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正式亮相
    日前,由丹东市司法局主办、元宝区司法局承办,依托元宝山公园创建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正式亮相。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将地方元素与法治文化相融合,通过漫画实例、法律谚语等形式,向市民传递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升法治意识。
    08/03
  • 辽宁丹东:丹东机场8月10日起复航
    8月1日,丹东机场传来消息,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助力复工复产,8月10日,丹东至青岛航班将首先恢复运营,其他目的地的航班也将陆续恢复。丹东至青岛的航班班期为每周三、五、七,由山东航空公司执飞。丹东机场出发航班号为SC4700,起飞时间为8点35分,到达青岛时间为9点50分;青岛机场出发航班号为SC4699,起飞时间为6点30分,到达丹东时间为7点50分。目前落地青岛政策为:来青岛的人员需在前站查验山东电子健康通行卡,绿码通行,对没有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省外入鲁返鲁人员,抵达后3天建议其进行两次核酸检测;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抵达后3天内检测一次;对发生本土疫情的地级市流出人员,一律进行3天2检;对中、高风险区流出人员,要求落实7天隔离管控措施。另外,丹东机场提醒广大旅客,请出行时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最新防疫政策,关注航班动态,合理安排出行。旅途中请全程做好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08/03
  • 【科普】高温天气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这份夏季防疫指南请收好
    汗湿后的口罩需要更换吗?购买、加工冷链食品怎么做才安全?夏季气温高,防疫如何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夏季防疫指南。
    08/02
  • 辽宁丹东:开展防船舶碰撞桥梁应急演练
    7月29日,丹东海事局、丹东市水务局等部门以及沿江有船单位,举行了2022年防船舶碰撞桥梁无脚本综合应急演练桌面推演,这是我市首次举行此类演练。今年入汛以来,降水较常年偏多,上游水丰水库多次提闸泄洪。本次演练,模拟了桥梁上游“辽丹001”无动力采砂船因洪水导致锚链断裂,顺江而下,将会碰撞下游中朝友谊桥的紧急情况。市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接到“辽丹001”求救报警后,立即调度“海巡03036”和“外事01”船赶赴现场实施救援,通知“绿江泽航”搜救工作站机动车组协调社会救援力量一同施救,并在岸上组织接应救护力量。30多分钟后,“辽丹001”漂移至开阔水域,工作人员派出船只对事故船舶实施顶推助力,直至事故船舶停泊在安全水域。演练内容涵盖了事故发现与报告、市县联合响应与调度、跨部门协调与处置等各个应急救援环节。演练过程中各单位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各执其责,响应过程紧张有序,效果良好。下一步,丹东海事局将主动作为,协调有船单位在桥梁上游做好汛期应急部署,保障辖区船舶安全度汛,保护界河桥梁安全。
    08/02
  • 【科普】“苗”准防疫!老年人接种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预防重症和死亡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吗?7组问答告诉你——
    08/01
  • 辽宁丹东:开展“薪火相传共成长”岗前业务培训
    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新村社区党委开展了“薪火相传共成长”主题活动,对新入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帮助新任专职社区工作者尽快适应新角色,助推社区的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图为新村社区党委邀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忠怡为新入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教育活动。
    08/01
  • 辽宁丹东:解暑纳凉 锦江山的猴子吃西瓜
    7月28日,在锦江山公园,饲养员正在给猴子送西瓜。当西瓜摆满了“餐桌”后,一些怀孕的“猴妈妈”先上前挑选西瓜,其他的猴子只是远远地看着。过一会儿,其他猴子才陆续过来。一只公猴看到记者拍照,还以为是来抢西瓜的,冲着记者瞪眼。饲养员说:“猴群是有等级之分的,食物来了等级较高的先食用。为了给猴子解暑纳凉,公园每年夏季都要给猴子西瓜吃。”(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8/01
  • 辽宁丹东:新“二街早市”开市 烟火气依旧
    7月30日凌晨,振兴区原二街早市结束露天经营,商户迁至原大二街市场。这里整体规划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水产区、果蔬区、熟食区、生鲜肉类区、农民区5个区域,共491个摊位。一大早,新“二街早市”人流如织,商品丰富,摊主在新市场里接待着老主顾,经营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价格差不多,菜的品种也差不多,我觉得分区经营挺好,想买海鲜直接找过去就行了,方便。”市民刘先生说。“早市搬这里,还是好处多。”勤女士表示,马路市场环境脏乱,还存在占道经营、食品安全等问题,有了固定合规的经营场所,会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二街早市”严格落实市场出入管理和“专人驻场”制度,劝导广大居民佩戴口罩,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提醒入场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流动。每日安排医护人员为商户采集核酸,建立健康信息台账,严格消杀并做好记录。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监管,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二街早市从兴起到搬迁,时间跨度长达30年,许多居民和摊贩都对早市有很深的感情。搬迁后能否维持红火的生意,是商户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保障商户利益,振兴区政府出面协调,在摊位费、管理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留了不少于10%的公益性摊位,持有残疾证、特困证、低保证等群体可以优先进入公益区域经营,让广大商户轻装上阵、安心经营。目前,原二街早市已有230家商户签约入驻。站前街道通过线上微信群通知、线下张贴告知单等方式,讲清楚早市为什么要搬迁、如何搬、搬迁后如何经营管理,给商户们吃下了“定心丸”。在通知下达后,对商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汇总,统一解答。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振兴区坚持“安全至上、便民利民、科学设置、强化管理”的原则,开展二街早市整体迁移工作,让群众买得放心、商户卖得安心,盘活闲置商业资源,提升城区“颜值气质”,达到多方共赢。同时,成立“二街早市”长效管理专班,以“网格化”管理机制为基础,采取错时执勤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已搬迁的早市实施常态化监管,遏制占道经营等行为发生。
    08/01
  • 【庆祝建军95周年】辽宁丹东:慰问官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7月29日,振安区五龙背镇党委走访慰问驻镇部队,为官兵送去慰问品,并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08/01
  • 辽宁丹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上岗
    为进一步完善丹东市营商环境监督网络,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7月26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授聘仪式。经过选聘通告、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市级审核、省级备案等严格筛选程序,确定我市9名同志为丹东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仪式现场颁发了聘书。按照相关工作制度要求,特约监督员每届任期一年,主要履行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执法、依法执法等情况进行监督,收集并反馈社会各界对全市及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及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反映企业群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积极宣传全市及本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制度、规定及措施,向领导小组提请专家技术帮扶、解决企业在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等相关职责。现场特约监督员代表就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进行了表态发言,表示将坚决履行监督员职责和义务,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真正发挥好群众与政府部门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建设丹东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