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垃圾日产日清 城市干净整洁陆续复工复产后,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继续实施环卫作业人员闭环管理制度,增加巡回检查频次,及时了解垃圾增量情况,快速处理突发状况。调整流动作业车辆班次,将原来一天一次作业调整为上午、下午各一次,保证商户以及其他业户所产生的垃圾能及时清运;调整一台应急车辆待命,遇有大宗垃圾产生,及时进行点对点清运,保证垃圾不积存;对垃圾量较大的区域,延长所在区域垃圾收集楼的开放时间,保证垃圾及时收运处理;对道段作业频次实施动态管理,在完成正常作业任务前提下,如有大量垃圾产生,及时安排进行回头清运。同时,环卫设施修配中心克服购买设备配件困难,为清运各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另外,针对目前区域网格化管理的实际,一些环卫队伍适时调整了作业方式。元宝区环卫对作业班组进行重新划分,除已经纳入闭环管理的环卫作业人员外,其他环卫作业人员按照居住地进行重新编组,在所辖区域网格内进行垃圾清运作业。06/21
- 辽宁丹东:全面取消对非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免费对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提供核酸或抗原检测;全面取消对非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6月15日从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管控专班获悉,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物流畅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交通管控专班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秩序,提供暖心便民措施,全力保障物流有序运转。规范来(返)丹货运车辆防控措施对非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防控措施。全面取消对非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非重点地区来(返)丹司乘人员持两证两码(身份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码绿码、行程卡绿码不带*号)直接放行,不要求查验各类通行证,不要求必须经高速公路驶入丹东地区,不要求必须预约报备及采取闭环管理措施。各防疫站点工作人员要严格查验两证两码,做好工作记录,严防弄虚作假。驾驶员自愿通过“辽宁省货运车辆综合管理平台”预约报备的,预约二维码可以代替两证两码。是否来自重点地区以行程卡绿码*号为准(带*号者为重点地区,不带*号者为非重点地区)。对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防控措施。一是对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各交通卫生检疫站点应引导司乘人员通过各县(市)区指定的高速收费站入丹(市内各区均由丹东新区高速收费站驶入)。二是对来自重点地区或进出重点地区来(返)丹司乘人员持两证两码,要通过“辽宁省货运车辆综合管理平台”预约报备、点对点运输,驾驶员全程不下车,闭环管理进入市区或各县(市)指定的物资快速中转场站,市区中转场站位于丹东新区爱河大街交通物流驾校训练场。三是对危险品及其他无法接驳运输的车辆,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案、一车一档”的防控管理模式,由目的地政府或收(发)货企业负责中转,确保疫情零输入。四是对未预约报备、不满足闭环管理要求的货运车辆,取消预约报备时间限制,不得劝返,要提供场地就地补办,手续齐备后要闭环管理进入各县(市)区指定的物资快速中转场站。不得以通行证作为限制车辆通行的条件。五是对重点地区或进出重点地区来(返)丹司乘人员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的原则上不得入丹。规范各县(市)与各区之间的防控措施。各区如有需求到各县(市)运输货物,应由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持两证两码通过“辽宁省货运车辆综合管理平台”向目的地县(市)进行预约报备,点对点运输,驾驶员全程不下车,闭环管理进入各县(市),提倡进入各县(市)指定的物资快速中转场站进行非接触式的货物装卸。各县(市)如有需求到各区运输货物,应由出发地县(市)防指备案并张贴门窗封条,负责监督车辆进入市区物资快速中转场站进行非接触式的货物装卸。对危险品及其他无法接驳运输的车辆,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案、一车一档”的防控管理模式,由目的地防指负责监督指导企业闭环中转,出发地防指负责在车辆按限定时间返回后查验门窗封条,封条完好的不要求隔离。无正当理由超时返回或门窗封条破损的视为自重点管控地区来(返)丹人员进行管控。暖心便民措施针对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核酸检测难、吃饭难、通行难等问题,提供一系列暖心便民措施。全市各防疫站点要免费对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提供核酸或抗原检测,允许不入丹货运车辆司乘人员就近免费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互认通用,48小时有效期内禁止重复检测。对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超过48小时的货运车辆司乘人员,采用“核酸+抗原”方式,抗原检测阴性的要立即放行,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车辆通行,核酸检测如发现阳性立即实施管控。重点地区来(返)丹货运车辆司乘人员因故未离丹可在爱心驿站期间继续按原政策实行免费住宿、免费就餐、免费核酸检测。06/21
- 辽宁丹东:“定制公交”发车6月17日7点10分,丹东市公交集团为丹东市第一医院提供疫情防控期间区域内定制公交服务的1号线通勤车准时发车,经过12个站点,于7点33分将医护人员送到医院。丹东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凭有效身份证明、佩戴口罩,并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约定的站点实名乘坐定制公交。据了解,丹东市公交集团为丹东市第一医院提供的定制公交服务,包括振兴线、振安线、金山线等7条通勤线路,并开设夜班通勤班车,方便医护人员通勤出行。06/21
- 【战“疫”故事】辽宁丹东曙光家园小区:并肩抗疫情 守护“大家庭”居民团结互助,多方有效联动,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山社区曙光家园小区的居民、下沉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紧密配合,携手守护小区安全。前不久,曙光家园小区被列为振安区“无疫小区”。“大家常常在业主微信群里互相鼓劲加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有了坚持到最后胜利的动力。”小区居民孙伶伶感慨道,小区居民都自觉配合、一丝不苟地做好防疫“规定动作”。有的居民主动请缨当志愿者,核酸采集录入信息缺人手,他们就穿上防护服忙前忙后;居民需要生活物资,他们就跑上跑下送菜送药……小区居民互帮互助,谁家老人腿脚不便,邻居会把菜给送到门前;谁家孩子需要学习用具,大家会主动拿出自家孩子的闲置物品……“在并肩抗疫的过程中,邻里之间熟悉了,感情更深了。”孙伶伶道出了很多居民的心声。在曙光家园小区门前,飘扬着一面团旗。疫情发生以来,丹东市教育局和丹东市财政局4名干部先后下沉到这里,开展调研摸底,了解小区情况,迅速组建工作群,将下沉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等整合在一起,形成工作合力。结合年轻人多的实际,组建了临时团支部,承担起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就医用药、应急处理、环境消杀等任务。为了保证物资供应,他们根据团购规模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对较大规模的物资,由社区组织,各楼长领取物资后按楼分发;各团长团购的物资按楼号发放,居民领取时间隔规范、秩序井然;对于不符合防疫要求的物资,坚决不允许进入小区。大家经常与居民沟通,耐心听取居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群众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06/21
- 辽宁丹东振安区交通运输局:实地巡访助力复工复产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到辖区企业进行走访,要求企业规范员工健康监测,落实每日“抗原+核酸”双检工作,规范人员闭环管理,建立通行证使用台账,对保供车辆做好消杀工作,确保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振安区交通运输局还加大对辖区内县级公路重点路段和重要桥梁的巡查力度,及时修复路面坑槽和清理公路路障。各养护工区对管养路段的排水设施进行清理疏通,对易倒伏树木进行修剪,对标志标牌进行加固,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做好防汛防台风准备。06/21
- 辽宁丹东五龙背镇:多举措保障复商复市近日,丹东市振安区市场监管局推出多项举措,保障辖区农贸市场复商复市。目前,辖区长隆大市场、经山大市场初步复商复市,其他农贸市场正在准备中。制定农贸市场复商复市工作方案,指导农贸市场提交复商复市申请书并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五龙背镇成立复产复市指导专班,专班兼具疫情防控、物资保供、物资审核、督导检查等多项职能。目前,全镇商超、理发店、洗浴等各类商铺复商复市123家。06/21
- 辽宁丹东楼房镇:专班护航企业有序运转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成立工作专班,主动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和难处,“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截至目前,该镇已经有19家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组织专人到企业检查复工复产条件,帮助筹集消杀和防护物资,要求企业提供复工方案、复工人员名单并签订防疫承诺书。同时,对复工人员核酸检测等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由镇政府出车全程闭环将复工人员送至企业。企业提前报备货物流向信息,由专员落实“点对点”运输要求,全程闭环管理,对专用装卸货区域进行清洁消杀,保证生产原辅材料进得来、生产成品出得去。“保姆式”服务助企有序运转。联系保供单位,为企业提供日常生活物资,全程无接触配送;组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上门,为企业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筛查;环卫队定时清运厂区生产生活垃圾;技术人员“点对点”维护保养设备。06/21
- 辽宁丹东汤山城镇:三项措施确保“三不误”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在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推出3项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农事生产“三不误”。目前,全镇18家农事企业有序平稳运行。镇党委政府帮助农事企业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全镇工业企业22家,已有14家复工复产。06/21
- 辽宁丹东市政协:召开委员读书活动推进会6月17日,丹东市政协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委员读书活动推进会,学习传达全国政协、省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会议精神,对我市委员读书活动进行部署安排。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好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是彰显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的重要工作品牌,切实增强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会议指出,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要准确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委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聚焦促进政协整体工作,注重社会效应,更好推动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明确工作职责、考核激励职责、成果转化职责、宣传推广职责、统筹推进和常态化发展职责,切实保障委员读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丹东市政协各专委会相关同志、丹东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协主席,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参加会议。06/21
- 【中央媒体看辽宁】光明日报:辽宁丹东 鸭绿江畔花果香6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三版刊文《辽宁丹东:鸭绿江畔花果香》,报道了近年来,丹东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未来,更好地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光明日报》2022年6月17日03版这是一片雾的世界。鸡鸣三响,水汽不断从江心翻涌向上,弥漫在漫山遍野的桃树林中。清晨的露珠夹杂着芳草的清香,顺着雾气,在袅袅炊烟中浸润了整个山庄。虽已六月,鸭绿江畔,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的清晨仍略感薄凉。“这还不是最美的时候。”穿好长袖,推开屋门,河口村村民吉洪洲拿着剪刀走进桃林。此时正值桃树修枝,青绿色的燕红桃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在晨光中成长。“每年春秋两季,这里都是旅游胜地,每天来看桃花、摘桃子的游客络绎不绝,那时的美景才真的像歌中唱的那样。”吉洪洲说的歌,便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2年,词作家邬大为到河口采风,为鸭绿江河口景色所陶醉,欣然作词,写下该歌,后经铁源作曲,被蒋大为唱响大江南北。“当时的桃树远没有现在多。”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郎显琨补充道,“一开始都是零零散散的种植,还没有形成气候。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如今,桃林已发展到2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年产值约1.52亿元。”太阳爬上山头,桃林间的晨雾逐渐散去,远处的江水闪耀起粼粼波光。天地间仿佛被画笔突然掠过,遍山的绿色替代了白色,延伸至江水的倒影之中,青山绿水,生机盎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近年来,丹东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未来,更好地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东港草莓是丹东享誉全国的“明星水果”。大棚里,掌心大小的草莓紧紧相依,挂满茎叶。绿油油的地面,被几条红彤彤的直线分隔开,今年的草莓又喜获丰收。“这几天的订单真是络绎不绝,合作社近200亩的草莓大棚,每天亩产五六十斤,早都被预订好了。早上5点工人们便下地采摘,7点就能打包发运。”3月31日,在东港市美琴果菜生产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负责人宋美琴正核对着当天的发货运单。今年春季,为做到科学防控疫情,东港市椅圈镇采取闭环管理方式,点对点服务草莓运输。在椅圈镇的货车驿站,近50辆外地货运车辆“对号入座”,整齐排列。另一边,现场工作人员正协调一辆辆满载草莓的本地货运车辆寻找“目标”,身着防护服的专职搬运工将草莓箱搬运到外地货运车辆上。3个小时后,近50辆货车排成长龙,经过消毒,驶向高速路口。“椅圈镇每天通过高速公路外运的草莓有180吨左右,销路的畅通,让老百姓的草莓卖上了好价钱。”椅圈镇党委书记祝冶平对记者说,“接下来,椅圈镇将继续在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上下功夫,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不误’。”温润的江风扑面而来,远处连片的“黑云”顺风压下。“快看!是鸟群!”堤坝上,观鸟爱好者早已准备好“长枪短炮”,迅速按动着快门,捕捉这铺天盖地的视觉盛宴。丹东(东港)鸭绿江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种群最为集中的地区,与新西兰米兰达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北美洲加拿大沿岸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为理想的观鸟地。每年的3月末到5月初,从新西兰飞跃10000余公里的斑尾塍鹬将在这里度过短暂的觅食时光,在长出成倍于自身体重的脂肪后,启程前往阿拉斯加的苔原产卵。“除了斑尾塍鹬,每年在此过境、栖息、觅食、越冬的鸟类有300多种、数量达上百万只,最大鸟群可达12万只。”摄影爱好者闫先生告诉记者,“我在这拍鸟十几年了,这些年湿地保护做得好,鸟群一年比一年多。上万只候鸟同时起飞,拍出来的照片特别壮观。”鸭绿江口的晚风吹着浪花,喧闹的鸟群逐渐沉寂。驱车顺流而上,夜色之下的边城丹东华灯初上。明月悬江,照亮了旅程的归途,也照亮了大美边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