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加强指导服务 做好春耕备耕
    春耕在即,丹东市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农资保障和农机具检修工作。目前,培训机手、修理工人900人,预计全市检修机具2.4万台(套),机械动力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实施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周调度,及时掌握各地主要农资供需及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供应保障。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择优筛选农技指导员208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经营主体310户,开展对接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册)。设施农业方面,全市设施生产面积10.3万亩,其中设施草莓7.5万亩。一季度,预计蔬菜产量4.46万吨,水果产量12.6万吨,同比均有增幅。接下来,农业部门抓住设施水果生产的黄金期,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增产。紧盯设施农业生产不放松,常态化调度,努力实现“开门红”。
    03/06
  • 辽宁省丹东市:守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底线
    2月27日,丹东市召开全市林草系统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暨“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对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春季是森林草原火灾的多发期,全市气温迅速回升,大风天气逐渐增多,空气湿度相对降低,火险等级攀高,农事活动即将开始,进山旅游踏青人员激增,祭祀、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等火源管控难度增大,防火形势严峻。会议要求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健全完善“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森林草原网格化管理体系,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打好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主动仗”。下一步,丹东市将把《关于进一步加强丹东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措施的意见》和林长制深度融合,建立重要设施、重要火源点、重要人群台账,强化隐患排查,加大宣传教育,形成防火区域防控一张图、一个体系、一本档案,坚决遏制人为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多发态势。同时,坚决守住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底线,充分发挥“林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督查地方党委政府压实属地领导责任,严格履行部门监管责任,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分管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举措,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此外,强化对林草行业新业态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玻璃栈道类、漂流类等新兴行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防范林草行业事故发生。
    03/06
  • 你好,新学期!
    加油开学季新学期新起点新知识SPRINGOPENINGSEASON经历了严冬与漫长的等待寒假余额今日“清零”我市中小学迎来了开学首日回到久违的校园,师生再聚首,有太多的话要说;“神兽终于归笼”,家长们神清气爽。开学第一天。全市各校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厚植爱国之情的同时引导中小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7点20分,市实验小学门口,由六年级学生扮演的玩偶与入校同学们打招呼、击掌。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步履欢快地走进校园。“开学第一天,想着早点把孩子送过来,好适应适应。”一位家长说,在学校的指导下,她和孩子做了很多开学的准备,就是想让孩子尽快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伴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来了开学第一天。各班级组织了“奋进新时代,不负少年时”主题班会,鼓励同学们在新学期继续努力拼搏,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飞舞的彩旗,欢乐的笑声,亲切的招手,六纬路小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新学期的喜悦和祝福。8点,六纬路小学全体师生隆重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学校少先大队号召同学们向雷锋叔叔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家里的事情学着做,集体的事情热心做”。新安小学开展了“欢乐开学,幸福相聚”主题系列活动。老师们化身成可爱的卡通兔偶,和孩子们一起迈着轻盈的步伐,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福气满满的新学期。五颜六色的气球,劲爆的萌兔舞蹈,大大的拥抱,暖暖的演唱……各种创意让重返校园的学子们大开眼界、惊喜不断。3月1日,迎着清晨的阳光,实验小学分校的孩子们喜气洋洋来到学校,老师早已等候在门口为同学们发放寄语卡,期望孩子们读好书、学好习。9时,实验小学分校全体师生在学校操场举行了《赓续红色血脉奋发再谱新篇》2023春学期开学典礼,共同开启新学期,踏上新征程。滨江街小学的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开学礼”,红红的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圆圆的橙子寓意心想事成……老师们为每位同学拍照,留下幸福美好的瞬间,并送上一个新学期祝福红包。每个红包里都有一颗花种,学生们在校园播种这些花种,种出美丽的花朵,也种下他们心中的梦想。辽东学院“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新建的抗美援朝精神广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获得者刘越老师为学生讲授《抗美援朝精神——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全体学生朗诵有关抗美援朝书籍的内容,并在志愿军公园举办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故事分享会。金汤小学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邀请了雷锋生前部队老战士、元宝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团长张兴琦爷爷为全校师生宣讲雷锋精神。张爷爷鼓励学生们要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小雷锋、新时代好少年,让雷锋精神在校园传承不息。永昌街小学“开学第一课”少年军校举行“追英雄之光,逐少年梦想”春季开学典礼,邀请抗美援朝纪念馆一级讲解员王馨悦,为全校师生讲述“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事。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让英雄之光变得可感、可触。中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是在红色教育基地“丹东舰”上组织学习的。2月26日上午,学生们完成“中国海军发展史”课程学习后,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丹东舰”的展示厅、甲板、传达室、驾驶室等,全方位领略了“丹东舰”的风采和雄姿英发的魅力。春英学校举行“乘风破浪,逐梦前行”主题开学典礼仪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象征快乐成长、幸福生活、努力奋进的“成长号”“彩虹号”和“全能号”船队,开启新学期的逐梦之旅。兴仁小学举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好队员”开学典礼活动,通过老师为孩子们送祝福、邀请校外辅导员上教育课、开展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等形式,鼓励孩子们做新时代好少年。在丹东市第十九中学,学生们伴着春天的气息,怀着美好的憧憬步入校园,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沉寂了一个漫长假期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红房街小学的家长志愿者装扮成阅读兔、阳光兔、健康兔、平安兔,在校门口为孩子们送上祝福。孩子们跨过“大展宏兔”、“奋跃而上”、“破浪致远”的新台阶,向着梦想大步前行。山上小学举行“花开疫散逐梦远不负韶华再启航”主题春季开学典礼,孩子们在挂满祝福红包的操场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幸运红包,里面是一枚枚写着祝福语的书签,这是山上小学全体教师对孩子们由衷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新学期勇往直前、乘风破浪,开启新篇章。在汤池镇中心小学“爱在新学期圆梦微心愿”活动现场,众多学生的“微心愿”得到实现。开学前夕,学校通过“微心愿”卡片征集到一个个微小质朴而又充满了期待的“微心愿”。校党支部发起了认领“微心愿”的号召,党员教师积极响应,纷纷认领“微心愿”,他们采购物资、装饰礼物,让一份份“微心愿”悄无声息地变成开学季的美好,伴随孩子幸福快乐每一天。记者/刘海东宋永昆吴琼鞠鑫磊见习记者/栾柏醇
    03/03
  • 辽宁省丹东市:农林专家科技服务基地揭牌
    日前,丹东东港市长安镇农林专家科技服务基地揭牌。基地将充分发挥农科院技术优势,围绕东港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开展精准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质量、提水平、增效益。近年来,东港市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集聚各类人才来港留港,为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长安镇是东港市最大的林业乡镇,板栗、柞蚕种养面积均居东港地区首位,草莓、蓝莓、红松、榛子、软枣猕猴桃、中药材等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长安镇党委全面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力打造“‘才’富长安、‘智’惠民生”人才工作品牌,助力扩大“来东港、‘才’精彩”东港人才工作成果。本次成立农林专家科技服务基地,将依据长安镇发展优势和特点,由辽宁省农科院选派专家11名、辽宁传媒学院选派网络营销研究专家1名,首批加入基地开展工作。科技专家将依托农林专家服务基地,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科技共建、科技扶贫、人才培养等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东港农业产业整体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最优秀的专家持续选派到基地工作,把最先进的成果推介到东港,以基地示范为引领,实现科技强农、产业富农。
    03/03
  • 辽宁省丹东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第35届“科普之冬”科普志愿者服务伴你行活动,在金山镇奶场村集市举行。工作人员现场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普知识、法律服务,并针对食品安全、电信诈骗、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进行宣传。
    03/03
  • 辽宁省丹东市:出租大棚 助农增收
    前不久,记者来到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建村6组,村民国辉和爱人在自家大棚里照看着即将成熟的铁皮西红柿和409小柿子。绿油油的柿子悬挂在枝头,有些已经微微泛红。国辉介绍,他去年11月份向村里租用3栋高标准大棚,占地约6亩,共栽种柿子3000余棵,预计产量在1万公斤以上。“这些西红柿月底就会大量成熟,几乎已经全部预定出去了。”国辉说,自己过去做运输生意,这几年见村里小浆果等产业发展前景好,便决定转型。“目前除了技术方面需要请专业人员,其他都发展顺利。”国辉说。据介绍,去年五龙背镇新建村又争取上级资金新建3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全部租给村民发展温室特色种植,村里收益9万元。租用大棚的村民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他们自己投资建设高标准大棚,最少需要投资几十万,起码前5年是见不到收益的。但租用村里的就不一样了,基本当年就可以盈利。新建村这几年新建了多栋高标准大棚,仅6组就有90栋,村民靠种植小浆果等增加了收入。此外,营胜村、新康村也增加了10余栋高标准大棚。据了解,去年以来,五龙背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挥“小浆果、大产业”对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效应,位于新康村的五龙背镇精品农业示范园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持续扩大,全镇小浆果种植面积达5608亩,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8%,设施农用地面积达697亩,同比增长4.5%。全镇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全年累计争取专项资金350万元,新建大棚12个,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9.1万元。
    03/03
  • 辽宁省丹东市:守好农资市场“红线”
    目前,丹东东港市已进入春耕备耕阶段。为保障农资市场稳定及农资安全,东港市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保障农资价格稳定,打击假劣农资,守好农资市场“红线”,确保春耕有序开展。东港市供销社多方统筹协调,牢牢把握春耕种植实际需求和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集中力量做好备肥保供稳价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抓春季农资打假,整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题研究部署农资打假工作,传达和学习打假相关文件精神,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杜绝假劣种子、化肥、农药下田,维护农民利益。抓哄抬物价治理。加强宣传教育,要求农资经营户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做到明码标价,自觉抵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做好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监测、预测和预警,维护市场稳定;督导农资经营户建立进销货台账,做到农资追根溯源。抓保障服务。组织开展大调查,深入基层了解采购情况,及时掌握库存数量、价格、品种类别,跟踪监测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发挥仓储和经营渠道优势,保证化肥销售网点货源充足,确保供应不断档、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全系统化肥总库存16097吨、农药总库存24吨、农膜总库存54吨、种子总库存50.7吨,为保障春耕生产平稳有序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东港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农资市场开展执法检查,严防坑农害农行为发生,确保春耕农资质量安全。检查中,执法人员逐一核查经销商是否具有农药经营许可证、种子是否备案、台账是否健全、是否持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等情况,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农资经营场所进货渠道,确保群众买到安全、放心的农用物资。“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将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深入生产经营场所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行动,确保群众买到量足质优的农资产品,从源头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说。东港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提醒广大农户,选购农资商品要到正规经销场所,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农资产品,可拨打7188311热线投诉举报。
    03/02
  • 辽宁省丹东市:严管食品安全 守牢民生底线
    春季开学前,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农历“二月二”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还对伟豪、福春、永昌、客来多等农贸市场开展了猪头肉快检。多措并举守牢食品安全民生底线,已成为丹东市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责主业。在日前进行的学校、托幼儿机构食品安全检查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本和食品总监、食品安全员任命书。查看食堂工作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有无肠道疾病症状,着装是否整洁。同时,检查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安全承诺书及相关管理制度等是否公示;是否通过正规渠道进货,有无供货协议,重点查看“三无产品”,餐具清洗、消毒和存放以及使用前是否经过消毒柜或者蒸汽消毒等。维护节日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节日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节令食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酒类和节日消费量大的食品监管。严查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问题原料肉、使用来源不明的散装油、甲醇超标、工业酒精等重点问题。在“二月二”节日食品专项快检中,随机采取了17家熟食摊床的猪头肉样品,主要对样品的亚硝酸盐项目进行检测。经检验,17批次猪头肉样品快检结果全部合格。春节前,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对市区内酒类市场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1月16日,两部门共出动执人员119人次,从早晨9点到晚10点,对酒类批发、零售、KTV、酒吧共计17家经营主体进行了执法检查。对3家未能当场提供进货单据的经营主体经营的4种进口酒类合计17瓶进行先行登记保存,待商家提供进货票据后做进一步处理。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商家存在进口酒类中文标签与商品分离、价签明示不规范、随货票据不齐全、进销货台账不健全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对经营主体进行规范,提出整改意见。在春节前的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11家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518户次,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宣传告知778户次。对检查发现的食品生产安全隐患,已指导生产者排查原因,并督促及时处理消除。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离不开科技支撑。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2022年辽宁省食品安全抽检承检机构盲样考核中,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食检中心参加的3个项目结果均为“通过”,项目涉及“白醋中苯甲酸的测定、菠菜粉中阿维菌素的测定和牛肉粉中克伦特罗的测定”等检测指标。考核结果检验了食检中心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同时也促进市食检中心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03/02
  • 辽宁省丹东市:蓝莓丰收采摘忙
    初春时节,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街道望江村的蓝莓大棚里,一棵棵蓝莓树排列整齐,枝头绽放着如风铃般的雪白花朵,这里正迎来蓝莓丰收季。“大家一定要小心仔细一点,戴好指套,注意不要碰伤果实。”大棚里,果农张金成正带领一众工人采摘蓝莓,并细心叮嘱大家保护好蓝莓果。采摘过后,一个个芬芳诱人的蓝莓果实被小心包装,安稳存放,有序地运输到市场上销售,为果农带来有效收益。近年来,太平湾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在充分发展艳红桃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蓝莓、小柿子等小浆果产业,一棵棵小小的蓝莓树已经成为一棵棵摇钱树,托起乡村人的增收致富梦。
    03/02
  • 辽宁省丹东市:“安商联盟”聚力优化营商环境
    2月24日,丹东市公安局与市工商联联合举行“安商联盟”启动仪式暨丹东公安营商监督员座谈会,进一步促进警联协作共建、政企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档升级。“安商联盟”是由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和市公安局共同发起,以市总商会会员单位和市公安局营商监督员单位为联盟成员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非法人的服务性联动平台。旨在由发起单位和成员单位联合制定联盟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成员企业的安全防范、矛盾化解、诉求办理、权益保护、防范风险、法治宣传、民主监督等各类涉企服务工作,形成科学有效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发展格局,建立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企交流合作,营造出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安商联盟”将围绕五项要求、十项重点任务开展涉企服务工作。五项要求:即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以绝对忠诚之心恪守从警从政之道;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奋发进取之心厚植振兴利企之势;把“惠民生”作为第一追求,以枝叶关情之心增进民生之福;把“重法治”作为第一标准,以尊崇敬畏之心夯实治理之基;把“严自律”作为第一信条,以清正廉洁之心铸牢立身之本。十项重点任务:即组建日常协作机构、建立座谈会商机制、共享营商调研成果、建立诉求“绿色通道”、加强企业权益保护、优化成员单位出入境服务、提升企业风险防范、化解企业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民主监督、联合开展法治宣传十项涉企服务工作。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启动“安商联盟”触摸球,宣布“安商联盟”正式成立,播放了2022年度丹东公安工作专题片,并为2022年度丹东市公安局优秀营商监督员颁发证书和纪念章。与会公安营商监督员结合各自领域工作实际提出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警种部门负责人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03/02