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金钻岁月 荣耀同行
    近日,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承办的“金钻岁月荣耀同行”第二届军休干部“钻石婚”“金婚”庆典在市劳动宫举行。参加活动的15对军休夫妇中,年龄最大的88岁,婚龄最长的64年。他们胸前佩戴鲜花,相互搀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庆典设置了宣读结婚誓言、颁发证书、军旅回顾等环节,充满仪式感,气氛浪漫而温馨。现场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向军休夫妇致以诚挚的祝福。此次活动丰富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和“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进一步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吴琼
    01/06
  • 迎“两节” 多地促消费“火力全开”
    为提升消费热度、释放消费潜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元旦至春节前,市商务局联合各县(市)区组织开展多元化促销活动。近日,合作区举办了“2025丹东跨新年购物节”,多家国内外商家齐聚丹东国际商贸城,现场设置多个展区展销酒水、干果、工艺品等商品,提供波希米亚风格餐具、新年主题冰箱门贴及代金券等5000份免费礼品,点燃市民购物热情。该活动将持续到1月12日。凤城萃华金店、六桂福珠宝店等商家围绕“跨年放大招”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1月4日至5日,“丹东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将在万达广场一楼大厅举办,集中展销7家本土服装工厂的时尚服饰,同步推出“线上+线下”促销优惠。1月4日起,新柳商贸城联合全国超百家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食品酒水等商品经销商进行大规模集中展销,商品近万件,展销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1月13日起,新安步行街百余家商户共同参与“元宝区年货大集”及“丹东塔醋文化节”活动,“老字号”本土企业光华酿造现场宣传塔醋文化,推介塔醋产品。1月7日起,欧尚广场开展为期20天的年货大集特色促销活动,商品包括春联、冻品、糖果等。1月12日起,东港黄海大市场举办年货大集,现场设置各类年货摊位,销售食品、饰品、民俗用品。各地区结合特色美食和资源优势,围绕节日期间群众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开展吃、住、行“一站式”促销活动。振兴区通过微信小程序于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3日发放餐饮电子消费券,消费者领券后在线下或线上消费均可享受优惠。新安东阁酒店通过抖音直播于每周三下午1点发放客房、洗浴、餐饮优惠券。福瑞德大酒店推出5种新年美食礼盒及多种年夜饭套餐优惠。华美新天地于1月18日起联合餐饮、酒店、洗浴中心等商家推出各类团购活动。东港国汇酒店等餐饮企业通过线上直播推出单人餐、多人餐、特价菜等优惠。新玛特商场、当代电器、东港原阳家电、宽甸鹏云电子等商家于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间,开展家电产品直降、打折换购等系列优惠活动。比亚迪海洋网丹东丹迪4S店、丹东零跑体验中心开展了“以新愿焕新程”“元旦‘驾’期,共赴未来之旅”主题活动,推出限时购车等优惠。记者:刘响
    01/06
  • 辽宁省网上年货节将在丹启动
    由辽宁省商务厅、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丹东市商务局承办的“辽宁省网上年货节启动仪式暨丹东网红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将于2025年1月4日至5日在万达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线上丹东链接未来”为主题,汇聚各方力量,打造一场集展示、交流、合作、销售于一体的电商盛会,旨在共同探索丹东新电商产业的无限可能,为丹东网红经济发展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推动丹东电商产业迈向新的高度。活动期间,万达广场3号门2楼至3楼将设立选品直播区,设置县(市)区、经济区特色供应链产品展示销售区,集中展示当地特色优质地工产品,还有市级以上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直播展区,各基地主播将进行现场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各类好物。抖音、小红书、美团、饿了么、私域电商平台在选品直播区与丹东供应链企业开展合作对接,打通线上销售通道。市民朋友们可以现场选购产品,近距离感受品质和细节,享受即时购物的乐趣。记者:刘响
    01/06
  • “马路办公”让城市管理更精细
    2024年12月31日,市文明办、市住建局联合各区住建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启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马路办公”,围绕城市道路大清洁、城市薄弱环节大清理、城市“家具”大清洗及城市重点场所大清洁四大方面任务,巡查走访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垃圾收集楼及市场周边点位,对市容环境“大清扫”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办。同时,对除运雪车辆设备及融雪剂储备进行拉练检查,统筹协调解决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难点问题。在振安区长祥大院、元宝区兴隆街、合作区国强路,联合工作组重点查看了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薄弱点位,对部分路段树上、电线上存在悬挂垃圾的问题现场处理。工作组要求属地街道、社区广泛发动群众,坚持共治理念,推进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强化背街小巷治理,注重“细枝末节”,清洁“面子”更扫净“里子”。振兴区伟豪市场保洁人员联合第三方环卫公司,对市场及周边区域巡回保洁,及时清运垃圾;城管执法人员劝导沿街商铺规范经营,清理堆占杂物,还路于民。联合工作组表示,要加强早市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引导流动商贩到指定区域售卖,确保环境整洁、交通通畅,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让城市更有“烟火气”。联合工作组还来到市环境卫生管理特种服务作业站,了解除运雪准备工作。下一步,市区两级管理部门将加强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大清扫”活动,注重细节管理,及时解决难点热点问题,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记者:戚文
    01/06
  • 丹东公布中小学放假时间
    2024年12月3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2025年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放假时间为2025年1月16日~3月2日,3月3日正式开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放假时间为2025年1月16日~2月23日,2月24日正式上班。高中学生放假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2月26日,2月27日正式开学;高中教师放假时间2025年1月22日~2月23日,2月24日正式上班。中职学校学生教师放假时间参照执行。市教育局要求,寒假期间,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禁学校延迟放假、提前开学,或以调课、调休等名义缩短假期;严禁学校、教师组织学生以班补形式集体补课、讲授新课;严禁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严禁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同时,要理性参加校外培训。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部分学生的补充性需求,要综合学生的精力、兴趣、特长、学业水平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参加校外培训要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规范、质量有保障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登录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正确选择培训的项目、内容、时间,增强合法权益保障意识。记者:侯春林
    01/06
  • 筑牢矛盾纠纷化解“三道防线”
    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评理说事点”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联调、“行业专调”多元调解体系,构建人民调解的“三道防线”,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现场一线。延伸触角,力争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目前,全市668个行政村和190个社区“评理说事点”全覆盖,有条件的村民组还成立了“评理说事村组点”,有的在志愿者家成立“评理说事家庭点”,“有事到‘评理说事点’解决”已成为群众的口头禅。全市充分调动下沉基层政法干部、司法协理员,以及“雷锋在您身边”调解团队、党员先锋调解团队、志愿服务矛盾排查化解团队及楼长、网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村(社区)调委会874个、“评事说理点”874个、个人精品调解工作室88个,专职人民调解员1006人。调解团队还总结探索出“趁热打铁”“以情说事”“给台阶下”“以疏代堵”“角色互换”等10余个矛盾调解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攥指成拳,“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联调。我市探索实践“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四所”与人民法庭、信访部门形成联动。2022年,市司法局在元宝区率先探索建立覆盖全区“三所联动”工作室。2023年5月,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和市信访局联合制发《关于加强“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指导意见》,指派4700余名工作人员服务于联动联调平台,创新将100余名乡镇(街道)信访专干和874个“评理说事点”等工作力量导入联动平台,建立了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纠纷联动调处、高危纠纷预警处置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并形成治安调解室、人民调解室、律师调解室、法律咨询室、司法调解室、12348法援热线、信访接待室和“四所一庭一部门”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模式。日前,在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年度征集活动中,丹东市司法局推动“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联调工作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100个优秀案例”。丹东市司法局成为东北地区政法系统唯一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攻坚克难,“行业专调”构建多元调解体系。在丹东,除金融行业拥有专门的矛盾调解组织,还活跃着医疗纠纷、信访事项、诉前纠纷、消费纠纷、知识产权纠纷、保险业纠纷等9个行业性调解机构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攻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疗纠纷调解组织通过聚合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医院警务室、乡镇(街道)信访专干、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信息,强化纠纷排查预警,全力促成医患双方协商。信访事项调解组织组建“金牌律师攻坚团队”,进驻市信访局接待大厅面对面接待群众。诉前纠纷调解组织聚焦“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做好诉前案件委派、诉中案件委托,畅通诉调对接程序,提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前端联动解纷效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目前,矛盾纠纷化解已形成横向拓展、纵向深入的工作体系,为全市改革创新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记者:刁庆峰
    01/06
  • 丹东市多措并举保障温暖过冬
    近日,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供热企业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温暖指数”和“满意指数”,高效解决群众反映的供热问题,努力把“供暖热度”转化为“民生温度”,为群众筑起一道“温暖防线”。《通知》强调,各地区、各供热企业要对企业供热运行和安全生产开展一次拉网式大排查,要不留死角,排查到每个供热企业和住宅小区。要确保所有备用设备状态良好,备品备件储备到位。要继续抓好燃煤燃气储备,持续落实煤炭燃气储备日统计、日报告制度,要对储煤(气)率低的供热企业进行预警,确保储煤(气)安全。各地区每日要对各供热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时整改。供热企业要科学供热、稳定供热,确保供热运行时间,确保供热运行参数,确保供热质量,力争达到舒适温度。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对各小区、楼栋的供热情况及时跟踪掌握,要对投诉问题精准分析,分门别类,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督促供热企业及时解决。供热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供热服务标准,树立服务为民意识,督导客服、维修人员及时受理用户诉求,及时入户维修。增加客服、维修人员力量,维修人员必须24小时上门服务,做到“一个电话受理、一个小时到场、一个小组跟踪、一天之内办结、一周之内回访”,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对接到的各类投诉要及时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知》要求,各供热企业要加强值班值宿,做好应急保障,遇有突发事故第一时间报告,属地供热管理部门、包保人员、企业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到现场,立即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热。记者:戚文
    01/06
  • “纺织服装消费季”4日启动
    由市商务局举办的“丹东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活动将于1月4日启动。届时,7家本土服装工厂店将集中亮相,展销时尚服饰,为冬日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本次“丹东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我市户外纺织服装产业优势,进一步激发纺织服装消费潜力,提升我市纺织服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活动为期两天,延续“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展销和店铺促销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开展冬季时装展销活动。据了解,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我市成功培育“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和“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两个国家级区域品牌。近年来,市商务局不断推陈出新,以多元化、数字化的消费场景为依托,先后举办购物节、展销会、电商直播节等活动,不断拓宽消费渠道,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记者:刘响
    01/06
  • 丹东市举办2025新年合唱专场音乐会
    01/06
  • 抗美援朝纪念馆398套藏品“晋级”
    近日,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398套抗美援朝革命文物符合国家珍贵革命文物定级标准,被定级为国家珍贵革命文物。其中,17套藏品符合一级革命文物标准,拟定为一级革命文物,已报国家文物局备案;62套藏品符合二级革命文物定级标准,定为二级革命文物;319套藏品符合三级革命文物定级标准,定为三级革命文物。据悉,抗美援朝纪念馆藏有抗美援朝革命文物超过2.2万件,是国内收藏抗美援朝革命文物较为系统的专题纪念馆。近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到一批志愿军首长、著名战斗英雄、支前模范等填补馆藏空白的重要革命文物,其中部分志愿军首长、著名战斗英雄的革命文物存世量极少,异常珍贵。记者:刘海搏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