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万余份“生活物资包”发给困难群众
    连日来,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救助工作,丹东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摸排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根据实际需求,采取资金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丹东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困难群众巡访探视力度,及时了解和重点关注封控区、管控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切实摸清底数、掌握需求、有效对接,变群众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丹东主城区封控区困难群众401户、500人,管控区9934户、12853人,已发放生活物资价值260.8万元。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联动,确保城乡低保资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等按月足额发放到位。动员社会力量调集12辆运输车,快速配送;各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肩扛手提,及时将救助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截至目前,10429份“生活物资包”已全部发放到位。经排查,东港、凤城、宽甸户籍的173户困难群众暂时居住在丹东主城区,受疫情影响存在生活困难,考虑到户籍所属县(市)民政部门无法落实救助工作,丹东市民政局采取提级保障措施,组织工作人员将基本生活物资直接送到这部分困难群众手中。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藏蓝”变“大白”“疫”线显担当
    疫情发生后,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闻令而动,各基层单位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民警火速集结奔赴防疫一线,一身“藏蓝”摇身变为“大白”。4月24日夜间,丹东市防指决定在振兴区、振安区、元宝区进行区域核酸检测。民警们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用身体在检测现场充当临时“警戒线”,引导居民有序排队,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完成。“快!某封控小区近50名业主需要药品,赶紧安排车辆到市内帮他们买回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跨区流动,国门湾边境派出所与药房管辖地派出所开通了“取药接力热线”,由药房管辖地派出所民警取药,国门湾边境派出所民警到约定地点接药,保证了药品及时送达有需求的居民手中。疫情发生以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累计出动警力4400余人次、车辆1200余台次,有力协助了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疫情流调、高速卡点执勤、封控区域管控、隔离场所执勤、社会面巡逻、生活物资保供等工作。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组建突击队 把好清洁关
    疫情发生后,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闻令而动,果断采取全员闭环管理,对封控区、管控区的垃圾采取定点、定人、定车、定行驶路线的“四定”模式闭环收集和清运。组建封控区垃圾清运突击队、管控区垃圾清运突击队、环卫设施设备消杀突击队、市区街路消杀突击队,日均安全转运封控区垃圾60余吨,清运管控区生活垃圾480多吨。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凤城:疫情防控紧 田间地头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凤城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开辟的又一“主战场”,各乡镇、街道保证农用物资“点对点”供应,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测监管,持续确保农业生产平稳有序,为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不误农时,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凤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农业组积极协调,为春耕备耕物资车辆、畜禽调运车辆及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在城区居住无法回乡种地人员办理了临时通行证,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户及时种地,农业生产稳定有序进行。同时,做好动物疫情防治和生猪、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乡亲们,现在是疫情防控时期,大家在外出春耕时,一定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回去后要洗手消毒……”连日来,白旗镇每天在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组织党员群众有序开展农业耕作。各村农民以组为单位合理安排耕作时间,认真落实防疫政策要求,保证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安全。该镇还成立物资储备组,定期、定时、专人专车保障农耕所需物资;推行农资配送制,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货源,上门配送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建立安全有序的农资供应网络。目前,该镇农田已播种2.7万亩。大兴镇第一时间把志愿服务队拉到田间地头,为隔离在家不能春耕的百姓代为耕种,保障全镇“不空一块地”。为解决购买春耕物资难题,该镇以村组为单位,统计村民需求情况,统一采购、配送上门。利用微信群、小视频等方式推广精准施肥、玉米免耕、保护性耕作等种植技术,确保了对农民的指导服务到位。目前,大兴镇常规作物全部播种完毕,总播种面积2.8万亩。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汤池镇:春耕生产有序开展
    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抢抓农时保春耕,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截至4月末,汤池镇辖区已播种玉米面积约1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大豆播种预计5月下旬开始,水稻插秧预计6月上旬结束。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需求。为解决种肥等农资运输问题,汤池镇积极开展农资车辆运输通行证申领工作,为农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畅通农资运输渠道。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点对点”闭环运输管理,全力做到防疫与农资产品保供两不误。镇、村两级严格落实包保责任,按分类分区精准施策,封控区实行代耕代种,管控区落实人不出村屯、作业人员实行“两点一线”(居住地—耕种地)、错峰错时、分组分批作业模式,完成春耕作业。对因疫情不能进行作业的农户,通过流转、代耕、代种、托管、助耕等多种方式适时播种,推进春耕生产工作有序开展。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做好后勤管家 赶好疫情大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党组带领70余名一线干部职工舍小家、为大家,坚守疫情防控岗位,成为保障全市9个集中办公区、9个机关食堂的“后勤管家”。4月25日,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整体搬迁,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及时调剂、采购物资,仅用两小时就完成了搬迁工作,确保指挥部在最短时间内入驻办公。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严把办公区出入关,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每日对会议室、食堂、电梯等重点防控区域开展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疫情防控、安全防控无死角、无盲区。启动“双循环专班制”,全面全程保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精心为援丹的专家及医护人员提供物资调配及生活保障服务。会务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确保指挥部与各级部门顺畅连线、紧急会议随时召开……此外,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共有17名党员志愿者分三批下沉社区,16名居家办公的干部职工就地就近成为社区志愿者,共同扛起战“疫”责任担当,当好社区“管家”。编辑:邹润
    05/20
  • 【战“疫”故事】辽宁丹东元宝区:志愿者队伍在行动
    协助核酸采集、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帮助居民团菜购药、重点关爱特殊群体……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丹东市元宝区一支支肩负特殊使命的志愿者队伍,同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坚守一线。“真想看看这些志愿者的脸!”为满足辖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成立保供团队,主动担负起统计、采购、配送等工作。52名志愿者主动上门帮助有需要的群众预订蔬菜并垫付菜款,常常一忙就到深夜,确保不落一户。“真想看看这些志愿者的脸,好好谢谢他们!”每当看到生活物资一次次顺利送达居民家中,听到居民的句句感谢,志愿者们所有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战疫中的“她”力量元宝区广济街道平安社区有支“最美平安”巾帼志愿服务队。疫情发生后,队伍扩大到50人,广泛参与核酸采集、封控区入户、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等工作。队伍负责人马秀兰将家中94岁的母亲托付给兄弟姐妹,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有位独居老党员身体不适需要住院,马秀兰和老伴儿帮忙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她还多次为独居老人买药买生活用品,为隔离在家的居民买菜,每天把垃圾拿到楼下,帮居民解决各种困难。“五老”退休不褪色收集垃圾、保供蔬菜、防疫宣传、维持秩序……在元宝区广济街道新丰社区新丰小区,活跃着一支“薪火五老志愿服务队”,队员平均年龄65岁。“戴好口罩,不要聚集”“有问题随时来找我”……一句句温馨提示,温暖着前来做核酸检测的每一位居民。身穿红马甲,手拿扩音器,天不亮,“薪火五老志愿服务队”就出现在核酸检测现场。在社区统一安排下,“五老”们分工明确:轮班宣传普及防控知识,解读政策措施;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在小区门口值守;协调解决孤寡老人生活问题,逐户上门分发物资与药品;每晚定时清扫生活垃圾,协助进行消杀工作。“我们当中很多人是党员,善于做群众工作,擅长沟通协调,一定会做好每一项工作!”带头人殷秋月说。编辑:邹润
    05/20
  • 丹东市总工会:战疫守江城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辽宁丹东以来,丹东市总工会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展现工会担当,贡献工会力量。疫情发生后,丹东市总工会第一时间发出《我们的城市我们一起守》的战疫倡议。市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接连开设了“工会战‘疫’”“劳模抗疫”等21个专题栏目,记录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劳动模范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职工群众抗疫实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劳动模范冲锋在前,扛起先锋旗帜。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冀艳芹先后捐赠医用防护口罩10万只和隔离衣500套;父女劳模徐海波、徐冰将20桶84消毒液、480包消毒湿巾、720瓶手部消毒液送到市总工会;83岁的全国劳动模范石玉英,委托孙女筹集捐出价值近10万元的大米和蔬菜……丹东市总工会第一时间将防疫物资、保障物资送到医疗、交通、公安、水电煤气保供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以及社区防控、服务保障等重要战疫岗位一线。丹东市总工会积极争取辽宁省总工会防疫专项资金200万元,及时把省总工会的关心关怀送到振兴、元宝、振安、凤城的社区一线。同时,市总设立防疫专项资金,为医疗、公安、交通、环卫系统送去关怀慰问资金和物资。截至目前,丹东市总工会累计投入全总、省总、市总专项资金共计610余万元,以工会的担当、精准的举措、有力的行动,让持续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和生活有困难的职工群众,感受到来自“娘家人”的温暖力量。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市供销社:供足农资保春耕
    疫情发生以来,丹东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时期农资供应有序稳定。继续开展春耕备耕农资“周调度”工作,动态掌握全系统农资供应情况,及时调整供应方案。协调各部门帮助办理农资保供通行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资供应保通保畅工作。截至5月上旬,全地区供应农资4.5万吨,农资下摆3.9万吨。在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坚持为种植户配送春耕农资。对于困难农户,实行先赊账后清账,切实满足特殊时期农民春耕需求。东港市长安供销社农资超市积极组织农资调运、配送,日均送货量23吨,其中化肥约15吨、农药约8吨。编辑:邹润
    05/20
  • 辽宁丹东:稳步推进春耕生产
    记者从丹东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5月17日,全市完成春播总面积212.9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6.97万亩,包括玉米177.47万亩、大豆3.31万亩、水稻栽插0.46万亩。连日来,丹东市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成立强化保障春耕生产工作专班,加强统筹、抢抓时令、不误农时,稳步推进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实施通行证制度,严格执行“点对点”运输要求,落实闭环作业管理,先后分三批发放农业生产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176个,实现当天审批、当天送达至县(市)区。充分发挥农机播种速度快、质量高的优势,组织跨区机耕机播。防范区在人不出区、严禁人员聚集的前提下,快整地、早播种,并尽可能腾出机械机具,帮助封控区和管控区完成春播任务;管控区在人不出村屯、严禁人员聚集的前提下,组织农民有序开展春耕春播,鼓励代耕代种;封控区实行代耕代种,落实乡、村包保责任制,通过农户间“点对点”助耕助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程托管等方式开展春耕春播。落实玉米、大豆和水稻生产者补贴,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等政策,积极宣传大豆扩种有关精神和政策,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条件下技术备耕新模式、新方法,采取网络直播、视频会议、新媒体平台等方式积极开展线上远程技术服务。编辑:邹润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