群众摒弃上坟烧纸等传统祭祀方式,倡导上坟压纸、植树、送花等文明祭祀方式。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文艺汇演、慰问孤寡老人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建设“绿色文明”白旗镇贡献力量。近年来,白旗镇以“村屯文化小广场,文明实践大舞台”为载体,发挥乡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市直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作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新风,营造安全环保、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白旗镇在全镇区域内开展文明祭祀、禁鞭禁炮专项宣传整治行动,各村通过微信群、警示牌、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为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白旗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台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推进落实。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村民公约》,从制度上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东港市:大喇叭助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
    “倡导文明祭祀,预防森林火灾”“加强疫情防控,严防疫情输入”……每天清晨,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8个村的大喇叭就会同时响起,就近期辖区重点工作和相关政策进行广播宣传,助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春节过后,是全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东港市龙王庙镇将大喇叭宣传作为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围绕文明祭祀、秸秆禁烧、疫情防控、渔船管控等市委市政府核心工作,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广播,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当前工作重点和最新政策,引导群众提高思想意识,支持、配合党委、政府完成各项任务。近年来,龙王庙镇坚持发挥大喇叭宣传覆盖面广、传播效率快优势,围绕相关中心工作、模范事迹和各项政策,以村民喜欢听、听得懂、听了有用的方式进行广播宣传,提升群众道德文明素养,改善村风民风,增强党群向心力凝聚力。目前,大喇叭已成为全镇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帮手。“全镇将常态化做好大喇叭宣传,向广大党员群众讲党史、讲振兴、讲和谐,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党的方针政策‘声’入人心,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龙王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